



非牟利幼稚園
由非牟利團體組織,如宗教組織或社會福利機構興辦,主要提供本地課程,報名前向香港教育局申請幼稚園入學註冊證,學費全免。全港約85%的幼稚園都為非牟利幼稚園。
獨立私營幼稚園
該類幼稚園多數由私人機構開辦,有本地幼稚園和國際幼稚園兩種,分別提供本地課程或者國際課程。這些幼稚園按規定所賺取的利潤不能多餘10%,想要入園的學生需要取得幼稚園入學許可書,並且費用全部自理。
半日制
上課時間約為3-3.5小時,有上午班和下午班。大部分幼稚園都是半日制。
全日制和長全日制
上課時間約為7-7.5小時,個別全日制學校會延遲到18:00,個別長全日制學校會延遲到20:00,適合工作繁忙無法按時來接送孩子的家長。
-
向教育局申請 "幼稚園入學註冊證"(每年9-11月開放申請)。 -
向目標學校提交申請表格,附出生證明、疫苗記錄、照片等檔案。 -
參加面試(11月):兒童需辨認物品、拼圖等;家長需回答教育理念相關問題。 -
12月公佈結果,次年1月註冊並繳費(註冊費約1,570港元,入學後退還)。







官立學校
由香港政府直接辦理及經營,經費來自政府,教職員主要為公務員,部分是合約教席,官立學校的課程設定需要按照教育局的指引進行。在官立學校就讀的小學一年級到中六(相當於內地高三)的學生學費全免,想要就讀官立學校,就必須透過政府安排的中學分配程式,確保資源公平分配。

津貼學校
由社會及宗教團體主辦,政府將依照學生人數發放資助。官立和津貼學校合稱官津學校,小一至中六學費全免,但會收取堂費以支援教育開支。但是它並不接受教育局直接管理,而是由學校的法團校董會/校董會直接負責。全港有420多間這類小學,約佔學校總數的81%左右;全港有360間(包括兩間按位津貼中學)這類中學,約佔學校總數的78%左右。

直資學校
全名是「直接資助計劃學校」,自1991年開始實施,由香港政府撥款資助,2024-25學年,全港直資學校共79所,包括58所中學和21所小學,其中9所是中小學一貫制。相比官立和津貼學校,直資學校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學校可以收費,但比私立學校便宜,這也是新港人家庭很偏愛的價效比選擇之一。全港有21間直資小學,約佔學校總數的4%左右;有60間直資中學,約佔學校總數的13%左右。

私立學校
香港私立學校不會獲得政府提供的經常資助,因此學費也相對較高,但是私立中學可自行決定中一招生的辦法,並且私立學校不僅提供DSE課程,也會提供DSE+AP/A-Level/IB課程雙軌教學。

國際學校
國際學校也是私立學校的一種,但它擁有一定比例的外籍學生,提供和香港本地學制不同的國際課程。可以自主設計課程和決定招生辦法。


插班入學:每所學校都會在官網釋出相關的插班申請資訊,家長們根據心儀學校的官網資訊準備好申請材料,稽核通過後孩子需要進行面試和筆試。
轉向私立/國際學校:無需參與派位和呈分試,選擇更多元。










Band 1 學校:
Band 1學校中的學生是全香港成績排名前33.3%的學生,他們中的大多數在畢業之後都能上香港頂尖名校,如港大、港中文。進入了Band 1學校就意味著能享受全香港最優質的教學資源和最廣闊的升學途徑,隨之而來的,Band 1也是家長們搶破頭的學校,不僅門檻高,學生壓力也大。

Band 2 學校:
Band 2學校錄取的學生處於全香港中間這33.3%,學校的資源與聲譽或不及 Band 1 學校,但也是很能打的,而且這裡的學習環境穩定均衡,比較適合穩定的學生。靠學生自身的不斷努力,也是可以進入心儀的大學。

Band 3 學校
Band 3學校主要招收全香港後33.3%的學生,整體資源和水平相對較差,但是壓力會比Band 1學校小很多,並且Band 3學校更注重學生的多元化成長,幫助學生們探索更多的特長,發掘自身的潛力。





作為教育寶地,香港優秀的教育資源每年都虹吸著數十萬內地家庭,然而對於新到港的父母,如何高效地育娃求學是一個不小的難題,本期福利我們準備了香港各院校對非本地生入學要求及學費、生活費,掃碼新增小助手即可獲取👇

如果你對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斯坦福、MIT這些“夢校”的求學之路也感興趣,別錯過我們即將舉辦的——
📅 8月3日 深圳|哈耶普斯麻 學生面對面見面會
來自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和MIT的新生/本科在讀生將親臨現場,和你面對面分享申請故事、留學體驗與成長轉變。
無論是正在規劃留學、為孩子尋找方向,還是想了解真實的名校生活,這場活動都值得來。
名額有限,感興趣請掃碼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