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簡稱包校)官宣將在香港創辦新校。
新校區位於九龍塘,包含中小學學段,預計將在2027年迎接第一批香港學生,以慶祝包校成立20週年。
訊息一齣,迅速引爆國際教育圈。作為上海頭部國際學校,包校的升學成績有目共睹。
去年畢業的134名學生,共計收穫7枚藤校錄取,9枚TOP10錄取,34枚TOP20錄取,以及132枚TOP30錄取。在英國方向上,也斬獲了6份牛津和5份劍橋的offer。
在福布斯釋出的國際學校排行榜上,包校已連續兩年穩居全國第一名。
圖自福布斯
提供優質雙語教育的包校,也是出了名的難進。
鑑於名額稀缺,包校入校考試採用邀請制。孩子需要在學習、綜合素質等方面脫穎而出,家長也要參與面談,才有機會被最終錄取。
如今,包校要在香港建校,預計可提供約480個學位。這對近兩年湧入香港的中產家庭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

圖自包校官網
自2022年開始,香港陸續推出高才通、優才等人才入境計劃,部分計劃允許申請子女入港,並以“本地生”資格考取大學,由此吸引了大批次高收入和高學歷人才及家庭的遷入。
截至2024年底,香港共收到43萬多宗人才申請,獲批人數超過27萬。
孩子以香港身份參加考試,不僅能避開高考,未來不管想讀港八大、海外高校,還是申請內地985、211名校,相對都要輕鬆很多。

圖自香港文匯網
幾十萬人抵港,徹底帶火了香港教育。不少“嗅覺敏銳”的頂級私校抓住時機擴建新校區或開設新課程。
去年夏天,香港哈羅宣佈在啟德地區增開分校。

隨後,香港數一數二的老牌國際學校漢基國際也宣佈要擴建校區,在2028年投入使用,預計將增加至少340個入學名額。

與此同時,作為來自香港本土的教育機構,耀中耀華在內地的5所學校之一——上海耀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同步開設了“香港中學文憑試課程”(簡稱DSE: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DSE除了雙語考試的優勢外,近年來國際認可度也在不斷提升,為學生們帶來了除香港地區外更多元化的高等教育選擇。
2023年,約有9.4%的DSE考生選擇到香港以外升學,包括來到內地,也包括一些熱門國家,比如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

大批中產進入香港後,帶來了教育資源的激烈競爭。港式教育優勢如今是否還在?作為新港人,又該如何破局呢?

頂尖名校擴建,
香港身份迎來新機遇
截止2024年年底,已有約18萬精英人才抵港,還有9萬多人正準備赴港。他們各自攜帶家眷子女,成為剛拿到香港身份的新港人。
據香港地區政府統計處公佈的資料,2024年年底,香港10到19歲總人數為57.86萬人。而在2022年年中,這一資料為55.43萬。增加了2.43萬人。

圖自香港政府統計處官網
香港教育局稱,當地國際學校入學人數不斷增長,2023年還創下了11年來的新高。為應對不斷增長的子女教育需求,時隔14年後,香港再次批出了國際學校用地。
教育局提供了兩處校舍,分別是北角寶馬山前日本人學校和九龍塘玫瑰街前英基校舍。30多家教育集團參與了競標,最終花落兩個頂級國際學校包校和漢基。

圖自香港教育局官網
包校由香港“船王”包玉剛的子孫在上海創辦。這次回到香港辦新校,是迴歸老本家,也是國內教育品牌的反向輸出。
包校新校區位於九龍塘,那裡向來是香港“學區房”頂流地段,該地區有17所學校,其中包括了拔萃、聖家等在內的多所名校。國內名校進軍香港,或將推動教育資源的重新分配。

包校創始人,圖自包校官網
漢基是1983年創立的老牌名校,被譽為香港“爬藤”神校。提供12年制中小學教育,以IB課程和雙語教育見長,畢業生遍佈牛津、劍橋、常春藤等頂尖學府。
漢基將於2025年底開工擴建,新校舍預計2028年8月啟用。新生入校比包校要晚一年。

圖自漢基國際學校官網
包校和漢基擴建後,預計共將提供約1000個學位。對於近年湧入的新港人來說,這無疑是插班搶名校學位的最好時機。
然而,對比人才引進數量,再加上香港本身的教育需求,擴建的校區顯然是杯水車薪,不足以真正解決教育資源擠壓問題。

27萬精英入港,
教育捲到新高度
孩子擁有香港身份,意味著升學選擇多元化。
參加“香港高考”DSE考試後,可以更輕鬆地進入香港名校。香港八大校每年給本地生留下約80%的名額,且學費方面給出極大優惠。
另外,DSE成績被300多所海外大學認可。如果拿到永居,還能申請內地985、211高校。無論走哪種升學路徑,都佔據極大優勢。

圖自大公文匯網
除了DSE考試,部分拿到永居的新港生,還可以參加華僑生聯考。
華僑生聯考是我國教育部單獨為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學生專設的高考,錄取名額不佔用高考名額。
和國內高考相比,華僑生聯考考試難度低,錄取也更為容易。

圖自大公文匯網
隨著大批精英人才攜子女入港,香港本地生的壓力驟升。
2025年DSE報考人數為55781人,而2024年這一資料為50803人。
短短一年時間,考生增加了近5000人,增長幅度接近10%。

圖自大公文匯網
參加華僑生聯考的香港考生,同樣是人數大漲。
實行人才入境計劃前,香港考生人數基本是2000多人,而2024年報考人數突破了8000人!比前幾年翻了數倍。

圖自浙江省出入境行業協會
人數多,就意味著競爭大。分數線提高,而錄取比例降低。新港生相對基礎紮實,經過專業訓練後,會直接搶走當地學生的升學機會。
這就引發了新港人和原居民的激烈矛盾。
去年年底,港人父母向政府聯名投訴,認為政策損害了真正香港本地生的權益,要求改變對“本地生”的定義。

圖自網路
今年2月份,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出席電臺節目時透漏:人才子女持香港身份證,就學權利應得到保障,沒有理由不是本地生。
不過,為了維護本地人權益,教育局會考慮在港居住年期、對香港的貢獻和認識因素,從而收取不同層級的學費。
也就是說,擁有香港身份的新港人,子女依然屬於本地生。但未來學費可能會高一些。

圖源網路
總而言之,數十萬人才湧入後,香港教育捲到了新高度,政策上也有了不確定性。
具體到每個學校來說,公立學校插班生數量猛增數倍,國際學校名額同樣競爭激烈。為了爭一個名校入學名額,家長們可謂拼盡全力。

香港教育卷瘋了,
但仍是升學快車道
如今,香港身份考大學,早已不再像從前那樣輕鬆。
拿華僑生聯考來說,最近兩年,各批次錄取最低分數線都有大幅度增加。
2024年普通院校的本科文史類分數線為365分,理工類390分(部分院校執行高分線,文史類465分、理工類510分)。

圖自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官網
而在2022年,本科文史類和理工類的分數線都是300分,如今分別增加了65分和90分!(高分線增長幅度也很大,文史類增加65分,理工類增加了110分)
幾十分的漲幅,對學生來說真的不容易。

圖自網路
報名人數增加,本科分數線上漲,但錄取率卻下降了。
2024年,港澳臺聯考的錄取率是58.25%。而在2022年,這一錄取率是79.75%,整體降低了21.5%。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從前輕鬆上線本科的狀況,都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但如果和國內高考情況做個比較,58.25%的本科錄取率,465分和510分就達到文理科的重本線,還是可以秒殺大多數省份的。
何況,港澳臺聯考的試題難度,相對高考還是要低些的。

圖自網路
當然,拿香港身份最重要的是多元規劃。
如果想在香港讀名校,以本地生的身份參加DSE考試,分數至少比外地生要低10%~30%。畢竟港八大1.5萬本科名額是留給本地生的,優勢非常明顯。
所以,整體來看,香港教育雖然進入內卷時代,但仍是升學快車道。

資源競爭激烈,
家長如何破局?
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說,孩子教育都是一場漫長的征程。想拿到優秀的成績,離不開整個家庭的託舉,更考驗家長對教育的長期規劃。
如果想透過香港教育進入內地985、211高校,實現“曲線救國”,那麼父母至少需要在孩子9歲前開始規劃:
用1年的時間申請,然後拿到香港身份,並在孩子18歲前拿到永居身份、回鄉證等材料,這樣才能透過華僑生聯考或DSE回國。

圖自香港文匯網
如果想讀香港高校,拿到香港身份後,也要隨時留意政策變動,同時選擇最適合孩子的學校。
嘗過教育紅利的高階人才,無疑都想讓孩子進入頭部學校。這必然會引起資源的激烈競爭。
在香港,公立教育體系以“Band”劃分學校層級,主要分為Band1、Band2、Band3三個梯隊。
對新港人來說Band1太難進,面試對粵語和英語都有要求。Band2、Band3難度低,但其教育資源及升學前景都要考慮。

圖自香港文匯網
部分新港人會選擇國際學校,雙語環境,加上國際化課程,也是打破困局的一種選擇。當然,國際學校的費用向來高昂。
其實,也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頂級私校的名額一直緊缺,比如漢基的錄取率常年低於15%。想要搶得名校入校學位,至少要提前兩年開始準備。
如今漢基和包校擴建新校區,對家長來說,最重要的是把握時間節奏,搶佔先機。
可以提前瞭解政策,準備孩子入學考核,同時及時關注當地教育局官網上的資訊,或者直接打校方熱線諮詢。
另外,讀香港國際學校可能要購買學校債券、支付建校費等,都需要家長提前瞭解。

圖自香港文匯網
關於香港教育,如今有網上有五花八門的訊息,也有機構爆雷出事兒。
比如,深圳某DSE培訓班為62名考生申請報考時,被香港考評局拒絕。
還有澳門科技大學,發現24名非本地學生,使用虛假資料報讀入學,背後或涉及“黑中介”的造假。
類似案例都提醒家長,要透過正規渠道獲得香港身份和考試成績,學會甄別資訊,否則最後耽誤的還是自己。

圖自香港文匯網
孩子的教育問題,說到底,也是家庭資源和戰略眼光的比拼。
面對日趨緊張的學位,家長還是要儘早規劃。倒也不是必須追求Band1或頂流名校,而是在綜合考慮經濟和孩子情況後,掌握一手資訊,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為了幫助更多家庭深度瞭解香港升學相關政策,3月9日(本週日),上海耀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YCIS)特邀香港大學招生官來滬,現場解析DSE課程核心優勢,揭秘港大申請之道,幫助更多家庭逐夢名校。
活動當天更有專屬教育顧問提供1V1規劃諮詢,掃描海報下方二維碼,即可聯絡精英說小助手預約報名。

作者:石霖,精英說作者,文字客,繪本控,執著寫字,簡單生活。
精英說是全球精英、海歸和留學生的聚集地。我們傳遞全球資訊、探討文化百態、創新社交模式、發現獨立思想。這裡有溫度也有態度,歡迎氣味相投的你關注精英說(ID:elitestalk)。
參考資料:
1.莫妮卡,留學全知道,16萬人才湧入香港,包玉剛、漢基1000個新學位不夠“優才家庭”搶?
2.灣媽,灣媽看世界,27萬外地精英湧入,香港人被卷哭了…
3.圖拉,穀雨星球,上海排名第一的國際學校,去香港了
4.魚圈教研團,魚Sir家長圈,為給孩子“換賽道”,香港身份快成中產家庭殺豬盤了
5.啾啾,Letsight,報名人數暴漲,拿到香港身份的中產家庭後悔了嗎?
6.慢慢,Letsight,港籍生的天塌了,香港身份白辦了?
7.明報,人才子女享「本地」資格惹討論 教局考慮設年期門檻 「本地生」曾限住滿3年 議員促重推
8.香港文匯報,澳門假DSE學歷風波 四涉案者被捕
9.福布斯,2024福布斯中國·國際化學校年度評選”結果正式釋出


你“在看”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