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指數月報|彭博中國綜合指數錄得正回報,逆轉連續兩月負值

彭博中國固定
收益指數月報
2025年4月
彭博指數團隊與彭博行業研究聯合釋出
彭博是全球首家將中國債券納入全球主流指數的指數提供商。彭博中國固定收益指數系列作為衡量中國債券市場的旗艦指數,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清晰且獨特視角和觀察。
《彭博中國固定收益指數月報》由彭博指數團隊和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共同撰寫,為您呈現月度指數回顧、短期宏觀經濟和債市展望。
4月關鍵洞察
  • 彭博中國綜合指數(衡量中國債券市場的旗艦指數)本月末錄得正回報。在連續兩個月錄得負回報後,中國綜合指數4月錄得1.09%的回報,年至今回報率為0.42%。在此期間,其30天波動率呈下降趨勢。
  • 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指數4月錄得1.17%的回報。以本幣計價,人民幣年至今回報率為0.42%,在全球綜合指數所包含的27種貨幣中的排名下降至第24位(上月為第23位);以美元計價,人民幣年至今回報率為0.92%,排名第26位,降至倒數第二。
掃碼閱讀本期全文,您可瞭解以下指數4月表現:
  • 所有待償期限指數回報
  • 彭博中國高流動性信用債(LCC)指數
  • 中資美元信用債(功夫債)指數
  • 中資美元信用債評級加權指數、中國綜合指數評級加權指數
彭博行業研究觀點
  • 3月,境外投資者在同業存單總持倉中的佔比反彈至6%,為六個月來的最高水平。第一季度,外資增持同業存單2,387億元人民幣,按照這一速度,全年總量可能使外資對同業存單的持倉在名義價值上超過國債(假設不增持國債)。若以2024年第一季度增持規模佔全年總量的比例進行更現實的估算,2025年預計增持4,357億元人民幣,外資對同業存單的持倉可能要到2026年才超過國債。
  • 儘管4月貿易局勢緊張,彭博亞洲(除日本)中資投資級美元債指數(I29382)的總回報率仍有望保持正值。
    假設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則可能導致中資美元債市場的基本面出現惡化,類似2018年的情況,當時利差走闊了68個基點。在我們分析的大多數情景中,由於美債相關收益提供額外持有收益,2025年剩餘時間內的總回報率都有望維持在低至中單位數。假設基準利率維持在當前水平4.01%不變,只要信用利差小於184.6個基點,總回報率就有望保持正值。
掃碼閱讀本期全文,您還將瞭解:
  • 3月境外投資者在熊貓債總持倉中的佔比仍無可匹敵
  • 期權調整久期最長的經濟體債券表現遜於彭博亞洲新興市場高評級美元債指數
掃碼閱讀完整報告
點選“閱讀原文” ,讓彭博為您演示終端更多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