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武:孝順就是好孩子?希望你不要這樣想

據估計,2025年大學報名人數將超過1500萬人,其中復讀生約有500多萬人。而到了2026年,報名人數預計將超過1800萬人。

陳曉、陳笛:
今年,你們分別已經15歲和13歲了,再過幾年,就要離開我和你媽媽,去上大學,開始獨立生活。現在,你們正在逐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特別是文化觀和人生觀,這些觀念最終將影響你們整個人生的經歷、幸福和價值。
我知道,今天我用中文給你們寫信,你們可能還看不懂。但寫下來,等你們的中文水平提高後,或許可以再讀讀看。在這個時刻,我還是想跟你們分享一些我和你媽媽的想法和願望。
首先,我要說,你們一生的幸福是我們最大的心願和寄託。長大後,你們做任何事情,都應該以是否讓自己幸福為標準。當然,我們希望能常常和你們在一起,這是所有愛自己子女的父母都會有的想法。但你們不必在意我們的願望,只要你們自己一生幸福,我們就會感到開心。
很多中國父母都會跟孩子強調“孝順”,也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撫養他們,這就是所謂的“養子防老”。許多父母,或者說整個中國社會,都習慣以子女是否“孝順”來評判他們的“好壞”。但你們千萬不要有這樣的心理負擔,我們真的不希望你們這樣想。

說實在的,我和媽媽已經購買了退休基金、醫療保險、投資基金,甚至還買了長期護理保險。這種保險的作用是,萬一我們老了無法自理,需要長期護理,保險公司會承擔相關費用。將來我們老了,可能會僱人照顧,或者去養老院。
總之,我們會提前做好經濟上的各種安排,確保年老後不會成為你們經濟上的負擔,不需要你們“孝敬”回報。我們這麼做,並非擔心你們不孝順,而是因為我們深愛你們,太在意是否會成為你們的累贅。我們真的不願意成為你們未來職業追求和生活追求的負擔。你們的幸福是我們唯一的期望,包括尊重你們長大後選擇職業和伴侶的自由。
我們經濟上的獨立,是保障你有選擇自由的基石
這是什麼意思呢?想象一下,如果我和媽媽沒有自己的養老和醫療保障,完全依賴你們將來贍養,我們還會讓你們隨心所欲地選擇專業和職業,甚至選擇男朋友嗎?當然不會!因為這樣一來,你們未來的收入和伴侶不僅關乎你們自己的生活,還直接影響到我們晚年的生活質量。你們的一部分收入將屬於我們,可以說,你們就是我們對未來養老和醫療的投資。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允許你們去學習那些沒有穩定收入的歷史、文學、哲學、社會學等專業嗎?能讓你們找那些看似沒有前途、未來難以賺錢的男生做男朋友,甚至成為丈夫嗎?不論你們多麼愛某個男孩,只要他的收入前景不佳,看起來也不夠孝順,我們都不會同意。我們不能讓自己的退休生活充滿不確定性。
因此,我們已提前規劃,購買了養老金和保險。等你們長大成家後,也應該為自己做好這些準備,包括養老金、醫療保險和投資基金。之後,希望你們能教育自己的子女這樣做,讓每一代人都能在經濟上獨立自強,維護自己的尊嚴。
生子養女不應淪為利益需求
為何非得依賴金融產品來實現經濟自立,而不能依靠“養子防老”呢?為何不能期望子女孝順,回報父母呢?簡而言之,我不願看到生子養女被視作利益交換,子女被當作養老的避險工具。人的價值與生命應凌駕於利益之上!我想說,在決定懷孕生子前,你必須捫心自問:是否因為熱愛孩子、熱愛生命、珍視人間情感而選擇孕育新生命?如果你知道自己或許並不喜歡子女,僅出於養老需求而生孩子,那麼,你便虧欠了還未出世的子女。因為在他們降生前,你便已為他們套上了沉重的枷鎖,讓他們無條件地揹負起諸多責任。這對後代而言,是天生的不公!因此,出於“養子防老”目的而生子,是一種不道德的自私行為。當然,在金融市場興起前的傳統社會中,為了生存,“養子防老”或許是無奈之舉。但如今金融市場已高度發達,若仍依賴“養子防老”,則顯得過於自私,對子女極不公平。
真正的孝順源自愛的本能
這是否意味著孩子長大後不應該照顧、看望父母呢?當然不是。這完全取決於後代自己的選擇。他們可以自由地選擇如何愛護甚至撫養父母,但這不應成為一種無選擇權的責任和義務。中國儒家所強調的“孝順”,往往被視為一種強加的義務,這種義務可能會剝奪子女的自由選擇權。而這種強制,往往源於父母自私的利益驅動。
當然,我要強調的是,如果你們出於對孩子的愛,出於對人情的熱衷,那麼在有了孩子之後,就必須為這種愛的選擇付出代價。也就是說,你們有責任養育孩子,供他們上學,有義務將他們撫養成人,讓他們成長為擁有獨立人格的人,而非你們的附屬品或財產。他們屬於他們自己。
我們之所以強調這些,是因為如果你們不想承擔這種責任和義務,完全可以選擇不生育,並同時利用金融市場來安排好自己的養老問題。這種選擇權和責任的匹配,對你們公平,對未出生的孩子也公平。
我很高興地說,我和媽媽對你們沒有壓力。我們平時讓你們好好學習、積極進取,並非因為我們有所求,而是完全為了你們今後的幸福著想。因為我們愛你們,你們生活幸福就是我們最大的滿足。說實話,我們今後並不需要你們的任何經濟支援,也不會拿你們未來的成功在朋友面前炫耀。
你們的專業選擇、職業追求以及生活道路,我們都會依據自己的判斷為你們提供建議。但請放心,這些建議完全是從你們的利益出發,而非我們自身的利益。因為我們對你們只有滿滿的關愛,沒有絲毫個人的利益訴求。希望你們將來也能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不要期望透過養育子女來防老,而是要給予他們自由。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你們的爸爸
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小編進行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