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菠蘿
癌症不等於絕症,但前提是心中有數,不走彎路。
大家生病前往往沒想到自己會中招,很少學習癌症知識,所以確診後不知所措很正常。但如果長期知識空缺,不僅會導致焦慮恐懼,影響和醫生溝通效率,更容易被各種“好心人”推薦的資訊誤導,甚至直接投入騙子懷抱,追悔莫及。
但大家經常問菠蘿,到底應該怎麼學?癌症知識和網路訊息都如此複雜,怎麼開始呢?今天就談談個人的建議。
首先,我們明確一點:任何事情都沒有捷徑,想要生病後幾周就迅速成為癌症專家是不可能的!
我們的真正目標,是通過幾周到幾個月的學習,顯著提高對某種具體癌症的認識,消除恐懼和迷茫,實現更有效地和醫生溝通,決策最佳治療方案!這是完全可以做到!
具體應該怎麼做呢?個人建議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初級班
學習癌症基本知識
這個階段目的是瞭解:癌症是一種什麼病?
我不建議大家一開始就到網上用“XX癌”的關鍵詞廣泛地搜,因為在這個時候,你無法判斷哪些資訊是準確的或者相關的,會浪費大量時間。
最有效的方法應該是看幾本癌症的科普書,系統性瞭解癌症到底是什麼,最近有些什麼新進展。具體看什麼書,菠蘿的《癌症·真相》和《癌症·新知》可以,聽病友或專家推薦也可以,靠譜的都可以。
一般來說,等看完幾本書,大家應該就心裡基本有數,沒那麼慌了。這時候,你應該對癌症是什麼病有了新的認識,理解了良性和惡性腫瘤的區別;癌症是怎麼分期的;什麼是化放療;什麼是靶向藥、免疫藥;哪些癌症生存率很高;為什麼患者吃得好很重要;等等。
第二階段:中級班
學習具體癌症型別知識
這個階段目的是瞭解:我得了一種什麼癌症?
對癌症有了整體認識以後,下一步就應該具體瞭解患者的特定癌症型別了。肺癌患者就去學習肺癌,腸癌患者就去學習腸癌。
這個階段非常重要,而且需要慢一點精讀!無論生物學特性,危險程度還是治療方法,每種癌症都是很不一樣的。
每個人都應該學到這一步,然後就不至於跑去追問醫生:我還有沒有救?乳腺癌用的內分泌藥效果很好,我腸癌為啥不能用?都是肺癌,我就多抽了幾年煙,為啥就不能用她那種靶向藥?
去哪裡看內容呢?
第一個選擇是上網搜尋,看看有沒有好的內容。但一定要注意內容來源,優先看有參考文獻出處的專業醫學資訊平臺。最好不要試圖從“金融”、“軍事”、“房地產”、“雞湯”類博主那裡去學習癌症知識。
除了搜尋,我最推薦是看針對癌症亞型的科普書,或者患教手冊。
我當年寫針對乳腺癌的《她說》和針對肺癌的《深呼吸》就是這個目的。
大家在自己習慣的購物平臺(圖書類別)裡搜癌症型別,然後按照銷量或者好評排序一下,基本就能找到排名靠前的書。比如我在噹噹搜“肺癌”,結果是這樣的。

大家可以看出,每本書的內容差別很大,有的偏故事,有的偏知識,大家根據自己喜好和需求挑一下就行。故事可以看,但不能只看故事,因為你和故事裡的患者大機率是完全不同的。
除了出版的書,網上還有一些優質的免費患教手冊。比較遺憾的是,中文裡好的免費患教手冊比較少。如果能讀英文,我推薦NCCN的科普版患者指南。NCCN官方網站不僅有主要給醫生用的專業臨床指南,還有簡化的患教科普版本,內容非常實用,而且圖片很直觀,容易理解,還可以免費下載。
開啟腎癌的患者指南,裡面的圖很精美,把腎的結構和功能講得清清楚楚:

很多東西做得很細,比如針對非小細胞肺癌,還專門為早中期和晚期,分別做了兩個不同的患者指南。

開啟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患者指南,裡面非常清楚介紹了患者需要了解的各種重要醫學內容,包括需要做什麼檢查來確診,後續應該做哪些檢測。
除了圖片,指南里的表格也很有用。
比如在表2裡就直觀展示了基因檢測的選擇。很多基因是推薦每個肺腺癌患者都要測的(因為有對應靶向藥),但肺鱗癌就不一定(因為有這些突變的機率低)。隨著免疫療法的興起,無論是腺癌還是鱗癌,PD-L1蛋白都是需要測的。

而表3則展示了不同EGFR突變患者所對應的靶向藥。非常清晰,一目瞭然。

而在原位乳腺癌的指南里,大家經常問到的到底有哪些治療方案?裡面也詳細列舉了四種選擇:

(對應上圖)
-
第一種選擇是:保乳手術+全乳放療
-
第二種選擇是:保乳手術+加速區域性放療(少數情況適用)
-
第三種選擇是:只做保乳手術(多數患者不適用)
-
第四種選擇是:全乳切除
文中還解釋了什麼是保乳手術,什麼是全乳切除,什麼是乳房再造。還有一些直觀的圖幫助大家理解,比如下圖展示了全乳切除的範圍和淋巴結清掃是什麼意思(畫圈的地方會被手術去掉)。

大家最關心的到底應該選哪種手術?指南里也有分析:保乳手術是美國患者主流選擇,但也有不少人選擇全切。背後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種:
-
手術邊緣發現腫瘤細胞,需要擴大切除範圍。
-
腫瘤太大或者有擴散。
-
患者擔心二次腫瘤風險。
-
患者有別的健康問題。
-
患者不願意接受後續放療。
在這些患者指南里,還列舉了一些關鍵性問題,大家參照著去問醫生。比如要考慮臨床試驗,10個最重要的問題包括:

這樣的問題,肯定比跑去問“我還能活多久?”要更有實際作用。
為了方便,我幫大家扒了一些常見腫瘤型別的患者指南連結,希望有點幫助。如果這裡沒有,大家可以到NCCN官網上去找找看。
NCCN官網常見腫瘤型別患者指南:
早中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指南:
nccn.org/patients/guidelines/content/PDF/lung-early-stage-patient.pdf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指南:
nccn.org/patients/guidelines/content/PDF/lung-metastatic-patient.pdf
小細胞肺癌患者指南:
nccn.org/patients/guidelines/content/PDF/SCLC-patient-guideline.pdf
原位乳腺癌患者指南:
nccn.org/patients/guidelines/content/PDF/stage_0_breast-patient.pdf
晚期乳腺癌患者指南:
nccn.org/patients/guidelines/content/PDF/stage_iv_breast-patient.pdf
結直腸癌患者指南:
nccn.org/patients/guidelines/content/PDF/colon-patient.pdf
nccn.org/patients/guidelines/content/PDF/rectal-patient.pdf
胃癌患者指南:
nccn.org/patients/guidelines/content/PDF/stomach-patient.pdf
甲狀腺癌患者指南:
nccn.org/patients/guidelines/content/PDF/thyroid-patient.pdf
肝癌患者指南:
nccn.org/patients/guidelines/content/PDF/liver-hp-patient.pdf
宮頸癌患者指南:
nccn.org/patients/guidelines/content/PDF/cervical-patient-guideline.pdf
食管癌患者指南:
nccn.org/patients/guidelines/content/PDF/esophageal-patient.pdf
腎癌患者指南:
nccn.org/patients/guidelines/content/PDF/kidney-patient.pdf
膀胱癌患者指南:
nccn.org/patients/guidelines/content/PDF/bladder-patient.pdf
胰腺癌患者指南(中文版):
nccn.org/patients/guidelines/content/PDF/pancreatic-patient-chinese-prc.pdf
早期前列腺癌患者指南:
nccn.org/patients/guidelines/content/PDF/prostate-early-patient.pdf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指南:
nccn.org/patients/guidelines/content/PDF/prostate-advanced-patient.pdf
https://www.cancer.net/about-us/asco-answers-patient-education-materials

經過這個階段,大家對這種癌症的特點應該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能夠回答:這種癌症分為幾種亞型?是否需要基因檢測?早期和晚期治療有什麼區別?是否一定要手術?是否有針對的靶向療法或者免疫療法?等等。
第三階段:高階班
學習癌症臨床治療指南
這個階段目的是瞭解:我的癌症應該怎麼治?
從這一步開始,就比較硬核了,因為你看的內容和專業醫生看的是一樣的。這一步不是必須的,但如果願意死磕,也是最有實用價值,值得花大量時間的。經過這一步,大家能真正搞清楚醫生為什麼會給自己用這種治療方案。
國內外有各種各樣的臨床指南。中國成系統的有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指南,中國腫瘤整合診治(CACA)指南等。每個指南里涵蓋了這類癌症幾乎所有臨床上可能遇到的問題,看完了你就知道癌症治療到底有多複雜,對醫生的工作會有更多尊重和敬畏。
因為內容多,大家剛開始看指南肯定會暈頭轉向。但不用怕,裡面90%以上的內容都和你沒啥關係,你只需要聚焦仔細尋找其中和自己的分型和分期有關的內容就好(比如是3期非小細胞肺癌,你就不用看小細胞肺癌,或者早期肺癌的內容)。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關心的瘤種去網上搜一下相關內容,比如“CSCO胃癌指南”。指南一般每年會更新,因此會有不同版本。
如果看各個指南的主編和撰寫人,大家還能順便發現:哪些人是這方面的專家?
如果能讀英文,或者想了解國際最新方案,那就可以去讀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路(NCCN)指南。它不僅內容很全,而且更新很快。
大家可以將中國和美國的指南對照著來看,對治療選擇會有更全面的瞭解。因為中國和國外有些標準不完全一致(比如結節多大要手術?),而且國外指南里面的一些藥物或治療方法,國內可能沒有,或者反過來,國內有一些特有治療方案,國外沒有。
NCCN有個中國網站,地址是:https://www.nccnchina.org.cn/index
一進去大家就能看到各種癌症型別的指南,應該總有一款適合你家的患者。

比如進入排第一個的甲狀腺癌指南,你會發現它前幾天2023年7月27號才剛更新了一版。指南一共150頁,內容非常詳實。
大家最關心的體檢查出乳頭狀癌怎麼辦?指南有明確的指導,以1釐米大小為分界,處理方法會有不同(中國指南的分界大小可能有區別)。如果個頭不大,又不懷疑淋巴結轉移,那就不一定要手術,密切觀察也是一種主流的選擇。

我發現有少數指南還有中文版,對大家比較友好。比如中國患者眾多的非小細胞肺癌。

NCCN指南的排版是做得很好的,都非常直觀。比如ALK融合突變的肺腺癌,一線應該用什麼藥?這裡面一張片子就把所有選擇都講清楚了:

大家能看到,這個圖上不僅有應該選什麼藥,還有耐藥後應該怎麼辦。比如,一線用了阿來替尼或賽瑞替尼,耐藥應該怎麼辦呢?根據指引,我們繼續檢視NSCL-27這張圖就好,裡面也解釋得清清楚楚:

是不是感覺特別清楚?
其實醫生在門診的重點工作,就是根據大家的具體情況,在這樣的“決策樹”上面尋找最合適的分支選擇。如果大家自己能提前看懂這些東西,和醫生溝通起來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到這一步,大家應該對疾病的理解應該已經相當高階了,和醫生的對話會輕鬆很多。大家能回答:我有哪些治療方案的選擇?每一種的利弊分別是什麼?後續如果耐藥,我有哪些選擇?等等。
第四階段:大師班
學習最新科研論文
學無止境。有些情況,光看指南都不夠。
比如,患者已經用了指南里推薦的最新藥物,但又出現了耐藥,應該怎麼辦?
又或者,患者的情況非常特別,指南里找不到特別明確的處理方法。比如我身邊一個例子:結直腸癌肝轉移,70%肝臟都是腫瘤細胞,沒法手術。進行化療後腫瘤標記物下降,但CT複查看起來還是很嚴重,這時候切還是不切?
類似這樣的情況,指南就不夠了,醫生也只能憑藉經驗或者看科研論文。
要看論文,首先要知道查閱生物醫學論文的資料庫Pubmed: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
這是世界最大的生物醫學論文庫,最新的重要進展,這裡面應該都能看到。但這裡內容非常多,大家要學會怎麼去搜索自己需要的資訊,不然容易淹沒在資訊海洋裡面。
看論文還有個問題是版權。很多論文下載都需要付費,而且價格非常昂貴。學術論文按理說應該是優先傳播知識的,但現在越來越像廣告雜誌了。如果只是幾篇文章,最簡單辦法還是找有許可權的學校或公司朋友幫忙。
到了這一步,大家的需求都是非常個性,和做科研差不多了,這裡科普就不展開太多了。
寫在最後
在國內目前的醫療環境和體制下,醫生能和患者溝通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這給雙方都帶來了很多挑戰。因此,提高溝通效率就尤為重要。
任何人都是自己或家人生命最重要的責任人,即使醫生很好,也不能把希望全部寄託在別人身上,自己也得努力。
大家不用擔心自己背景不夠。從我的經驗來看,學習永遠不晚,關鍵是動起來,然後堅持。只要沉下心願意去學,絕大多數人對癌症的理解都會突飛猛進,足夠做出更好的決策了。
衷心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早日康復。
致敬生命!
你有哪些好的學習材料或者網站推薦嗎?歡迎留言!
_________
上期文章
關鍵詞
腫瘤
中國
小細胞肺癌
醫生
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