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這5種工作的女性,患卵巢癌風險更高

圖片: 黃仔 | 撰稿: 翁小姨 | 責編: 阿月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Hello大家早上好。
卵巢是女性身體最重要的臟器之一,有調節內分泌、幫助生育的功能,雖然體積小,卻是腫瘤的好發器官。相比更高發的乳腺癌,卵巢癌似乎很少被大家關注,但它的死亡率居婦科惡性腫瘤首位,被稱為「婦癌之王」
那麼,卵巢癌到底是什麼?哪些人是高發人群?又該如何治療、預防呢?今天我們請到婦產科醫生翁小姨,來給大家一一解答。
這幾種工作的女性,患卵巢癌風險更高
一篇發表在BMJ《職業與環境醫學》雜誌上的新研究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研究小組將491名患有卵巢癌的女性的資料與897名沒有患病的女性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會計師(就業≥10年)、美髮師、理髮師、銷售人員、建築業等特定的職業人群患卵巢癌的風險要高於其他職業。
因為這些職業的人群接觸到諸如滑石粉、氨、過氧化氫、合成纖維、有機染料和顏料、纖維素、甲醛、脂肪醇、乙醇、異丙醇、漂白劑中的多環芳烴等化學物質的機會更多,這些特殊的化學物質與卵巢癌可能存在關聯。
文章的最後,作者也呼籲應該開展更多的工作來研究卵巢癌風險與不同職業之間的聯絡。那麼什麼是卵巢癌,它有什麼樣的表現,應該怎麼治療和預防呢?
▲圖片來源:Giphy
什麼是卵巢癌?
卵巢是女性的生殖內分泌器官,左右各一枚位於盆腔深部,育齡期女性的卵巢大小約4*3*1cm。雖然卵巢體積很小,但卵巢腫瘤的成分卻很複雜,是全身腫瘤型別最多的部位,分為良性、臨界惡性和惡性。不同的組織型別,表現也大不相同。我們常說的卵巢癌指的就是惡性的卵巢腫瘤。
▲圖片來源:Giphy
良性腫瘤體積較小時,多無症狀,常常在體檢時偶然發現,隨著體積的增大,會逐漸出現壓迫的症狀,如腹脹或者平臥後能觸及下腹部的包塊,進一步增大後會引起排便、排尿的異常(尿頻或者便秘等)。
惡性腫瘤早期也常無症狀,發展到中晚期可能會出現腹脹、腹水生成、消瘦、貧血,有的還會伴有不規則yin道出血或排液等等。
大約10%的卵巢腫瘤會因為活動度好,重心偏向一側,在活動或者體位改變時,發生扭轉,造成突發的下腹痛,是常見的婦科急腹症。3%的卵巢腫瘤會發生破裂,有的是外力撞擊下的破裂(如腹部受到撞擊、性交、盆腔檢查或者穿刺後);有的是由於腫瘤浸潤生長穿破囊腫壁導致自發破裂。
卵巢癌與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並稱為婦產科三大惡性腫瘤,不同於另兩種腫瘤,卵巢癌常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圖片來源:Giphy
宮頸癌在發病早期常常會引起接觸性出血,子宮內膜癌在早期也常常會出現不規則yin道出血,這些特異的症狀常常會促使人們及時就診檢查,而卵巢癌卻沒有特異性症狀,不容易發現,一旦出現癌變,擴散速度非常快,發現後常常是晚期,臨床處理起來相當棘手。
有資料顯示:約70%的卵巢發現時已經是晚期;70%的卵巢癌患者,經過治療後3年內會復發。70%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生存期不足5年。70%的卵巢癌都是上皮性癌,也是卵巢癌中惡性程度最高的型別。
卵巢癌的風險因素
  • 遺傳因素
攜帶BRCA1BRCA2變異基因的人群卵巢癌、乳腺癌發病風險增加,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如RAD51C、RAD51D、Lynch綜合徵相關基因與卵巢癌關係也很密切。這些基因突變還會傳遞給下一代,因此親屬中尤其是一級親屬或二級親屬患卵巢癌的女性,患病的風險明顯高於普通人。
  • 孕產史
經產女性的卵巢癌風險低於未經產女性,且分娩次數越多、風險越低,產後哺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風險下降的機制可能是經產婦在孕期以及哺乳期,卵巢會暫停排卵造成卵巢總排卵次數降低。
▲圖片來源:Giphy
  • 年齡
卵巢上皮性腫瘤(佔卵巢原發性腫瘤的50~70%)的發病率會隨年齡增長而升高。有研究發現,年齡<50歲的患者,每增長1歲,上皮性腫瘤風險約增加2%,而≥50歲者的相應風險增加11%
  • 月經初潮早或絕經晚
月經初潮早於12歲,絕經年齡晚於52歲,與上皮性腫瘤的風險增加有關,原因也在於總排卵次數增加。
  • 石棉
有研究顯示,石棉的暴露可增加上皮性腫瘤的死亡風險。石棉主要存在於建築材料中,有些滑石粉中也會混有石棉。
還有一些尚存有爭議的風險因素如肥胖、吸菸、膳食、運動等等。高體重指數似乎會增加卵巢癌發病風險,吸菸似乎會增加黏液性卵巢癌的風險。
▲圖片來源:Giphy
卵巢癌該如何治療?
卵巢癌一經確診,應該儘快手術。手術可以明確病理型別,還可以明確腫瘤的分期。分期晚、手術未能切除乾淨或者一些特殊病理分型的,常常在術後需要輔助化療(化學藥物治療)或放療(放射線治療)。
近些年隨著醫學和藥品的不斷創新,個體化的靶向治療也逐漸應用在卵巢癌的治療中。滿意的手術、規範的化療,再加上PARP抑制劑靶向維持治療,對於改善患者的結局有著重要的作用。
卵巢惡性腫瘤的預後與腫瘤分期、手術後殘留的病灶以及病理型別相關,期別越早、殘留的病灶越小,預後越好,上皮性癌是所有病理型別中預後最差的
▲圖片來源:Giphy
如何預防卵巢癌?
那我們有沒有預防的措施呢?
  • 篩查
目前缺乏有循證學依據的適用於普通人群的卵巢癌的篩查方案,臨床上常常用盆腔超聲+血清CA125監測來篩查普通人群。
  • 相關基因檢測
對於高風險人群,如有卵巢癌、輸卵管癌、腹膜癌或乳腺癌家族史的婦女,可以接受BRCA基因檢測,確定有無基因突變,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路(NCCN)建議存在突變的女性,在完成生育後預防性切除雙側卵巢輸卵管,以降低卵巢癌的風險。
雖然卵巢癌被稱為癌王,但是隨著診療技術的不斷提高,手術水平的改善,新型藥物的不斷研發,還有女性對疾病的認識,相信卵巢癌病人尤其是晚期患者的治療仍然充滿希望。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如果還有什麼疑問,歡迎評論區留言。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