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視窗斷供華為電腦背後的驚人真相

20253月內,微軟視窗(Windows)作業系統對華為的供貨許可將到期,之後華為電腦只能採用國產作業系統。原因是美國商務部給的許可證到期了,沒有延期。
先回顧一下當年谷歌的安卓系統給華為的許可證到期的情形。當時谷歌可是大動干戈,極力向美國政府申請將許可證延期。華為手機不能使用安卓,意味著安卓丟掉了一個大客戶,給谷歌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目前,全球智慧手機作業系統市場份額,安卓、蘋果iOS、鴻蒙各佔74%22%4%。鴻蒙在中國市場表現強勁,佔有19%的市場份額,已經超越蘋果iOS17%,成為僅次於安卓的第二大作業系統。鴻蒙的手機使用者數量已超過3億,而且這一數量仍在快速增長中。如果不是美國政府禁止谷歌將安卓授權給華為,這塊巨大的市場本應都是安卓的。
有意思的是,與谷歌當年的驚慌失措相比,此回微軟的視窗許可證到期顯得波瀾不驚。並無訊息稱微軟有去向美國政府申請許可證延期。這一事件倒更像是華為順水推舟,借視窗許可證到期的契機,全面在華為電腦上採用鴻蒙。自MateBook GT 1420248月開售以來,在長達7個月的時間裡,華為都沒有推出電腦新品,相信是在集中全力研發搭載鴻蒙的電腦產品。
我們知道,華為手機已經實現了100%的國產化。其實,華為電腦的國產化也早就提上了日程。早在20245月,華為就首次在電腦產品中採用麒麟晶片,推出了兩款搭載麒麟9000C處理器的桌上型電腦:擎雲W515x 和 擎雲W585x。這兩款電腦面向商用市場而非零售,所以預裝了銀河和統信的國產作業系統,既未搭載視窗,也沒有搭載鴻蒙。華為正在開發效能更強的電腦CPU,如麒麟X90,預計很快將投入使用。
近幾年來,華為一直在大力推進鴻蒙的發展,鴻蒙已廣泛應用於華為手機、耳機、平板、智慧家居等消費終端,但至今並未應用於電腦產品。雖然目前華為電腦尚未正式採用鴻蒙,但相信華為早就為此做好了準備。鴻蒙原本就是一款支援全場景、跨多裝置和平臺的作業系統,打通電腦端是應有之義。華為終端2024年雙11促銷預熱海報中,就已特別提及MateBook X Pro筆記型電腦雖非出廠預裝鴻蒙,但支援適配該系統。華為鴻蒙開發者官網設計指南中也早已出現了“鴻蒙PC版”的頁面佈局。
據悉,為了應對視窗許可證到期,華為計劃推出多款搭載Linux系統的筆記型電腦,如MateBook D14MateBook D16等,作為視窗和鴻蒙之間的過渡產品,價格比視窗版便宜三百塊。鴻蒙可能會在商用筆記型電腦上先行一步。華為預計將在4月釋出自研商用AI筆記本,整合DeepSeek大模型,晶片和作業系統分別是鯤鵬CPU和鴻蒙,初期版本支援相容視窗應用。
事實上,不管美國商務部給不給視窗的許可證,從商業的角度來看,華為電腦採用麒麟晶片+鴻蒙作業系統都是大勢所趨。蘋果電腦就是採用自研CPU+自研作業系統的成功先例。
蘋果電腦是按先作業系統、後CPU的節奏逐步推進。首先,蘋果在Mac電腦上一直就使用自研作業系統macOS2020年,蘋果釋出macOS Big Sur,可同時支援英特爾CPU和蘋果自研的CPU——基於ARM架構設計的Apple Silicon。蘋果用了三年時間進行過渡,完成了對macOS的最佳化,以支援自家的晶片架構。到了2023年,蘋果電腦全面採用Apple Silicon,實現了對英特爾CPU的替代。透過與蘋果手機一樣的軟體和硬體全部自研的策略,蘋果電腦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
我們看到,蘋果其實是從手機跨界到電腦,才打破了微軟視窗+英特爾CPU(WINTEL)對電腦領域的壟斷。此前微軟和英特爾之所以能夠長期壟斷電腦市場,關鍵是建立在WINTEL基礎上的電腦應用軟體生態無人能夠挑戰。蘋果把建立在iOSA處理器基礎上的手機應用軟體生態引入電腦領域,才實現了換道超車。
所以,華為用麒麟晶片+鴻蒙作業系統的組合實現電腦的全面國產化,不僅可行,而且必行。華為在平板電腦上已經廣泛採用麒麟晶片和鴻蒙系統,轉戰桌面電腦並非難事。華為2024年桌面電腦在中國市場出貨430萬臺,如果全面採用自研CPU和自研作業系統,這將給華為帶來巨大的商業利益。對消費者來說,基於鴻蒙系統多端協同的特性,鴻蒙電腦將實現與手機、平板等終端之間的資源共享及無縫流轉,解決使用者多終端之間資料傳輸的痛點問題。
更重要的是,華為電腦如果全面國產化,在國家安全上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都需要大量採用電腦進行辦公。如果使用帶進口CPU和進口作業系統的電腦,無疑會有潛在的安全隱患。為了解決“缺芯少魂”的問題,中國政府上世紀曾組織眾志、方舟和龍芯進行技術攻關,幾次嘗試打破WINTEL的壟斷,終因無法挑戰已在WINTEL基礎上建成的成熟應用軟體生態而宣告失敗。中國政府和國企在辦公電腦上的國產化至今差強人意。如今,華為電腦終於可以實現100%國產替代,這在中國關鍵產業國產替代程序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參考資料:
餘盛,《手機戰爭:一部關於晶片、5G通訊和網際網路等資訊產業的商業帝國史》,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2011月。
餘盛,《晶片戰爭》,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221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