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光滿來源:李光滿說
全文2621字,預計閱讀需4分鐘。
3月4日,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要和美國貝萊德干一票大生意。據報道,這票大生意總價值228億美元,將給長江和記帶來190億美元現金收益。
當天,長江和記宣佈與貝萊德牽頭的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出售其在和記港口控股及和記港口集團的全部股份,二者合計控制著和記港口集團80%的全球權益,此交易涉及的標的資產覆蓋亞歐美洲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包含199個泊位及配套的智慧碼頭管理系統、全球物流網路等核心資源,長和還將向貝萊德財團出售巴拿馬港口公司90%股權。
這次交易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是因為長江和記這次向貝萊德出售的43個港口中包括了長江和記持有的巴拿馬巴爾博亞和克里斯托瓦爾兩個港口。
我注意到,這是一個原則性協議,並不是正式交易協議,可以認為這是一項並未完成的交易,如果及時阻止,仍有可能使交易流產。
這裡我們首先應該知道這一事件敏感的時間和時局背景。
第一,美國特朗普政府正在逼迫巴拿馬政府交出巴拿馬運河,這件事與美國要收購格陵蘭島和吞併加拿大構成特朗普領土擴張野心的三大事件。因此所有關於巴拿馬運河以及與之相關港口的交易都被視為與美國有關的政治交易而不是一筆簡單的商業交易。
第二,貝萊德是一家美國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排在其後的是先鋒領航、富達投資,都是總部在美國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管理的資產超過11萬億美元,先鋒領航管理的資產超過8萬億美元,富達投資管理的資產超過4萬億美元。這些公司的創始人要麼為猶太裔美國人,要麼有猶太資本背景。我們可以查一查,中國大量著名高科技公司都有這三家公司進行戰略投資,對中國產業的滲透非常高。
第三,特朗普政府正在進行推動美國造船業和航運業振興。3月4日,特朗普在國會發表演講時表示,他正準備簽署一項行政令,目標是重振美國造船業並削弱中國在全球海事行業的主導地位。2月21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出一項議案,計劃對中國運營商每艘船每次進港最高收費100萬美元,或按淨噸位每噸1000美元收取,對非中國運營商則根據船隊中中國建造船舶的比例收費,最高每次150萬美元,這一議案正在走相關程式。
謹防走丟,請關注“經財時新”
第四,特朗普政府已經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在原關稅基礎上兩次共加徵20%關稅,並且美國還要求墨西哥、加拿大等國家對中國加徵同等關稅,中美關稅戰在不知不覺中已進入激烈的白熱化階段。
在以上敏感時間和時局背景下,我們再來看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向美國貝萊德出售包括巴拿馬運河區兩大港口在內的全球43個港口這一事件的不同尋常之處。
特朗普2.0之後,沒有對中國說過什麼狠話,但他對中國所幹的都是刺刀見紅的事,如對中國兩次各加徵10%關稅,如繼續對臺灣軍援,特朗普不談判,不聲張,對中國的反制不回應,悶聲行刺下毒。特朗普搶奪巴拿馬運河是志在必得,貝萊德收購長江和記巴拿馬運河港口資產也同樣是在不聲張的暗箱操作中進行的,當然也有可能是李嘉誠出於商業考慮而主動為之,但我認為更大可能是美國搶奪和控制巴拿馬運河行動的一個環節。
特朗普對中國採取的策略正在發生變化,他現在是以釜底抽薪方式,不斷掏空中國在全球的戰略根基。這一策略在下一階段也一定會發生在破壞中歐、中國與中東、中國與拉美國家、中國與非洲國家的關係上。
現在我們回到李嘉誠的長江和記向貝萊德出售港口資產這件事,如果我們認為這是一件小事,忍一忍就過去了,那我們一定會犯一個極大的錯誤,特朗普會認為中國是紙老虎,一定會複製這一模式,在更多領域抽空中國地緣戰略和國家安全的基礎,比如美國可能會在拉丁美洲,在非洲,在東盟,在中東,在東歐,不斷挖中國牆角,破壞中國的全球佈局,搶奪中國在海外的戰略資產,如中國在海外的礦產資源、港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專案、資產、發展利益都將受到美國的精準打擊、破壞、摧毀。
如果美國的目的得逞,那麼英國、印度、日本、菲律賓、越南也都會蜂擁而上,不斷針刺、吸血、蠶食中國領土、島嶼、海外資產和海外發展利益。
當前中美在全球的爭奪、交鋒、拼殺正在全方位、全領域展開,造船、航運、港口只是其中的一個戰場,但這一戰場的爭奪與勝負卻關係到整個戰役、整場戰爭的勝負。
美國包括軍艦建造在內的整個造船業已經完全衰敗,這是美國製造業空心化、國家金融化的結果,特朗普要復興美國造船業、航運業不是從國記憶體在的根本問題著手,而是從打擊最大的戰略對手入手。由於產業鏈、產業工人、造船技術等根本問題無法解決,要想振興美國造船業和航運業十分困難,但打擊和破壞中國造船業、航運業卻有機可乘,相對容易。
美國的想法是將中國船舶逼出美國,甚至逼迫歐洲、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所有利益相關方禁止使用中國建造或中國航運公司的船舶停靠、運輸貨物,逼迫中國退出整個航運和船舶產業鏈,而逼迫長江和記出售相關港口很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現在我關心的是長江和記與貝萊德之間的協議進展到了什麼程度,如果協議還沒有籤,那麼出於維護中國的全球地緣戰略、全球貿易、海外利益、一帶一路戰略考慮,中國政府應採取斷然措施和手段立即阻止協議簽署。
以前中國在海外吃了很多暗虧,比如在北約發動的利比亞戰爭中,在美國策劃的蘇丹分裂中,在美西方發動的敘利亞顏色革命和戰爭中,中國都損失極大,現在美國正在巴拿馬複製以上模式,精準打擊中國海外戰略利益,使之成為美國的戰略資產。
我們以為特朗普對中國只是在打貿易戰、關稅戰、晶片戰,其實中美之間的衝突、戰爭會在更廣泛的領域展開,生物醫藥、產業鏈、造船業和航運業等領域都會激烈進行。
中國正在改變被動挨打、被打掉了牙自己嚥下去、吃了虧默默忍受的策略,最近在對美國關稅戰反制中,中國不再警告,而是不斷出招反擊,招招擊中美國要害。
造船業是全球製造業中的戰略性產業,是確保國家地緣政治安全、確保軍事實力和進行戰爭準備、保護海外發展利益的核心產業。美國要打擊中國造船業,要對中國航運業下手,要搶奪中國海外港口,是要打擊中國全球戰略佈局的腰眼,是要切斷中國海上運輸的血管,是要在兩國爆發衝突甚至戰爭時阻斷中國全球貿易通道,我們需要進行堅決反制反擊。
李嘉誠旗下的港口資產都具有地緣戰略價值,是重要的戰略資產。我想既然李嘉誠的長江和記是中國香港的公司,那麼我們應該會有一千種辦法阻止其與美國貝萊德籤不利於中國國家利益的任何協議,事關國家安全,事關國家戰略,我們要及時、果斷、堅決出手。
加經濟學人小助手為好友,
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閱讀連線。
▼ 經濟學人小助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