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想女兒這次申請大學,覺得自己真是幸運,竟有這麼省心的好孩子。當大多數應屆畢業生還在苦思冥想,不知道要申請什麼學校,也不知道能不能進自己心儀的學校時,我女兒已經收到了哥大的非正式錄取通知書了(likely candidate letter)。
11年級下學期,女兒的游泳隊教練就找我談關於申請大學的事兒。說些什麼我都不記得了,反正女兒的事是她自己管,我們基本上不用管。
再說看到兒子上州立大學的好處,我們一心希望女兒能在州立大學,學個藥學專業,當個藥劑師,好好過日子。可她不同意,覺得那不像上大學,離家太近了。
這學期一開始,各個大學的邀請信就雪片一樣地飛來了。好在女兒不想離家太遠,超過一百英里的都直接進了回收箱。又有學生們,游泳隊教練打電話來,都是女兒自己處理。聽她說在網上填了一些學校的問答題,收到一些E-mail。
其中她最感興趣的是城裡的哥倫比亞和紐約大學,離家只有四十里,又不是太近。但是哥大卻說,可以考慮,但是是在可考慮的人最下面一個,如果還考慮的話,就是最後考慮。於是女兒也沒抱希望,誰讓人家學校牆上有藤呢?


9月底,紐約大學要安排女兒去RecruitingVisiting,幾乎在同時,哥大也來信要她去,卻說沒地方住,兩天的日程只能去一天,算是個候補成員。
我一想,我們有地方住。於是叫女兒問問,如果自己有地方住,能不能呆兩天,哥大回答說可以。於是急忙向她哥哥求助,哥哥滿口答應:沒問題。妹妹睡房間裡,他自己睡客廳的沙發上。
10月初的那個星期五上午,女兒自己去了。晚上從時間廣場打電話回來,和新朋友一起呢,玩得好高興,哥哥一會兒來接她去睡覺。星期六下午打電話回來,問能不能在哥大再呆一晚上,這次算是正式的啦,有地方住。當然可以,玩得高興就好。
星期天早上,接回家的路上,嘰嘰嘎嘎地說了一大堆,興奮地不得了。原來一幫孩子星期六又到時間廣場去了,玩到好晚才回學校去睡了。
到家把衣服一換,又要去訓練。我說:“今天不去吧,太累了。教練會原諒你的。”女兒說:“要去,還有時間,不去訓練不好。”
接下來的星期五去了紐約大學。回來又是一陣興奮,說紐約大學的教練到地鐵出站口去接她,宿舍又大又好,游泳池也比哥大好得多。只有一點不好,訓練好像太輕鬆了。看這傻丫頭,人還沒去,就嫌不夠累嗎?


又過了幾天,哥大的助理教練專程從城裡趕過來去看女兒游泳隊訓練,還帶來了校隊支援女兒申請哥大的決定。由於他要求見家長,我去了。
我問他為什麼女兒從候補一躍而成了正式了呢。他說:“她克服了困難,把本來只有一天的時間變成了兩天,讓教練和隊友們有時間充分了解她。還有回家以後馬上就去訓練,而大多數孩子都會選擇不去訓練。”
我無話可說了。我這個女兒幾年來生病可以不上學,卻從來沒缺過游泳訓練。
難道他們從這些小事情裡看到了這孩子的過人之處?
我謝了他,又問這個決定有多大的把握,他說他不能說。但是二十年來,校隊支援的人都被錄取了。

11月1號,女兒申請了哥大的提前決定(EarlyDecision)。
臨發信的頭一天,把Essay(申請時需要的小短文)送給哥哥幫忙改。沒想到星期天晚上11點半,哥哥還在公司裡上班。幾分鐘後,哥哥打電話回來,改好了,並且說:“我喜歡你的故事(Ilove your story.)。”
申請發出10天后,收到了哥大的非正式錄取信,並告知正式錄取信將於12月寄來。 一看時間,原來哥大11月4號就批了。
女兒訓練完了,回家看到信高興地一蹦老高,我說趕快告訴哥哥呀。我對兒子說謝謝他幫妹妹改Essay,還讓妹妹在他那裡住。兒子說:“這有什麼好謝的,自己的妹妹嘛。”
兄妹倆聊的時候,女兒一個勁兒地笑。妹妹從小就是哥哥的大玩具,逗妹妹笑,是哥哥永遠的樂趣。後來我問她:“說什麼這麼高興?”女兒說:“哥哥要給我買個I-Pad,表示祝賀。”
我說:“那太好啦。”女兒說:“我說不要,太貴了,也沒有用處。”嘿,這傻丫頭。


傻丫頭傻歸傻,卻真是個省心的孩子。
想到幾年前兒子申請學校時,那些焦慮不安的等待和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這次真是幸運透了:總共申請一個學校,總共只等了10天,就被錄取到了自己想去的學校,還是個有藤的。
問她從這次學到了什麼,還以為她會說點兒什麼豪言壯語呢,結果她卻說:“幸運,我太幸運了,我有哥哥在城裡,我的教練對我很有信心,我的……。”
不過,女兒高興歸高興,還是沒忘記小聲問一句:“媽,爹地,這會要花你們很多錢?對嗎?Thisis going to cost you a lot of money, right?”
“寶寶,咱先不管這個,咱先高興了再說,好嗎?”

後來有朋友問到關於美國大學運動員申請方面的具體問題。由於我家孩子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管,我對很多細節還真是不太瞭解。大概知道以下幾點,希望能給有興趣的家長們一點參考。
首先,11年級一開始,就要聯絡一些自己有興趣的校隊。這包括到這些學校的網站上去填一些Questionnaires(問答卷)。 這些問題會很詳細地問到關於當前訓練情況,個人游泳單項最好成績,在學校的GPA,PSAT,SAT,AP考試成績等等。透過這些問答題,教練們對運動員的訓練情況和學習有了初步的瞭解。
由於教練們要看很多這樣的材料,所以運動員對自己想去的學校,還要主動與教練透過E-Mail聯絡,讓教練對自己有印象。因為每個校隊每一年只能招有限的隊員,而叫誰去招生面試的決定權就全在教練那裡了。校隊一般都從這次面試來決定支援不支援該運動員的申請。
有的朋友問到我女兒得到過什麼特殊獎項嗎?沒有。
她一直跟游泳俱樂部訓練。一直都是USA Swimming 成員,達到了幾項地區標準,在州里有幾項是前八名以內,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項達到Junior National的標準。
根據我與哥大助理教練的談話來看,他們不單看現在的最好成績,也看發展。更重要的是SAT,GPA都要達到一定標準。這次女兒的一個隊友也對哥大感興趣,並且游泳成績比我女兒好,只是SAT和GPA差一些,就沒被考慮。
由於游泳佔用很多時間,女兒在學校裡的社團活動很少。義工也沒到外面去做,只是教小隊員游泳,就算做過了。這些在申請大學時,好像沒有什麼影響。
原因可能是與教練的推薦有關。我女兒多年來幾乎就沒缺過游泳訓練。所以,教練在她申請學校過程中極力推薦。
相反,她的一位好朋友,其它在校成績比我女兒好,游泳成績也與我女兒相當。但是由於在學校參加了很多社團活動,不能集中精力參加俱樂部訓練,這次沒有收到自己心儀學校的錄取通知。
記得女兒剛上初中時,一位熱心的朋友就建議每年夏天一定要去補習,把下學期的課上了,回到學校就能拿高分,提高GPA和在學校的排名。她還告訴我,那就叫“偷跑”,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並且還提出了一整套方案,要我把女兒培養成天才。
對於這位朋友的建議,我沒敢認同。我一直認為天才之所以叫“天”才,就一定是天生的,是上天給的,不是人能培養出來的。而且看樣子,老天爺送天才的時候忘了我家的地址了。
有朋友問她有沒有補過課,沒有。我們一直堅持不補課,也不請家教。因為我認為,人的一生太長了,有很多地方可以拐彎,很多地方需要加速,還有的時候得停下來修整。沒有必要在剛剛起步時就抓得太緊了。所以她夏天從來沒有參加過什麼補習班,小時候就是玩,後來大一點,除了游泳還是玩。
還有朋友關心獎學金的問題。從她的隊友申請學校的情況來看,一般游泳成績特別好(能達到Junior National標準的),在校成績中等的,基本上都進了大的州立學校校隊,也能得到一些獎學金。私立學校基本上都是Needy base,沒聽說給獎學金的。
最後,關於考SAT的問題。很多朋友都以為SAT2(單科)考的越多越好,我以前也這樣認為。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哥大隻要看兩門SAT2成績,而且只看最好的,再多了也和兩門一樣看待。也就是說,兩門SAT2 800 分和6門SAT2 800效果對學校都一樣。
我女兒除了SAT1以外,只考了三門SAT2。據女兒說,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都沒要求SAT成績(第一手資料,她的一個隊友今年已經被Upenn錄取)。
以上是我所知道幾個方面,希望能有一點參考價值。

本文選自春陽文集“歲月流沙”,中國著名教育改革家劉道玉先生親自為此書作序。
春陽,本名劉建萍。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8年來到美國,後在內布納斯加大學獲化學碩士。現居美國新澤西州,在一家醫藥公司任科研人員。幾年前在萬維中文網開部落格,開始寫作。
合集《與西風共舞》(小說集)美國科發出版集團公司/世界華人週刊出版公司/世界華人週刊出版公司/被編入《世界華人文庫》第二集中,九州出版社出版。參與《與西風共舞》(子女教育集)和海外文軒電子雜誌編輯工作。
散文“老師張歪”獲得第23屆漢新文學佳作獎、散文“第一杯清茶”獲得第25屆漢新文學佳作獎、小說“一張廢支票” 獲得第25屆漢新文學佳作獎、散文“沒有詩意的梅菜肘子”獲得2017年“江南杯美食文化”徵文優秀獎。”
春陽幽默,詼諧的敘述,就如鄰家姐姐在陪伴你,溫馨,熟悉,親切。
歡迎大家在Amazon上購買此書。
https://www.amazon.com/Suiyue-Liusha-Chinese-Jianping-Liu/dp/1683721039/ref=sr_1_24?ie=UTF8&qid=1504801035&sr=8-24&keywords=dixie+w+publishing+corporation


編輯: 阿朵。 照片來自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


《北美養娃那些事兒》
立足矽谷,放眼世界。《北美養娃那些事兒》由北美家長分享養兒育女,申請大學,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的真實故事。
關注《北美養娃那些事兒》, 掃碼吧。
歡迎大家一起分享!投稿請寄[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