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陽:大兒+小女學琴記

1
—兒子學琴
兒子九歲時,突然吵著要學鋼琴。老媽當然不同意,多麻煩呀!又要買琴,還要找老師,還要接來送去的花時間,還要……老媽一口咬定,NO! 以後的三個月就在YESNO中鬥爭過去了。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了要學鋼琴的根源所在,原來是每個星期天去教會,兒子的幾個朋友都能彈上一把,只有他只會亂敲一氣,丟面子了。
得,窮什麼不能窮教育,丟什麼不能丟面子。咱也學!買琴吧,於是找了報紙 (那年頭還沒有Google),只找最便宜的看,還真找到一個,350美刀,論年紀嘛,只比姥姥大幾歲。
行,就她了。琴姥姥給抬回家來,老師呢於是又找來報紙,還是找最便宜的看。入門嘛。$15/小時的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畢業生。行,就他了。就這樣兒子開始了學琴生涯。
首先,約法三章:
  • 第一,每天需自動練琴半小時。如需提醒,不讓學了。
  • 第二,每次上課前,需把老師佈置的作業全部完成。如需提醒,不讓學了。
  • 第三,每次上課時,需把老師所教全部學會。如不用心學會,不讓學了。
章程倒是齊了,可執行起來卻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第一,每天都自動練琴半小時自動是自動了。半小時也半小時了。可是喝水,上廁所卻都得在這30分鐘之內發生,而且不只一次。半小時一到,停了!
第二,每次上課前,需把老師佈置的作業全部完成全部做到了,原因很簡單,他說做了就做了。反正老媽到今天也沒弄懂那些豆芽菜。
第三,每次上課時,需把老師所教全部學會全部做到了,原因還是那一個,老媽不懂。
只有一次,還真讓老媽給逮個正著。
彈的是紅河谷我怎麼聽怎麼彆扭。心想,這紅河谷怎麼這味兒呢要說柴可夫斯基,貝多芬們咱不懂,紅河谷咱也聽了這麼多年了。難道是彈錯了?於是在忍耐了半小時後,小心翼翼地問:“寶貝兒,這紅河谷聽起來怎麼怪怪的?”
兒子耐心地指著讓我頭暈眼花的豆芽菜們向我講解了手法,NOTES,還有KEYS等等,最後加上一句老師就是這樣教的!聽到這兒差點嚇一哆嗦,中央音樂學院哪不服不行啊。可那紅河谷啊,真不是人聽的。
一個星期終於熬過去了,總算盼來了兒子的鋼琴課.
課後,回家再彈,怎麼味道不一樣了這次的紅河谷怎麼這麼順耳呢?可如果他原來彈錯了又怎麼彈得這麼溜呢百思不得其解。半小時下來,向兒子請教:“寶貝兒,這紅河谷怎麼和上星期不一樣啊?”
哦,老師說我上次把所有的鍵都彈高了半拍。現在只要彈低一個鍵就夠了。得,又回來了
從此以後,我一聽見紅河谷就樂。
就這樣拖拖拉拉過了幾年,直到有一天兒子這樣對我說:“媽媽,你看妹妹琴彈得這麼好。你把我的鋼琴老師的錢省下來給妹妹找個好老師吧。
瞧瞧,多好的哥哥呀,多好的兒子!就這樣,兒子的彈琴生涯結束了。
2
—女兒學琴
原以為給兒子當琴媽的經歷足以對付女兒了,誰知事情到了女兒這全變了。
女兒到了四歲就提出要學琴。老媽當然不同意,太小啦。這時家裡已經鳥槍換了步槍,買了YAMAMA電子鋼琴。
老媽不同意也沒關係。小人人兒自己找出了鋼琴初級練習冊,鄭重地放在琴上,翻到手法那一頁,就比劃開了。
老媽心想:你就折騰吧,不出三天準忘了。結果是,不出三天,小人人兒折騰出了一隻小羊羔,瑪麗的小羊羔(Mary haslittle lamb),慢是慢點,可有調了。
老媽這回為難了。讓學吧,不甘心。不讓吧,萬一耽誤了一個偉大的音樂天才呢?…… 難哪,要不先比劃著吧。
就這樣自己比劃了幾個月,當然哥哥也會指導指導。正好趕上兒子需要換鋼琴老師。女兒就順理成章地正式拜師學藝,反正一個是趕,一群也是個放。每次倆孩子往老師那一放,老媽我就直奔菜場而去。等羊放好了,菜也買齊了,兩不耽誤。
幾個月以後,迎來了女兒的第一個RECITAL。五歲小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往臺上一站,朝臺下鞠一躬,坐下彈了兩隻曲子。雖然不到三分鐘,可順順溜溜的。沒出錯兒,老媽這臺下那個激動啊,女兒成才了!
這好心情一直持續到另一五歲小姑娘上臺來。只見那雙小手小蝴蝶似地上下翻飛。看了看錶,啊四分鐘了,還在飛,飛呀飛。再低頭看看節目單,哎喲媽呀,別人家孩子彈的是老柴呀老媽頓時心裡一陣輕鬆,從此不再擔心耽誤偉大的音樂天才了。
要說這妹妹和哥哥還真不一樣。
就拿約法三章來說吧,這第一章,女兒就不一樣。30分鐘,那就是1800秒,一秒也不少。
女兒每次彈琴以前,都要鄭重其事地先放一個記時表(帶秒的)30分鐘放好了,一按就開始彈琴。30分鐘之內如要找她說話是不會理的,除非是走到她面前。這時,她會按下表,讓時間停下,等你把話說完,再按下表繼續彈下去。當然有時候會忘了按表就開始彈了,這時候,就會聽見她無限懊惱地喊道:“媽咪,我忘了按表了!
每到這時,媽咪就會十分慷慨地喊道:“就算彈了十分鐘吧!” 
這第二呢,也不一樣。因為用的大都是哥哥用過的書(琴媽們知道那些書有多貴),那些答案都在呢。作業有了問題,就問哥哥吧。第三呢,嗨,沒第三啦。
還有不一樣的就是,哥哥除了RECITAL就沒參加過任何比賽。而妹妹卻大大小小獎狀抱回來一堆,正經考了英國皇家的級。哥哥除了在教會以外沒在別的地方彈過琴,妹妹卻在世界級別的紐約林肯中心和卡內基音樂廳都試過牛刀。
最重要的是學琴一年後,女兒也來到了紅河谷,竟沒讓老媽受一絲罪,就跨過去了。小棉襖哇,真好!
這一路彈來就到了初中,練習時間加到了3600 秒。家裡的步槍呢,也換了大炮了。
三年前又花了一萬五千美刀抬回了一架嶄新的YAMAHA-BABYGRAND。還有就是老師要$60/小時了。老媽也將自己升級到了琴媽。
雖然還是不懂那些豆芽菜,卻能準確地指出這個你哥彈過。也就是這時候琴媽從琴聲中聽出了一絲倦怠。
於是,一個3600秒後,輕輕問到:“寶寶呀,是不是不太想彈琴啦?”
這一問不打緊,問出一泡眼淚來了。原來是初中以後功課緊了,游泳隊不但增加了訓練時間還增加了強度(女兒正經是2008 2012奧運冠軍,世界記錄保持者的隊友!),女兒有些受不了了。
雖然心痛那一萬五千美刀,琴媽還是提出再給三個月時間,好好想想。豁出去這琴媽不當,咱也不勉強孩子幹她不願乾的事。
一個月以後,女兒自己提出不學了,但還要練琴。琴媽處於半退休狀態。
又過了一個月,琴媽正式辦理退休手續。
幾年來,YAMAHA-BABYGRAND默默無語,無所事事地站立在琴房。不久前,兒子在上面試了試,說:“媽媽,這琴需要調音了。”
?! 這一天什麼事都不幹還得好吃好喝伺候著,這不成了琴奶奶啦呵呵。
照片來自網路,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
本文選自春陽文集“歲月流沙”,中國著名教育改革家劉道玉先生親自為此書作序。
春陽,本名劉建萍。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8年來到美國,後在內布納斯加大學獲化學碩士。現居美國新澤西州,在一家醫藥公司任科研人員。幾年前在萬維中文網開部落格,開始寫作。
合集《與西風共舞》(小說集)美國科發出版集團公司/世界華人週刊出版公司/世界華人週刊出版公司/被編入《世界華人文庫》第二集中,九州出版社出版。參與《與西風共舞》(子女教育集)和海外文軒電子雜誌編輯工作。
散文“老師張歪”獲得第23屆漢新文學佳作獎、散文“第一杯清茶”獲得第25屆漢新文學佳作獎、小說“一張廢支票” 獲得第25屆漢新文學佳作獎、散文“沒有詩意的梅菜肘子”獲得2017年“江南杯美食文化”徵文優秀獎。”
春陽幽默,詼諧的敘述,就如鄰家姐姐在陪伴你,溫馨,熟悉,親切。
歡迎大家在Amazon上購買此書。
https://www.amazon.com/Suiyue-Liusha-Chinese-Jianping-Liu/dp/1683721039/ref=sr_1_24?ie=UTF8&qid=1504801035&sr=8-24&keywords=dixie+w+publishing+corporatio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