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威脅“收回”巴拿馬運河!當年毛主席曾激勵巴拿馬人民收回運河

特朗普還沒有上任就把周邊鄰居鬧得雞犬不寧,墨西哥和加拿大正在為他的關稅政策惴惴不安,現在又輪到巴拿馬了。
12月21日,特朗普在網上發文,威脅“收回”巴拿馬運河。

他的理由是:美國海軍軍艦和商業船隻受到不公平對待,巴拿馬收取的過境費用是“荒謬的”,對美國的“敲詐”應立即停止。
否則“我們將要求巴拿馬運河完全歸還給美國,巴拿馬官員,請遵照指示!”
特朗普的言論迅速引起了巴拿馬媒體和學者們的強烈反對,巴拿馬大學瓊斯·庫珀教授表示,巴拿馬是巴拿馬運河的正當主人,美國“收回”巴拿馬運河的說法“沒有任何法律依據,荒謬至極”。佔領巴拿馬運河期間,美國獲利巨大,而巴拿馬獲得的利益卻微乎其微。
早在2011年,房地產商特朗普就在電視說,卡特政府歸還巴拿馬運河是“愚蠢的行為”。
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立即宣佈特朗普為“不受歡迎的人”。
不過,現在特朗普身份可不一樣了,巴拿馬方面壓力山大。
特朗普還繼續抱怨吉米.卡特的“愚蠢”行為。
他指的是,1977年,美國與巴拿馬簽訂的《巴拿馬運河條約》和《關於巴拿馬運河永久中立和經營的條約》。
根據條約,巴拿馬將收回運河的管理和防務權,1999年12月31日起,運河區的美軍全部撤出。
這可不是因為卡特的“愚蠢”,而是巴拿馬人民不屈不撓的鬥爭結果。
1964年1月9日,巴拿馬人民掀起了震撼世界的反美鬥爭。
這一天,有三萬多人衝入了運河區,要求美國殖民者滾出巴拿馬,並升起自己的國旗。
美軍用機關槍對人群進行掃射,被屠殺的巴拿馬平民人數,至今無法確切統計。
為了紀念那些犧牲者,巴拿馬政府將1月9日定為“全國哀悼日”
事件發生後,西方國家裝聾作啞,蘇聯塔斯社也是輕描淡寫,赫魯曉夫不吭聲。
是毛主席站出來為巴拿馬人民的正義鬥爭發聲。
1月12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毛主席重要談話:“中國人民堅決站在巴拿馬人民的一邊,完全支援他們反對美國侵略者,要求收回巴拿馬運河區主權的正義行動。美帝國主義是全世界人民最兇惡的敵人。”(《中國人民堅決支援巴拿馬人民的愛正義鬥爭》節選)

巴拿馬國民警衛隊有一名愛國軍官,在此時成為了毛澤東的粉絲 ,他就是傳奇人物奧馬爾.托里霍斯中校。

後來,他掌握了巴拿馬政權,運用毛澤東思想的智慧和力量,領導人民贏得了收回運河鬥爭的勝利。

巴拿馬運河的鬥爭

巴拿馬由於地理位置極為特殊,1903年11月,美國策動巴拿馬從哥倫比亞分離出來,並與它簽定了《美巴條約》
目的是為了獲得了巴拿馬運河的“永久控制權”。
運河最早是由西班牙人提出來,1877年,哥倫比亞對地峽進行了第二次勘探。
1881年,交由法國修建,但因運河修建難度遠遠超出預期,加上資金告罄,1889年運河公司破產。

1902年,美國透過《斯普納法案》,接手法國修建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全長八十公里左右,死去的華人和其它勞工有七萬多人,用“一米運河一條命”來形容並不誇張,當地人將運河兩岸稱為“死亡河岸”。

1920年運河通航,給美國帶來了滾滾財源。
所謂的《運河條約》是一個不平等條約,美國以極低的“價格”取得永久使用權,並擁有控制運河地區的權力。
而美國的“租金”一年不到20萬美元,巴拿馬擁有主權,卻不能在這裡擁有任何權利。
運河地區由美國總統任命總督進行管理,掛星條旗,行美國法律,還駐紮了“美軍南方司令部”。
除了政治和軍事,在經濟方面,美國聯合果品公司控制了巴拿馬的農業命脈–香蕉生產。
隨後,美國資本又控制了巴拿馬的交通、電力、媒體、電信、水務等公用事業。
除了極少數政客(美國代理人)和買辦、地主,巴拿馬人民完全得不到運河帶來的利益,他們不斷地發起反抗。
1936年,美國將租金提高到43萬美元一年,而美國每年卻能獲得近十億美元的利益。
1955年的反抗運動,美國被迫將租金提高到193萬美元一年。
從1959年開始,覺醒的巴拿馬人民抗爭進入了收回主權階段。
11月,有200多名愛國者衝破美軍封鎖,在運河區撕下星條旗,被美軍逮捕。
1964年1月9日,巴拿馬人民與美軍在運河地區的大姐規模鬥爭發生後,毛主席的公開聲援給了他們極大的鼓舞,全國性的抗爭運動爆發。
美國收買巴拿馬總統羅夫萊斯和地主階層,企圖分化反抗力量。
1968年,巴拿馬親美勢力為了下屆總統之位發生衝突,總統羅夫萊斯躲入軍營,副總統德爾瓦雷自任總統。
兩人都自稱總統。
9月30日,從美國流亡回來的前總統阿里亞斯也自稱當選總統。
巴拿馬於是有了三位總統,美國因陷入越戰,就承認了阿里亞斯
10月11日,托里霍斯中校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阿里亞斯。
阿里亞斯又帶著老婆流亡美國。
托里霍斯出任軍隊總司令,接管政權。
1929年2月13日,托里霍斯出身於巴拿馬最窮的貝拉瓜斯省一個教師家庭。
40年代,他考入師範學校,在左翼浪潮影響下,他放棄了當教師的想法,前往薩爾瓦多學習軍事,1952年回國加入了國民警衛隊。
在軍隊中,他負責保護美國士兵。
當美國大兵將巴拿馬女孩擄到飯店強姦時,他還得帶兵在門口警戒。
這對他來說是莫大的羞辱,托里霍斯聯絡了一些愛國青年軍官,組建秘密小組,準備用武力解決那些美國代理人,奪回運河主權。
托里霍斯在軍中有一名得手助力,叫諾列加。

諾列加比他小5歲,畢業於秘魯喬裡勒軍事學院,外號“菠蘿”。

諾列加聰明果斷,但喜好嫖娼。在秘魯讀書期間,天天在利馬找妓女。
1960年夏天,諾列加在利馬一家賓館內,找了一名小姐,事後不給錢。
不給錢就是強姦,小姐去警察局報案。早就盯上這名“青年才俊”的CIA情報人員馬上透過美國駐利馬大使館將他撈了出來。
諾列加對CIA感恩戴德,他答應回國從軍後,為CIA服務。
諾列加畢業後,進入巴拿馬國民警衛隊,成了科隆省的一名下級軍官。
1964年,CIA的470軍事情報組將諾列加正式收編,並安排他到首都,因此,他結識了托里霍里。
接著,CIA安排他去臺灣參加“遠朋班”培訓。

從1965年開始,CIA給諾列加津貼提升到每月100美元。當時,在巴拿馬,2美元就可以叫到一位不錯的小姐。

1966年,諾列加前往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佈雷格堡接受訓練,這是美巴雙方一項公開的軍事交流。
諾列加回國後,在軍中升遷很快,並得到了托里霍里的重用。
托里霍里知道他愛嫖,但完全不知道他是CIA的“冷子”。
1968年政變成功,諾列加立下大功,因此被任命為三軍情報局局長。
托里霍斯成立了臨時執政委員會,在學生和工農的支援下,穩住了巴拿馬的全國局面。
1972年,巴拿馬頒佈新憲法,托里霍斯當選政府首腦。
他開始了一系列國有化改革,清退美資,首先是巴拿馬電力公司。

1974年,他用政府資金收購了電信公司,並送走了聯合水果公司,再贖回巴拿馬航空公司。

同時,巴拿馬建立農業合作社、農民委員會,實行土改,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建立了300多個農村醫療站,培養出大批赤腳醫生。

顯然他是受到了毛澤東著作的影響。

在外交上,托里霍斯既不親蘇,也不親美。他說過一段很有名的話:
“巴拿馬人民,不會因為華盛頓下雨而打傘,也不會因為莫斯科下雪而穿大衣。”

在當年,拉美國家不親蘇不親美,就意味著傾向北京。

他的理想是將巴拿馬建設成瑞典式的福利國家,打敗巴拿馬最大的敵人:貧窮/疾病/飢餓/失業/文盲。

而這一切的關鍵是收回運河主權,他說得很直接:“我們過去,現在,將來都決不是美國的一個州,不會在星條旗上再添一顆星。”
托里霍斯的最大功績是在1977年迫使卡特政府簽定了《巴拿馬運河條約》,收回了司法、海關、郵政、警察等權力,並規定美軍必須在1999年離開巴拿馬。
美國對托里霍斯施加了極大壓力,在最後幾屆“運河管理委員會”九名委員中,美國人佔了5位
1978年,新條約生效,托里霍斯在拉美聲望達到頂峰,他的行動無異於虎口拔牙,佩服佩服。
托里霍斯對毛澤東思想領會算是比較深刻的:
一,走群眾路線。他的政權基石就是工農和學生。
二,槍桿子裡出政權,1978年他拒絕了總統寶座,讓羅約當總統,他當總司令。
三,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捍衛國家主權。

他視與臺灣當局保持外交關係為恥辱,一直努力尋找與新中國建交的機會,但巴馬拿文官體系認為這樣做太過危險。

雖然沒有外交關係,但新中國1975年/1981年在巴拿馬舉辦過兩屆經貿展覽會,托里霍斯都親自出席開幕式。

1975年4月4日,他參觀中國展區,表示希望得到一張毛主席的簽名照片,併為沒能與中國建交感到難為情。

臺灣當局氣得跳腳,請託裡霍斯訪問臺灣以示彌補,被拒絕。
國民黨又去邀請總統訪臺,總統答應了,但被托里霍斯叫停。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訊息傳到巴拿馬的當天下午,托里霍斯馬上口述了唁電,委託秘書維拉爾德轉交給新華社記者。

唁電:

“我一直深切地希望有幸認識這位新中國的締造者。他知道如何使自己的人民享有尊嚴和免於飢餓。中國向人類貢獻了一位偉人,他的遺訓將與世長存”。

1981年5月,托里霍斯在中國展覽會上,表示希望能夠訪問北京。

托里霍斯決心衝破美國和文官們的阻力,切斷與臺灣當局的關係。

然而,他的生命已經走到盡頭,一場“飛機失事”在等著他。

CIA啟動了“冷子”。

1981年7月31日上午, 托里霍斯乘直升飛機前往佩諾諾梅鎮,參加與巴拿馬大學醫學系大學生的座談會。
11點15分,再飛往50公里外的小村莊科克萊西託看望農民。
11點40分左右,飛機墜毀,無人生還。

據目睹飛機墜毀的農民稱,先聽到一聲爆炸聲,再看到直升機墜落於農田。

他的行程及安全都是由諾列加安排的,案情已無從調查,因為諾列加自己就是調查者。
巴拿馬陷入動盪,四年換了五個總統,實權落到了諾列加手中。
美國的特工居然當成了“總統”,美國以為諾列加會交出巴拿馬運河控制權。
但美國沒想到,諾列加在運河問題上,非常強硬,要美國必須履行1977年條約的義務,於1999年撤軍。
他為擺脫美國控制,還將國民警衛隊改成了國防軍。

1986年,里根宣佈對巴拿馬實施制裁。

諾列加已經不認美國這個主人了,我行我素。
1989年12月20日,美軍南方司令部以諾列加涉嫌販毒為名,派兵1.3萬向巴拿馬首都及周圍發起進攻,空軍出動了F117。

1990年1月3日晚8點50分,諾列加出走藏身之處(梵蒂岡大使館),被美國用C-130運輸機押往佛羅里達的霍姆斯特德空軍基地。
隨後,那位逃亡美國的前總統阿里亞斯的妻子莫斯科索回到巴拿馬,並當選總統。
令美國更失望的是,她也要求美軍必須離開巴拿馬,拒絕修改條約。
1999年,在她的任上,在卡特的見證下,在國際社會的注視下,美軍全部撤離了巴拿馬。
2004年,托里霍斯的兒子小托里霍斯當選巴拿馬總統。
2007年,他正式提出跟中國儘快建交的計劃。
但因為2008年馬英九上臺,直到2017年,中國與巴拿馬才建立了外交關係。與中國深化合作,雙方都能受益。

運河的作用雖然不如以前,但對美國的貿易和軍事來說仍然極為重要。

然而,運河主權始終屬於巴拿馬,不是說對誰重要,誰就能霸佔。
特朗普公開說出這種話,那拜登和布林肯應當制裁特朗普。
畢竟,他們天天將“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掛在嘴上。
巴拿馬雖小,但不可欺!
特朗普敢派兵攻打巴拿馬?他就是過過嘴癮,想省幾個過路費。

燈塔居然說自己被巴拿馬

“敲詐”,淪落到這種地步,

真是令人不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