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梳樓
97歲的李嘉誠再一次嗅到了危險。
昨天深夜,李超人宣佈賣掉旗下的43個港口,包括2個巴拿馬港口。
接盤的則是美國貝萊德集團。由此,巴拿馬運河這條“黃金水道”也將走向“美國化”。
據長和實業稱,此次交易“是一個快速、低調但競爭激烈的過程”。為什麼快速,是因為李超人不想節外生枝。為什麼激烈,是因為巴拿巴運河已是地緣政治的漩渦。
根據媒體給出的時間表,巴拿馬港口預計1個月後交割,而其他港口的出售則需要透過歐盟、美國等多國反壟斷審查。長和由此可獲得228億美元即1600億元人民幣的回報。
這也創下了全球歷史上最大的港口出售案。標的不僅涉及巴拿馬運河上最重要的兩個港口,還涉及全球23個國家的41個港口、199個泊位,其中包括此前李超人看好的英國、荷蘭等歐洲碼頭。
可以說,李超人此輪涉及全球港口業務的打包出售,把旗下數十年積累的港口業務能賣的全賣的。但其中唯一不含旗下的和記港口,也就是香港、深圳及其他中國港口及設施,比如鹽田港、香港碼頭等。
想必交易前也知會了中方政府並給自己留下了一條後路。固然長和實業反覆強調這是一次商業行為,但背後的大國博弈全世界都看到了。包括接盤的貝萊德,之所以敢一口吃下這麼大的盤子,也來自於特朗普的授意。
此前特總不止一次表達對中國管理巴拿馬運河的不滿,宣稱出於“經濟安全需要”,要重新控制巴拿馬運河。將其置於美國控制之下。甚至威脅使用“軍事手段”奪取巴拿馬運河控制權的可能性。
美國的野蠻行徑引發巴拿馬下令強烈不安,不僅突然翻臉不認帳,還退出“一帶一路”。同時開始給李超人“穿小鞋”,派出審計團隊去查長和實業的帳,並質疑港口特許經營權違法。

在權力面前,最牛逼的老闆也帥不過3秒。李超人縱然實力雄厚,但也經不住老美的蘿蔔加大棒。那麼套現走人,遠離地緣政治中心就是最好的選擇。
第一,巴拿馬運河有多重要。
就在李超人宣佈出售港口幾小時後,特朗普就再次在昨天的首次國情諮文演講中重申,為了美國的國家安全,他的政府必須“重新奪回”巴拿馬運河。
也就是說,特朗普是把巴拿馬運河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對待的,所以才一再發出威脅,不惜一切代價包括武力奪回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當然他怕的不是巴拿馬,而是中國。
先看看巴拿馬運河的位置。由於位於巴拿馬,所以得名巴拿馬運河,橫穿巴拿馬地峽,連線太平洋和大西洋,是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蹟之一的“世界橋樑”。美國和中國都參與過港口建設。

當船隻從太平洋進入大西洋後,巴拿馬運河將是唯一的“黃金水道”。如果選擇從南美洲南端繞行,航程將達15000公里並延長一個月時間,而走巴拿馬只需要9小時,而且航程只有原來的1/80。
由此,巴拿馬運河也承載著全球6%海運貿易量。所以通行費用也很高,被稱為“世界上最貴的收費站”。根據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公佈的年報,平均一艘貨輪的通行費高達58.6萬美元,摺合人民幣425萬元。
而美國則是巴拿馬運河的最主要的使用者,佔運河貨運量的74%。其次為中國,約佔21%。但因為包括李嘉誠在內中國在巴拿巴運河共拿下了5個港口,所以這也是特總感覺到不安的原因。
第二,李超人何以激流勇退。
此次交易將給長和帶來約190億美元現金收益。這也讓長和股價昨天一度大漲20%以上。正如長和所說,這是一筆非常滿意的交易,也符合股東的最佳利益。
真實情況是什麼樣的呢?巴拿馬只有7.5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人口只有400萬,全憑著一條運河過活。然而美國看中了這塊肥肉,就透過各種手段搶到手並斥資修建。
1979年根據《卡特-托里霍斯條約》,美國將運河控制權移交給巴拿馬。此時美國霸佔這條“黃金水道”已足足85年。直到1999年,巴拿馬才終於拿回了運河主導權,可以自行定價收費了。
商業眼光獨到李嘉誠第一時間就嗅到了商機,從1997年開始一步步介入運河港口的收購與建設。透過國際競標成功拿下了兩個港口——太平洋一側的巴爾博亞港和大西洋一側的克里斯托瓦爾港。
由於這兩個港口分別位於運河的左右兩端,控制著運河的進出口,所以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而長和在拿到運營權後也付出了大量投資,提長了提升了港口的吞吐量、基礎設施水平和運轉效率。

隨著國際貿易的日趨繁榮,長和也由此獲得了巨大且穩定的收益。在2021年運營權快到期時,長和再次和巴拿馬政府續約了25年直2046年。而這一切因為特朗普的上臺,開始風向突變。
最終長和在多方壓力之下,不得不及時止損提前出局。但李超人就是李超人,他在打包出售所有港口業務時,保留了中國所有的港口碼頭。再結合這幾年在香港成立家族辦公室,意味著李超人準備“迴歸”了。
第三,特朗普的血盆大口。
貝萊德一口吃下這麼大盤子,而且快速且果斷,這背後有著華爾街財團的鼎力支援。而貝萊德也是在得到白宮明確支援下,才不惜代價拿下競標的。
據說交易達成後,特朗普高興壞了。這意味著美國將重新取得運河控制權。此前他多次抱怨運河收費過高,要求對美國船隻降低收費。重返白宮後更是暴露流氓本性。
這個貝萊德並不簡單,是全球最大的投資集團。此次收購長和旗下的港口業務,不僅鞏固了貝萊德作為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的地位,也意味其在基建投資領域的又一次重大布局。
不過有意思的是,今年2月貝萊德以“斷供”的方式拋掉了在上海的兩棟寫字樓,損失超過4億元。此前的2018年,貝萊德以12億收購,貸款了7.8億。現在把這筆爛賬全甩給了銀行。
相比較於下行的樓市負收益,地緣政治下的穩健收益更具誘惑力。這同時也成為貝萊德遞給特朗普的投名狀。當美國重新拿到了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也就等於掌握了全球7%的海運吞吐量。
而中國是除了美國之外的第二大使用者。雖然現在中國還控制著3個港口,但這次美國拿下的是運河兩端的出入口,如果直接掐斷或限制中國船隻的優先權,那麼對於中國來說真不是什麼好訊息。
而這種控制和掠奪還不僅僅是在商業上,在軍事上同樣如此,比如艦艇。這意味著中美之間的摩擦將是全方位的,誰掌握了話語權誰有擁有更多的籌碼,並影響到其它領域的比拼。
由此我們也不得不佩服李嘉誠這位見慣江湖風浪的老船長,在這樣的地緣政治風險下還能全身而退套現跑路,並給自己留下一條後路。
其對於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靈敏嗅覺,以及對於資本市場風向的精準把握,再一次展現了他的過人智慧和超人膽識。
從2013年拋售國內房產撤離中國,到2020年甩賣酒吧電網撤離英國,再到此次退出巴拿馬迴歸中國。
李超人每次都能精準卡位提前離場,其商業生涯堪稱一部“危機教科書”。
你可以懷疑他的人品,絕不能懷疑他的眼光!

– End –
位卑未敢忘憂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