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暴君的7天:反轉、PUA、決裂

點選上圖▲立即報名
2025年6月19日—6月20日,“生而全球·共融共建”第二屆出海全球峰會,與1500+企業出海掌舵人獅城再聚,探索中企出海從“產能遷徙”到“文明共生”的新路徑。【點選預約報名】
向關稅暴君獻媚難度極高,因為規則由總統即興改寫,談判桌藏在迷霧深處。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這顯然已不是純粹的關稅貿易戰了。
大洋彼岸的兩國時差相差12小時,各自在對方睡覺時出牌。
昨晚19點,中國宣佈對美第二輪反制措施。
據央視新聞的報道,將自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84%關稅。截至此,對美進口關稅累計達104%。
8個多小時後,開始上班的特朗普將對華關稅加碼至125%,與此同時,宣佈90天內暫緩對在一週內“未採取報復措施”的其他國家“對等關稅”政策,但仍保持對他們加徵10%的最低基準關稅。
“儘管如此,我們還在等來自中國的電話。”他這樣補充道。
華爾街如釋重負,美股應聲大漲,標準普爾500指數飆升9.5%,創下自2008年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一些夜貓子網友銳評道:“100%以上的關稅率,意味著進入到‘喊著玩’階段,特朗普的繼續加碼給自己留了‘面子’,但同時也給對手留了‘口子’。我們在東南亞等地的轉口貿易暫時喘了口氣,那些選擇‘讓子彈飛一會兒’的等等人士看到了一絲希望。”
但細抿關稅反轉再反轉的這一週,許多人心頭依然有一層抹不開的陰霾。
根據美國財長貝森特的說法,這次新表態意味著特朗普在與其他國家的談判中“為自己創造了最大的談判籌碼”。
只是掀開這份籌碼的背面,是恐嚇、威脅、自負、編造、侮辱,甚至汙言穢語,以及許多家庭、企業、投資者的恐懼與血淚。
丹尼爾·卡尼曼的峰終定律告訴我們,人們對一段經歷的整體評價,主要取決於這段經歷中的“高峰時刻”(最強烈的感受點)和“結束時刻”的體驗,而忽略過程的持續時間和其他細節。
只是看一看這一週以來,由這位關稅暴君帶來的世界動盪,或有助於對沖一時而起的情緒:特朗普為人津津樂道的談判技巧,不過是“深諳PUA之道”的代名詞,90天的暫緩正是如此,它並不意味著故事的終結和妥協。
更重要的是,向關稅暴君獻媚難度極高,因為規則由總統即興改寫,談判桌藏在迷霧深處。
當他肆意操控、貶低與孤立世界時,該如何破解看透,希望下面的這番回顧,也能給人以一些啟發。
Day1
關稅暴君橫空出世
有些時候,改變歷史程序的畫面,看起來如此平平無奇。對於特朗普來講,就像分三步把大象裝進冰箱般簡單:把記者召集起來;對著一張羅列了國家和關稅的巨型硬紙板大發牢騷;然後簽署一份協議。
4月2日,特朗普宣佈新關稅
這就是2024年4月2日的美國簡史。
它對所有貿易伙伴加徵10%的最低基準關稅,對與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和地區徵收不同的、更高的“對等關稅”。特朗普終於實現了他的野心,用關稅加農炮,炮轟全球,向幾十年來“掠奪”“搶劫”美國的貿易伙伴們宣戰,向貿易逆差宣戰,向全球貿易秩序宣戰。
由此,美國有效關稅率創百年新高,伴隨著“宣戰”,白宮公佈了一個公式,但某位眼尖的美國財經作家較早地發現了運算的秘密:用美國與某國的貨物貿易逆差除以該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得出一個百分比;然後將這個數字除以二,得出美國的“對等”關稅;如果該國對美國存在貿易順差,或者上述公式得出的數值低於10%,則統一適用10%的稅率。
關稅公式
這種計算方法,看起來粗糙,機械,沒有考慮各國貿易政策具體細節,因而遭到業界的質疑。CNBC援引一位分析師的犀利評論:這套公式暴露出特朗普對國際貿易的認知水平,仍停留在幼兒園階段。《經濟學人》雜誌更刻薄:“這幾乎就像根據你名字中母音字母的數量來徵稅一樣隨意。”
但隨意便是特朗普想要達成的效果。
儘管經濟學家一直在呼籲,因為經濟學上的比較優勢,貿易逆差有其合理性。
如得天獨厚的條件,波札那、馬達加斯加這兩個非洲國家,分別向美國出口了鑽石與香草,這為他們分別帶來了38%、47%的關稅。
特朗普對鑽石、香草加天價關稅想逼美國自己生產,但美國鑽石礦稀少,也沒有香草,這就像逼沙漠國家種水稻,當一國缺乏資源稟賦時,關稅非但不能創造就業,反而會扼殺經濟。
特朗普的關稅清單還有其他諸多神奇之處。
韓國人疑惑數字的不一致,特朗普拿著的紙板上,韓國稅率是25%,但附件文件裡,稅率卻成了26%。
更無奈的是,特朗普稅率公式,參考的時間點似乎就只有2024年。瑞士稅率是32%,是因為2024年向美國出口了更多的黃金。如果使用2022年的雙邊貿易資料,特朗普的“對等稅率”將低得多,為19%。
瑞士政府就美國關稅舉行新聞釋出會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島的稅率高達50%。它是法國的海外領地,島上人口5000多人,過去十年間,幾乎未向美國出口任何商品。但是在2024年,該群島對美國的出口額創了歷史錄,出口了價值340萬美元的商品,但進口額僅為10萬美元,照此計算,美國對該群島的貿易逆差率高達3300%。
在仔細查閱貿易賬本後,當地官員們終於找到了答案。2024年,有島民向美國出售了約300萬美元的比目魚和其他海鮮。那個惹惱美國,賣比目魚的“歷史罪人”,目前身份還是個謎。
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被徵收了10%的關稅,但居民目前情緒穩定。因為這片澳大利亞領土上只住著企鵝與海豹,無人居住。
“可憐的小企鵝啊,”澳大利亞貿易部長在電視採訪中暗諷,“真不知道它們怎麼得罪了特朗普先生。”

Day2-4
世界自由落體
企鵝們比人類幸運。
特朗普將宣佈關稅政策的日子定為解放日”,而全球市場立即開始了自由落體般的解放
衡量市場恐慌情緒的VIX波動率指數,也在上週五達到近5年來的最高水平。關稅落地後的兩個交易日里,美股蒸發掉6.6萬億美元市值。
貿易逆差是特朗普幾十年的心魔,他堅信這是全世界在佔美國便宜的鐵證。2024年,美國貿易逆差擴大到1.2萬億美元。他認為,幹掉這個數字就能讓美國繁榮,而美股跌去的市值,相當於貿易逆差額的5.5倍。
美股的科技七巨頭被血洗,截至4月9日,七家公司的總市值縮水5.2萬億美元,相當於跌掉整個德國股市總值。科技公司的CEO曾為特朗普的就職典禮捐款購買前排VIP座位,可算是收到特朗普豐厚的回禮。馬斯克最慘,去年2.9億美元政治獻金換來今年1300億美元身家蒸發。
紐約納斯達克大樓,
螢幕上顯示特朗普談論關稅問題
歐洲三大股指、亞太股市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東南亞諸國,是眾多跨國公司的供應鏈基地,其生產的商品多銷往美國,成為關稅政策的重災區(對越南加徵46%關稅,對柬埔寨加徵49%關稅,對印尼加徵32%關稅)。上週四,越南股指收跌6.7%,創造了24年來最大跌幅。本週,全球市場遭遇黑色星期一,亞太的多個股指出現多年未見的單日最大跌幅。
華爾街交易員的恐慌程度已直逼2008年金融危機,歐洲分析師眼前閃回2016年英國脫歐的震盪餘波,亞洲市場則彷彿重歷1997年金融風暴。《華盛頓郵報》寫道。
多個國家的高階官員和政府都譴責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言論大同小異,如德國總理朔爾茨所言,根本上講是錯誤的,是對一個為全世界創造繁榮的貿易體系的攻擊
加拿大總理卡尼則是對一個時代的終結,作出了警示性的宣言。他說:
如今的全球經濟與昨日世界相比已截然不同。加拿大自二戰結束以來所依賴的以美國為核心的全球貿易體系——儘管並非盡善盡美,但幾十年來一直助力我國實現繁榮——已不復存在。我們過去那種與美國不斷加深融合的關係已經結束了。雖然這是一場悲劇,但這也是新的現實。
曾經有一股貿易的線繩,將美國與加拿大深度捆綁。但是,重返白宮的特朗普想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並且多次拿著關稅大棒威脅加拿大之後,加拿大人明白,兩國關係已經跨越某個界限,徹底改變,且無法挽回。
加拿大商店張貼支援本國產品的宣傳海報
舊秩序的崩潰、昨日世界的死亡,在特朗普執政11周裡逐漸顯現徵兆。他公開批評歐洲盟友的治國政策,動搖大西洋關係的根基;在白宮,副總統萬斯訓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不懂感恩;覬覦他國領土等等。
這種蔑視在關稅動盪的一週中隨處可見。
美國財政部部長上週末聲稱,目前有50多個經濟體和國家的官員正在跟白宮接觸,有的還與特朗普見面或者通話。
而特朗普在共和黨的一次晚宴上回應道:“這些國家都在給我打電話,拍我馬屁……他們巴不得達成協議……真的,他們求著(kiss my ass)要達成協議。‘求求您了,總統先生,籤個協議吧。我什麼都願意做。’”——因用詞齷齪而備受爭議。
特朗普聲稱日本對美國大米徵收700%的關稅,日本首相石破茂說:這資料是哪個時代的?
而當他說韓國的平均關稅是美國的四倍時,韓國官員在震驚之餘,試圖透過官方渠道澄清事實,但收效甚微。
越南領導人跟特朗普通話,提議相互取消關稅。但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說,越南的零關稅提議這對美國毫無意義,因為最重要的是非關稅方面的作弊行為
歐盟稱,願意跟美國互免工業品關稅。但特朗普表示,這還不夠,他們在貿易問題上欺騙我們
以色列的總理內塔尼亞胡是首位在“宣佈關稅戰”後跟特朗普會面的國家領導人。投資者及各國政府高度關注這次會晤,試圖從蛛絲馬跡中研判美國總統的政策靈活性。但以色列並無收穫。
《以色列時報》稱:對於急於解決關稅、國內抗議和腐敗醜聞的內塔尼亞胡來說,他已經被三振出局了。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訪問美國

Day5-7
美國割裂
關稅地震影響全球,震中的美國人則在抗議。
4月5日,大批抗議者在美國各地城市聚集,譴責特朗普。媒體稱,當天預估有1200場抗議集會,這是特朗普重返白宮後,規模最大的單日抗議活動。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宣佈關稅政策後,還有一些美國人開始囤貨。億萬富翁馬克·庫班在社交媒體向他的粉絲們建議“從牙膏到肥皂,但凡家中尚有儲存空間,務必在商家補貨前囤積。即便商品印著美國製造',他們照樣會抬價並甩鍋給關稅。
全面關稅引發的物價上漲已非疑問,唯一懸念是何時到來。萬物皆漲的時代,從鞋服、巧克力到手機、汽車,美國人的每一項購買決策都將會受到影響。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估計,關稅政策將使通貨膨脹率上升2.3%,這相當於每個家庭的平均可支配收入減少了3800美元。
美聯儲主席威爾也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並可能導致通脹上升和經濟增長放緩。
美國民眾抗議特朗普政府的政策
總統的盟友們自上週開始,就在媒體上竭力為關稅政策辯護。但他們給出的訊息卻相互矛盾,他們越是討論關稅政策,就越難讓人理解白宮的邏輯。經濟顧問上週日說關稅是暫時的談判策略,而幾乎同一時間,商務部長說這些關稅會持續。
CNBC嘲諷道:“白宮的立場是,政府既支援又反對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而總統對該議題既持開放態度又持封閉態度。”
期間,權力機器中的反關稅力量開始顯現。
美國加州,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與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有大量的貿易往來。加州州長紐森在最新的影片講話裡說,“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並不能代表所有美國人的意願”,他已指示該州尋找新的貿易機會,使加州免受報復性關稅的影響。
加州是民主黨大本營,特朗普對紐森的怨恨由來已久。在今年1月份的加州洛杉磯大火後,特朗普對紐森進行了全方位的嘲諷。眼下的關稅政策,將推高木材的成本,而這又是災區重建必備的建築材料。
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已有針對他的170多項訴訟被提交到法院,法院頒佈了50項禁令,限制特朗普的行動。特朗普的共和黨陣營內部出現裂痕,目前有12名共和黨參議員站隊民主黨,支援制約總統濫用關稅權力的一項法案。
一個代表美國數百家企業的美國商會也就關稅問題,正考慮起訴特朗普。他們認為,特朗普濫用緊急狀態,將長期貿易失衡等常規問題包裝為“異常威脅”而採取的加徵關稅行為並不合法。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遭到商界盟友的質疑,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頭號鐵桿馬斯克。
《華盛頓郵報》報道稱,上週末馬斯克多次私下接觸特朗普,試圖說服特朗普撤銷其全面加徵關稅的計劃,但未獲成功。馬斯克還在X平臺上轉發諾獎經濟學家弗裡德曼的一個影片,在這個影片裡,經濟學家以鉛筆為例,講述全球貿易的好處。
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被認為是特朗普關稅策略背後的主導力量。馬斯克批評納瓦羅擁有的哈佛學位導致他自負,“從哈佛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是件壞事,不是好事”“他一事無成”。一位網友分享了經濟學家托馬斯·索維爾的名言:縱觀美國曆史上的每一次災難,似乎總有一個哈佛出身的人置身其中。馬斯克回覆:說得對。
3月14日,馬斯克曾與納瓦羅在白宮交談
納瓦羅在最近的採訪中稱特斯拉為“汽車組裝商”,而非製造商,原因是其使用了外國製造的零部件。馬斯克直接開噴,罵納瓦羅純屬腦殘智商連板磚都不如

本篇作者 馬淚淚 | 責任編輯 |何夢飛
主編 |何夢飛|圖源|VCG
企業出海如何突破從0到1
企業出海五大必修戰略班
助你看清方向、看穿風險、看懂落地
點選報名▼科學出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