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點#76|特朗普加碼貿易戰:對等關稅、臺灣困局、歐洲增值稅(與美歐制度矛盾、美印關係)

1️⃣ 唐納德·特朗普的“對等”關稅計劃是什麼?
What is Donald Trump's 'reciprocal' tariff plan?
US president orders options to retaliate with levies against host of perceived trade barriers
唐納德·特朗普的“對等”關稅計劃是什麼?
美國總統下令制定方案,以加徵關稅的方式對眾多被視為貿易壁壘的行為進行報復

撰文/Aime Williams, Andy Bounds, Andres Schipani, Joe Leahy & Alan Smith
載於/Financial Times
日期/2025.2.14

按語:《金融時報》針對特朗普“對等”關稅的一篇科普性報道。1)何為“對等關稅”;2)哪些國家和產品將受到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最大影響?3)美國關稅會有降有升嗎?4)特朗普目前採取了哪些行動?5)其他國家將作何反應,2025.2.15

(全文約2,8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唐納德·特朗普公佈了對美國與眾多貿易伙伴及盟友貿易關係的全面調整,推出了他所謂的貿易“公平與對等計劃”(fair and reciprocal plan)。

週四,總統簽署了一份備忘錄,責令其高階顧問拿出一套“全面”方案,主要透過提高關稅來應對美國認為不公平的他國稅收、徵稅、監管及補貼政策,以解決美國貿易逆差問題。

··· ···
(全文約2,800字)
2️⃣ 特朗普徵稅威脅後,臺灣承諾增加對美投資
Taiwan pledges to boost US investment after Donald Trump's tariff threat
US president has accused Taipei of 'stealing' American semiconductor industry
在特朗普徵稅威脅後,臺灣承諾增加對美國的投資
美國總統指責臺北“竊取”美國的半導體產業

撰文/Kathrin Hille
載於/Financial Times
日期/2025.2.14

按語:臺灣表示要增加對美投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競選期間,特朗普多次提到臺灣“竊取”了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在防務上又完全依賴美國,形成裹挾之勢。近日,特朗普在醞釀推出“對等”關稅,揚言要對半導體產品加徵關稅,同時再次明確指出要將半導體行業從臺灣帶回美國。毫無疑問,這引起了臺灣當局的極大不安:依託半導體行業操縱美國是臺灣的明牌。如果失去了半導體制造業,臺灣對美國來說也就喪失了經濟價值和戰略價值,瞬間會被拋棄。一段時期以來,特朗普也毫不掩飾自己的臺灣戰略:釜底抽薪、暗度陳倉,將晶片產業搬回美國,徹底打掉臺灣裹挾美國的籌碼。賴清德當局自然很慌,一方面,他繼續打政治/意識形態牌,丟擲所謂的“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倡議”,表示要繼續“幫助美國打造更具韌性的供應鏈”——問題是,這個說法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特朗普/MAGA認為這正是臺灣轉移視線、做實竊取美國產業、政治上裹挾美國、陷美國於更大安全風險的經典話術。臺灣當局丟擲這種話術,只會引起特朗普的警覺。臺北對此也很清楚,只好投其所好,表示要增大臺企對美國本土的投資和採購,希望以此取悅討好特朗普。他們當然不希望產業真的轉回美國,實際策略可能是:先表達好意,答應投資,然後走一步看一步,以時間換空間,爭取把特朗普“熬”走,希望下一任美國政府能夠重回保護“第一島鏈”及“友岸外包”的舊正規化。2025.2.15

(全文約1,2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臺灣當局承諾增加在美國的採購和投資,以應對特朗普對全球徵收關稅的威脅以及對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壓力。

“我們將增加在美國的投資,並從美國增加採購,以平衡雙邊貿易,”賴清德週五對記者表示——這恰好在美國總統宣佈計劃對與美國存在巨大貿易逆差的國家徵收“對等關稅”幾個小時後。

··· ···
(全文約1,200字)
3️⃣ 歐洲的增值稅成為美歐貿易戰焦點
文章#1
What Is the Value-Added Tax That Trump So Despises?
The president says the VAT system used across Europe gives other countries unfair trade advantages. Here's how the system started.
特朗普為何如此厭惡增值稅?
總統稱歐洲普遍採用的增值稅體系帶來了不公平的貿易優勢。以下是這一體系的起源

撰文/Jenny Gross & Keith Bradsher
載於/The New York Times
日期/2025.2.14

文章#2
What Is VAT? The Tax Fueling Trump's Latest Trade Fight
Value-added taxes are common in Europe; Trump calls them unfair
什麼是增值稅?引發特朗普最新貿易爭端的稅種
增值稅在歐洲很常見;特朗普稱其不公平
撰文/Konrad Putzier
載於/Wall Street Journal
日期/2025.2.13
按語:特朗普新一輪貿易戰攻勢是“對等關稅”,一言蔽之,即對方給美國徵了什麼關稅,美國就要對等的“還以顏色”(相對對所有商品徵收全面關稅而言,這已算是一個緩和)。美歐之間也存在貿易不平衡問題,特朗普一直醞釀對歐洲發動貿易戰。但問題是,貿易不平衡有深刻的經濟根源,並不能都透過關稅解釋,也不能都透過關稅解決;而特朗普則將注意力聚焦在關稅上,因為關稅直觀、可量化。由此,他要求“對等關稅”要反映所有的非關稅貿易壁壘。這會,歐洲國家收繳的增值稅突然成了焦點——特朗普認定增值稅屬於不公平的貿易做法。歐洲百口莫辯,又不想陷入貿易戰,又不能不予回應。核心是,特朗普指出的增值稅問題已經觸及到美國和歐洲經濟制度的根本——眾所周知,歐洲是高稅收、高福利的國家,增值稅是歐盟國家稅收收入的重要來源(佔20%~30%);而且歐洲整個經濟環節的整體稅負都顯著高於美國;相比歐洲,美國則是“小政府”、低稅收、低公共服務的國家,整體和有效稅率均低於歐洲。形式上看,歐洲增值稅“助長”了貿易不平衡,實質上觸及的是兩個經濟體制度的根本差異。特朗普一方面要求歐洲國家增加對北約的投入(增加政府支出),一方面要求打破增值稅(減少政府收入,不可能同時達成,屬於無解。但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又會敏銳地指出:本質上,實際上是美國(透過貿易和軍事)在“補貼”戰後歐洲的福利社會基礎和政治經濟模式。本文援引了兩篇美國媒體的報道,屬於面向一般讀者的科普文章。2025.2.15
                           

(全文約3,0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正文:
特朗普總統週四責令其顧問確定針對美國貿易伙伴的新關稅稅率,他表示,此舉將“糾正國際貿易中長期存在的失衡狀況”。
··· ···
(全文約3,000字)
4️⃣ 莫迪與特朗普會談的五大關鍵要點
Five key takeaways from Modi-Trump talks
莫迪與特朗普會談的五大關鍵要點

撰文/Soutik Biswas & Nikhil Inamdar
載於/BBC
日期/2025.2.14

按語:BBC關於美印會談的一則報道,採訪了相關人士,提煉了五方面的要點,並進行了分析,是一個不錯的快覽:1)美印的對等關稅/貿易協定問題;2)美印擬增加雙向貿易額(未來五年翻倍);3)美印的防務合作;4)馬斯克旗下業務進入印度;5)對外呈現方式(莫迪參與釋出會)。2025.2.15

(全文約2,8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儘管備受關注,但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在唐納德·特朗普第二個任期內對華盛頓的首次訪問,是一次務實的、以事務優先的活動。對於一次工作訪問而言,這並不意外,因為它沒有國事訪問那般的盛大排場。
‍‍
··· ···
(全文約2,800字)
歡迎加入「兔主席的寶藏」,這是兔主席/tuzhuxi和朋友們的精華內容分享圈。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定位:有國際視野、理性思考的愛國主義者
領域:熱點、國際、歷史、人文
風格:理性、邏輯、簡單、通透
持續:堅持20年創作(持續更新有保障)
內容:國際臻選(整理註釋評論全網稀缺高質量內容)/快評(觀察、視角、心得、影書評、圖片)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可快速加入【兔主席的寶藏】知識星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