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按即可參與👆
A股早盤行情還是很有韌勁的。三大指數低開高走,截至午盤,滬指漲0.24%,深成指漲0.56%,創業板指漲0.61%,北證50指數漲6.88%。全市場半日成交額11217億元,較上日放量786億元。全市場超2600只個股上漲。
板塊題材上,軍工、農業、半導體板塊漲幅居前;cro概念、旅遊及酒店、電力板塊跌幅居前。

01
央行!國家隊!央國企!平準基金!社保基金多方天量資金護盤
在A股市場面臨異常波動的關鍵時刻,中國金融決策層以“史上最快速度、最大規模、最多部門聯動”打出了一套史詩級救市組合拳:
1. 央行+匯金,無限子彈注入強信心
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央匯金公司重磅發聲。
中央匯金明確了自己是資本市場上的“國家隊”,發揮著類“平準基金”作用。匯金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發揮好資本市場“穩定器”作用,有效平抑市場異常波動,該出手時將果斷出手;下一步,匯金公司將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結構;匯金公司具有充分信心、足夠能力,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執行
央行表示,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援。匯金負責投資,央行承諾給錢,中國版平準基金浮出水面,這有助於緩解市場擔憂情緒,提振市場信心
匯金公司負責投資,央行承諾給錢,“中國版平準基金”浮出水面,這有助於緩解市場擔憂情緒,提振市場信心。
2. 國家隊+社保基金響應迅速,持續增持
“國家隊”一直被看作是呵護市場的重要力量。4月8日,“國家隊”資金相繼宣佈增持,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穩定市場信心。
從8日凌晨開始,中國國新公告稱,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將以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方式增持中央企業股票、科技創新類股票及ETF等,首批金額為800億元。
在央行再貸款方面,中國誠通接力中國國新,公告稱擬使用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資金1000億元,用於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中國電科8日宣佈,基於對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堅定信心,積極履行對資本市場承諾,已完成增持回購旗下上市公司股票超過20億元。中國電科表示,將繼續踐行“大國重器”使命責任,不斷強化科技創新與產業協同,加快實施增持回購,為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援,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穩定及提升上市公司價值。
還有社保基金表示,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近日已主動增持國內股票,近期將繼續增持。
3. 地方國資委迅速發聲,打出對策
4月8日,國務院國資委稱,會全力推動央企及控股公司主動作為,不斷加大回購力度。
同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上調了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上限,提高了投資創業投資資金的集中度比例,放寬稅延養老比例監管要求。
上海、浙江等地方國資陸續發聲。
上海國資委釋出《關於加強我市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支援監管企業和上市公司用好各類市值管理政策和工具,包括健全常態化市值維護機制,推動股票回購增持作為基礎性制度安排,建立股價異常波動快速響應機制等。
《廣州市支援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也印發出臺,提出了“併購重組十條”。
浙江省國資委則透露,已聯合央行浙江省分行、浙江證監局召開省屬國有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增持工作座談會,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執行,大力支援省屬國有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浙江省國資委負責人表示,省國資委將全力支援省屬企業積極作為,加大股票回購增持力度,切實維護全體股東權益,充分彰顯國資國企責任擔當。要將股票回購增持作為一項長期性、基礎性工作,統籌謀劃股份回購增持計劃,做好回購增持資金規劃和儲備,主動用好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等各類政策工具。要因企制宜推進市值管理機制建設,針對破淨、低市值、低股價的上市公司,儘快制定市值提升計劃。
4. 上市公司“回購潮”規模破紀錄
截至4月8日21:00,徐工機械、國泰君安、京東方A、中遠海控、紫金礦業、國電南瑞、東方證券、華工科技、中航重機、國投資本、天虹股份、深天馬A、中航高科、包鋼股份、中航光電、中無人機、四川路橋、中國石油、中國海油、中國石化、三峽能源、中國鋁業、五糧液、川投能源、中海油服、海油工程、國新健康等27家央企或國企A股上市公司披露金額上限達2億元及以上的回購或增持計劃公告。
而從整個市場來看,據不完全統計,自4月7日以來,超300家上市公司釋出回購、增持相關公告。總回購規模突破500億元,對比2023年全年A股回購僅1200億。並且多家公司大股東承諾“6個月內不減持”部分甚至質押股權追加保證金。
5. 外資巨頭“空翻多”集體轉向
摩根資產管理認為,從政策面、資金面、投資者情緒等因素來看,當前A股市場基礎仍然較好,待風險集中釋放後,市場有望重拾升勢,依然看好中國資產的長期投資機會。宏觀上,中國正處於週期復甦起點,特朗普關稅政策對全球貿易格局帶來挑戰。在出口壓力增大背景下,穩增長、內迴圈刺激政策出臺節奏有望早於市場此前預期,或將邊際緩解關稅對經濟的影響。微觀上,科技自主、“內迴圈、穩增長”,以及對非美地區擴大開放,或是投資人可以關注的投資線索。
摩根士丹利基金指出,從長期看,美國對貿易伙伴的極限施壓並非常態,企業在國際貿易中會找到適合自身盈利模式的途徑,中國以其強大的製造能力仍會帶來高性價比的產品。此次市場系統性下跌之後,不乏錯殺品種,那些基本面受影響很小、本身經營能力強、商業模式穩定,但因市場情緒導致大幅下跌的優質公司是值得加大力度關注的。
宏利基金認為,中美對弈是長期問題,嚴厲關稅只是競爭手段。嚴厲關稅的短期影響不宜低估,但對投資機構而言,其中隱含的長期戰略機遇也不宜低估。三個中長期趨勢顯現正迎來視窗期:
第一中國外迴圈最佳化的戰略視窗期到來,中國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城鎮化程序,中歐合作成為嚴厲關稅下的破局手段,都是未來外需潛在的增長來源。
第二拉動內需支撐中國經濟,政策著力與挖掘居民部門潛力,優質企業也可能將需求挖掘的重點轉向國內,總量經濟執行的新正規化可能加速構建。
第三科技產業趨勢,成為中美對弈,中國轉型發展的關鍵。科技產業趨勢投資重新啟動,也正當其時。
此外,針對特朗普公佈的“製造業迴流”等美國訴求清單,南方東英量化投資部門總監王毅直言,關稅政策在短期內(例如1-2年)不會促使製造業迴流美國。企業仍將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新的運營目的地,但成本將上升。如果美國整體經濟陷入衰退,關稅收入可能不足以抵消支出的增加。截至目前,似乎沒有經濟體或風險資產真正從此次關稅政策中受益。
6. 歷史對比:此次救市的三大突破
速度突破:2008年救市政策落地週期為1個月,2015年“國家隊”入場耗時1周,此次48小時完成全鏈條部署。
協同突破:首次實現“央行流動性+國資增持+上市公司回購+外資響應”四維聯動。
工具突破:平準基金從“市場猜測”升級為“官方實錘”,且直接掛鉤央行流動性支援機制。
歷史資料顯示,A股歷次“國家級救市”後6個月平均漲幅達25%(如2015年9月-2016年3月上漲28%)。當前A股估值處於近10年最低10%分位,疊加政策端“不惜一切代價”的決心,中長期配置視窗已開啟。
瑞銀估計,在2025年期間,除了“國家隊”(包括匯金公司、中國證金及國家外匯管理局下屬投資平臺)之外,保險公司、互惠基金及社會保障基金進入中國股市的淨流入可能分別達到1萬億元、5900億元及1200億元。
02
美股巨震,特朗普一句話點塌市場
昨日晚間美股三大指數大幅高開最後全部翻綠,納指高開近5個點,但盤中持續回落,截至收盤跌2.15%,道指跌0.84%,標普500跌1.57%。

為何如此美股盤中又發生了什麼?

訊息面上,昨日美股盤前,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有多達70個國家尋求談判。貝森特表示,正討論優先與哪些地區達成關稅協議,並透露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參與談判。這提升了市場對達成貿易談判的樂觀情緒,美股指期貨大幅走高。
美股高開,三大指數一直上漲,特朗普在社媒上發文稱他和韓國代理總統韓德洙進行了一次“很好的通話”。樂觀情緒進一步抬升。
但盤中,白宮表示,特朗普已明確指出近期不會實施關稅豁免。再加上,加拿大財政部長商鵬飛宣佈,對美國汽車對等徵收25%關稅措施將於美國東部時間9日零時1分生效。美股開啟大跳水,三大指數截至收盤全部翻綠,納斯達克指數昨晚由上漲5%轉至跌超2%,盤後期指再度跌超2%。
03
特朗普再加稅?創新藥板塊微震
創新藥板塊早盤低開向上震盪,截至午盤跌2.17%。

訊息面上,在昨日晚間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將很快宣佈對藥品進口徵收“重大”關稅。
特朗普表示,美國並不生產自己的藥品和其他改善健康的產品。美國支付藥品的價格往往比有藥品生產的國家高出很多倍。特朗普認為,一旦對藥品徵收關稅,製藥公司將在美國開設工廠,因為美國是“最大的市場”。
事實上,美國在藥品進口方面嚴重依賴其他國家。2022年,美國進口了價值約1680億美元的藥品,是世界上進口量最大的國家。美國醫療製造商協會報告稱,這些藥物成分用於仿製藥和品牌藥,高額關稅對美國製藥業、醫療服務提供者和消費者都構成了巨大威脅。許多仿製藥在海外生產,因為生產成本較低,而且在美國本土生產存在其他困難。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於“長期投資+資產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透過資產分散、市場分散、時機分散這三大分散進行基金長期投資,從而實現投資收益來源多元化和風險分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