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聯社
國務院國資委盤中發聲,表態支援央企及控股上市公司加大回購力度。
4月8日,國務院國資委表示,將全力支援推動中央企業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動作為,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切實維護全體股東權益,持續鞏固市場對上市公司的信心,努力提升公司價值,充分彰顯央企責任擔當。
同時,加大對央企市值管理工作的指導,引導中央企業持續為投資者打造負責任、有實績、可持續、守規矩的價值投資優質標的,為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作出貢獻。
隨後,地方國資平臺也紛紛發聲,上海三大國資平臺發文稱,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
上海國投公司表示,堅定持有戰略性持股機構和上市企業股權,充分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功能作用,聚焦“基金管理+創新孵化”,透過與上市公司推進CVC、併購基金、科技成果孵化轉化等形式進行上市公司價值維護,堅定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
上海國際集團表示,長期看好並堅定持有戰略持股機構和上市公司股權,積極推進上市公司價值提升、價值創造、價值維護,切實發揮“金融控股+市值管理”核心功能,有力支援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上海國盛集團表示,增持上海國企ETF和上海地方國資企業股票。後續將進一步發揮國有資本運營平臺的功能作用,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執行,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有力支援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上市公司紛紛開啟自購,穩定市場信心的決心不言而喻。
財聯社記者從上交所獲悉,央企回購“真金白銀”貢獻力度不減。僅在4月8日午間,共有10家公司新增回購計劃,回購金額區間12.2億元至23.4億元,6家公司新增股東增持計劃,增持金額區間34.65億元至69.3億元。
截至4月8日午間,共有73家公司釋出利好公告,其中回購增持計劃/進展類24家,經營資訊類26家,提質增效類12家,業績分紅類11家。
01
利好政策、訊息密集襲來
4月8日,一大波密集的政策來襲,先是上午央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央匯金公司等相繼釋放重要舉措。
央行表示支援加大對股票市場指數基金增持力度,並提供再貸款支援;
金融監管總局引導保險資金加大對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
中央匯金稱會繼續發揮資本市場“穩定器”作用,堅定增持各類風格ETF。

在真金白銀“買買買”方面,中央匯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透過旗下公司增持ETF和央國企股票,社保基金表示,近日已主動增持國內股票,近期將繼續增持。在積極開展股票投資的同時實現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有基金公司表示,市場在關鍵節點得到多方積極力量的支援,釋放出強烈的穩市訊號,顯示出對資本市場發展前景的堅定看好,有望對市場信心起到提振作用,引導市場預期向積極方向發展,促進資本市場的平穩執行 。
02
多家中字頭國央企回購、增持
繼中央匯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大舉買入ETF以及央企股票後,險資出手了。
中國太保4月8日午間公告稱,公司已於7日增持了寬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等產品;公司董事長傅帆提議回購公司部分普通股(A股)股票,目前該事項正在籌劃之中,公司將制定合理可行的回購股份方案。
招商局集團旗下7家上市公司集體釋出公告,計劃提速實施股份回購計劃。更多增持回購公告正在陸續釋出中。
中國中煤同日宣佈,基於對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堅定信心,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執行,提振投資者信心,支援控股上市公司持續、穩健、高質量發展,集團當日再次啟動對旗下控股上市公司的股份增持計劃。
中國石油集團也表示,基於對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中國石油集團計劃未來12個月內,增持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A股及H股股份。
中國華能表示,基於對中國經濟長期平穩向好的堅定信心,持續積極履行控股股東責任,堅決支援控股上市公司在全面綠色轉型發展中緊抓機遇,加快發展,不斷為所有股東創造更好水平、更高質量的回報。為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中國華能將促使控股上市公司不斷提高公司質量,提升公司中長期投資價值,並積極開展股票增持,實現各方共贏。目前,中國華能控股的內蒙華電已經公告增持。
中國建築表示,公司收到公司控股股東中建集團關於加快增持公司股票的通知,截至公告日,中建集團已累計增持公司1.1億股A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約為0.27%,對應增持總金額約6.11億元(不含稅費)。中建集團計劃在公告日至2025年10月15日期間,繼續增持公司股份並加快實施進度。中建集團承諾在本次增持計劃實施期限內及法定期限內不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中國電子資訊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也公告,中國電子基於對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信心,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著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造國家網信事業戰略科技力量,透過加快回購、增持、併購重組等手段,不斷推動所屬上市公司加強市值管理,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
03
公募解讀:中國版平準基金出世,多部委組合拳彰顯決心
在基金公司看來,“中央匯金+央行再貸款”構成了平準基金機制實質性落地,金管局新政,保障保險資金入市比例上調釋放長期資本動能,多部委協同政策組合拳傳遞出“穩市”的決心。
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姚餘棟認為,政策組合拳至少傳遞三大訊號:
首先,制度性託底機制確立:中央匯金的類平準基金功能、央行再貸款工具、保險資金擴容形成“三級緩衝”,系統性風險防控能力顯著提升。
其次,長期信心宣示:政策強調“我國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直指市場對經濟基本面的誤讀。中央匯金明確表態“A股核心資產吸引力處於歷史低位”,釋放估值修復訊號。
第三,金融改革深化:從“救急式干預”轉向“常態化機制”,例如ETF增持的“逆週期調節屬性”設計、保險資金“長週期考核”試點,推動資本市場從“政策市”向“制度市”轉型。
姚餘棟表示,此次政策組合拳的出臺,正值美國大幅加稅引發全球市場動盪之際。央行、匯金、金管局的協同發力,標誌著中國資本市場穩定機制進入“2.0時代”。中國透過平準基金機制,不僅為國內市場築起“防波堤”,更向全球傳遞“以開放對沖保護主義”的戰略定力。資料顯示,2024年9月央行創設資本市場工具後,A股外資淨流入環比增長120%,政策外溢效應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