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比本·拉登還危險?”—美國懸賞1500萬美元通緝山東女子!

 @hooli波士頓
3月20日,美東時間,美國國務院突然高調發布懸賞通緝令:一位來自中國山東濰坊的女子劉寶霞(Emily Liu),被指控“為伊朗軍方輸送美國電子元件”,懸賞金額高達1500萬美元!
(圖片來自Google,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這是什麼概念?這不僅遠超當年追緝“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的1000萬美元賞金,更是近年來美國對中國公民釋出的金額最高的懸賞之一。她究竟是誰?只是一個從事外貿的普通中國女性,還是美國眼中跨境“軍火交易鏈”的關鍵人物?
她是誰?為什麼被通緝?
(圖片來自Google,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根據美國國務院的官方通報,劉寶霞,也被稱為Emily Liu,是一位“使用中國公司作為掩護,為伊朗輸送敏感電子元件”的關鍵人物。美國聲稱,她與另外三名中國公民合作,利用外貿公司的名義採購了大量美國製造的電阻、電容等元器件,並將這些材料出口給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相關的企業。
美國司法部的起訴書指出,劉寶霞等人從2007年到2020年,透過設立在中國的多家“幌子公司”,持續向伊朗出口美國原產的電子元器件。美國方面稱,這些零部件最終流向了伊朗國防工業組織、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企業等被制裁物件,並可用於製造無人機、導彈控制系統等武器裝備。
(圖片來自Google,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這些指控聽起來極具“情報大片”氣息,但迴歸現實,這些元件在全球貿易中極其常見,很多從事電子行業的外貿公司每天都在操作類似交易。即便客戶在伊朗,這些商品本身也沒有被列為武器,真正複雜的是最終用途的不可控性。
值得注意的是,起訴書中提到的“走私罪”、“提供虛假出口資訊”等罪名,都是圍繞出口流程是否符合美國《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進行指控。而不是劉寶霞本人直接參與任何軍事活動或恐怖行動。
更戲劇性的是,針對這份長達13年的交易記錄,美國在2024年就已向劉寶霞等4人發出刑事起訴和逮捕令,但一直無果而終。
天價懸賞背後的“訊號戰”
(圖片來自Google,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從法律層面看,美國懸賞通緝的手段並不罕見,但像劉寶霞這樣的案例——一箇中國外貿從業者,突然被貼上“跨國軍火供應鏈核心人物”的標籤,並被懸賞1500萬美元,無疑是極為罕見的操作。
要知道,當年懸賞本·拉登的金額也不過1000萬美元。如今,對一名未被定罪、也未被拘捕的中國女子開出更高賞金,這不僅是法律動作,更是政治動作。
而且,美國一邊指責劉寶霞“出口軍民兩用電子元件”,另一邊又無法證明她是否知曉這些元件最終用途是否涉及軍事用途。電容、電阻、變壓器等零部件廣泛應用於手機、汽車、電視等民用產品,除非明確被列入禁運清單,否則屬正常貿易。
更重要的是,中方早在2024年起訴曝光之初就明確表態:相關企業從事的是合法民用貿易,不應被泛化為所謂“軍火交易”。
美國這次的高調通緝,
不僅沒有提供任何新增實錘證據,
與之相反
將這場執法行動推向了“外交施壓”的輿論風暴。
-END-
👉撰稿/編輯:雲南小菌子
👉圖片 Google(侵刪)
聯絡客服
Hooli服務助手
租房 | 轉租 | 生活諮詢 | 
資訊釋出
Hooli小朋友
新生交流 | 吃喝玩樂 |
租房買房 |  商務合作
關注我們
關於hooli波士頓
你來波屯尋夢 我們替你尋家
波士頓租房/買房/波屯資訊
我們是鮮活而有溫度的留學生Communit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