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坤:Ai正在威脅工作崗位,人不怕累怕“無事生非”

2025
首席甄選
老闆風險防範與投資趨勢解讀
沈志坤:現在有很多人機械地、武斷地將機器人和人工智慧類比於火車的出現。他們經常說,火車出現替代了馬車,這個社會退步了嗎?不是產生了很多更新的職業嗎?比如我們波瀾壯闊的高鐵,比如人山人海的列車服務員、機修工、扳道工等等。
但是我覺得這一次的科技革命,AI人工智慧等等,跟馬車和火車的關係不一樣。火車替代馬車是一種增量的變革,它產生了更多的工作,更多的職業。
而機器人和AI只會產生減量,它不會產生增量。比如自動駕駛,武漢的蘿蔔快跑,我就想不出來自動駕駛汽車上路之後,肉眼可見地將消滅很多現有的存量,比如駕駛員。
很有可能20年後,有個人拿出一本駕照,能嚇倒一批人。也許現在出生的孩子將來會問:“駕駛員是幹什麼的?還要駕駛員幹什麼?”駕駛員可能成為一種稀缺的工種。同時,公共停車場將減少,私家車也將大量減少。我實在想不出來它會產生什麼增量,它沒有增量。
劉佳一:這是您焦慮的地方嗎?
沈志坤:對,我焦慮。因此我覺得國家在適當的時候應該干預,比如在一些服務業,應該控制AI和人工智慧機器人的介入。
你要知道人類最可怕的是什麼?不是累死,不是哭死,而是閒死。我們老祖宗有句話叫“無事生非”,沒事情做,人就會惹是生非。
因此,這個問題不僅是一個社會倫理問題、政府管理問題,它實際上本質上也是個法律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