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長焦看文物——紹興博物館

CHH ID:北風狂野

早在去年9月去瀋陽旅拍的時候,就把下一部手機影像的側重點鎖在長焦與廣角這兩項。當時手裡是小米12S,一倍拍還湊合但凡放大一點就開糊。後來換了華為pura70pro+感覺長焦還可以,一直就盼著這一天能到博物館狠狠地拍它一票。哈哈哈!感覺還不賴!讓我們把文物放大再放大,去探尋它們藏在細節裡的時間痕跡與匠心設計。

原本這天是去黃酒小鎮的,奈何到了門口得到訊息園區臨時關閉一天。改道紹博,行程串換

紹興博物館總面積不大,但裡面的藏品於我而言還是很有看頭。這大廳裡放的就是紹博“鎮館之寶”伎樂銅屋的大號模型,可惜。

扁腿三足土陶熬菜鍋

古越~~龍山~~好酒不奢

牛刀小試,放大看紋理

這個據稱是出土於紹興的“伎樂銅屋”可惜只是一個複製品,正品藏於浙江省博物館之江區

可巧了,隨後我就去了浙博看到了這件正品。當時不覺如何,回家大螢幕上細品還真的是比仿品做工更好些。

正品細節

青銅龍形構件

兩件青銅構件

3.5倍走起

青銅玉石構件

這物件聽年也不知是做什麼用的,四周都是孔縫。不曉得是薰香的還是聚暖的。

細節賞析

青銅耨,我特意放大了,感覺做工很精細。

灰陶編鐘

戰國時間的木構件,還能儲存得這麼好。

真的,我就受不了這個,青銅器上的紋絡有一種說不清的吸引力。古人沒有電腦,春秋時期可能連紙都沒有,他們怎麼就能設計如如此抽象精美的紋絡。這些紋絡代表什麼意思,僅僅是美?

放大

再放大從我的視角看這裡面有臥姿羊,羊角,眼睛。那**曲曲、相互交錯的又代表著什麼?氣象?河流?藤蔓還是大蛇?無從得此,可能上古有隻神羊……

出土時應已破碎,修修補補。

我能做到的就是把我感興趣的細節擺到你們面前。

這個蓋了,好像老化的橡膠

越王句踐青銅劍,再多的細節也沒啥意思。

這把是越王“州句”劍,整個博物館最讓我著迷的一把劍。當然我也沒有能力分辨它是真是假,但銘牌上沒有標註複製。

紹興博物館大概陣列了三十來把青銅劍(我記不裝了),這裡面有原品也有複製品。只這把一眼就把我迷上了,我在這把劍根前上下左右拍了很久。

我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如果這個是當年的工藝真的驚豔到我了。你說就是現代CNC雕刻得我都信,怎麼會這麼精細。而有是兩層浮雕設計,下一層稜型紋,上下層古越圖文還是符號就認不得了。

我不辨真假,但我被這柄“州句”劍迷得我“五迷三道”的。如果這是一柄現代複製品,我只能自嘆見識淺薄,以後再多走多看吧。

再放大

賞細節

石饅頭

來張有代入感的

好直徑

恕個罪說,我第一眼看成夜壺了。當時我在文物前還一陣感慨:好灑脫,好情宜。一起對酒當唱,一起對著一個夜壺嘩啦啦,這畫面有點辣眼睛啊。

這個應該是裝調料的。

這個塔好像叫什麼阿育王寶塔,是用來裝佛骨舍利的。

這個是在浙博看到的

這個是在西湖雷峰塔邊上一個舍利館看到的。

鑑湖女俠秋瑾的“讀書擊劍”石章

完結~撒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