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已經在各處蔓延,9月是西雅圖夏天的尾巴,簡單地回顧一下吧。
01 生活點滴
9月2號,週一
勞動節放假。一大早去Redmond跑了一個半馬,沒想到跑了1小時48分鐘,這是目前為止我最好的成績。年初我給自己設定了半馬跑1小時52分的目標,沒想到超額完成了。最後4英里是最痛苦的,雙腿沉重,身體挺不直,也不知道配速是多少,但我知道痛苦總會過去。衝線時的激動覆蓋了所有痛苦,跑完後只剩下喜悅和滿足。現在回想,痛苦和喜悅都淡化了很多。
晚上和幾位好友在家裡聚餐,雖然是在我家,但有位特別會做飯的朋友帶來了螃蟹和蝦,被“餵養”的感覺真好。
9月6號,週五
每週五都是相對來說比較忙的。下午在啟發星球線上會議上,我分享了最近開始看的書《I May Be Wrong》。這本書與靈脩有關,我對僧侶生活及其價值觀很感興趣。書名本身就是一種神奇的咒語,在激烈爭論時,對自己說三遍“I may be wrong”,或許爭論就會得到解決。這也提醒我要對未知保持開放和謙遜的心態。
晚上,我和遠方網友進行了一對一的連線,聊得很開心。她問我為什麼做這件事,我說,一是想與人建立更深的連線,二是想了解更多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特的故事,我想知道每個人當下的關注點是什麼、在思考什麼問題。與人打交道才能學到更多。
這週三在飛盤訓練時扭到了腳踝,這兩天一直很擔心能不能參加這個週末的飛盤比賽。走路時不太痛,但往外翻的時候會痛。我偶爾小跑著測試是否還能跑動,決定今晚去飛盤測試我是否可以在場上跑。今天恰好是秋季飛盤聯賽的第一週,原計劃是打一分就停,但只要上場了就很難停下來。
9月7、8號,週末
飛盤分割槽賽。我們隊伍的種子排名靠後,進入前7是我們的挑戰目標。大家期望不高,但每場比賽都盡力而為,也儘量享受比賽的樂趣,因此壓力不大。意料之中,我們沒進入前7,也就是沒能打進regional。賽季很短,最多和隊伍打四場比賽,但是每週都有練習。我也在問自己,為什麼要參加俱樂部隊伍?偶爾會有一些負面情緒,感覺自己沒有表現得最好,也會自我懷疑。但我想,加入俱樂部更多是為了融入一個圈子,只要不懶惰,投入時間和精力去社交,就能交到朋友。只是這個夏天我的社交能量超級低,幾乎每次練習和比賽後我都直接回家了。如果只打聯賽和pickup,那是我的舒適區,心理上沒有太大波動,也不會有太多成長。所以,參加俱樂部也是在訓練自己的心智。

9月10號,週二
我正式開始了人生教練的線上學習,每週兩個小時。今天是第一節課,主要是同學之間互相認識,並概述接下來半年的學習旅程及會掌握的技能。我的主要目標是儘量參加每一節課,順利畢業。
9月13號,週五
這周我看完了《我的阿勒泰》和《33 Laws of Business and Life》。後一本書的最後一個法則,除了標題,什麼都沒寫,標題是“Learning Never Ends”。有些驚訝,但完全理解,很多大道理需要透過學習和經歷才能真正懂得更多。
9月14號,週六
早上和朋友參加了當地跑步社群的例跑。我偶爾會在想跑團為什麼存在?跑步不是很個人的事情嗎?我想,偶爾沒有動力或需要與人連線時,跑團是個好機會,社群組織者也確實需要更多熱情。雖然昨天飛盤打了兩個小時,但今天並沒有覺得很累,可能是因為速度比平時慢些,跑起來很舒服。
有時跑完步後,我很容易縱容自己去吃頓不太健康但好吃的美食。不過最近我在住處附近發現了一家相對健康的餐廳——Skybowl,有açaí bowl,有將牛油果、肉類和各種蔬菜的拼盤,還有提供帶姜的熱飲。每次在這家餐廳吃飯都覺得賞心悅目。

今天是比較忙碌的一天。晚上飛盤差不多打了兩個小時,因為女生多,隊伍也比較強,感覺沒跑多少就結束了比賽。回到家後,我簡單做了碗麵條當晚餐,之後和小夥伴連線聊了一個多小時,能感受到彼此之間的信任在慢慢建立。有這樣的機會與人建立連線,我感到非常幸運。
9月15號,週日
上午去了亞超Uwajimaya採購,為明天的中秋節準備食材。逛亞超很耗能量,一方面看到很多東西都想買,另一方面也勾起了思鄉情懷。
昨天飛盤時,隊友邀請我去她家玩,並告訴我要帶容器。去之前我並不知道是什麼聚會。下午3點到她家時,看到幾個小孩在摘蘋果,其他幾個人組成了一條蘋果汁生產線:有人洗蘋果,有人切蘋果,有些蘋果有蟲,需要切掉蟲子部分,然後把切好的蘋果放進粉碎機,最後再把粉碎後的蘋果渣擠壓出汁。我加入了流水線幫忙,大部分時間是在把蘋果放進粉碎機,這個過程很減壓。差不多3個小時,我們做了10多加侖蘋果汁。

9月20號,週五
中午12點到1點半,我去公司幫忙中秋慶祝活動,主要負責分發月餅。很多人參加,我感覺自己全程都非常投入。沒時間去食堂吃飯,好在活動上領到了兩個榴蓮冰皮月餅,月餅就成了我的午餐。

下午在啟發星球的線上會議中,我分享了最近對“意義感”的新理解——去做一個支持者,成為他人故事的一部分,這樣的意義是深遠的。
也許這也是我的“私心”,我想與遠方的人建立連線,扮演一個支持者的角色。5點到6點多,我和一位小夥伴連線,聊了很多。他對當下的情況非常清晰,我很開心能提供自己的一些見解,感覺很棒。晚上8點的飛盤聯賽,由於女生只有4個,幾乎每一分我都在場上,玩得很盡興。
9月21號,週六
今天打卡了Mount Daniel。因為這次徒步耗時較長,我們早上四點半起床,開車兩個半小時到達徒步起點。徒步全程15.5英里,爬升超過5500英尺,歷時11個半小時。
我們一行五人,其中兩位已經60多歲了。有些路段非常陡峭,需要手腳並用,但他們毫不費力。更讓我驚訝的是,其中一位已經在西雅圖生活了大半輩子,卻決定明年搬去滑鐵盧工作,真是太酷了!

一路上風景如畫,可以看到許多高山湖泊,每個湖的顏色都有些不同。秋色也開始在山上蔓延,還有許多蘑菇,其中一種跟我家鄉的蘑菇非常相似,甚至聞起來也一樣。我撿了不少,雖然不知道是否能吃,但先拿回去再說。回家的路上,意外看到了一隻黑熊,這是我第一次在華盛頓州看到熊,雖然只看到兩秒鐘,但它非常活潑,還挺胖的,應該是在為過冬做準備吧。

9月22號,週日
今天第一次知道有“轉運站(英文是transfer station)”這種地方,可以處理不要的傢俱、垃圾和後院的雜草等。我們要處理一張站立桌和幾把椅子,搜到最近的轉運站非常大。開車到閘口取票,然後把物品扔到指定區域,最後在出口按重量付費。35塊!沒想到丟東西這麼貴,東西明明不重,後來才知道是有最低收費標準。這次經歷也提醒我不要擁有太多東西。
下午步行大約3英里,去了Lumen Field看橄欖球比賽。這是我第一次看現場的大型賽事。還沒進場就聽到體育館裡人聲鼎沸,場館有17000多人,現場氛圍十分熱烈。LED螢幕上偶爾顯示吶喊助威,拉拉隊助陣,觀眾中也有少量對方球隊的支持者。每次吶喊時,我都只是安安靜靜地看著,沒有太多情感連線,沒法成為熱情的觀眾。雖然我對橄欖球沒太多瞭解,也不是一個合格的Seahawks支持者,但確實學到了些基本規則。

9月23號,週一
晚上和男友進行了人生教練的第一次練習。我嘗試將角色分離,把自己當作教練,幫助對方從一個點到達另一個點。無論是幫助他理清想法,還是在行動上有所改變,都是我的目標。我認真傾聽,努力問引導性的問題,得到的反饋是還不錯,如果能多點幽默感就更好了。
9月25號,週三
今天是公司一年一度的global 5K活動。去年我跑了26分鐘,這次給自己定了24分鐘內的目標。起跑時跟著前排厲害的人一起,第一英里的配速接近7分鐘,第二英里配速7分40秒,有點吃力,最後一英里是8分鐘配速,最後100米衝刺時有種飛起來的感覺,最終成績是23分30秒,達到了目標!不過跑完後發生了一件尷尬事,還好我穿的是黑色legging,還好在例假期間有衛生巾,好在大部分人還沒有跑回來,公司就在旁邊,還有沖涼房。真的有那麼尷尬嗎?其實也還好。

9月26號,週六
我參加了AAEOY(Asian American Engineering of the Year)活動,只參與了半天。這是由CIE(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組織的,公司有同事恰好是成員之一,我也很幸運被邀請參加。上午主要是社交,雖然大部分人是會說中文的亞洲面孔,但也有兩位不會講中文。我有一半的時間是在用英文聊天社交。我意識到自己的英文有進步,也交到了幾個新朋友。午飯時,坐在我旁邊的是在軍事行業獲獎的女性,雖然時間有限,沒有深入交談,但還是很受啟發。下午1點開始聽講座,講者是多個協會(其中一個是WDTA)的成員之一,但內容偏理論。我聽了10多分鐘後換到另一個偏應用的AI講座,主要講AI創業趨勢和機會,講者之前在谷歌工作了很久。不創業的我沒有太多感受。下午要去朋友的farewell聚會,AAEOY後面的講座和晚宴沒法繼續參與。最近我發現自己在社交方面越來越自如,也越來越意識到社交是學習和鍛鍊積極傾聽的好機會,也是表達自己的機會。
9月27號,週日
這個週末交通不便,聽說是monster weekend,很多路段因施工封路,所以我決定不開車,步行去參加一個讀書分享會。這次討論的書是沃爾夫的《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從我住的地方到活動地點大約4英里,天氣很好,午飯後步行過去正合適,一路上我聽了關於沃爾夫的播客。這本書給我很大的震撼,沃爾夫對女性主義的發展和文學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雖然這一話題現在看來顯得飽和,但她的觀點在當時非常犀利且前瞻。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當每個人每年都有了五百英鎊的收入和一間自己的房間,當我們都養成了自由的習慣和寫出自己真實想法的勇氣,當我們能夠偶爾逃離公共起居室,去透過人與現實的關係,而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了解人類。”離這本書出版差5年就100年了,我們可能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房間”,但我想,我們缺乏的更多是寫作的靈感和記錄的習慣。
02 在看的書
這個月我在閱讀的書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我的阿勒泰》、《33 Laws of Business and Life》、《I May Be Wrong》以及《Conversation with God》。
《I May Be Wrong》,這本書的作者經歷引起我對它的興趣,書裡有很多關於僧侶生活的概述,讀起來充滿智慧,時而幽默。目前我很享受這本書的閱讀過程。

《Conversation with God》,一開始我下載了中文版,翻譯得其實不錯,但有些段落翻譯得不太清晰,於是又下載了英文版。這本書的書名可能會引起爭議,但我很享受其中的智慧。尤其是探討人際關係的章節,我可以反覆閱讀。書中的一句話一直在我腦海裡迴響——“關係的目標不是請別人來讓你變得完滿,而是請別人來分享你的完滿。”
03 一點期待
10月份有幾個旅行計劃,我很開心能有機會去看看不同城市的秋天並見見老朋友。我也很想去看金松,不知道能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