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3021字,預計閱讀需5分鐘。
2012年12月18日,胡春華接替汪洋,出任廣東省委書記。
作為“60後”副國級官員,胡春華的履歷中,有最年輕省長、最年輕省委書記等多個“第一”記錄,一直深受各界關注。
相關媒體梳理發現,胡春華主政廣東三年後,接連做了幾件重要的事。
深圳滑坡事故:五次公開表態,三次赴事發現場
2015年深圳“12·20”特別重大滑坡事故發生時,深圳主要領導都在京開會。
當天下午,南方網釋出訊息:事故發生後,胡春華立即作出指示,要求深圳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立即從北京趕回現場,組織處置工作。
此後,胡春華至少有五次公開亮相。
第一次是在事發次日,胡春華與國務委員王勇趕赴深圳,指導救援。
胡春華連夜主持召開救援工作會議,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首長的重要批示精神,以救援為中心,把搶救生命放在第一位。
第二次是在事發三天後,第一位倖存者獲救。
胡春華作出批示,再度重申:一定要把救人作為第一位的任務,再接再厲,盡最大可能搶救生命。
第三次是事故的“頭七”祭日,胡春華等廣東省領導,集體出席向遇難者默哀活動。
第四次是元旦當天,胡春華第三次來到事故現場,瞭解搜救工作進展。
第五次是2016年1月6日,出席“安全生產和維護公共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這不禁使人想起,胡春華處理“三鹿奶粉事件”的往事。
2008年4月,胡春華出任河北代省長,旋即遭遇三鹿奶粉事件。
當年9月,三鹿奶粉全面停產後,胡春華擔任三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組長。
他堅決要求徹查三鹿集團,“給人民群眾一個明確的結論”。
在一次會議上,痛斥一些官員“沒出事麻痺大意,出了事麻木不仁”。
隨後,河北啟動了為期一個月的專項行動。
當年底,胡春華攜數萬民眾,參加“石家莊市建設食品安全放心城市萬人承諾簽名活動儀式”。
他在“簽名牆”上簽名,承諾吸取三鹿事件教訓,努力把石家莊建成食品最安全放心城市。
陸豐掃毒:雷霆掃毒一年攻堅、三年整治
由於特殊的地理情況和歷史原因,廣東一度成為全國毒情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
陸豐地區一帶,還曾兩度發生制販毒分子暴力抗法、圍攻警方事件。
2013年10月、12月,廣東警方兩場掃毒行動引發關注。
第一次是10月9日凌晨,以制販毒高發地區惠東縣為主戰場,168名嫌疑人落網,搗毀製毒工場13個;
第二次是12月29日凌晨,三千警力清繳陸豐制販毒“第一堡壘村”。
操控國內部分省區冰毒市場“重量級毒梟”蔡昭榮等182名嫌疑人落網,搗毀製毒工場77個和1個炸藥製造窩點。
兩年後,廣東公安廳廳長李春生,於2015年12月接受採訪時,揭開了上述兩次掃毒行動的幕後故事。
擔任廣東省委書記半年後,胡春華將掃毒納入重點工作範疇。
2013年7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召開了毒情剖析會,部署了“雷霆掃毒”專項行動。
同年9月,胡春華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議,作出了“雷霆掃毒一年攻堅、三年整治”戰略部署。
有評論人士從胡春華的“雷霆掃毒”部署中,解讀出兩層深意。
其一,由掃毒入手,整頓陸豐制販毒“第一堡壘村”這樣的“管治死角”;
其二,由毒情防控入手,探索社會化綜合治理之路。
胡春華在講話中也透露出,社會化綜合“治毒”思路。
2015年7月17日,主持廣東省委常委會議時,胡春華強調:
清醒認識禁毒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大力推進毒品問題綜合治理。特別是要注重加快涉毒嚴重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從源頭上減少毒品犯罪。
東莞掃黃:像掃毒一樣掃黃
2014年2月9日,央視曝光了東莞部分酒店經營色情業的情況,由此,“東莞掃黃”也拉開大幕。
來自南方網的資訊顯示,央視曝光後,胡春華作出了三項批示。
其一,不僅要對央視曝光的東莞五鎮,而且要對東莞全市進行拉網式排查打擊;
其二,像2013年打擊毒品一樣掃黃,先治標,打出聲威,再治本,綜合治理,在全省開展專項掃黃整治行動;
其三,追責東莞市的相關責任人。
從2014年2月9日,直到同年3月初全國兩會召開,東莞掃黃事件一直在持續發酵中。
數千家娛樂場所關閉,300多嫌疑人被刑拘,東莞市一名副市長和公安局長被免。
儘管力度不小,可各界仍存疑問,掃黃是不是迫於曝光壓力的一次倒逼式行動?
東莞色情娛樂業的背後保護傘到底是誰?
這些疑問,在2014年全國兩會的廣東團開放日,悉數拋給了胡春華。
在開放日上,胡春華沒有迴避。
看來這個問題(東莞掃黃)大家都比較關心。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提出要抓好“兩個文明'的建設:既要抓好物質文明的建設,也要抓好精神文明的建設。廣東決不允許黃賭毒氾濫,而我們坐視不管。去年我們採取專項行動,集中打擊了毒品氾濫。今年我們本來就準備,對黃的問題組織專項活動進行打擊,因為2月9日中央電視臺曝光了東莞的問題,所以我們就把這個行動提前了
胡春華緊接著回應了“保護傘”問題。
保護傘是一個概念,具體工作當中,它會有不同的內容,掃黃當中要打擊的是三類人,就是組織者,經營者和獲利者。這件事情發生之後,應該講政府負有一定的責任,所以我們啟動了問責的機制。省裡免去了副市長和公安局長的職務,市裡問責29名幹部,總共加起來是30名幹部,從副市長到一般的工作人員都有。
東莞掃黃事件掀起的波瀾,直到2014年底才結束。
從2014年2月到12月,廣東警方採取了為期10個月的“打擊整治涉黃涉賭違法犯罪”專項行動。
反腐:2015上半年,查處廳局級官員數全國第一
廣東原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落馬9個月後,胡春華在2015年全國兩會廣東團開放日上,首談萬慶良案。
當時,有記者詢問,廣東還會不會打下“大老虎”。
胡春華回應說:朱明國和萬慶良的案子,給我們的教訓是深刻的。
他明確表態:這兩個案子是中央查的,但廣東對反腐也從不手軟,誰有問題查誰。
相關媒體注意到,胡春華主政廣東以來的反腐成績,引起了各界關注。
2014年查處的廳局級官員高達95人,在31個省區市中排名第一。
2015年上半年,查處廳局級官員82人,在31個省區市中,還是第一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萬慶良被查前,廣東紀檢機關先“出手”,拿下了4名跟萬慶良有關聯的人員。
據媒體報道,4人或曾經是萬慶良的“搭檔”,或曾是其下屬,過從甚密。
廣東不僅查處貪腐官員的數量在各省份中最高,推出的反腐新舉措,也是各省份中最多的。
2014年上半年,廣東在全國率先推出了“裸官”治理行動,全省共發現“裸官”2190名。
2015年9月,廣東省紀委向廣東省委辦公廳、省委組織部派駐紀檢組。
跨省區環境治理:建議“兩廣”聯手治水
跨省區流域環境治理和流域生態補償問題,歷來是各省份的難題。
相關媒體注意到,胡春華與廣西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的合作,為這個難題提供了破題思路。
2013年8月,胡春華在南寧出席“廣西·廣東兩省區合作交流座談會”時,建議廣東和廣西,可以找個小流域進行試點。
透過廣東對口幫扶廣西的形式,破解流域生態補償難題。
生態問題是困擾跨省區的問題,下游講上游不達標,上游講水到下游都沒收水費。
解決起來需要國家出大政策,但是問題總要解決,因此胡建議找個小地方搞個試驗。
胡春華說,“粵桂人民分別地處上下游,珠江流域哺育了兩廣人民。兩廣人民共飲一江水,有必要共同聯手,破解生態補償難題。”
彭清華當即表態,要與廣東方面積極對接,拿出具體方案。
一年後的2014年7月,彭清華來到湛江,實地考察兩省區聯合推進九洲江流域汙染治理情況,胡春華陪同。
據廣西日報報道:在兩省區黨委、政府的重視關心下,雙方聯手強力開展整治行動。
在不到一年時間裡,綜合整治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效,流域水質得到明顯改善。
素材來源: “政事兒”
加經濟學人小助手為好友,
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閱讀連線。
▼ 經濟學人小助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