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章開始前,想跟大家說件事——
好多小夥伴後臺反饋找不到我們的文章了,星標也不見了
在這跟大家解釋一下:之前賬號做了遷移,原來的星標就失效了,如果大家想第一時間收到最新推送的話,記得重新星標下哦🌟
提到非洲酋長,很多人腦海都會浮現出大草原上的原始部落裡,強壯黝黑的非洲人頭帶羽狀頭飾,臉上畫著象徵部落精神的圖騰刺青,身上披著獸皮,後面有一大批拿著鳥槍長矛的衛隊。
或許這確實是過去非洲一些部落酋長的形象,但如今,這種刻板印象要改改了。
非洲黑人的祖先們也不會料到,進入21世紀,來自亞洲的黃種人會進入非洲大陸,上演屬於他們自己的權力遊戲。
今天,非洲酋長這個群體裡出現了越來越多操著普通話和地道中式英語的黃色面孔,中國人拿起了酋長的權杖。
正所謂在哪裡上岸不是上岸,大洋彼岸也是岸。

圖片來源:@Engr.Kong Tao
來自河南濮陽的35歲中國小夥孔濤就是新晉崛起的非洲酋長之一。
2019年4月21日,孔濤穿上奈及利亞酋長的服裝,在當地部族的注視下,接受奈及利亞部吉瓦地區土皇穆薩授予象徵權力的證書和權杖,並加冕他為“WAKILIN AYYUKA”酋長,寓意為“工程領袖”。
加冕儀式結束後,在部族人的簇擁下騎馬巡視了封地。隔天這條訊息就傳回了中國,並登上新聞頭條。

圖片來源:@Engr.Kong Tao
在成功學鋪天蓋地的時代,孔濤以自己的親身經歷重新詮釋了另一種成功,叫作到非洲當酋長。
這種跨越國家和民族的身份躍升,拓寬了國內無數網民的想象力,羨慕之餘很多人也在想,憑什麼他能在非洲當上酋長。
過去酋長在非洲國家確實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是如今奈及利亞已有現代行政體制,酋長主要體現在影響力上,尤其是在農村地區享有很高威望。
酋長分為三個等級,一級酋長由國家元首批准,二級酋長由內閣領土部長批准,三級酋長則由州長批准。奈及利亞實行酋長終身制。

2010年,剛從北京交通大學碩士畢業,年僅25歲的孔濤被中國鐵建中土公司錄用。進入集團不久,他便被公司派駐到阿卡鐵路專案和阿布賈城鐵專案。
十年來,他把奈及利亞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跟隨公司的專案,為當地人修路、架橋、鋪鐵軌,還蓋房子,參與當地鐵路運營。當地人為了感謝他的付出,便授予了他酋長的頭銜。
在非洲大地上,孔濤並不是唯一的中國酋長,光是在他們單位,就有四個酋長。這些中國職工獲封酋長的原因,都是因為對當地建設有傑出貢獻。

圖片來源:新華網
孔濤的同事李慶勇也是一位在當地赫赫有名的酋長,他的獲封時間比孔濤還早4年。
2015年8月15日,時任中鐵建中土奈及利亞有限公司總經理的李慶勇,身著紅黃相間傳統服飾,在奈及利亞拉各斯州伊柯洛杜市,被土王蕭託比授予“博巴索納”酋長的稱號,“博巴索納”在當地的約魯巴語中意為“皇家築路匠”。
在加冕儀式上,土王蕭託比親自授予李慶勇博巴索納酋長王冠和項鍊。李慶勇憑藉對當地交通事業的傑出貢獻,戴上了酋長的王冠。

加冕儀式前,李慶勇(左)同土王卡比盧·阿帝瓦力·蕭託比(中)夫婦合影。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國人支援非洲,除了基建,還有教育。在教育界唯一一位獲得酋長殊榮的,是來自廈門大學的教授餘章寶。
身為納姆迪·阿齊克韋大學孔子學院的中方院長,他代表廈大前往奈及利亞從事文化教育事業,因傳播中國文化,為當地培養大量人才,在2019年9月12日被授予酋長稱號。

當地加冕儀式宣傳廣告
加冕儀式上,土王在廣場圈劃一個冊封吉祥地,將餘章寶領入其中就座,並祝福祈禱。當地人簇擁著餘章寶,並紛紛將手輕放在他的腦袋上,彷彿要從他體內召喚神秘遠古部族力量。
接著土王為他授予酋長服、佩珠、手鍊、酋長帽,最後授予象徵酋長權柄的象牙。從加冕酋長的那天起,當地人都尊稱餘章寶為“EZI OYI 1 UNIZIK”,意為“大學第一友”。


與前面的酋長相比,來自浙江溫嶺的幹嘉璇走的是另一條道路。
2008年來到非洲後,憑藉自己靈敏的商業嗅覺,幹嘉璇隻身來到奈及利亞並透過從事木材和農產品進出口掙得了第一桶金。
之後他不僅投資當地產業,帶動就業拉動經濟,還做了諸多善事。幹嘉璇就像是白求恩一樣,盤活了當地的一切。


去年11月2日,科吉州土王穆塞斯·安東比決定冊封中國青年幹嘉璇為終身制可世襲的“GBELUNIYI OF BAGIDO LAND” 酋長,併為他舉行授封加冕儀式。
土王穆塞斯·安東比身佩特製項鍊、手鍊、帽子、權杖等信物,盛裝踏上紅地毯。在民眾和媒體見證下,1000多人參與幹嘉璇的酋長加冕儀式。
除此之外,幹嘉璇還擁有酋長專屬汽車牌照,交通警察、軍隊在道路上設卡時可以免檢免扣,通行無阻。


圖片來源:溫嶺日報
同樣透過經商在非洲風生水起的還有來自浙江諸暨的張光宇,2019年4月25日獲封為奈及利亞卡諾州首位華人酋長,同時還是西非最大的民族豪薩族首個獲封的外國酋長,這個酋長還是世襲的。
加冕儀式上,當地德高望重的皇室代表為張光宇戴上象徵分封酋長權力的頭巾、披風,並授予金色權杖。
冊封后,張光宇騎上駿馬開始遊行,華人騎士隊、皇家馬隊、警察衛隊隨行。當地警車開在浩浩蕩蕩的隊伍最前頭,緊隨其後的是10個戴著紫色頭巾、騎著高頭大馬的騎士,而張光宇則在簇擁中緩緩前行,接受當地人的祝賀。

在奈及利亞卡諾州生活已經超過15年的張光宇靠飲料貿易起家,透過多年的打拼,他在當地中國人和本地人的圈子裡極具聲望。
這幾年來,由於奈及利亞的中國商人逐漸增多,出現了尼日利亞本地商人和中國商人在生意上的糾紛。張光宇被授予酋長,尼日利亞當局正是為了讓他擔起責任,負責管理華人社區的事務,協調非洲商人與中國商人之間的各種糾紛,重現以前古老部落酋長的職責。


酋長同款日曆
而福建福清人鄭嶽峰當上非洲酋長的傳奇故事都可以直接寫本小說了,就叫《重生之非洲酋長》。
現任奈及利亞福建總商會副會長的鄭嶽峰,同時還是當地約魯巴族土皇親自“冊封”的酋長。在達到這個人生高度之前,他曾是一名三進三出福建省榕城司法強制隔離戒毒所的癮君子。


2015年,第三次從戒毒所出來的鄭嶽峰,在老鄉的幫助下遠渡重洋前往奈及利亞發展,經過幾年的折騰,他在當地成立了自己的金礦公司。因為出資幫助尼日利亞當地學校的建設,被當地的尤羅巴族土皇封為“酋長”。
“這個稱號對我其實更像是一種榮譽。”鄭嶽峰當上酋長後,沒有忘記當年戒毒所裡給他提供幫助的警察。前幾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國內口罩緊缺,他立馬調動自己在奈及利亞的資源,將1萬個醫用一次性口罩寄給他曾經待過的戒毒所。
鄭嶽峰的人生實現了逆風翻盤。



中國第一位在非洲當上酋長的上海人胡介國,也是抵達非洲後才迎來人生第二春。
在上海當過七年英語教師的他,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跟隨父親前往奈及利亞經商,不按照父親安排的繼承紡織業,自作主張投身餐飲行業。

他就像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裡的那個門童,進入尼日利亞當時最大的酒店工作,從基層幹起一步一步做到了飯店總經理,之後還獲得老闆賞識,拿到了飯店的股權,攢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1997年,他斥資800萬美元在奈及利亞首都拉各斯興建金門大酒樓,在當時這家酒店是全非洲最豪華的。

2001年,大酋長埃米爾正式任命胡介國為終身制酋長。當了酋長之後,胡介國擁有了不少特權,他擁有有關部門特批的由他全權指揮的近百人的武裝警衛隊,這些人員由胡介國親自挑選,但工資由當地政府負擔。他還能以酋長的身份和政府談判為同胞爭取更多的權益。
同年,3名中國外交官員在奈及利亞被匪徒劫持,胡介國親率警衛營救,一路追到邊境把人救回來。
按奈及利亞的法律,胡介國是受封部落最高領導人,而該部落實行一夫多妻制,但胡介國與妻子恩愛一輩子,從未行使他的選妃特權。

隨著中非合作的深入,深諳兩種文化的酋長鬍介國,開始擔任奈及利亞總統的特別經濟顧問,負責幫助奈及利亞國內中小企業的發展,他開始頻繁地往來於亞非之間。
西裝革履,彬彬有禮,講一口流利牛津英語的胡介國說他這個酋長在奈及利亞的地位,跟英國的爵士差不多。

授予中國人酋長在尼日利亞當地引起了不少爭議,有人認為這是在糟踐傳統,有人則認為是在擁抱時代變化。
當地人常說,今天的中國就是明天的奈及利亞。在當地握住酋長權杖的中國人,就像握著方向盤,在中非文化交融碰撞的前沿掌控著某種微妙的平衡。
非洲這片土地就是那麼神奇,也許多年以後,中國酋長們的後代站在高處瞭望非洲大地的時候,將會想起父輩獲封酋長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首個非洲國家“雙酋長”,喀麥隆首位華人酋長,李滿虎
文化的交流是相互的,有黃種人酋長,就有黑人仁波切。幾天前,歷史上首位黑人活佛帕納波提仁波切,在剛果被認證。
他是首位被認定為轉世祖古的非洲裔喇嘛,一位來自剛果的僧人。

本文系授權釋出,by 發財金剛,From 不相及研究所,微訊號:buuuxiangji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