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完美的日本遊,享受美食也是重中之重。說到日式料理,怎麼能沒有壽司呢?
壽司無疑是日本料理的“代言人”,深受各國遊客的喜愛,常常有人去到日本,就是為了那一口鮮嫩無比的“omakase”。

然而,在品嚐壽司的時候,還有不少需要注意的事項和禮儀。
如果不遵循,可能會在不經意間招致當地人的不滿哦。

今天仙貝君就來帶你深入探索壽司的世界,瞭解相關知識、用餐禮儀、選單對照等等。
看完這篇,相信你也能成為壽司達人~


認識壽司
壽司最早起源於奈良時期,距今已有超1200年的歷史。
起初是一種儲存魚的方式,後來逐漸演變成現代的壽司,也成為了日文文化的代表之一。

所謂壽司的主要材料——醋飯,是用醋、糖、鹽調味過,以肥小而稍帶甜味的日本珍珠米所煮成的。
降溫後加上魚肉、海鮮、蔬菜、雞蛋或其他肉類等作配料,精緻可口的壽司就做成啦。

傳統日本壽司視食材與壽司店的定位會有不同的收費等級,客人在店裡可以單點自己喜歡的壽司;
也可以交由師傅按當天的食材,依照食材味道清淡到濃厚的順序來出菜,通常會由清淡的白肉魚如鰈魚、比目魚開始,由玉子燒作為結尾。


壽司的種類

握壽司(握り壽司 nigirisushi)
知名度最高的無疑就是握壽司啦。
簡單來講是用生切、醋泡、醬油醃漬、燒煮等方式處理好的魚介類食材放到醋飯上,用手捏製出來的壽司。

對於握壽司來說,壽司職人手法固然重要,但豐富多彩且符合季節性的新鮮食材也是重中之重。
視配料種類不同,有時還會用一塊海苔把兩者縛在一起,多配以山葵及醃漬好的薑片食用。

在日本如果不加說明,“壽司”一詞多是指握壽司,出現在日本的大街小巷之中。
很多外國人也會以為壽司就是握壽司~


卷壽司(巻き壽司 makuzushi)
對於一些中國家庭來說,卷壽司可能比握壽司更要熟悉。

在小竹簾上面鋪一層海苔、鋪一層醋飯,中間放上喜歡配料,捲成一長卷,然後切成小段。
美味可口的卷壽司就製作完畢了。

卷壽司細分也有很多種,根據“胖瘦”程度會分為“細卷”、“中卷”和“太卷”。
還有手卷壽司以及裝飾壽司,有機會都可以嘗一嘗~



押壽司(押し壽司 oshizushi)
在關西地區特別有人氣的押壽司,無論是當作伴手禮還是自家享用都很不錯。
這種壽司是用長型小木箱(押箱)輔助而成,因此又被稱做木條壽司或一夜壽司。

製作者首先會在押壽司模具的底層精心鋪放各種配料,緊接著覆蓋上香氣撲鼻的醋飯。
用力將模具蓋子壓實可以確保壽司的形態和口感,製成的壽司呈現出規整的四方形,然後被切成小塊方便食用。

奈良和富山地區押壽司略有不同,分別採用柿葉和竹葉來包裹醋飯和配料,獨具地方特色。


軍艦卷(軍艦巻き gunkanmaki)
遇到一些比較鬆散的食材,較難捏製,就出現軍艦捲了。

醋飯用海苔圍裹成橢圓形狀,配料放上面,就不會散落了。
一般運用在魚籽、海膽等食材上。


稻荷壽司(稲荷壽司 inarizushi)
作為日本常見的家庭料理,稻荷壽司用油炸豆皮包裹醋飯而成,也是壽司中較為廉價常見的品項。

稻荷壽司的醋飯中會新增許多配料。
常見的有油炸豆腐皮、蛋皮、捲心菜、滷香菇、筍子、胡蘿蔔等等。


散壽司(散らし壽司 chirashizushi)
每當3月3日女兒節,或是家中有好事慶祝,日本人就會準備散壽司全家一起享用。

市面上也有販售用料豪華的海鮮散壽司,一口下去超幸福。

常見於關東地區的江戶前散壽司,是把配料灑在盛在碗裡的醋飯上的。
而在關西地區常見的五目散壽司,是將配料拌進盛在碗中的醋飯裡,二者略有不同。


其他種類
除了以上常見的壽司種類,日本還有許多,你知道這些嗎?一起來看看吧!
有在烏賊、竹筍等食材內部塞入米飯的印籠壽司;

還有維持食材鮮活外表,將內臟處理與食材調味的姿壽司;

以及手鞠壽司,顧名思義,整體形狀如同一個球,鋪了魚肉或者其它食材。

當然啦,仙貝君列舉的壽司也不是全部,可以分享一下你吃過的其他壽司,或者親自去日本發現美味哦。


吃壽司時的禮儀
說完壽司的種類,那去到日本吃壽司有什麼注意事項以及禮節要求嗎?
有!而且還不少,畢竟日本人很注重用餐禮儀,不遵循的話小心遭“白眼”。


儘量不要噴香水
去到壽司店,主要是坐在吧檯的座位,客人彼此之間的距離較近,如果噴有過於濃厚的香水,可能會干擾到隔壁客人享受美味的壽司。
並且壽司是一道香味較淡的料理,小心香水的氣味覆蓋掉料理的香味,得不償失哦。


一口吃掉一個壽司
在壽司店吃到的壽司,都是壽司職人對於食材和醋飯的完美配比,保證客人享用的口感。
emm如果沒有一口吃完一個壽司的話,吃剩的壽司外表看起來也不夠美觀~


用手吃完全ok
其實在江戶時期,壽司是“速食”“小吃”一樣的存在,那個時候大家都直接用手吃壽司,不僅方便,也可以避免壽司的食材與醋飯分離。


吃壽司“三不要”
不要用壽司醋飯沾醬油、不要攪散芥末和醬油、不要把薑片和壽司一起吃。

這是因為沾醬油會讓醋飯很容易就散開來;攪散芥末和醬油,會讓芥末的味道就不那麼凸顯。
去到日本品嚐的是最正宗的壽司料理,還是遵守一下比較好。


壽司點單中日對照
很多小夥伴或許還會遇見一個難題,那就是看不懂壽司名稱。雖然看圖也能猜個七七八八,但終歸不能十分確定。
仙貝君給你列出來啦,趕快收藏~
01
魚類

【鮪魚大腹肉】→大トロ(ootoro)
【鮪魚中腹肉】→中トロ(chyuutoro)
【鮪魚】→まぐろ(maguro)
【黑鮪魚】→本まぐろ(honmaguro)
【鮭魚】→サーモン(sāmon)
【比目魚】→ヒラメ(hirame)
【小鯽魚】→こはだ(kohada)
【鯛魚】 →たい(tai)
【青甘】→ぶり(buri)
【紅甘】→カンパチ(kanpachi)
【鰹魚】→かつお(katsuo)
【秋刀魚】→さんま( sanma)
【星鰻】→穴子/あなご(anago)
【鰻魚】→うなぎ(unagi)
【鯖魚】→さば(saba)
【醋醃鯖魚】→〆さば/しめさば(shime-saba)
【竹筴魚】→シマアジ(shima-aji)
【比目魚鰭邊】→えんがわ(engawa)
【沙丁魚】→いわし(iwashi)
【河豚】→ふぐ(fugu)
02
其他

【甜蝦】→甘えび(amaebi)
【螃蟹】→カニ(kani)
【烏賊】→いか(ika)
【章魚】→たこ(tako)
【鯡魚卵夾昆布】→子持昆布(komochi-konbu)
【鯡魚卵/黃金魚卵】→數の子(kazunoko)
【玉子燒】→たまご(tamago)
03
軍艦/手卷

【鮪魚香蔥】→ネギトロ(negitoro)
【飛魚卵】→とびこ(tobiko)
【鮭魚卵】→いくら(ikura)
【蟹膏】 →カニみそ(kanimiso)
【海膽】→ウニ(uni)
【鮪魚卷】→鉄火巻(tekkamaki)
【小黃瓜壽司卷】→かっぱ巻き(kappa-maki)

壽司豆知識
剛才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符號“〆”,有沒有小夥伴注意到?
“〆”在壽司或是生魚片的選單中常見到,其實是“活締(活け締め/ikejime)”的意思,是先讓魚腦死後進行放血,再浸入冰水中。
這樣製作的魚,肉質鮮美、幾乎沒有腥味。

還有的小夥伴如果不喜歡芥末,在點餐時可以和廚師表示要“さび抜き(sabinuki)”,也就是“不要芥末”。

去吃壽司常說的お任せ(omakase),是根據當日進貨食材,店主決定選單。
還有お決まり(okimari)和お好み(okonomi)。
前者是店內決定好的特定套餐,是有規格的;後者是可以讓客人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點單。

看到這裡的小夥伴相信已經是壽司達人啦。
拿著這份攻略去日本橫掃壽司,get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