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總是從美好的願望開始,但僅有美好的願望是不夠的,還要持續的熱情和曲折的經過。好在這裡的熱情一直燃燒,這裡的故事持續火熱,今年是第9年。
故事總是重複自己,但沒有兩個故事是完全相同的。今天的故事從5年前開始,那是2020年的春天。
在那之前10年,每個春天,我都要見很多高中生,給他們鼓勵加油,祝福他們考上好大學。但是,那個春天,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和孩子們見不上面,而且高考還推遲了一個月。
於是,我想給見不上面的孩子們發條資訊,加加油。高考倒計時100天之後的第一個週末,4月11日,我群發了一條手機簡訊。有孩子回來資訊,說,收到來自北大的資訊,真是萬分驚喜,這個週末能睡個踏實覺,接下來堅定信心,全力以赴。
我感到很幸福,於是許下一個美好的願望:我要每個週末發一條資訊,陪伴你們,直到你們順利完成高考。
4月18日,第二個週末,我繼續給孩子們群發簡訊。一直到7月5日,每個週末一條,連續給孩子們發去13條簡訊。2020年7月6日,高考前夕,我把這些資訊的主要內容全部發布在泥巴青年公眾號上。

又一個月後,好幾位孩子和家長來找我,眼裡閃著興奮的淚光,舉著手機告訴我,這些簡訊如何幫助他們扛過那段艱難的時光。直到今年,還有人說,他們至今儲存著那些簡訊。
我感到很幸福。
時光飛逝,轉眼兩年。沒想到,兩年後的春天,依然不能出門。怎麼辦?
轉眼到了2022年5月7日,距離高考還有30天。那天晚上,我在想,我能做點什麼呢?已到半夜23:15,我開啟電腦,在公眾號裡寫下:
但我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我且每天敲些文字放在這裡,也用我破舊的手機拍張北大的圖,也許更多高三的孩子能夠看到,也許更能梳理這些年與高考孩子們聊天所得的收穫。泥青,公眾號:泥巴青年高考30天||專注一個月,何事做不成?
於是,我又許了個美好的願望:高考倒計時一個月,我要陪伴30天,每天寫下跟孩子們和家長說的話,把我這些年跟高中生聊天和北大學生的談話(他們是正在備考的高中生們的所謂目標榜樣),告訴孩子們和家長們,幫助他們靜心,鼓勵他們努力,給他們加油,幫助他們在這場考驗中發揮出最好的自己。於是,就有了高考30天的連續陪伴。

又一個月後,又好幾個孩子興奮地拿著手機,指著他/她的留言和網名給我看:“老師、老師,這個是我,這個是我!”。
我又感到了幸福。
今天,故事又將繼續,精彩將由你來創造。
故事從哪裡開始?從一個美好的願望開始。
我的願望是,從今天開始,把3年前的陪伴30天文章找出來,在此基礎上,加上新的理解,每天一篇,每天18:18推送。有緣者能見到,或能有點受用或感到愉快,我就感到很幸福。
那麼,你的願望是什麼呢?你可以寫在留言裡。願望就是那麼神奇,對自己說出來,向願望努力,也許、大概、肯定,就真的能實現了。
我有一個感覺,這裡的家長和孩子們,本事都很大,運氣都很好。真的,福氣可以分享,運氣可以傳遞。不信你看:北大花神廟,穿越九年的福氣傳遞!

註解:北大花神廟是考試許願聖地。2016年6月6日晚上8:18,我騎車帶胡蘿蔔(5歲)在花神廟前給考生許願。此後,每年6月6日,必發此神圖。見此神圖者,考出的省狀元已經數十個,考上北大清華985的不計其數,有些人就在上面的點贊頭像裡。希望這份傳承九年的好運氣,今天,傳到你手上。
經常有人問我:怎樣才能考上好大學?
首先,你得真想考上好大學,發願考上好大學。“想”是心上的“相”,“願”是心上的“原”。區別是外在的相,還是內在的原。內在原心,便不顧外在的相態,不是心頭有“相”的“想”,而是發自原心的“願”。
今天,高考倒計時30天,願你在這裡許下自己的願望。
未來30天,我們每天相約18:18,向自己的願望前進一步。每一步都算數,功不唐捐,一起努力實現願望。
以唐宣宗李忱與黃檗大師《瀑布聯句》贈君:
千巖萬壑不辭勞,
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
終歸大海作波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