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要變天了?!眾多名校陷入財政危機,又要擴招中國學生?

歷史不會重演,
只會不斷抄襲。
曾經擴招中國學生讓美國大學度過金融危機
現在會不會重演?

最近,美國留學圈可謂是炸開了鍋!
一場由科研經費引發的風暴,正席捲著美國眾多高校,也讓美國留學的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就來給大家好好說道說道。
以哈佛為首的美國名校,最近深陷一場與錢有關的 “戰爭”。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大幅削減了對各大學的科研經費撥款,原因是質疑這些經費被亂用。
這一舉措,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高校界掀起了驚濤駭浪。
一些學校如哈佛、耶魯和約翰・霍普金斯等,選擇起訴 NIH,試圖維護自己的權益;而範德堡大學則直接暫停博士招生,以應對這場危機。
表面上看,這似乎和美本留學沒有直接關聯,但深入探究,就會發現其中的影響可不小。
一直以來,國際學生都是美國高校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
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NAFSA)統計,2023 學年國際學生為美國經濟直接貢獻超過 430 億美元。
然而,博士和博士後卻有所不同,他們需要高校、研究院所出錢僱傭,屬於花錢方。
生物醫學類專業的主要 “出資人” 是 NIH ,它隸屬美國 HHS(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是美國最高醫學與行為研究機構,既開展自有研究,也資助高校、醫院等機構的科研與人才培養,堪稱美國所有從事生物醫療研究者最大的 “投資人”,截至 2025 年,NIH 的年度預算約為 476.8 億美元。
高校或研究機構的教授通常會向 NIH 申請專案基金,獲批後用部分資金招收博士生、聘請博士後等研究人員推進專案。但如今,NIH 不僅資金審批變得困難,還在瘋狂裁員。
路透社在 2025 年 2 月 16 日獲得的一份 NIH 內部電子郵件顯示,1165 名員工被解僱,約佔 NIH 總員工人數的 6% ,此次裁掉的主要是入職一年左右的新人,去年 NIH 招的近 2000 名新員工,這次一個不留。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 1 月 21 日,特朗普政府突然給 HHS 以及它下屬 NIH、CDC 等部門下達了禁言令,禁止它們在任何平臺上公開發言。
兩週後,2 月 7 日,NIH 在官方推特上釋出了禁言令後的第一個帖子,宣稱研究經費裡被高校收了很大一筆間接費用(overhead 或 indirect cost)用於行政管理,並特意列出哈佛、耶魯、約翰霍普金斯三所大學。
這三所學校每家都有上百億美元的捐贈基金,同時收取 NIH 間接費用的比例卻超過 60%,NIH 認為這不合理。
於是,從 2 月 10 日起,NIH 將間接費用統一調整為 15%,這一舉措預計每年能幫聯邦政府節省 40 億美元。
此訊息一齣,馬斯克即刻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助攻,稱這些學校抽取 60% 以上的研究經費是 “打劫” 行為。

這裡就涉及到科研經費中的兩個重要概念:直接成本(direct cost)和間接成本(overhead)。
簡單來說,直接成本就像是餐廳裡購買食材、支付廚師工資等看得見摸得著的支出;而間接成本則類似於餐廳的租金、水電費、廚房裝置維護等費用,雖然無法精確分攤到每一道菜上,但卻是餐廳運營必不可少的。
同理,科學家申請科研專案時,除了用於支付團隊工資、購買實驗試劑等直接成本外,還需要實驗室場地、儀器維護、網路支援等,這些費用無法直接算到某個具體專案頭上,因此 NIH 會額外支付一筆 “間接費用” 給大學,用於補償這些隱形投入。

從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OMB) 官方定義來看,間接費用包括設施成本(如建築維護、裝置折舊等)、行政成本(如研究管理、財務等)和機構運營成本(如辦公空間、部門管理等) 。
但在實際操作中,學校與 NIH 會協商具體的間接費用,而且間接費用的歸類也存在一定的靈活性。比如危險廢物清除費、技術支援員工的工資等也可能被劃分在間接經費裡。
在 2023 財年,NIH 向 2500 多所醫學院、大學和其他研究機構的 30 多萬名研究人員提供了約 5 萬筆贈款,總計 350 多億美元,其中約 90 億美元用於間接成本。
根據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在 2015 年的調研資料顯示,高校的平均間接費用在 25% 至 33%,擁有醫學院的機構通常位於該範圍的高值。
然而,特朗普政府率先發難的哈佛、耶魯、約翰霍普金斯三所高校,間接費用比例卻超過 60% 以上,甚至接近 70%。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馬斯克會說高校 “打劫” 了。
對於打算送孩子去美國讀本科和碩士的家庭來說,這或許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隨著研究經費的減少,學費收入對學校變得更為重要。
因此,大學可能會增加對全額支付學費的國際學生的錄取機會,特別是在本科和非研究型碩士專案。
2 月初,耶魯大學就宣佈了本科擴招計劃:從 2029 屆起,本科每年擴招 100 人,每屆達 1650 人,四年後總規模達 6600 人,這是繼 2017 年後首次本科擴招。相關連結:耶魯擴招100人,爬藤大門真的敞開了?(←點選檢視)
這無疑為廣大留學生打開了一扇通往名校的大門。
此外,如果研究預算縮減,大學可能會將更多資源投入到以教學為重點的專案中,會更注重開設與行業需求對接的專案。
包括建立新的專業碩士課程、證書課程和實習專案,幫助學生為進入職場做好準備。
2024 年芝加哥大學正式推出的 “4+1” 專案,允許本科生在五年內完成本科學位和碩士學位 ,該專案旨在簡化研究生入學流程,並提供獎學金和職業支援,幫助學生更好地為職業生涯做好準備。
然而,事物都有兩面性。擴招雖然帶來了更多的入學機會,但也可能帶來一些弊端。
一方面,為了彌補經費損失,大學可能會考慮提高學費,這對依賴自費的國際學生來說,意味著更高的教育成本;另一方面,擴招可能導致留學生在畢業後若想繼續從事科研工作或進入就業市場,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隨著招生人數增加,留學生數量激增,科研崗位和就業機會相對減少,許多人可能難以順利找到理想的工作。
總的來說,

美國留學的局勢正在發生變化,對於留學生而言,機遇與挑戰並存。

如果你正有留學美國的打算,一定要密切關注這些動態,提前做好規劃和準備,如果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掃描下方二維碼新增1對1留學顧問諮詢。

你對美國留學的這些變化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掃描二維碼,新增1V1留學諮詢顧問

【新時代新勢力 | 2025國際教育領軍者年會暨福布斯中國留學行業頒獎典禮】
2025年3月29日,上海將迎來一場教育行業的頂級盛會——「新時代新勢力」國際教育領軍者年會!活動匯聚行業大咖,開啟深度圓桌論壇,分享前沿趨勢;同期舉辦國際教育行業交流晚宴,搭建高階合作平臺;更有2025福布斯中國留學行業系列評選頒獎典禮,見證行業標杆的誕生!
誠邀教育從業者、留學家庭及行業關注者共同參與!點選下方小程式,立即報名,搶佔席位,與領軍者同行!👇
多說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機制,很多小夥伴反饋說經常看不到我們的更新,這裡建議大家將我們的公眾號加一個星標,以免錯過我們的推送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