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H經費削減衝擊招生,美國高校正在緊急調整政策

自 2025 年 1 月 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再次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美國的高等教育和科研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作為全球最大的生物醫學研究公共資助機構,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每年撥款 470 億美元,支援美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的醫學、生命科學和技術創新研究。然而,特朗普政府於 1 月 27 日 釋出行政令,凍結所有聯邦撥款和貸款支付,包括 NIH 研究資金,並計劃削減 240 億美元研究經費
特朗普政府近期下令削減NIH的間接研究經費(F&A),將上限從原本的60%+降低至15%,導致高校面臨巨大財政壓力。這筆資金原本用於支援實驗室建設、裝置採購、行政管理和基礎設施維護,而削減帶來的缺口使得研究型高校不得不採取緊急措施,如凍結招聘、削減研究生招生規模、減少預算,甚至撤銷已發放的錄取通知。雖然聯邦法院暫時凍結了該政策的實施,但資金髮放仍處於停滯狀態,導致高校陷入不確定性。
NIH 預算削減對高校的影響
1. 研究資金短缺
NIH 主要資助美國高校的醫學、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研究,但此次削減間接研究費用的計劃將大幅降低大學的研究經費。賓夕法尼亞大學預計可能損失 2.4 億美元,而匹茲堡大學的 NIH 資金減少可能高達 1.15 億美元。對於嚴重依賴聯邦研究經費的高校而言,這種變化可能導致科研專案停滯,研究基礎設施削弱,甚至波及學術崗位。
2. 研究生/博士生招生受限
由於 NIH 資金削減直接影響實驗室的運作和科研專案的持續性,部分高校不得不減少研究生以及博士生的錄取人數。例如,賓夕法尼亞大學宣佈削減 35% 的研究生招生,並要求部分院系撤回已發放的錄取通知。匹茲堡大學則直接暫停了 2025 年秋季的所有博士錄取,直到資金狀況明朗。此外,南加州大學(USC)和範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也採取了類似的招生凍結措施,預計影響範圍將進一步擴大。
3. 影響研究質量和學術競爭力
研究生以及博士生是高校科研體系的重要支柱,許多研究專案依賴博士生和研究生助理的工作。削減研究生招生不僅降低了高校的科研生產力,還可能影響其在全球學術排名中的競爭力。一些教授對大學的決策表示不滿,認為這些調整缺乏透明度,且可能長期削弱學校的研究能力。
美國高校的應對措施
面對 NIH 資金的不確定性,多所高校已採取緊急措施:
賓夕法尼亞大學(Penn): 大幅削減研究生招生,部分院系撤銷已發放的錄取通知。
匹茲堡大學(Pitt): 直接暫停 2025 年博士項目錄取,等待 NIH 資金狀況明朗後再做決定。
南加州大學(USC): 宣佈凍結部分研究生招生,並評估 NIH 預算削減對學術專案的長期影響。
麻省理工學院(MIT): 暫停部分非教學人員招聘,並預計損失 3000-3500 萬美元 研究資金。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醫學院實施招聘凍結,並重新評估研究資助計劃。

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凍結教職人員薪資增長,並計劃削減 10% 的非人員開支。

範德堡大學(Vanderbilt): 短暫暫停研究生錄取,隨後調整招生策略以應對財務壓力。
對國際學生的影響
此次 NIH 資金削減不僅影響美國本土學生,也可能對計劃申請美國研究生專案的國際學生產生深遠影響
1.研究生錄取難度增加
由於博士和碩士專案的招生名額減少,國際學生未來申請研究型學位可能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尤其在 STEM 領域,許多研究經費來自 NIH,減少招生可能意味著國際生的錄取比例下降。
2.助學金和獎學金資源減少
研究生以及博士生通常依賴學校提供的研究助理(RA)或教學助理(TA)職位獲得學費減免和生活補助。但 NIH 資金減少將直接影響高校提供這些崗位的能力,未來國際生可能需要更多資金以完成學業。
3.簽證和就業前景不確定性增加
許多國際學生依賴研究生簽證(F-1)及其附帶的 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 計劃進行實習和就業。如果高校削減研究專案,國際生的實習和就業機會也可能減少。
雖然 NIH 預算削減尚未最終實施,但由於資金的不確定性,多所高校已開始調整招生計劃。如果 NIH 資金削減政策全面推行,未來可能有更多大學 縮減博士生專案、減少助研崗位、甚至凍結研究生招生。
與此同時,一些大學正在探索替代資金來源,如企業研究合作、私立基金會資助和校友捐贈,以降低對聯邦資金的依賴。例如,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已經啟動更多企業合作計劃,以支援 STEM 研究的持續發展。
更多精彩:
相關閱讀:

內容綜合自網路。本文版權歸屬作者和原載媒體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