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難找被迫妥協,美國年輕一代迴歸家族接棒事業漸增

(路透)
在就業市場持續遇冷與經濟不確定性的雙重壓力下,美國年輕一代正掀起迴歸家族企業的“逆向接班潮”。
最新資料顯示,越來越多小企業主將事業傳承寄望於子女,而經濟現實與職場變革正重塑著傳統家族企業的代際交接模式。
根據市調機構Barlow去年對全美8754位小企業主的調查,42%的受訪者計劃在未來五年內交棒,較五年前增長6個百分點。其中,28%的企業主明確表示正尋找家族成員接手,這一比例折射出家族企業作為就業穩定器的角色日益凸顯。  
人力資源平臺Gusto的追蹤資料進一步印證趨勢:自2018年以來,僱用老闆成年子女的小企業數量翻倍,2025年1月同比增幅達13%,覆蓋約1200家企業。Citizens金融集團商業銀行業務主管瓦倫提諾指出:“這是30年來首次出現年輕一代對繼承家族事業興趣反超自主創業的現象,經濟寒冬正推動價值觀轉變。”
新冠疫情打亂全球職涯路徑後,人工智慧革命與貿易格局震盪接踵而至,年輕求職者面臨更嚴峻的就業市場。史威瑟的案例成為這一代際轉變的縮影:原本計劃赴日教英文的他,因疫情被迫中斷職業規劃,最終選擇加入母親瓦爾創立的諮詢公司Content Rules。儘管母親長期期待他擔任科技主管,史威瑟仍坦言:“我正在探索,是否要將一生投入這家公司。”  
這種猶豫並非個例。瓦爾雖已為兒子調整工作內容以貼合其興趣,但仍需在“子女幸福”與“企業存續”間尋求平衡。她坦言:“強迫他做不喜歡的事可能兩敗俱傷。”
家族企業策略師普拉斯特觀察到,越來越多客戶試圖將企業傳給缺乏行業經驗的子女,但“空降”的年輕一代常因能力斷層遭遇困境。他直言:“當前趨勢看似利好子女,實則暗藏風險——部分人僅將家族企業視為過渡期的‘跳板’。”  
普拉斯特曾撰文呼籲企業主謹慎對待代際交接,指出未受過專業訓練的家族成員可能淪為“高薪實習生”,其價值未必優於外部人才。他建議,企業應制定清晰的考核機制,避免將傳承異化為“情感綁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