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東陽
來源:李東陽朋友圈
文章已授權
近年來,熱錢湧動,烈火烹油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成了黑公關們眼饞的“唐僧肉”。
比亞迪、理想、長城等企業,都吃到過黑公關的苦頭,嚴重者一整個車系潰敗收尾。眼看著汽車行業淘汰賽愈演愈烈,車企們開始懸賞重擊向黑公關開炮,企圖撕下這塊難纏的“狗皮膏藥”。
這一次,麻煩找到了鴻蒙智行頭上。
3月2日,鴻蒙智行先是在微博甩出一張“懸賞令”——最高500萬元人民幣,徵集黑公關線索。
重賞之下必有迴響,3月4日,鴻蒙智行法務發微博稱某公司操縱水軍抹黑鴻蒙智行,多人已被緝拿歸案。

圖源:鴻蒙智行法務微博
這場車企版“掃黑風暴”,讓黑公關們體會到了什麼叫“鍵盤敲得響,手銬來得快”。
但我想車企們仍舊笑不出來,因為打擊“黑公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畢竟黑公關長期蟄伏在企業生長的必經之路上,時不時跳出來咬你一口,傷口流血是小事,感染上不治之症是要命的大事。

“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是早期車企們遭遇黑公關被無情宰割的真實寫照。
鴻蒙智行之所以選擇向黑公關宣戰,起因於之前尊界S800的技術釋出會。
為了秀肌肉,釋出會上放了一段在零下20℃極寒環境下,尊界S800與邁巴赫S680的對比測試影片。
測試中,尊界S800和邁巴赫S680在過玻璃、水面、白沙過程中,尊界S800做到了“白沙不揚、踏水無痕、玻璃不碎”,而邁巴赫S680則無一項達標。

車企間的拉踩大戰咱們見得不少,本質還是為了凸顯自己的技術。尊界S800宣稱其底盤技術:可提前識別路況,主動控制懸架“跳”過障礙,做到平穩駕駛。
但隨後,一位自稱是釋出會上測試邁巴赫車主的網友出現,稱自己的車輛在未被告知的情況下被用於高強度測試,且維修費用未獲賠償。
之後,江淮汽車緊急回應:測試車輛透過正規渠道租賃並明確用途,不存在暴力測試情況。
不過緊接著,網上出現了大量質疑尊界的訊息,有網友指責尊界隱瞞測試目的,甚至猜測輪胎被放氣,要求公開測試細節。
還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網友,將賓士的一張微博截圖P圖,以此來嘲諷尊界。

2月28日,尊界汽車法務發文,對涉案的譚某某等相關違法行為進行依法處置。

圖源:尊界法務微博
一直到3月4日,鴻蒙智行披露了事件最新進展,表示2024年5月以來,某公司操縱數十家MCN機構使用上萬個賬號釋出、評論大量惡意造謠、抹黑、詆譭鴻蒙智行品牌及產品的虛假資訊,嚴重誤導社會公眾,損害鴻蒙智行品牌和產品聲譽。
不過理性來講,黑公關事件固然可惡,但不少網友是對尊界“拉踩”邁巴赫的行為表示不滿,這一舉動敗壞了不少路人感。
因為營銷是與時俱進的,還記得在小米SU7釋出會上,雷軍霸氣放話“定價對標特斯拉”,而且在車輛引數介紹時,也多以特斯拉為比較物件,這是行業頭部逃不脫的命運。
但在小米汽車發微博慶祝小米SU7 Ultra重新整理上海國際賽車場官方認證圈速紀錄,出人意料的是,保時捷轉發微博向小米表達了祝賀,被網友們怒贊格局真大,真正的強者從不吝嗇讚美。

圖源:保時捷微博
雷軍在釋出會現場表示:“我很震驚,保時捷更有格局更有實力。這一條我讀了10遍以上。”
看到沒,車企營銷的風向正在發生變化,這是鴻蒙智行需要警醒的動向,同樣是整個車圈要學習的營銷思路。

這場戰役的背後,是汽車行業競爭白熱化的縮影。當技術差距縮小,營銷戰逐漸演變為“黑公關暗戰”。
對於車企們而言,這是有關生死存亡的危機性事件。
尤其是鴻蒙智行以及國產新能源,更應該警惕類似情況發生,因為技術越硬,輿論越需“防彈衣”。
這話怎麼理解?
以尊界S800為例,其搭載途靈龍行平臺(行業首個自主智慧數字底盤)、天使座主動安全防護系統(4顆雷射雷達+全域冗餘設計)等技術,這種技術領先性容易使其成為競爭對手的“眼中釘”,甚至威脅到某些國際品牌的定價權。
而且普通消費者往往對技術認知有所欠缺,更依賴於外部資料,所以黑公關容易用資訊差來製造恐慌。
同時作為新興品牌,鴻蒙智行以及新國產能源品牌尚未建立如傳統車企般的使用者基礎,更易受輿論波動影響,抗風險能力較弱。
理想MAGA的折戟背後,就有一些針對性的組織力量在推動。
正因此,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開始懸賞重金整治黑公關,意圖用魔法打敗魔法。
如2月17日,小鵬汽車法務部發文稱,2月13日,小鵬汽車就有人在網路上造謠“L3級自動駕駛首例判決”向公安機關報案,現案件已偵破,主要犯罪嫌疑人涉嫌尋釁滋事罪已到案。
2月28日,自媒體“尹哥普及新能源”持有人尹某透過其社交賬號釋出影片,就其此前關於蔚來公司及樂道品牌的不實言論公開道歉。

圖源:抖音截圖
備受網友們喜愛的小米汽車同樣沒躲過去,1月份,小米法務部發文稱,涉嫌惡意抹黑小米汽車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某平臺博主及其同夥多人,已被依法緝拿歸案。
新能源們瞄準的就是拿錢辦事這套邏輯,2月19日,“比亞迪網路舉報中心”發文稱,近期,獲得一批新線索及證據,涉及了一些“黑公關”、“黑媒體”的情況。
同時對8位資訊提供人,給予1萬元到100萬元不等的獎勵。
但需要注意的是,隨著AI等技術的廣泛普及,網路黑產也學會了狡兔三窟,朝著隱匿化、偽裝化的方向發展。
未來不但需要車企發力,平臺同樣要擔負起監管責任,將給黑公關現象扼殺在搖籃裡。
長征路上的新能源車企經不起任何惡意中傷。

當車圈進入淘汰賽,一個共識是:必須卷,但要卷得有價值。
因為淘汰賽的陰暗面是惡性競爭,黑公關事件暴露出的是“輿論戰”對品牌聲譽的致命威脅。
真正的“君子對決”應如圍棋——既分高下,也共同做大棋盤。若陷入“互潑髒水”的泥潭,最終損害的是中國汽車的整體形象。
注重技術、效率和生態的全面競爭,才是這場車圈淘汰賽的本質。
如比亞迪用仰望U8衝擊百萬豪車市場,吉利則以路特斯、極星佈局高階,雙方在高階化賽道正面交鋒而非互相詆譭;價格戰的比拼是透過規模效應和成本控制爭奪定價權;從單一車機到智駕系統,車企正從單一產品競爭轉向智慧生態博弈。
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邏輯是: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

圖注:長安汽車釋出會
造車新勢力激盪十年有餘,如今留在牌桌上的只剩下十幾家,數百家車企被拍在了時代的沙灘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曾表示,造車新勢力“抱團”求生,或許是“季後賽”的激烈爭奪戰中一個不錯的出路。
在輿論戰上的小打小鬧只是一方面,中國車企的競爭必須服務於更大的目標:在全球市場挑戰豐田、大眾等傳統巨頭。
如今車企巨頭之間的“合縱連橫”已成大趨勢,在這方面日本品牌尤為重視,既然錯過全球電動化與智慧化浪潮黃金視窗,就要想方設法尋找彎道超車的機會。
所以我們能看到,豐田、斯巴魯、馬自達合作研發內燃機替代燃料,豐田、本田和日產加強合作汽車軟體開發,這種抱團取暖的姿態,目的是使得日系車企共享相同的技術方法,提高資本配置的效率,縮減一些不必要的支出。
如何做到規則共建、生態互補、技術協同,值得國產車企們深思。
只有各個品牌之間“互為犄角”,中國汽車才能真正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
正如圍棋棋局裡的經典名言:“真正的勝負,在於如何讓對手的存在成就自己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