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少吃就能瘦?BBC震三觀紀錄片告訴你:人胖分3種,並不都能靠節食減肥!

減肥,人類有史以來最遠大、最持久、最慘烈的戰鬥。

現在的人為了減肥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各種方法都有,甚至還有去電療、火療的。
然而,就像聽了很多人間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大部分人明明學了一堆方法也還是沒能減下肥。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您有或者有過肥胖的困擾,您瞭解自己為什麼胖嗎?自己的胖屬於哪一種?您的這種胖真的能靠節食減掉嗎?
其實人類長胖這個事並沒有那麼單純。
BBC就專門拍了個紀錄片來講這個問題,原來肥胖至少分為3種,而且每種需要的減肥方式是不一樣的!
這部紀錄片名字叫:《完美的飲食》The Perfect Diet for You?
先不說具體的3種肥胖型別,這整個片子中最重(雷)要(人)的一個觀點是:
減肥與意志力沒!啥!關!系!
沒錯,我們平常聽到的主流觀點似乎都把“瘦不下來”歸為“太懶”,因此很多人也把這作為鄙視別人的資本。
但這部紀錄片則在努力破除這種誤解、告訴大家減肥其實並不是一個意志力問題,而是一個方式問題:
這真是振奮人心啊~但究竟要怎麼改變習慣呢?
這裡說的習慣當然主要就是指飲食習慣了,畢竟肥胖主要是吃出來的,而這就要講到這部片子的主題了:個性化的減肥飲食方式。
也就是根據每個人的基因、心理等等特徵,對症下藥制定的減肥方法。

BBC這回當然也和往常一樣,要做實驗。
這次他們從全英國找來了75名肥胖志願者,一邊研究他們的問題一邊為他們量身定做減肥方案、告訴他們該怎麼吃。

當然,他們找來的志願者都是比較極端的肥胖型別,我們大部分的減肥者其實還沒胖到那個地步;但是底層的原理是一樣的,所以這個實驗對於所有想減肥、或者單純想保持身材的人都有用。
而整個實驗的一開始,就是那個分組環節。
在經過了一系列測試之後,這75名志願者都被定位到了3種肥胖中的一種:
那麼這究竟是怎樣的3種呢?如果你也有肥胖的困擾,想知道自己是屬於哪一種嗎?
下面我們就來全部盤點一遍。
– 第1型 –
 歡宴者 
Type #1. Feasters
實驗的一開始,這些小白鼠志願者還不需要進行節食。
事實上,節目組給他們安排了一頓盛大的晚宴,要酒有酒,要肉有肉,還有樂隊現場演奏。算是“最後的晚餐”吧!
這簡直就是美夢成真啊,所有的志願者當然都放心大膽地開吃了,別提有多高興了。
然而,他們不知道,其實自己的四周現在已經佈滿了隱藏攝像機,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監視之下,而且還有專家們在後臺即時分析他們的行動。
這場晚宴中有一場壽司大餐,是那種轉檯壽司,一盤一盤的新鮮壽司源源不斷地流過來,而這是為了測試志願者中的第一個型別:
“歡宴者(Feasters)”
這種肥胖型別是什麼意思呢?
簡單地說就是:一開始吃東西就停不下來。
而這種現象的原因,其實並不是意志力的問題,而是生理層面的問題,是基因上的問題。
想要鑑別這種型別的人也很簡單,只要測量他們腸道荷爾蒙的變化就可以了。
在測試當天,科研團隊測量了每個人的荷爾蒙含量
簡單來說,如果你在飯前飯後的腸道荷爾蒙變化不大,那你大概就是歡宴者:
片子中還具體闡釋了這種肥胖型別的工作原理,他們在吃了同樣多的食物之後,身體產生的反應是比普通人弱很多的。
當食物進入腸道時,激素含量會升高;這些激素是化學訊號,他們隨血液流動、抵達大腦,並能告訴大腦:
我們吃飽了、不能再繼續進食了。
但“歡宴組”成員的這些腸道激素產生得較少,這意味著告訴大腦停止進食的訊號非常微弱。
那麼,這樣的基因問題具體能帶來多大的影響呢?
影響非常大,一個歡宴者的進食量能夠輕易達到普通人的2-3倍,甚至更多。
如果你也是屬於那種吃很多還不覺得飽的人,那麼你很可能就是一名歡宴者……
– 第2型 –
  情緒性進食者  
Type #2. Emotional Eaters
第二種人的問題和第一種人不同,他們的飲食問題主要是心理因素導致的。
他們就是情緒性進食者(Emotional Eaters)他們的飲食與心理問題有關。
簡單地講,這些人就是在情緒波動大的時候吃很多東西,也就是會吃很多慰藉性食品(comfort food)。
要鑑定這種人也不難,只要測一種叫作皮質醇的物質就好。
那麼這種心理性的暴飲暴食到底是怎樣一個原理呢?片中對此也給出瞭解說:
注意,這個現象並不只是情緒性進食者獨有的,我們每個人都有,只是這些人的更嚴重。
仔細一想確實是這麼回事,每次緊張或者心情不好,就想吃甜點和薯片,還好忍住了~
而情緒性進食者則通常忍不住,他們會比一般人多吃很多東西:
食物,是他們的主要慰藉來源
而對於那些能從其他方式尋求慰藉的人,情況就會好得多。如果你恰好能從運動中獲得這些東西,那真是太幸運了。
你緊張的時候會想吃東西嗎?會吃很多嗎?如果是,那你可能就是情緒性進食者了。
– 第3型 –
  持續進食者  
Type #3. Constant Cravers
第三種人的問題同樣是生理上的,他們和歡宴者不一樣,不是一吃就停不下,而是一天到晚都餓。
他們就是所謂的持續進食者(Constant Cravers)。原理如下:
那麼這種肥胖基因是怎麼運作的呢?
它的原理是:讓我們的身體誤判自己的脂肪含量。
正常情況下,如果一個人身上的脂肪已經足夠,他們就不會那麼渴求食物。
但持續進食者則不同,他們身體中的那種停止進食訊號被擾亂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會一直餓。
它們讓大腦認為身體需要不停地儲存脂肪,結果就是,這些人一直都很餓。
而更麻煩的是,他們更想吃的還都是一些讓人容易長胖的食物。
仔細一想,這個類別的打擊面是不是有點廣?好多人都有這個傾向吧……
OK,三種類型就這麼劃分完了,那麼問題來了:怎麼解決呢?
接下里,片中就分別講了3種類型的人到底需要什麼。
– 解決方案1 –
  歡宴者的減肥方法  
要講不同的人如何減肥,我們需要先講講減肥這件事最基本的原理。
簡單地講就是給自己製造能量缺口,讓身體消耗囤積的脂肪。

當我們吃東西時,身體把食物轉換成葡萄糖之類的糖類。
但在我們禁食期間,就沒有糖類了,身體就會轉化儲存的脂肪。於是,身體開始燃燒脂肪提供能量,這樣我們才能減肥。
而這對於歡宴者來說很困難,畢竟他們很難停止吃東西。
那他們需要什麼呢?那就是讓自己儘量少餓。他們需要那些能維持飽腹感的食物,這樣就能減少自己進食的次數。
事實上現在已經有一種很成熟的飲食方式,專門應對這種問題,那就是低GI飲食,可以有效提升飽腹感。
低GI飲食包括哪些東西?
光聽這名字似乎覺得它很倒胃口,但是仔細看了它的構成之後,似乎覺得還挺誘人的,因為可以大魚大肉!
而且,除了富含蛋白質的肉類,還能吃一些特定的主食,只要它們是低GI的就行。
這些食物不光不會讓你的血糖波動,而且還能帶來持續的飽腹感。
那麼,另一方面,什麼東西不能吃呢?
這就是需要注意的地方了,因為那些不能吃的東西在我們的日常飲食裡面很常見哦!
總結一下似乎就是:精製的碳水食品都不能吃太多。
– 解決方案2 –
  持續進食者的減肥方法  
持續進食者的問題有點麻煩,畢竟他們肥胖的根源就是“不停在吃、不停想吃”,而他們如果要減肥又必須得減少自己吃的東西。
因此,普通的節食方式在他們身上通常行不通,因為太痛苦了。
那怎麼辦呢?
實際上,針對這樣的肥胖問題,現在也已經有比較成體系的節食方法了,那就是間歇性節食
看起來還是很人道的,一週中有5天可以正常吃飯,只需要花兩天的時間對自己狠一點。

那這兩天需要有多狠,片子中給出了一個明確的數字:
正常的男性一天需要2500大卡的熱量,女性少一點;而這種飲食方式要求有兩天只吃800大卡,這是相當大的一個能量缺口。
也就是說,他們每週會花2天的時間突擊燃燒脂肪。
至於飲食方面的禁忌,其實和前面的歡宴者差不多,畢竟健康的飲食都是相似的,不健康的才各有各的作死。
對於持續進食者來說,同樣要避免精製的碳水食品。
另外還不能吃太多水果,因為那也是高糖的食物。
而可以吃的當然就是各種高蛋白的食品+蔬菜了。
這一點也和前面一個型別一樣。
另外當然,一週只節食2天並不代表另外5天可以放縱,那5天還是要按健康的方式來吃,只不過無需太在意卡路里總量。
嗯,這個聽起來比長時間節食要容易多了。
– 解決方案3 –
  情緒性進食者的減肥方法  
對於情緒性進食者來說,也是一樣的,那就是要控制飲食。
這一點並不奇怪。
但問題是,他們的這種暴飲暴食源自心理因素,這樣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
那怎麼辦呢?
片中給這一組制定的方法和其他兩組的差別很大,因為他們主要需要解決的是心理性問題,所以這個方法也是心理性的。
那就是團隊支援
看到這,你是不是覺得研究組對這一組的人很敷衍?只需要搞團隊合作?這樣就能減肥了?
這種說法有依據嗎?其實,是有的!
片子很快就給出了生理方面的理論依據,因為心理上的壓力同樣是來源於我們身體內部的變化。
當大腦覺得我們身處困難時,就會透過身體出發一些改變。
它會改變我們的血壓、加快心率,併為肌肉釋放能量。
處在這樣的壓力狀態下,讓我們很難克服面臨的挑戰。
而團隊的支援,能夠對我們的大腦進行積極地刺激,從而應對壓力帶來的負面生理變化。
一旦這種負面變化被緩解了,節食一類的苦差事當然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這時就需要團體的支援。鼓勵可以啟用大腦的動力區域,讓你克服壓力、達成目的。
所以,看到這我們似乎可以看出,即使是情緒性進食者的這種心理問題,歸根結底也是生理性原因造成的。
如果不搞清楚自己到底屬於哪一種,減肥真的是相當難啊…
另外,根據片中給三組人推出的飲食方式,我們似乎也能發現,所謂的健康飲食都有很強的共性呢。
高蛋白+蔬菜,避免高脂肪+高糖,只吃非精製的碳水,讓消化儘量慢下來……
那麼,如果你也有相似的問題,現在你弄清楚自己屬於哪一種了嗎?
最後問問大家: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和我們討論!
好文推薦

圖片及資訊來源: 非註明原創均來自網路,文章/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絡留言,會立即刪除。

宣告:本公眾號釋出的文章和圖片等出於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完全真實性,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其他媒體、網路或個人非獲授權不可使用本公眾號的內容,違者需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本公眾號不對文中出現的所有第三方廣告,以及釋出的所有廣告負有任何責任。
Sources of pictures and information: All non-watermarked or specified are from the Internet
Disclaimer: The articles and pictures published on this official account are for the purpose of disseminating beneficial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and do not mean agreeing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ing the complet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 and do not make any guarantees about their scientificity and seriousness. Other media, networks or individuals are not allowed to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official account without authorisation, and those who violate it shall bear legal responsibilities such as copyright. This official account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ll third-party advertisements appearing in the article, as well as all advertisements publish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