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醫學認為,人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宜順時而養。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肝病科副主任醫師李曉玲介紹,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從這一天起,陰退陽長,陽氣開始由“冬藏”向“春生”轉變。
李曉玲表示,春天吃辛味,可幫助人體排出五臟六腑的陳氣,同時又能提升陽氣、疏理肝氣。
比如,辣椒、生薑、大蔥、洋蔥、香菜、韭菜等食物對護陽有幫助。
很多人都有過這種體驗:吃完辣食後出一身汗……正是因為辛辣之味能發散、行氣、驅寒。
以辣椒為例,宜吃新鮮的辣椒,幹辣椒、辣椒麵則要少吃。
吃辣的同時要避免油膩、高鹽、高糖等重口味,如果太辣。
不僅因為它在春天最鮮嫩、營養價值高,還因為它具有多種保健作用,非常適合春天吃。
韭菜性溫,味甘、辛,有健胃、提神、補腎、行氣、散瘀的作用。
春天人體肝氣比較旺,而肝屬木,木又克脾土,所以肝氣盛就容易脾胃不好。
韭菜因含有植物性芳香揮發油而散發出強烈的特殊氣味,這種獨特的辛香之氣,有利於行氣導滯、疏通人體的氣機。
韭菜富含多種維生素,粗纖維非常豐富,對於大便秘結的人,食用韭菜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有利於大便的排出,可以達到預防大腸癌的作用。
同時這些維生素和纖維素,有利於減少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有助於降低血脂,防治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等疾病。
春天陽氣升發,此時人體也需要養陽補陽。中醫認為,韭菜性溫,有補腎壯陽的功效,也就是說有韭菜有利於滋養人體的陽氣。
像常見的腎陽虛引起夜尿增多、腰膝痠軟、鬚髮早白等症狀,以及容易感冒人群,應該在春天多吃韭菜。
很多人喜歡吃韭菜是因為喜歡它的刺激氣味。這氣味正是來自韭菜含有的
硫化物。
這些硫化物不僅具有殺菌消炎作用(抑制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還能幫助人體吸收維生素B1和維生素A。
將蝦仁洗淨;韭菜洗淨、切段;鍋內加油,再放入蝦仁和生薑翻炒,加調料,用小火炒4分鐘左右;待蝦仁入味後,再加韭菜翻炒至熟即可。
脾腎陽虛者,常見面色蒼白,面部或下肢浮腫,口淡乏味,脘腹脹滿,腰膝痠軟,腹部冷痛,四肢不溫,小便清長,大便稀爛,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
本文綜合自公眾號:健康時報、廣東省中醫院,如需授權請聯絡原作者。圖片來源:廣東省中醫院,侵權聯刪。
宣告:本平臺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影片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絡及時處理。
點選圖片檢視:《黃帝內經》不只是一部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