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瘦身,就得邁開腿、管住嘴。這是許多健康達人常掛在嘴邊的格言,也讓每天步行成為很多人選擇的健身方式。
那麼,究竟每天走多少步才算健康呢?很多地方的醫生建議每天走1萬步,但英國網紅Jack Massey Welsh對此感到好奇:為什麼是1萬步,能不能多走一點呢?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他決定用自己做實驗,看看每天步數超過1萬步,身體會有什麼變化。因此,他設定了一個目標:一週走25萬步,也就是每天3.5萬步,並且在油管(YouTube)上全程記錄並展示實驗過程。當大家都在期待實驗結果時,他卻在油管上發影片向網友們抱怨,痛苦地表示:“我徹底廢了。”

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1
準備好了出發
一週25萬步、一天3.5萬步,這樣的步數似乎只有“特種兵式”旅行打卡的朋友圈才會出現吧。對於沒有長期運動習慣的Jack來說,這個挑戰依然相當不小。事實上,英國人每天的平均步數通常在三四千步左右,若有長時間的通勤或需要活動較多的工作,步數也許會達到五六千步。因此,Jack認為只要把每天的步數合理分配,他就能順利完成挑戰。
為了能直觀地比較實驗前後的變化,Jack決定先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詳細測量,包括體重、三圍和腳圍,並拍照記錄。他擔心大量步行可能導致肌肉流失,於是決定每天額外攝入150克蛋白質,同時還特別服用了氨基葡萄糖來保護自己的關節,以應對高強度的負荷。

一切準備就緒後,Jack在實驗的第一天一大早就起床了。天氣晴朗,他興奮地開始了漫長的步行。在經過兩小時的漫步後,他的步數達到了15500步,基本上已經把家附近的地方走了個遍。然而,最先發出“求停”的卻是他的腳跟,實在是太累了。
回家脫下鞋子後,他才發現雙腳已經溼透了,原來徒步行走也能出這麼多汗。既然出汗了,就意味著卡路里在消耗,於是他決定午休過後繼續暴走。但到了下午,他明顯感覺到比上午更加疲倦,精力大不如前。為了湊夠步數,他決定晚上再帶著狗狗在家附近溜幾圈,最終順利完成了任務。
檢視步數,達到了38965步,完全超出了計劃。雖然已經累得不行,他還是立刻倒頭就睡。儘管感到非常睏倦,但在他意識裡,似乎這個挑戰並不難,覺得自己能輕鬆應對第二天的步行,他心想:“最多腳疼一點而已。”

然而,Jack忽視了一個常識,那就是如果一個人沒有長期運動習慣,突然增加運動量,第二天早上起來時,肌肉痠痛的感覺可能會讓大腦產生“罷工”念頭。
果然,第二天早晨,他的腳底、腿部和關節都開始發出警告,刺痛和酸脹感充斥著身體,膝蓋也非常不舒服,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釘子上一樣。為了防止肌肉流失,他回家後增加了力量訓練的量,並補充了氨糖來保護關節。同時,他決定調整步數的分配,計劃將大部分步數集中在上午完成,這樣可以騰出更多時間休息,更好地恢復體力。

雖然疼痛的是他,但是網友們還是覺得最可憐的應該是他家的狗狗,因為被迫參與到實驗中,狗狗每天也要跟著增加走路的數量,所以影片中看到他家的狗狗基本都是一副睡不足的樣子。
2
勝利的曙光就在前面
接下來的第三天和第四天,Jack身體開始逐步適應了肌肉疲勞的感覺,好像感覺每天走那麼多路沒有那麼難,可是最難受的是關節的疼痛,以及腳趾和腳底的不斷摩擦,毫不誇張的說,他走的姿勢都開始時變得奇怪起來,因為實在是太痛了。

隨著不斷的步行,腳底的摩擦開始導致水泡,到了第四天,他的指甲竟然變黑了,整個腳踝也開始腫脹。為了緩解劇烈的疼痛,他開始服用止痛藥,還用上了防磨貼來減少摩擦帶來的不適。雖然這些措施在每天積累的步數面前似乎沒有多大作用,但至少能讓他不那麼疼痛。這種痛苦簡直讓人難以忍受,誰能想到,平時多走點路,竟然會讓健康的腳變得如此廢棄。
這時,Jack不僅在身體上感到巨大的痛苦,心理上也開始出現了掙扎。儘管如此,距離挑戰結束只有兩天,他看到計步器上的數字逐漸接近目標,望著自己那兩條可憐的腿,他咬牙堅持。每一步走起來,都像是一個世紀般漫長。此刻,他的眼睛緊盯著計步器,機械地完成著步伐,只希望數字儘快達到目標。

終於在第七天的傍晚25萬步的數字出現在他眼前的時候,如釋重負一般的他站在鏡頭前,眼含淚光,這種勝利的滋味估計就只有體驗過才能深刻理解。
你以為這就是結束了嗎?不不不,這個挑戰是有代價的,挑戰的“後遺症”在兩天後準時到來,Jack 的大腳趾徹底變黑,而且水泡也破裂了,腳踝也腫脹得不得了,花了好幾天才恢復過來,得不償失。

3
不穿裝備就來簡直是作死
最讓Jack興奮的是最後的體重變化,雖然變化並不是很明顯,只輕了2磅(約0.9公斤),但從側面看,小肚腩幾乎不見了,身體線條也更緊緻,整體效果還是不錯的。只是意外的是他的大腿變粗了0.5釐米,感覺也結實起來,所以他認為還是要堅持,但是這麼大的計量的突擊瘦身Jack還是不太建議大家模仿,太“廢腳”了。

每天三萬步,就真的那麼難嗎?看到Jack徒步一週腳就“廢了”的慘狀,網友們好像並不是很關心,也很難相信。一些留學生們甚至直言自己讀書的時候每天穿梭在購物超市和學校之間的步數每天都超過3萬步,也沒有見到腳有啥毛病。
此時很多網友開始關注到他的運動裝備,啥,洞洞鞋?


的確,Jack在這次的徒步挑戰中他的最大錯誤是忽視了一雙好鞋子的重要性。影片中的他只是在家裡找到隨便一雙舒服的鞋子就開始挑戰,有雨靴、洞洞拖鞋、普通慢跑鞋、普通布鞋,唯獨沒有一雙慢步鞋。
基本上都是沒有防水和腳掌加寬的設計,這就意味著對於腳踝的保護不足,加上他也沒有穿專門的恆溫排溼功能的襪子,這也就解釋了為啥他第一天襪子溼透了的尷尬,所以基本上他的體驗就是讓腳“活受罪”了。
可是他的實驗也足以讓普通大眾知道,堅持運動還是對身體有好處的,至少可以讓自己健康起來,只要運動得當,當然還需要一雙好的鞋子。
4
喜歡走路的英國人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一句話“飯後百步走”,很多人喜歡飯後散步來鍛鍊身體。但當一些朋友來到英國後,常常會感受到走路的頻率比在國內多了許多,尤其是英國人也特別熱衷於走路。對於在非倫敦大城市讀書或居住的小夥伴來說,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幾個月下來走的路程,幾乎相當於國內一整年的步數。而且,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很多英國人依然會穿著厚衣服、戴上帽子和手套,在雪地中漫步。
這種延續舊貴族愛好習慣的現象,實際上深受英國徒步文化的影響。許多英國家庭在週末會帶著孩子去進行徒步旅行,單純地走走路,親近自然。為了鼓勵更多人走路,英國還特別制定了步行政策,並透過拓寬人行道等措施為步行提供法律保障。即使是在疫情期間,政府也鼓勵大家錯峰出門走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2011年,英國政府釋出的新抗癌計劃《改善治療結果:抗癌新策略》中也專門提到人們要多走路,可以預防癌症。
在走路意識十分濃重的英國社會里,有了政府的倡導和支援,傍晚,無論是在街心公園,還是其他鄉間小道,英國人穿著休閒服裝,在這裡舉家散步的畫面就開始變得更加堅定。

不僅如此,學校裡還會鼓勵住近的孩子用“步行巴士”來學校,住遠的則是建議家長送孩子上學時將車停到遠離學校的街區,一方面能緩解校門口的交通壓力,另一方面可以保證家長和孩子們每天至少有10分鐘時間步行額度,能做到的孩子可以獲得一個小星星獎勵。
這真的是把走路刻到骨子裡的英國人,但是並不是說越多越好。倫敦西部的伊靈小鎮的某學校就曾經為每位女生髮步行計數器,鼓勵她們走路上下學,但當地政府也表示,每天1.2萬步是健康專家提出的保持現有體重的標準,希望大家也是在這個標準裡量力而行。
寫在最後:
凡事都要有個度,網紅Jack小哥的走路挑戰過於瘋狂,對於普通人來說沒有必要。但是在高科技越來越方便的當下,在工作學習之餘,還是需要找到勞逸結合的平衡點,才能更健康。
END

YouTube、Dailymail
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
歡迎關注我們

管理員長駐倫敦


分享、在看與點贊
我們將持續推送精彩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