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千億估值公司

首次揭秘Airwallex。
作者 I 周佳麗
報道 I 投資界PEdaily
Jack Zhang,全球創投圈都在打聽這位年輕的金融科技創始人。
2015年,當傳統銀行還在用上世紀70年代的SWIFT系統處理跨境業務時,Jack Zhang聯合其他三位墨爾本大學華人校友,在澳洲創辦了Airwallex空中雲匯。他們有一個大膽的願景:解決傳統金融基礎設施幾十年來的痛點,打造下一代的全球銀行。
十年間,Airwallex迅猛崛起,成為一個服務全世界超15萬家企業、年交易額達1300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身後集結了紅杉中國、騰訊、高瓴、和暄資本、DST Global等豪華投資人陣容,估值超56億美元。2025年公司年化收入預計將增長70%,突破10億美元大關。
“增長速度歎為觀止。”
目前,Airwallex已在全球23個辦公地點擁有1700名員工,持有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新加坡、英國、澳洲、歐盟、美國大部分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金融牌照和許可,業務已覆蓋180餘個國家和地區。
“傳統銀行就像老舊的撥號上網,而Airwallex他們要做的是金融世界的5G網路。”和暄資本創始人、CEO項與秋這樣評價。這位從2019年起連續13輪加註的投資人預測:“到2030年,Airwallex的年交易額有望超過1萬億美元,佔世界GDP的1%。”
四位校友率隊
締造一個超級獨角獸
眾所周知,傳統銀行的跨境業務就像老舊的鐵路系統——速度慢、成本高、路線固定。一筆簡單的跨境轉賬,可能要在5-6家銀行間輾轉,每經手一次就要被“收費”一次,更不用說那些複雜的合規要求和數日的等待時間。這不是上個世紀的故事,而是當今大多數企業仍在經歷的日常。
直到Airwallex出現,這樣笨拙的體驗終於迎來轉變。2015年,Jack Zhang和Max Li與他們另外兩位墨爾本大學校友Lucy Liu和Xijing Dai聚到一起,他們對眾多小型企業所面臨的跨境支付困境感同身受,醞釀著開發一系列產品,搭建一種更快、更便宜的跨境支付方式,建設下一代的全球性銀行,與滙豐、花旗競爭。
“傳統銀行用20世紀的方法解決21世紀的問題,我們需要徹底重新思考全球金融基礎設施”, Jack Zhang曾說。
Airwallex的解決方案是建立一個雲端原生的全球金融網路。就像智慧手機取代功能機一樣,他們正在用網際網路思維重構銀行業務:即時到賬、透明費率、一站式管理。目前,這個網路已經連線了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支付系統,處理速度比傳統銀行快80%,成本降低70%。
“從成立到今天,Airwallex的願景一直是成為賦能企業跨越國界發展的全球金融基礎設施。”項與秋透露,從第一次看到Airwallex的BP起,這樣的願景從未變過。
當然,Airwallex的野心遠不止於支付。他們宛若金融革命者,正在打造一個包含賬戶體系、信貸服務、資金管理在內的完整金融生態。就像支付寶重塑了中國金融業,Airwallex要重塑全球金融版圖。
現在,Airwallex為全球超15萬家企業提供服務,包括SHEIN、TikTok、網易遊戲、GLP普洛斯、飛書、騰訊音樂、得物等耳熟能詳的國內明星企業。與此同時,公司也正利用其強大的全球支付網路幫助矽谷公司走向全球,客戶包括Brex、Navan、Deel、Qantas、Rippling、Bolt等一眾高速成長的全球化科技公司。整體來看,Airwallex在2024年的客戶數量相比上一年增長50%。
美國、加拿大和拉丁美洲市場是Airwallex在全球取得成功的關鍵,2024年公司在美洲市場的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0%。目前,公司在舊金山設立了永久美國總部,在紐約和奧斯汀開設了辦事處,並在多倫多和聖保羅增聘了團隊成員。
同時,其在歐洲、中東地區業務規模也持續快速增長。2024年,這部分地區收入同比增長152%,支付交易量同比增長125%。超過50%的當地客戶使用Airwallex的一種及以上產品,包括商業賬戶、費用管理、資金管理以及虛擬卡和實體卡。
業務資料說明一切——2024年8月,Airwallex年交易額突破了1000億美元,同比增長73%;年化營業收入(ARR)突破5億美元。在僅僅3個月後,ARR就達到6億美元,年交易額達1300億美元。今年一季度,ARR更是突破7億美元。
2023年底,Airwallex空中雲匯實現正向現金流。自2024年第一季度起,公司季度毛利的同比增長率從40%迅速攀升至78%,超乎想象。
"當傳統銀行還在用傳真機時,Airwallex已經建好了量子通訊網路。"項與秋打了一個比方。在全球AI創業浪潮中,Airwallex正成為這些天生全球化企業首選的金融基礎設施。就像AWS之於雲計算,Airwallex正在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的金融基石。
這場金融革命,才剛剛開始。
集結一支豪華投資人隊伍
十年之間,一場融資往事酣暢淋漓。
2015年,當四位年輕人在澳洲墨爾本的辦公室裡討論如何用程式碼解決跨境支付的痛點時,沒人能想到,三年後公司就成為獨角獸,並吸引來一支堪稱"全球創投全明星"的投資隊伍——紅杉中國、騰訊、高瓴、DST Global… 這當中,和暄資本Hermitage Capital連續押注了13輪。
時間回到2017年, Airwallex融完A輪,獲得來自紅杉中國、騰訊以及MasterCard等投資方共計1300萬美元的A輪融資。彼時,紅杉中國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表示:“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序的加快,外匯交易和跨境支付受到了越來越多企業關注。我們相信,Airwallex不斷完善的跨境支付解決方案,能真正幫助中國企業解決這一痛點,從而助力他們在全球競爭的舞臺上更好地展示自身價值。”
2018年,伴隨業務全面爆發,更多投資界big name趕來,Airwallex開啟了兇猛的融資步伐,幾乎保持著一年至少一輪融資的節奏。6月份,Airwallex完成來自騰訊和紅杉中國領投,高瓴、維港投資等機構跟投的8000萬美元B輪融資。5個月後,Airwallex再官宣DST Global領投的1億美元C輪融資,至此躋身全球獨角獸之列。
也就是說,2018年短短半年多的時間裡,Airwallex融完了B、C兩輪共計1.8億美金。令人驚歎的融資規模背後其實是一個高速增長的樣本——從2018年初到2019年年末,Airwallex的月交易量兩年間翻了100倍。 
一個鮮少人知的插曲是——在2018年底,估值超900億美元的支付科技公司Stripe曾向Airwallex開價8億美元,看中其強大的全球網路,希望將之收入囊中。同時,Stripe還給創始人團隊開出了額外支付3.5億美元現金的條件。
所有人都以為這是完美結局。
但Jack Zhang拒絕了。他認為Airwallex想象力遠不止於此,他們也能做到1000億美金估值。
後面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Airwallex在不到十年裡累計融資9億美元,最新估值超56億美元,除了紅杉中國、騰訊、高瓴等全球知名投資方持續增持,和暄資本Hermitage Capital也一直隱秘重倉。
“2018年春節我第一次和Jack在香港四季酒店大堂詳談,很快我就意識到Airwallex在進行一場偉大的革命,而我們和暄一定不能缺席。”曾在摩根大通操刀過多個世界頂級IPO、後於2017年出來成立和暄資本的項與秋回憶道。當時,管理10億美金不菲資金的和暄資本本只投"大型科技白馬",但Jack的願景、Airwallex的成長曲線讓項與秋興奮不已。在深度思考後,他做出了職業生涯最激進的決定:首投500萬美元,隨後連續13次追加,累計押注超1.1億美元。
“每次增持我們都衝在前面,因為看到他們正在建造金融界的AWS。”項與秋如此解釋。如今,改變全球銀行的預言正在兌現——Airwallex的全球支付網路已如同金融世界的雲計算平臺,服務著SHEIN、TikTok、Deel等新一代全球化巨頭。
從白板草圖到56億美元估值,從1300萬到9億美元融資,Airwallex的資本故事印證著一個更宏大的敘事:當舊金融體系跟不上全球化腳步時,總會有人重建規則。而此刻,那些連續下注13輪的投資人們,正在耐心等待Airwallex跨過萬億美元交易量的時刻。
超配藝術的實踐
最近幾年投資金融科技,被認為是一種非共識舉措,而如此大手筆,更是非共識中的非共識。“為何選擇如此重倉?”過往幾年,項與秋不止一次被同行問到這樣的問題。
“支付是現代商業的氧氣,這是一個滾雪球的賽道,複利效應明顯。”項與秋的洞察來自對金融史的研究。VISA和Mastercard用半個世紀證明,支付網路的規模效應會形成“經濟黑洞”——當交易量突破臨界點後,每增加1%的使用者,價值會呈幾何級增長。這兩家“支付鼻祖”的市值從2008年金融海嘯前後上市時的239億美元總和,膨脹到如今的1.1萬億美元,漲幅超過45倍。
但更讓項與秋興奮的是Airwallex的“雲原生”基因。傳統支付巨頭像鋪設電纜,而Airwallex直接搭建了5G金融網路。當Jack Zhang展示他們能在180個國家即時清結算時,項與秋看到了“金融界的AWS”雛形。
“一個GP的職業生涯中,遇見世界頂級創始人的機會能有幾次?”從業二十年,項與秋至今記得2018年那個深夜,當Jack Zhang拒絕Stripe 11.5億美元收購時展現的野心,“這是大格局的創業者——Jack眼裡看的不是退出,而是使命。”
也許只有這樣強使命感的創業者才有可能帶來顛覆式的偉大創新,也才有可能為投資人帶去豐厚回報。
而能否捕捉到這樣充滿使命感的巨鯨,也考驗著投資者的人脈、能力與眼光。投資界梳理發現,和暄資本的版圖中已經有多個相似的樣本。成立於2017年,這家支年輕的PE團隊沿著網際網路和科技賽道,8年僅投資了32家企業,重倉優質成長股公司,先後收穫了騰訊音樂、360數科、陸金所、地平線機器人、晶泰科技等很多轟動當時的IPO。
如此種種,是一種“超配”投資哲學的實踐——立足於GP的深刻認知,將資金聚焦在最熟悉、最高質量的專案上,而不是分散在許多平庸的機會中。正如項與秋一直強調的,好好把握幾個看準的機會,所得到的收穫比所謂的分散投資要好得多。
Airwallex便是和暄資本投資組合中最生動的超配實踐之一。而這需要投資人具備非凡的知識、勇氣和魄力。2022年科技股暴跌時,和暄資本反而加倉Airwallex,“價格合適,我們就會考慮增持。
項與秋和團隊之所以能做到,在於他們將每一筆投資視為買企業的部分所有權,而不是一張可交易的股票。他們只投資深度理解的公司,用“我擁有了這個生意”的角度看待企業,和創始人持共同的願景。只要進入,那便與企業長年共生存。至於何時上市、持有多久、賺多少錢,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項與秋的實踐哲學中,投資是一個“等待的遊戲”——等待抓住一個好機會、等待一個好生意做大、等待一個合適的時間賣出。
他發現,市面上總會流傳有些投資人在某個專案上賺了幾十倍的故事,但卻很少聽說有誰在一個專案上賺取了超過10億美元的利潤(Billion Dollar Profit)。他認為,Billion Dollar Profit是區分最一線投資人與“其他人”的一個公認分水嶺:不光需要賺取足夠多的倍數,還需要投資足夠多的錢。
而要投出Billion Dollar Profit這樣的成績,則需要在對的公司上下足夠多的重注,需要極度的耐心和極度的決心。
如此來看,和暄資本與Airwallex聯手,更是一種價值觀與長期戰略的共振。正如項與秋大膽預測:到2030年,Airwallex將處理超過1萬億美元的交易額,相當於全球GDP的1%。
而在2023年交易額同樣達到1萬億美元的美國對手Stripe,估值已經重回950億美元。當Airwallex達到同樣的水平時,市場將會給出多高的估值?
私募股權的齒輪開始重新轉動。現在,Airwallex的估值相較和暄資本2019年首次投資時的成本躍升超6倍,Jack Zhang曾在去年透露希望公司在2026年準備好隨時IPO。
也許,和暄資本一個10億美金利潤的專案就要來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