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IPO認購額超1.7萬億港元,創港股記錄;TikTok五年內向泰國投資88億美元丨36氪出海·要聞回顧

  • 蜜雪冰城IPO認購額超1.7萬億港元,創港股記錄
  • TikTok五年內向泰國投資88億美元
  • TCL李東生:中國製造未來在海外最大增量大機率來自新興市場
  • 石頭科技:2024年公司海外業務收入大幅提升
  • 2024年中國手機出口量八年後首度增長
  • 多家金融機構出臺新措施,加大對外貿企業金融支援
  • 海外短劇平臺StoReel完成數百萬美元戰略融資
來源|36氪出海(ID:wow36krchuhai)
封面來源Unsplash

3月14日下午,正值聖帕特里克節前夕,北愛爾蘭投資發展署(Invest Northern Ireland)將與36氪出海攜手,在深圳舉辦線下閉門分享會,邀請出海歐洲的先進製造行業代表及專業服務商代表,分享歐洲市場的機遇與挑戰。如果您關注歐洲市場,歡迎您掃描下方二維碼,填寫表單,報名參加本次活動。活動報名將於3月13日中午12:00截止。

TikTok計劃五年內向泰國投資88億美元
2月28日,TikTok公共政策副總裁Helena Lersch及其團隊在訪問泰國時宣佈,計劃在五年內向泰國投資88億美元。(介面新聞)

Semrush釋出全球時尚購物網站資料:SHEIN訪問量登頂

Semrush公佈的一份最新資料指出,截至2025年1月,SHEIN 是全球訪問量最大的服裝和時尚類購物網站。跟隨其後的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別為mercari.com以及zara.com。此外,超過63%的消費者為直接訪問了該網站。(36氪)

阿里國際站與國際航運巨頭馬士基啟動深度合作

2月28日,B2B出海平臺阿里國際站宣佈:與國際航運巨頭馬士基啟動深度合作,聯手為中小企業改造海運體驗。日前,雙方合作的首批物流線路已經上線,不僅費用能省10%,流程也已簡化。阿里國際站稱,未來還將與更多合作伙伴一起,改造更多線路、覆蓋更多市場,讓簡單可靠的物流體驗成為外貿中的常態。隨著體驗的最佳化,預計全球更多新客戶都將湧入B2B領域,中小商家的外貿生意規模也將快速擴大。(36氪)

阿里宣佈投入3800億元建設雲和AI硬體基礎設施
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宣佈,未來三年,阿里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和AI硬體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總和。這也創下中國民營企業在雲和AI硬體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投資紀錄。吳泳銘表示:“AI爆發遠超預期,國內科技產業方興未艾,潛力巨大。阿里巴巴將不遺餘力加速雲和AI硬體基礎設施建設,助推全行業生態發展。”(36氪)

菜鳥海外倉推出8大保障舉措助力品牌出海

2月25日,在深圳跨境活動上,菜鳥海外倉公佈8大商家保障措施,助力跨境出海新開年火爆開局。據介紹,菜鳥海外倉將聚焦大件傢俱、汽車配件、智慧家電、3D印表機等出海熱門品類,透過全鏈路供應鏈服務疊加行業專項解決方案,以及運費補貼、免倉租、極速賠付等權益,為出海商家帶來多重保障。此外,菜鳥海外倉2025年還將在歐美等重點市場加大投入力度,升級本地倉配服務能力,讓數智科技為中國品牌出海持續降本提效。(36氪)
蜜雪冰城融資認購額超1.77萬億港元,創港股歷史記錄
截至2月26日9點,蜜雪冰城(02097)公開發售融資認購倍數達到5125倍,認購金額達到1.77萬億港元。成為現象級IPO。融資認購最多的券商為富途證券,接近1.06萬億港元,佔比達到59%,其次為輝立證券,達到3060億港元,佔比17%,信誠證券、老虎證券等也都超過千億港元。(財聯社)

文遠知行落地歐洲首個L4級自動駕駛小巴純無人商業運營線路

據文遠知行官微,2月27日,自動駕駛科技公司文遠知行WeRide宣佈攜手雷諾集團、法國自動駕駛運營商beti及保險集團Macif在法國德龍省(Drôme)推出L4級自動駕駛出行服務,這是文遠知行在歐洲的首個公開道路自動駕駛小巴(Robobus)純無人商業化部署。(36氪)

小鵬汽車宣佈提速全球化程序,2027年劍指全球新能源出口前三

小鵬汽車官博2月24日訊息,小鵬汽車宣佈提速全球化程序,提出全球市場上領先的戰略方向:2025年覆蓋60個國家和地區,2027年劍指全球新能源出口前三,2033年實現半數銷量來自海外;2025年圖靈AI智駕啟動全球適配,將中國十年智駕經驗推向世界,超快充網路開啟全球佈局。(介面新聞)

報告:寧德時代連續四年蟬聯全球儲能市場冠軍

2月24日,韓國電池和能源研究公司SNE Research釋出了2024年全球儲能市場、動力電池出貨量資料榜單,寧德時代以41%的市佔率再創歷史新高,穩居榜首,較2023年市佔率提升5%。動力電池方面,SNE資料顯示,2024年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達1157GWh,其中寧德時代以491GWh的出貨量,42.4%的市佔率登頂全球第一。(36氪)
奇瑞汽車正式遞表港交所,去年前三季度淨利潤超百億元
2月28日,港交所檔案顯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中金、華泰及廣發為聯席保薦人。奇瑞汽車稱,計劃將港股IPO募集資金用於研發不同車型和版本的乘用車以進一步擴大產品組合、研發下一代汽車及先進技術以提升核心技術能力、拓展海外市場及執行全球化策略、提升其生產設施以及用於營運資金補充。官方資料顯示,奇瑞集團2024年全年銷售汽車達到歷史性的2603916輛,同比增長38.4%,創造了年銷量的歷史新高。其中出口汽車1144588輛,同比增長21.4%,連續22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年營收首次達到48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介面新聞)

天合儲能與儲能開發商Pacific Green達成合作

近日,天合儲能宣佈與儲能開發商Pacific Green達成合作,天合儲能與Pacific Green共同推進澳大利亞南澳的旗艦專案——Limestone Coast North Energy Park的建設。該專案是Pacific Green在澳大利亞的重點專案,該專案企業價值高達約4.60億澳元,規劃裝機容量為250MW/500MWh,建成後將是南澳大利亞迄今為止最大的新能源園區之一。(介面新聞)

喜茶在美開設海外首家LAB店

2月26日訊息,茶飲品牌喜茶首家海外直營LAB店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正式開業。據瞭解,該LAB店位於紐約市核心地段的第七大道,開業當天吸引了眾多顧客排隊等候。自2023年12月首家美國店在紐約百老匯開設以來,喜茶在美國市場的擴張迅速,已開設超過20家門店。至今,喜茶在新加坡、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美國、韓國和日本等8個海外國家和地區以及中國港澳地區共開設了超過80家門店。(億邦動力)
TCL李東生:中國製造未來在海外最大增量大機率來自新興市場
TCL&奧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簽約儀式近日在北京舉行。會後,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全球產業鏈面臨轉移與重構,持續由全球化向區域化、本土化方向發展。中國製造未來在海外最大的增量空間大機率來自新興市場,比如巴西等新興經濟體。目前TCL海外製造基地分佈在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印度、巴基斯坦、波蘭、墨西哥、巴西等九個國家,實現東南亞、南亞、歐洲、北美、南美等各大區域本土化製造佈局。未來,會持續關注新興市場的增長潛力。(36氪)

雷軍:預計2025年研發投入達300億元,AI及相關業務將佔四分之一

在日前舉辦的小米15 Ultra暨小米SU7 Ultra新品釋出會上,小米集團CEO雷軍表示,預計2021-2025年五年研發投入1050億元,2025年預計達300億元,AI 及相關業務將佔四分之一。(36氪)

2024年小米手機拉美市場出貨量同比增20%

2月25日訊息,Canalys的最新研究顯示,2024年,拉美智慧手機市場增長15%,出貨量創下1.37億部的歷史新高。三星依然穩居市場榜首,出貨量增長12%,達到4290萬部。摩托羅拉儘管同比下降4%,但仍以2280萬部的出貨量保持第二名的地位。小米緊隨其後,出貨量同比增長20%至2270萬部,雙方差距進一步縮小,小米有望在該地區超越摩托羅拉。(億邦動力)

石頭科技:2024年公司海外業務收入大幅提升

石頭科技公告,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9.27億元,同比增長37.82%;淨利潤19.81億元,同比下降3.42%。談及營收大幅增長,石頭科技表示,在海外市場,公司透過積極的市場策略,進一步最佳化銷售結構,精細化渠道佈局,提升品牌和產品的影響力,實現了公司海外業務收入大幅提升。(證券時報)
王老吉進軍沙特市場
2月25日,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下稱“王老吉”)宣佈,與沙特艾杜克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就共同推進王老吉在沙特及中東地區的產品銷售和品牌推廣工作簽署了合作協議。與此同時,王老吉也釋出了“WALOVI”標識及阿拉伯語版包裝。據介紹,首批王老吉產品將在簽約後一個月內發往沙特,在當地連鎖超市、便利店、餐廳等渠道進行銷售。目前,王老吉已進入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入了海外主流渠道如Costco、H Mart等連鎖超市,以及Amazon、Yamibuy和Wee等電商平臺。(第一財經)

金蝶宣佈設立卡達公司,拓展中東版圖

2月25日,金蝶國際軟體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宣佈成立卡達公司,標誌著其進軍中東市場,國際化戰略加速落地。作為全球知名的企業管理雲SaaS公司,金蝶擁有31年的深厚積澱,服務過740多萬家客戶,業務遍佈全球172個國家和地區。(36氪)

鹽津鋪子:擬在泰國設立全資子公司並投資建設生產基地
鹽津鋪子公告,公司擬在泰國設立全資子公司並投資建設生產基地,投資金額約為2.2億元。公司計劃以自有資金約106.38萬元出資設立全資子公司鹽津食品(泰國)有限公司作為專案實施主體,打造以魔芋、薯片等為核心產品的智慧化生產基地,推動海外業務拓展。(36氪)
叮咚買菜與李錦記達成戰略合作,聯名商品上架香港商超
近日,叮咚買菜與中式醬料品牌李錦記已達成戰略合作。此次合作中,雙方將重點發揮叮咚買菜供應鏈能力及李錦記在香港市場的渠道優勢,合作開發商品以拓展新市場。目前,叮咚買菜旗下自有品牌良芯匠人、蔡長青與李錦記合作供應的4款即烹鍋物和麵食,已經正式上架香港百佳超市、惠康超市、HKTVmall等渠道,並有十餘款合作商品已在規劃中。截至2024年底,4款合作商品的訂單總額超500萬元。2025年雙方預計將深度合作開發10餘款商品進入香港市場。(新京報)

聲網母公司釋出2024 Q4財報:實現季度GAAP盈利,收入增速加快

2月25日,聲網母公司Agora, Inc.公佈了2024年Q4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第四季度Agora, Inc.實現總營收3445萬美元,同比增長3.6%。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下,Agora, Inc.第四季度淨利潤為16萬美元,同比扭虧為盈。在客戶規模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聲網活躍客戶數量達1979個,同比增長7.8%。(央廣網)

OpenAI推出下一代通用大型語言模型GPT-4.5

OpenAI週四公佈了通用大型語言模型GPT-4.5的研究預覽版。它最初將對軟體開發人員和ChatGPT Pro訂閱使用者開放。OpenAI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表示,該模型呈現不準確資訊的頻率低於之前的模型。“早期測試表明,與GPT‑4.5互動感覺更自然。它更廣泛的知識基礎、更強的遵循使用者意圖的能力、更高的‘情商’,使得它在提高寫作、程式設計和解決實際問題等任務上很有用。”該公司在週四釋出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在一次測試中,GPT-4.5的幻覺率低於OpenAI的GPT-4.0 和o1模型。(新浪財經)
Meta計劃二季度釋出獨立AI應用,探索付費訂閱
據知情人士透露,Meta Platforms計劃二季度釋出單獨的Meta AI APP。Meta AI聊天機器人於2023年9月推出,該公司將其定位為一款生成式AI數字助理,可以根據現有應用程式中的使用者提示提供響應並建立影像。公司還計劃為Meta AI 測試一項付費訂閱服務,類似於OpenAI和微軟向用戶收取月費的方式。Meta首席財務官今年1月表示,雖然Meta AI努力專注於“打造出色的消費者體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裡有相當明顯的盈利機會,包括付費推薦和溢價服務。”(第一財經)
英偉達2025財年第四財季營收超預期增長78%
2月27日訊息,英偉達公司今日正式公佈了其2025財年第四財季及全年財報,資料顯示該公司在對應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的第四財季中取得了顯著業績。據財報顯示,英偉達第四財季營收達到393億美元,這一數字不僅超出了市場原先的預期(382.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實現了78%的大幅增長。同時,公司淨利潤也達到了220.91億美元,同比增長80%。在業績亮點方面,英偉達旗下最重要的資料中心業務在本財季表現出色,營收高達35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93%。(環球網)

訊息稱DeepSeek正在加速推出其R2人工智慧模型

據路透社訊息,訊息人士稱,DeepSeek正在加速推出其R2人工智慧模型,其最初計劃在五月推出,但目前正在努力盡快推出。(財聯社)
多家金融機構出臺新措施,加大對外貿企業金融支援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近期陸續出臺新措施,加大對外貿企業的金融支援,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等部門也表示,將最佳化政策安排,降低外貿企業的資金結算成本。中國工商銀行26日宣佈,推出多項措施更好支援外貿新業態。包括設立3000億元專項授信;適應新業態“小額、高頻、海量”等特點,創新貸款產品,提供優惠貸款利率等,助力企業拓展全球市場。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多家銀行近期也釋出了新措施。(央視新聞)
2024年中國民營企業進出口24.33萬億元,增長8.8%
從海關總署獲悉,2024年中國外貿企業活躍度不斷提升,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創歷史新高。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24.33萬億元,增長8.8%,佔中國外貿總值的比重繼續提升至55.5%。此外,國有企業繼續做好維護經濟與市場平穩執行的“穩定器”,進出口6.61萬億元,在糧食、能源等大宗商品進口中發揮重要作用。(央視新聞)
中國貿促會:春節後共有200餘家中國企業參團出訪
中國貿促會日前對外公佈了春節假期後,中國貿促會組織企業家代表團出訪情況。貿促會表示,近年來,中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和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意願強烈。為積極推動中外工商界深化交流合作,春節後短短半個月內,中國貿促會累計組織8批次企業家代表團,赴哈薩克、德國、南非、埃及、衣索比亞、卡達、沙特、阿聯酋等國開展經貿活動。中國企業參團熱情高漲,共有200餘家中國企業參團出訪,代表團總人數300多人。(央視新聞)

WTO設專家組,審查土耳其對從中國進口電動汽車的限制措施

從權威信源處獲悉,當地時間24日,世貿組織(WTO)爭端解決機構同意了中國提出的設立爭端專家組的請求,以審查土耳其採取相關針對從中國進口電動汽車的限制措施,該法案編號“DS629”。此次中國提交了成立爭端專家組的第二次請求,以裁定土耳其就原產於中國的電動汽車和其他某些型別的車輛所採取的各項措施。(第一財經)

2024年中國手機出口量八年後首度增長

海關總署統計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手機出口8.14億部,同比增長1.5%,這是自2015年後首次同比增長,當年中國手機出口達到峰值13.43億部。按出口額統計,中國手機主要出口市場為美國、中國香港、日本、荷蘭、阿聯酋等,市場結構保持穩定。手機市場在去年迎來複蘇,市場調查機構Canalys資料顯示,2024年全球智慧手機在經歷了連續兩年的下滑後恢復增長,出貨量達12.2億部,同比增長7%。(晚點財經)
證監會:支援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鞏固香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
中國證監會在《關於政協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00316號(財稅金融類024號)提案答覆的函》中表示,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進一步深化內地和香港金融合作,不斷最佳化拓展互聯互通渠道,支援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鞏固香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推動香港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36氪)

歐盟1月份新車註冊量下降,電動汽車銷量增長34%

歐盟1月份乘用車註冊量下降,原因是法國、義大利和德國的新車註冊量下降抵消了西班牙的註冊量增長。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公佈,1月份新車註冊量(反映銷量情況的指標)同比下降2.6%,至831201輛。這份資料顯示,法國和義大利的新車註冊量降幅最大,其次是德國。法國1月份新車註冊量下降6.2%,義大利新車註冊量下降5.8%。德國1月份新車註冊量下降2.8%。該協會表示,西班牙1月份新車註冊量增長5.3%。(新浪財經)

從“走出去”到“走進去”,服務機器人的中國技術+全球場景

在剛剛閉幕的2025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上,機器人再掀熱潮。與人形機器人相比,中國服務機器人憑藉更成熟的落地應用,已率先開啟海外市場。根據IDC諮詢報告,2024年三季度全球智慧掃地機器人出貨501.4萬臺,中國廠商在全球市場份額近50%。與方興未艾的人形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相比,中國服務機器人的出海賽道已然成熟。IDC中國研究經理李君蘭分析稱,服務機器人憑藉成熟產業鏈帶來的價格優勢起步,藉助國內豐富的應用場景形成規模優勢,正透過產品快速迭代、強化智慧體驗打造新的出海競爭優勢。(上證報)

中上協:境內公司赴海外上市數量連續2個月增長

中上協釋出1月統計月報。統計月報顯示,截至2025年1月31日,境內股票市場共有上市公司5404家,滬、深、北證券交易所分別為2283、2858、263家。分股份型別統計,僅發A股公司5172家,僅發B股公司9家,A+B、A+H等多股份型別的公司223家。1月當月,境內市場新增首發上市公司12家,首發募資總額71.31億元;轉板上市0家;退市0家。現有境外主要市場中國概念上市公司1774家,境內公司赴海外上市數量連續2個月增長。(36氪)

臻驅科技完成E輪融資

本輪融資由國投招商領投,柳州一二五產業基金、重慶兩江基金跟投。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加速新一代功率模組、功率磚及電控產品的量產落地,推動海外客戶專案的交付,並進一步完善國內業務佈局和全球市場拓展。據悉,臻驅科技海外市場拓展加速,成為首家獲得國際頂尖OEM混動雙電控平臺定點的中國供應商。(臻驅科技)

工業智慧解決方案供應商“格創東智”獲數億元C輪融資

本輪融資由光谷金控、光谷產投、嘉興南湖新創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共同參與,融資資金主要用於公司主營業務拓展以及加速收購國內外工業智慧生態企業。格創東智成立於2018年,由TCL戰略孵化,圍繞泛半導體制造產業提供工業智慧應用與場景化解決方案,營收超10億元。截至目前,格創東智已服務超3萬家企業客戶,完成超200個整廠標杆專案,海外專案超10個,專案遍佈中國、歐洲、中東、東南亞等全球各地。今後,格創東智將圍繞AI技術、半導體、工業智慧生態融合等三大方向深化佈局。(36氪)

超目科技完成B輪融資

公司累計融資達數億元。公司的核心產品是一款三類有源i-NYS植入式眼部肌肉神經刺激器。此外,超目科技還圍繞眼科醫療器械賽道佈局了多項產品管線,覆蓋近視防控與矯正、斜視診斷、青光眼、老花眼等多個適應症。據悉,2022年,超目科技已經在美國成立子公司,透過連續幾年參加美國專業眼科會議和拓展商務資源,已經匯聚了一批海外專家和合作夥伴,共同助力產品在北美地區的註冊申報工作。(36氪)

海桓科技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本輪融資由某港口集團領投,老股東雲時資本持續加註跟投,翊榮資本擔任長期財務顧問,所獲資金將投入產品研發、市場拓展以及團隊建設等關鍵環節。海桓科技2021年創立,自研超高壓部件技術與人工智慧核心演算法,為船舶、化工等傳統產業提供垂直一體化解決方案。公司已推出車載式船體清潔機器人 Treatment Carrier D&X系列產品,可用於船舶清潔養護領域。面向海外市場,公司已配備國際銷售和售後團隊,能根據不同國別市場提供定製化出海方案、本土化培訓教學和現場售後。市場拓展方面,海桓科技已服務MAERSK(馬士基)、MSC(地中海航運)等數十家航運頭部企業,業務範圍覆蓋全球多個國家。(36氪)

海外短劇平臺StoReel完成數百萬美元戰略融資

本輪投資方為海外知名遊戲公司,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平臺內容開發,投資方後續也會有持續的戰略支援和資金的注入。StoReel面向以北美為主的海外短劇市場,目前,StoReel有兩個海外短劇製作工作室,第三個也已在籌備當中,目前平臺每個月能保證3-5部劇集製作的產能。同時,公司已經將AI能力應用到短劇內容創作之中,未來也會在AI+短劇的方向有持續的探索與落地。(36氪)

活動|中日聯結Japan Jo!nting:解碼代理商合作與本地化策略

3月6日下午,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將與36氪出海攜手,在深圳舉辦線下閉門分享會(線上同步直播),邀請日本企業和在日華人代表,分享出海日本所必需的代理商知識和本地化觀點。如果您關注日本市場,並希望深入瞭解日本的代理商文化和本地商業生態,歡迎您掃描下方二維碼,填寫表單,報名參加本次活動。活動報名將於2025年3月5日中午12:00截止。
搭乘中東掘金快車道,選擇IFZA自由區!註冊成本低,所需時間短,中文服務全程無憂。30秒掃碼填寫表單,解鎖專屬迪拜落地諮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