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豪華市場,這個破局者有點狠!

2025年2月14日,中國汽車界上演了一場令世人矚目的資本聯姻。
極氪正式完成對領克的股權交割,極氪科技集團正式成立!
經過整合後的極氪科技集團,正與國內車企攜手,開啟全球智駕新時代,並引發一場關於豪華車的價值重估。或許,不遠的將來,當BBA的光環逐漸褪去,全球消費者會意識到:豪華車的未來,由中國定義!
作者 | 張靜波
來源 | 華商韜略ID:hstl8888
金錯刀(ijincuodao)授權轉載
德國,慕尼黑。
賓士第一代內燃發動機,依舊靜靜地躺在博物館裡。內燃機的轟鳴聲,統治了世界豪車上百年。
但千里之外的錢塘江畔,一股新勢力正在攪動百年格局,第一次讓慕尼黑的守門人聽見了裂紋聲。
近五年最大汽車合併案
中國造 
2025年2月14日,中國汽車界上演了一場令世人矚目的資本聯姻。
極氪正式完成對領克的股權交割,極氪科技集團正式成立!
這是近5年來,全球最大的汽車主機廠合併,它意味著,一個全球領先的高階豪華新能源汽車集團,正從世界的東方揚帆起錨。
從2024年11月,吉利控股集團宣佈落實《台州宣言》,實現戰略聚焦以來,極氪領克僅三個月就完成了戰略整合。
這場閃電式整合,不僅標誌著吉利體系資源的深度重構,更折射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加速進入淘汰賽後的戰略轉向。
2024年,中國汽車工業迎來歷史性分野: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首破50%大關。
這場由電動化、智慧化驅動的產業革命,正以摧枯拉朽之勢,重構萬億級產業鏈,並掀起一場新的汽車產業戰。
隨著競爭的白熱化,要想在這場淘汰賽中活下來,就必須告別過去的單兵作戰模式。
未來的競爭,是百萬量級規模的較量,是百億級智駕研發投入的PK,絞殺已蔓延至每個零部件。
如此形勢下,唯有整合資源,才能形成優勢,才有勝出的可能。
過去一年,這已是汽車產業的大勢所趨,從日產、本田到東風、長安……無不在做整合的努力。
極氪和領克,作為吉利旗下兩大新能源品牌,過去在各自領域都創造了輝煌。
但同時,也確實存在產品的重疊,以及對於研發資源的重複投入,比如雙方在中大型車市場均有佈局。
智駕系統上,各自獨立開發,極氪自研浩瀚智駕系統,而領克採用吉利集團體系內的多種方案。
這種重複投入,不但分散了資源和精力,也降低了效率。
正是看到了這些弊端,吉利在2024年底,先行業趨勢而動,宣佈落實《台州宣言》,啟動了極氪領克戰略整合。
整合後的極氪領克,定位清晰:極氪向上,領克向寬。
極氪定位全球豪華科技品牌,主打30萬以上市場,以中大型車為主,中型車聚焦純電,大型車聚焦超級電混。
領克定位全球新能源高階品牌,主打20萬以上市場,小型車聚焦純電,中大型車聚焦混動。
雙方將在產品研發、製造、供應鏈、市場等領域,全面協同,資源共享,以雙品牌驅動,目標劍指:
世界汽車產業轉型時代,成為新能源高階豪華的引領者。
這是兩個強者的雙劍合璧,是在既有成功的基礎上,主動應對中國新能源產業趨勢,主動尋求持續向上突破。
它的意義,遠不止於企業層面。
在全球汽車產業革命邁向電動化、智慧化深水區的今天,這種以整合實現資源集約、技術協同、市場互補的模式,為中國汽車產業高階突圍趟出了一條新路。

一場超級整合工程
決勝三大戰役
企業間的整合,在全球範圍內,都是一項難度極大的工程。
更何況,極氪領克的整合,恰逢汽車產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產業鏈的轉移、組織的變遷、技術的更迭,讓這種整合猶如飛機在高速前行中,增加一個新的引擎。
正因為如此,在這場汽車產業的全球整合浪潮中,頗多坎坷。
以日產本田為例,合併案官宣不到兩個月,突發變故,日產以雙方未達成共識為由,暫停了與本田的合併談判。
相比之下,極氪科技集團的整合動作,堪稱教科書級別。
這背後,離不開吉利控股豐富的併購經驗,以及車圈老法師安聰慧一系列標本兼治的手術式切割與系統性重建。
在產品研發協同上,集團透過強矩陣、流程型組織的雙向組合拳,極大縮短了決策鏈。
新成立的極氪科技集團將獨立承擔研發職能,原來彙報給吉利汽車的決策鏈條,劃歸到極氪科技集團CEO安聰慧管理。
更加扁平化的組織,方便拉動資源,節省費用,實現整體開發效率提升15%以上。
在製造端,集團推動“大製造+大質量”雙輪驅動的一體化管理,實現資源最大化整合,整體管理效率提升20%以上。
在銷售端,兩個品牌獨立運營,同時建有溝通機制如使用者委員會,充分協同。
在產品端,也有產品委員會對領克品牌和極氪品牌的產品線進行協同。
這一系列整合動作,為極氪科技集團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
不僅是研發、管理效率的提升,在規模化採購、營銷中後臺共享、服務、物流等各領域,都開始創造價值。
然而,整合的目標並不僅僅是效率的提升,而是以聚變形成合力和勢能,在汽車電動化、智慧化時代,最終打贏三大戰役:
技術創新戰、產品價值戰、全球突圍戰。
極氪和領克合併以後,會形成平臺化戰略,雙方共享技術平臺。
以三電為例,極氪科技集團將擁有最強的純電和最強的混動。純電方面,領克將全面使用極氪自研的浩瀚架構。而混動方面,極氪也即將推出超級電混技術。
這一引領行業的創新,將首發搭載在極氪全尺寸旗艦SUV上,並亮相今年上海車展。
智駕方面,極氪、領克將全部使用極氪自研的浩瀚智駕系統,同時在硬體和智駕域控等領域全部實現自研自制。
據安聰慧透露,領克未來會全部使用自研的高階智駕系統。
作為集團的第一個整合成果,領克900會率先搭載極氪浩瀚智駕。同時,該車型還將使用英偉達最新Thor晶片。
平臺化的好處是,未來極氪科技集團的研發將高度聚焦,有助於浩瀚智駕系統的快速迭代。
外界能看到的結果就是:
從去年底無圖NZP上車,到今年2月份即將開啟車位到車位(D2D)萬人公測,極氪智駕系統的全棧自研能力和迭代速度,非常快。
平臺化戰略,不僅可實現技術共享,同時也有助於市場和渠道的整合。
過去,極氪和領克都有自己的車型,合併為極氪科技集團之後,車型將統一規劃。
以2025年為例,領克將推出兩款新車型,極氪將推出三款新車型,同時兩大品牌將在渠道建設層面加深協同。
具體而言,領克將藉助極氪在一線城市的高階豪華經驗,極氪則利用領克在新興下沉市場的渠道資源,帶來更多的客戶觸達和銷量貢獻。
最終,實現極氪科技集團做高階豪華品牌,從價格戰走向價值戰的造車理念。
在海外,截至2024年,領克已進入39個國際主流市場,尤其在歐洲市場,得益於沃爾沃的渠道,領克根基深厚。
同時,極氪也進入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
未來,極氪和領克除歐洲以外的海外團隊,將深度整合,共享研發、渠道、營銷、服務等資源,用一個團隊開拓兩個品牌的國際市場。
生而全球,是領克和極氪的共同基因。
經過全方位整合後的極氪科技集團,將最大化發揮整合協同效應,打響全球高階市場的突圍戰。
ZLH三足鼎立
改寫全球豪車格局
在燃油車時代,全球高階豪華汽車市場的規則,由德國車企主導。
賓士、寶馬、奧迪(BBA)憑藉內燃機技術壁壘、品牌歷史積澱與全球銷售網路,構建了一條看似不可逾越的護城河。
2024年,BBA全球總銷量超過600萬輛,佔據全球豪華汽車市場七成以上份額。
這種壟斷不僅是市場份額的固化,更是使用者心智的長期佔領,BBA定義了高階,並形成一場持續百年的心智圍城。
然而,這一格局的根基正在鬆動。
電動化、智慧化的顛覆性變革,讓中國車企第一次獲得與BBA同臺競技的入場券。
特斯拉的崛起,已經證明電動化可以打破傳統品牌溢價,而中國車企則更進一步:
以電動化、智慧化為支點,疊加本土供應鏈效率、使用者需求洞察與生態化創新,正在重構豪華車市場的價值標準。
剛剛過去的2024年,中國新能源車企在高階豪華上,給了BBA迎頭痛擊。
理想、鴻蒙智行,分別錄得50萬和44.5萬的銷量紀錄。而合併後的極氪科技集團也取得了50萬輛的佳績。
其中,領克全年交付超28萬,極氪交付突破22萬。
三大車企均在2024年實現了高速增長。
相比之下,BBA的國內銷量在2024年僅為204萬,已被極氪、理想、鴻蒙智行逼近,而且還在同比下滑中。
放眼2025年,理想、鴻蒙智行都制訂了激進的增長計劃,極氪科技集團更定下兩年內實現年銷100萬輛的宏偉目標。
這一升一降,正在動搖傳統豪華車市場。
以極氪、理想、鴻蒙智行(ZLH)為代表的中國車企,逐漸完成對BBA的合圍,並有望改寫全球豪華車市場格局。
三大車企,技術路線迥異,理想深耕家庭場景,鴻蒙智行依託華為生態,打造智駕、智慧互聯護城河。
極氪則代表了豪華科技,以全棧自研的軟硬體技術,重塑效能與安全標準。
三大車企的代表車型,領克900、極氪EX1E、理想L9、問界M9,將在2025年上演高階旗艦之戰。
這將是一場巔峰對決,最終決定ZLH三強走勢。
在這場對決中,極氪科技集團在大型和全尺寸SUV領域,正透過Thor晶片、L3智慧駕駛、超級電混技術等,給另外兩家帶來巨大壓力。
尤其是,按照計劃,極氪L3級自動駕駛將在4月上海車展亮相,預計年底具備量產車交付能力。
這讓外界對極氪的未來充滿想象。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The End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