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FSD來了,但還沒真正來

特斯拉FSD入華,時不我待。
李安琪
編輯李勤
封面來源IC photo
萬眾矚目的特斯拉FSD中國落地終於有了實質進展。
2月25日,特斯拉中國官方釋出了FSD智慧駕駛軟體更新的訊息。
從功能描述上看,特斯拉將向用戶推送的“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動駕駛輔助”功能,車輛能在城市道路直行、左右轉、掉頭、自動變道等。
圖源:特斯拉小程式
不過特斯拉客服回應稱,該功能僅為L2級輔助駕駛,尚無法實現美國FSD的完全無人駕駛功能。
這或許是特斯拉官網將“FSD 完全自動駕駛”的表述改為“FSD智慧輔助駕駛功能”的原因。特斯拉強調,未來使用者車輛將能夠在駕駛員極少干預的情況下完成絕大多數的駕駛任務。
圖源:特斯拉小程式

但這基本與特斯拉在北美推出的FSD主體功能一致,也與當下國內華為、小鵬、理想等車企的城區領航功能類似。也就是說,特斯拉FSD功能引進中國市場的訊息盛傳一年多後,終於邁出實質性一步——開始上車交付。


FSD(全稱Full Self-Driving)是特斯拉的高階智慧駕駛輔助系統,也是馬斯克的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藍圖的基礎,是其眼中的“萬億美元機遇”。
36氪汽車與特斯拉銷售交流獲悉,被交付FSD的車主需要具備兩個條件:其一,2023年10月後搭載了特斯拉4.0晶片硬體的車輛,其二,買了6.4萬元FSD軟體包。滿足這兩個條件的車主,就會陸續收到功能推送。
該銷售人士告訴36氪汽車,功能的推送會首先面向使用者,門店試駕車輛暫未收到該推送訊息。
不過,目前的功能版本大機率還不是特斯拉FSD在北美等地區的“完整版”。
此前,特斯拉CEO馬斯克在1月財報會上表示,特斯拉FSD的入華確實遇到了一些挑戰,“中國不允許我們把訓練的影片上傳到海外,而美國不允許我們在中國訓練模型。所以我們現在有點困擾,可以說是進退兩難。”
比如公交車專用車道等特殊場景,特斯拉FSD就難以適應。為此,特斯拉的智駕團隊從網路上的中國街道影片中提取標誌和交通規則,來給智駕模型訓練。
有頭部造車公司智駕工程師告訴36氪汽車,已經初步瞭解特斯拉FSD功能在中國的實際表現。“不太擔心,目前看水平一般。”對方表示,但同時也坦言,以特斯拉的技術能力,假以時日仍然值得警惕。據36氪汽車瞭解,多家車企智駕部門都在想辦法儘快評測特斯拉FSD在中國地區的實際表現。
對於特斯拉來說,在中國地區交付“FSD”才邁出第一步,而想要實現FSD在北美地區的絲滑智駕與擬人表現,特斯拉還要面臨資料積累、大模型適配、訓練算力搭建等多重挑戰。
特斯拉FSD來了,但還沒完全來
特斯拉為FSD已經籌謀許久。從2019年在上海建立工廠之後,特斯拉在中國的商業生態得以順利開啟。
但其FSD的迅猛迭代一直與國內使用者無緣。尤其特斯拉FSD在2023年11月進化到“端到端”智駕後,已經建立起了海量資料、巨大算力與大模型訓練的進化正規化。
特斯拉FSD進入中國一直面臨著較大合規門檻。有知情人士告訴36氪汽車,此前,特斯拉的計劃是想將收集到的智駕資料進行出境訓練,“特斯拉一直在推進向監管部門推進該計劃,但進展不順利。”
另一方面,“特斯拉也曾計劃將算力叢集放到國內,但美國方面又不允許。可能是新政府上臺後,政策有所鬆動。”
有外網使用者觀察到,特斯拉FSD此次在華落地的版本,大機率跟北美地區目前的版本一致。
而特斯拉FSD在國內此次落地,也意味著特斯拉選擇將FSD做本地化部署與訓練。未來特斯拉中國智駕團隊可能會一邊採集資料,一邊交付除錯,進入與中國車企智駕團隊類似的迭代節奏。
事實上,據36氪汽車此前報道,去年特斯拉就已在中國建立了資料標註團隊、運營團隊,並從美國總部派遣智駕工程師來華並進行培訓。
從長期角度來看,隨著特斯拉規模向用戶推送功能,FSD在中國的演進速度可能會越來越快,其真正能力也會被激發。這值得中國同行警惕。
在特斯拉的引領下,智慧駕駛的實現依賴於大模型、海量資料、訓練算力,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例如,特斯拉就在北美構建起了能容納10萬張訓練顯示卡H100/H200的資料超算中心。
但特斯拉在中國可能無法複製這一盛況。一方面是,特斯拉所使用的高效能顯示卡H100等目前難在國內流通,另一方面對特斯拉而言,這是重複的硬體投入。
不過據36氪汽車瞭解,特斯拉一直在與國內的雲廠商有密切合作。例如在資料合規方面,特斯拉使用的是百度雲,經過脫敏處理的資料可以用於FSD模型訓練等;特斯拉還在與阿里雲進行雲基礎設施合作;此外,特斯拉還在與火山引擎開展大模型相關合作。
至於資料層面,“資料就是最大的優勢。”不少行業人士向36氪汽車表示。
智駕公司Momenta創始人曹旭東也告訴36氪汽車,中國道路的黃金資料含量更高,其訓練的智駕模型如果在中國能跑100分,到歐洲、日本道路也能跑70-80分。
而特斯拉的百萬級使用者車主,能夠提供相當龐大與恐怖的資料量,這將迅速補足特斯拉的場景資料庫。其智駕模型的迭代也可能因此加速。
儘管FSD入華的道路可能不符合馬斯克的最初設想,但特斯拉已經沒有更多籌備時間了。因為中國智駕市場已經風起雲湧,而特斯拉已經錯過了太多先機。
特斯拉FSD入華,已經等不及
當比亞迪用百萬級車輛規模掀起“智駕普及戰”時,特斯拉的標誌性能力FSD在進入中國的時機上,已經沒有太多選擇。
去年,特斯拉的全球銷量出現了罕見下滑,去年賣車178.9萬輛‌,同比下降1.1%‌。北美大本營與歐洲市場銷量分別同比下滑5.1%與超10%,中國則是其銷量扛鼎市場,同比增長8.8%。
且中國市場在特斯拉全球市場中的佔比已經高達37%,超過美國本土的35%。“特斯拉中國,這個市場非常龐大。”馬斯克在1月的財報電話會上說。
但在這個市場,特斯拉主力車型今年遭遇的圍攻可能會更強烈:已經蓄勢待發的小米YU 7、理想剛剛亮相的純電SUV i8、智界R7等車型選手的競爭力都不弱。更重要的是,這些車型的智駕都是國內第一梯隊陣營。
尤其在國內比亞迪等老牌車企以百萬輛級推廣智駕後,吉利、奇瑞等車企也在試圖跟進。
換句話說,2025年是車企建立使用者智駕心智的最後視窗期,特斯拉FSD如果持續流失風口,可能會錯失市場。所以即便“滿血版”的FSD還沒完全準備好,特斯拉也要先行一步了。
與推出FSD同一天,特斯拉在官方平臺宣佈,首批煥新版車型Model Y即將開啟交付。而FSD能否明顯促銷,還有待驗證。
另一方面,特斯拉推崇的訂閱收費模式,也可能遭遇一定挑戰。目前,特斯拉FSD在北美地區的訂閱收費是每月99美元,買斷價格為8000美元;在中國市場,FSD的收費為6.4萬元。
但國內車企的主流做法是,將智駕的成本包含在新車整車價格之內。“買車送智駕”才是國內的智駕產品商業生態,甚至比亞迪7.88萬元的海鷗車型具備高階智駕能力。
使用者對特斯拉FSD依然充滿期待。一些特斯拉使用者從6年前就購買了FSD功能,還有一位擁有多款特斯拉車型的使用者向36氪汽車表示:“FSD出了,我一定買。”
但FSD想要復刻北美地區的勝局,無論在技術產品、商業生態上都需要進一步適應中國市場。

深度、敏銳、前瞻,為1%的人捕捉商業先機
36氪旗下精選公眾號
👇 真誠推薦你來關注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