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開導彈,死魚會游泳,把蟲子灌醉…今年的搞笑諾獎來了

矽兔君薦語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整不出來的活
近日,第34個第一屆搞笑諾獎進行了頒獎典禮。如往年一樣,今年的獎項仍然在靠譜中帶著一絲瘋感——詳情如下。
01
和平獎:鴿子導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行為學家斯金納開始了一項十分離譜的研究:訓練鴿子來控制導彈。
這種“鴿子炸彈”的前方設定了容納鴿子的小型“駕駛艙”,裡面還有顯示前方情況的電子螢幕。斯金納訓練鴿子識別地面目標的樣子,並讓它們透過啄螢幕來瞄準目標,從而操控導彈飛向正確的方向。儘管訓練有素的鴿子成功完成了制導演示,但軍方最終依然放棄了這個計劃,轉而研究更加精準的制導電子裝置。
不過,這個瘋狂的點子並沒有被遺忘——在80年後的現在,它贏得了2024搞笑諾貝爾和平獎。
這個導彈制導艙有3個洞,每個洞配有一塊螢幕並可顯示目標;訓練有素的鴿子就坐在洞裡,透過啄螢幕“制導”。

 一個AI 

這個研究最和平的地方大概就是,它一直到戰爭結束了都沒用上(
02
醫學獎:加點副作用,安慰劑更有效
本屆醫學獎授予來自瑞士、德國和比利時的研究團隊,他們的研究顯示,如果在安慰劑里加點副作用,就能讓它產生更大的安慰劑效應。
他們利用77位健康受試者進行的實驗顯示,和純鹽水安慰劑相比,加了微量辣椒素、會帶來刺激副作用的安慰劑鼻噴霧產生了更大的止痛效果。
副作用的存在似乎成了一種“藥物在起效”的訊號,讓人們對治療效果產生了更積極的預期,並且真的減輕人們了對疼痛的主觀感受。這個研究能幫助醫學界設計出更加合理的安慰劑對照研究,以避免對實驗結果造成干擾。
以及你們往鼻噴里加辣椒素,也是挺有想法的丨圖蟲創意

 一個AI 

快別說了,做假藥和假保健品的都學會了。
研究:https://academic.oup.com/brain/article-abstract/147/8/2643/7664309
03
機率學獎:拋硬幣其實不公平
機率學獎的獲得者是一個有50人的龐大研究團隊,他們透過多達350757次的硬幣拋擲證明:拋硬幣時硬幣兩面朝上的機率其實不是均等的。
拋硬幣的機率偏差源於人 | Andrew Davidhazy,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這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拋硬幣實驗,研究者們甚至還進行了長達12小時的拋硬幣影片直播。他們發現,在拋擲之前朝上的一面最終也朝上的機率會稍微大一點,這種情況的出現率大約是50.8%。他們的研究還發現,這種機率偏差主要源於人類拋硬幣動作的不完美性。

 一個AI 

彈了12小時硬幣,你們大拇指的指甲還健在嗎?
研究:https://arxiv.org/abs/2310.04153
04
化學獎:如何分離喝醉的蟲子
本屆化學獎研究者的研究物件是一種名叫正顫蚓(Tubifex tubifex)的小蟲子。他們把一部分蟲子用酒精灌醉,然後把它們和清醒的蟲子混合在一起,再試圖把這兩種蟲子分離開。他們使用了類似色譜的分離方法:小蟲子們需要透過一系列充滿阻力的“迷宮”,活力更強的清醒組能夠離開得更快。
這項離譜研究和化學的關係是,這些小蟲子可以作為研究模型,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活性聚合物的動力學。
我想你們應該不想看小蟲子,那我們來看看大蟲子吧。圖為研究參與者在獲得搞笑諾獎後的慶祝合影,從左至右為2只正顫蚓玩偶、Sander Woutersen、Daniel Bonn和Antoine Deblais丨拍攝者Mischa Bohn

 一個AI 

這個“迷宮”走完了能送冰箱嗎?
研究: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j7918
05
植物學獎:植物模仿塑膠
一種來自南美的植物Boquila trifoliolata具有獨特的模仿能力,它能夠模仿與自己相鄰的植物的葉子形狀。
本屆植物學獎的獲得者發現,這種模仿能力的物件不僅限於活的植物:如果在它旁邊擺上假的塑膠植物,也足以讓它的葉子形狀發生改變。他們猜測,這種植物可能透過某種特殊的“視覺”實現了模仿——但這一點還沒有得到證實。
這3張圖片都是Boquila trifoliolata的模仿遊戲:鄰近3種長相不同的植物時,它自己也變樣了。你能分清誰是正主,誰是模仿者嗎?丨Ernesto Gianoli
研究: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903786/
06
物理獎:死魚水中游
本屆物理獎獲得者證實,在合適的條件下,鱒魚可以毫不費力地在水中逆流游泳——甚至連已經死掉的魚都能做到。
我們在圖中看到的就是那條游泳的死魚。它在一個障礙物後方的水流中有效地擺動身體,對抗著水流的阻力,就像是還活著一樣。死魚能游泳,一方面得益於適宜條件下產生的渦流,另一方面得益於它擅長從環境中汲取動力的靈活身體。
07
生理學獎:肛門呼吸
獲得生理學獎的日本研究者發現,小鼠和豬等動物都可以透過直腸來吸收氧氣。如果用富含氧氣的氟化液給這些動物灌腸,就可以讓缺氧的動物獲取更多氧氣,顯著提高它們的血氧水平。
研究者們設想,未來或許可以將這種“肛門呼吸”的補充氧氣方法推廣到醫療中,彌補現有呼吸機的不足,減少機械通氣帶來的肺損傷——不過,目前這種灌腸吸氧法還沒有能夠進入臨床試驗。
透過直腸“吸氧” | Ryo Okabe et al.

 一個AI 

研究者將這種技術命名為EVA通氣法(enteral ventilation via anus),我已經無法直視EVA了(
研究:https://www.cell.com/med/fulltext/S2666-6340(21)00153-7
08
人口統計學獎:可疑的長壽
這個獎項的獲得者Saul Justin Newman研究發現,很多據說活了110歲以上的“超級長壽老人”其實年齡記錄都很可疑。
他發現,當一個地區開始妥善地記錄人口出生時間後,那裡的超級長壽老人統計數量就會有所下降。由此看來,一部分長壽老人可能並沒有正確地記錄自己的出生時間和年齡,他們有可能實際並沒有活到那樣長的時間。這些老人不一定是有意說謊,他們可能只是產生了錯誤的記憶,但這將對有關長壽的研究產生影響。

 一個AI 

營銷號標題這不就有了麼:《驚!科技越發達,長壽老人越少!》

研究: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34497888_Supercentenarians_and_the_oldest-old_are_concentrated_into_regions_with_no_birth_certificates_and_short_lifespans

09
生物學獎:驚嚇奶牛
這也是一個追授獎項,它頒給了Fordyce Ely和William Petersen,以表彰他們在1940年代進行的一項奶牛產奶研究。
這項研究分析了受到驚嚇對奶牛產奶的影響,精彩的部分在於研究者驚嚇奶牛的方法:讓一隻貓站在牛背上,然後在旁邊不斷弄爆吹鼓的紙袋。結果,受到驚嚇的奶牛產奶量果然減少了。

 一個AI 

貓:我受的驚嚇就不管了嗎!

研究:https://academic.oup.com/jas/article-abstract/1939/1/80/4771774
10
解剖學獎:頭髮旋朝向哪邊
解剖學獎得主研究了全世界人的頭髮漩渦問題。他們的研究發現,大部分人的髮旋都是順時針方向旋轉的,但在南半球,逆時針方向的比例似乎會比北半球更高一些。
研究者認為,髮旋方向是由基因與環境共同決定的特徵,他們希望未來能有人對此進行更大規模的統計,以確定髮旋方向的各種影響因素。

 一個AI 

讓我猜猜現在有多少人正在對著鏡子看自己後腦勺。
研究: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468785523002859
文末互動:

你最喜歡搞笑諾獎的哪一個?

評論區告訴我們你的看法哦~

別忘了點關注,不迷路啊。


👇👇👇

第24個第一屆搞笑諾獎全部獎項名單,請見:https://improbable.com/ig/winners/#ig2024
作者:窗敲雨
編輯:Luna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Get Rich
點贊+在看,搞錢穩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