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ver Story
今日封面
近日,長春淨月潭的冰凌花破冰而出,隨著春意一同綻放。(來源:視覺中國)
S&T News
早新聞來了
基於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和蓋亞衛星的觀測資料,中外天文學家聯合繪製出首張覆蓋全天的銀河系三維塵埃“濾鏡圖”。這張圖不僅揭示了銀河系塵埃的分佈規律,還首次同步測量了塵埃對星光的影響特徵。相關研究成果14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線上發表於《科學》雜誌。(來源:科技日報)

星際塵埃示意圖。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近日,中國石化在上海綠華山錨地成功給全球首艘安裝海上CCS(碳捕集與封存)裝置的“卓越”輪加註8549噸燃料油,重新整理我國船用燃料油單次最大加註量紀錄,進一步提升了中國港口在特色化船舶供應方面的配套服務能力。>>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
近日,由西湖大學研發的一款AI程式Fast-DetectGPT,透過對比AI與人類在詞彙選擇上的差異來識別內容,能有效區分AI生成的文字,其判定準確率高達96%。(來源:科技日報)
近日,2025年度沃爾夫獎揭曉。其中,建築學領域的獎項頒發給了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徐甜甜,授獎理由為“她傑出的建築設計在經濟、社會、文化層面改變了中國鄉村的面貌”。沃爾夫獎是國際最具影響力的學術獎項之一。(來源:清華大學)
13日,在深圳市寶安區新橋街道黃埔路碧海工業區,一臺搭載雙機械臂的帶電作業機器人,配合著地面技術人員的操作,僅用40分鐘便完成了兩處10千伏線路閒置熔斷器引線的帶電拆除任務。據悉,這也是深圳首單配網機器人帶電作業。(來源:科技日報)
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西南岩溶地區進行科學考察期間,於廣西德保縣發現了一個石山苣苔屬極危植物新種——彎管石山苣苔。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keys》雜誌上。(來源:新華社)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
近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員及合作者在重離子治癌微觀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在生物分子團簇中觀測到重離子輻照導致的分子間能量及質子轉移級聯機制。相關成果發表在物理學期刊《物理評論X》上。(來源:科技日報)
日前,中老肉牛繁育合作專案在寮國永珍正式簽約,我國自主培育的華西牛將首次開啟出口之旅。華西牛具有生長速度快、肉質優良、適應性強等特點。(來源:新華社)
美國航天局網站13日釋出公報稱,透過分析衛星影像監測資料,2024年全球海平面的上升速度比預期要快,主要原因是全球變暖導致的海水熱膨脹。(來源:新華社)
Hot News
熱點推薦
近日,歐盟委員會批准,可以將經過紫外線處理的黃粉蟲粉末加入麵包、蛋糕、芝士、義大利麵、土豆加工製品、果醬中,最高新增量為4%。麵包蟲粉末為何能食用?可食用昆蟲會成為飲食新方向嗎?請專家科普一下↓↓
編輯:劉義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