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天的分享開始之前,我想先問你一個問題。
如果從明天開始,辭職創業,你會選擇幹嘛?
我想,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是:開個餐館。或者,開個奶茶店。
為什麼?因為“看上去不難”。租鋪子,跑手續,僱員工,隨便裝修一下,兩三星期籌備,直接開幹。
但是,真的不難嗎?2024年,開一家餐館、開一家奶茶店,要怎麼搞?餐飲這行,還有好機會嗎?
前段時間,劉潤輕訪談直播間邀請到了卿永老師。他是窄門集團和番茄資本創始人,曾經投資了巴奴毛肚火鍋、費大廚辣椒炒肉、吉祥餛飩、茶百道、豐茂烤串等餐飲品牌,投資總門店數今年預計突破2萬家。
我們常說,一個人一次成功,可能是靠運氣。兩次成功,多半是個深度思考者。但三次成功,多次成功,就一定對某些領域的底層邏輯,有著極為深刻的洞察。
直播兩個小時下來,我被卿永老師的洞察,深深折服。
所以,我也把7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洞察,分享給你。供你參考。
讓我們從一個問題開始。



請問,你有沒有被“今天吃點啥”這個問題,困擾過?
好不容易忙完,吃點啥呢?公司周邊,雖然有不少餐館,但合口味的不多。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還沒吃幾頓,它就倒閉了。換了一家,也沒吃多久,門也上鎖了,只貼著四個大字:“旺鋪招租”。
想好好吃個飯,真難。但這也挺正常,因為中國餐飲行業的門店閉店率,是真的高。
有多高?卿永說,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中國的餐飲門店數量大概是743萬家(不包括食堂等團餐)。2023-2024年3月,新開417萬家,關閉421萬家。閉店率,達到56%。相當於100家店裡,關了56家。
太慘烈了。這個資料,在美國,不到30%,在日本,不到20%,中國的閉店率,算相當高了。
這說明,中國的餐飲,還遠沒有到平衡狀態。或者說,還沒探索出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有很多。
比如,門檻低。在中國,如果你想開一家餐飲店,只要解決費用問題,各種審批、登記,加起來可能只需要一兩個周。
這在很多國家看來,都是不可思議的速度。比如,在中東沙特,我曾經遇到過一家餐飲企業,他如果想在當地開一家店,各種審批下來,動輒要等一兩年。在美國,想開一家餐廳,可能也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
門檻低,自然就帶來大量玩家的湧入,有準備好的,也有沒準備好的。這就導致中國的餐飲門店數,相對比較過剩。卿永說,在中國,每萬人所擁有的餐廳數是53家。而在美國,這個數字是25。
更何況,不同地區的消費力和成本,也有差別。
比如,美國的消費力,可能是中國的5-7倍。中東的消費力,也很強。做餐飲,要看人力成本、食材成本和租金成本。對美國來說,除了人力,租金和食材的成本都不算高。對中東來說,除了食材,租金和人力的成本也不高。所以,相比中國,在這些地方開店雖然很麻煩,但競爭不會那麼激烈,收益也相對更可觀。
門檻低、競爭大、消費力不強、成本不低。這就是為什麼,中國餐飲閉店率那麼高的原因。
太難了。可是,這麼多餐飲品類,是不是都這麼難?有沒有閉店率低一點、相對好過一點的?
有的。


上癮,是餐飲的底層邏輯
從品類上來看,相對錶現較好的,是砂鍋、煲類。從菜系上來看,表現比較好的,是湘菜。
為什麼會這樣?
請問,說到砂鍋,說到煲類,你會想到什麼?燙。滋滋冒油。咕咕冒泡。焦香、油香。
那麼,說到湘菜呢?你又會想到什麼?辣。鮮香。軟嫩。大火爆炒。
好吧。光是這麼描述,我就饞了。可他們閉店率低,就是因為好吃嗎?其他的品類,也不見得不好吃吧。
先說砂鍋。卿永說,砂鍋表現好的最重要原因,是因為“鍋氣”。就是:滋滋冒油、咕咕冒泡。
什麼是鍋氣?鍋氣,就是油脂氧化反應、焦糖化反應和美拉德反應,混合而成的一種美妙香氣。也是三大營養素,脂肪、糖和蛋白質,在高溫之下激發的香氣。

這意味著:鍋氣=人類基因裡最偏愛的三種營養物質+高溫灼傷帶來的刺激。
怪不得很多人都愛吃“有鍋氣”的菜。而除了鍋氣之外,標準化程度高,成本低、效率高,也是砂鍋煲類表現較好的另一個原因。
那麼,湘菜呢?除了和砂鍋一樣的“鍋氣”之外,湘菜大受歡迎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辣。辣椒的灼傷感,也讓人深深著迷。
所以,你大概也能看出來了。
“上癮”,可能是餐飲裡非常重要的一個底層邏輯。而砂鍋和湘菜,之所以能殺出重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歸功於鍋氣讓人上癮,高溫灼傷讓人上癮,辣椒刺激讓人上癮。
上癮,帶來複購。越上癮,越是經常去吃,復購率就直線上升。
理解了這一點,很多事,就能解釋通了。
為什麼奶茶越來越甜?為什麼不光要加糖,還要加蜂蜜,加奶蓋?因為糖讓你上癮,因為蛋白質讓你上癮,因為脂肪讓你上癮。
為什麼咖啡的生意,被這麼多人盯上?因為咖啡因讓你上癮。
為什麼喝飲料要加冰?為什麼很多人都愛吃燙的?因為:刺激。刺激越強,越容易上癮。
可是,但凡刺激性強的,對健康都或多或少會有影響。糖吃多了,容易變胖。燙的熱的吃多了,容易致癌。
再說了,現在大家不都在追求健康嗎?這些做法,不和健康衝突嗎?


搞餐飲,不要和人性作對
我想,你大概吃過輕食沙拉。開啟蓋子,是菜葉、胡蘿蔔、玉米、雞胸肉。
雖然把它塞到嘴裡,咯吱咯吱咀嚼的時候,總會讓人覺得自己像一隻兔子,但也還好,畢竟健康。
那你覺得,開一家輕食店,是個創業的好選擇嗎?
應該是吧。現在追求健康的人越來越多,需求大概不小吧。
結果,卿永的答案讓我大吃一驚:在不少城市,輕食店的閉店率居然超過了九成。相當於有十家輕食店,一年到頭,就剩一家。
截止到2024年一季度末,沙拉輕食類在全中國目前的營業中門店數,為14511家,2023~2024年3月新開店數11050家,關店門店數13184家。2023年,全國輕食類關店率為 79.80%;而北京的關店率119.93%、上海的關店率97.12%、深圳的關店率95.91%。
太誇張了。怎麼會這樣?不都是說要健康嗎?怎麼標誌健康的輕食店,這麼難做呢?
因為大部分顧客,都“口是心非”。卿永說,你不要相信人們真的會為了健康,忍受“不好吃”。至少,不可能忍太久。
一方面,我們的理性告訴自己,要健康,要吃菜葉,要吃胡蘿蔔,要吃玉米,要吃雞胸肉。可另一方面,當你忙完,累得不行的時候,身體不由自主地又走向了火鍋,烤肉,小龍蝦。
點奶茶也一樣。人們一邊說,我不喝甜的。點餐的時候呢?又鬼使神差地點了“甜”。
雖然讓人上癮的東西,多半對身體不好,但消費者決策時,大機率還是會選它。除非自己的健康,真的出現了問題。或者像美國一樣,肥胖問題特別嚴重,健康問題超過了社會輿論的臨界點,人們的認知才會徹底改變。
所以,想把餐飲做大、做好,還是要讓人:上癮。雖然人們說想要健康,但在我們現在這個階段,步子還是不能夠邁太大。
那怎麼辦呢?或許,你可以先幫助顧客,實現“相對”的健康。就拿我上次在日本看到的胡蘿蔔汁舉例。胡蘿蔔汁的配料表裡,不光有胡蘿蔔汁,還有蘋果汁。這一手操作,就非常聰明。
加入大量含糖的蘋果汁,胡蘿蔔汁就變得更甜更好喝。但同時,配料表裡又不會出現“糖”,讓人覺得很健康。相對的,做純蔬菜汁,估計很難賺錢,因為“不好喝”。
好吧。這些事,沒幹過餐飲還真不知道。可如果我就是沒幹過餐飲店,想要從零開始,該怎麼做呢?


普通人如何開店?
這十年,中國餐飲的進化速度很快,連鎖化率一路上漲,從一開始的不到5%到現在超過20%,幾乎每個品類裡,都有一些足夠優秀的公司成長了起來。
所以,從零開始做餐飲,並不好乾。尤其是對於沒有做好準備的普通人來說。
實在要做餐飲,那麼,至少也應該先積累一下經驗。
怎麼積累?你可以找個心儀的大品牌,真的去打兩三個月的工,掌握足夠的資訊之後,再做決策。
除了去打工,你還可以選擇:先做加盟商。
加盟一個成熟的品牌,可以幫你快速熟悉行業,避開很多將來可能遇到的坑,以後創業的成功機率更大。
聽起來不錯。那麼,問題就來了:如何挑選一個好的品牌加盟?
卿永給了6點參考。
1)不要選新品牌。至少找存活2-3年以上的,而不是今年剛成立,馬上就大量招收加盟的品牌。他說的再好,沒有經過市場選擇,都是空話。而一個能存活兩三年的品牌,必定通過了市場的選擇。
2)品牌的閉店率,要低。如果是一個2-3年的品牌,閉店率要做到10%以內,3年以上的品牌,閉店率也要在20%以內。閉店率低,說明這個品牌的運營比較穩定,並非割韭菜。
3)品牌的開店率,要高。大概做到20%、30%。開店率高,說明市場對這個品牌的商業模式和產品,比較認可。開店率不高,即便是運營做的很好,也說明市場對你已經失去了興趣,衰落是大機率事件。
4)參考加盟商的二店率。意思就是,有多少加盟商開了第二家店。30%以上,就算還不錯。如果一個品牌,沒幾個加盟商願意開第二家店,這說明加盟商對品牌不太滿意。
5)如果是做正餐的大店,參考評價。如果是做快餐小吃的小店,參考推薦率。大店正餐,是價值導向,人們來吃,是認可你的價值,想做好,口碑很重要。但快餐小吃,是效率、成本導向,人們來吃,是因為快捷便宜,想做好,推薦率很關鍵。
6)親自去店裡體驗一下。你喜歡的,認可的,才更有可能做好。
學到了。透過這6點,就能快速排查一家加盟品牌,是否靠譜。
可是,問題又來了。如果我透過加盟,積累了不少經驗之後,想要自己創業,又有什麼新機會呢?


產品服務:天地人美
2024做餐飲,還有什麼新的機會嗎?
有的。卿永說,十二個字。天地人美,上山下鄉,中餐出海。
什麼意思?
餐飲行業,競爭確實激烈。不得已的情況下,很多人選擇降價。
但降價,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嗎?難。夫妻店的價格夠低了,可一年到頭,能活下來的並不多。
所以低價,並非吸引消費者的最重要理由。好吃的菜品,細緻的服務,才是。
那麼,產品和服務,該往什麼方向發展呢?天、地、人、美。
天,就是天然有機的食材。舉個例子,牛奶。如果你的牛奶經過一百多項檢查,0抗生素,0重金屬,但口味又沒有變差,人們大機率願意付更高的價格。又比如,炸雞。如果你用葵花籽油,沒有抗生素新增的雞肉,消費者也會更加認可。
地,就是接地氣的新鮮現制。卿永說,很多人講預製菜是趨勢,但這個趨勢,是零售行業的趨勢,而不是餐飲行業的趨勢。餐飲行業的過度工業化,可能不太符合人們的消費需求。新鮮現包的餃子,大火爆炒的菜餚,沒有冷凍過的牛肉餅,才更受顧客的歡迎。
人,就是以人為本的服務和管理。以人為本,不光包括對顧客用心,還包括對員工用心,對合作夥伴用心。
美,就是區別於一時吸引眼球的網紅打卡,經得起體會的細膩環境美。一家餐廳,乾淨整潔是最基礎的條件,在此之上,如果還能給人美的感受,就更好了。有的餐廳,進去之後彷彿進入了藝術館,自然讓人去了還想去。
天、地、人、美。四個突圍方向,四種策略。更本質,更新鮮,不過度工業化。
無論你在哪個方面精進一點,都可能會得到消費者的積極反饋。


戰略打法:上山下鄉
不少人創業,都很執著於在一二線城市,混出名堂來。
這很正常。但如果所有人,都這麼想呢?那就一定會帶來過高的成本,過度的競爭。供給遠遠超過需求。
怎麼辦?去一些供給更少的地方,做當地最優質的供給。看似單店營收低了,但回報率反而更高。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看成本。三四線城市的房租成本更低,簽約時間也更久。可能不到一個月的營業額,就能覆蓋一年的房租。
接著,看消費能力。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水平,不見得比一二線城市低太多。因為一二線城市的消費水平高,工作緊張,房貸也高,種種壓力之下,可以靈活支配的收入,不見得高到哪裡去。
而三四線城市的人,尤其是不少中年人,沒有太多貸款壓力,用來消費的時間也更多。
所以,不少大品牌在下沉城市的表現,包括存活率、利潤回報週期,都比一二線城市要好很多。
張亮麻辣燙的聯合創始人姜柏東說過:縣城和鄉鎮的門店幸福指數很高,房租很多年幾萬,每天營業額大幾千,壓力很小,這也是疫情期間能挺過來最主要的原因。
除此之外,成為地方性的美食代表,對不少品牌來說,也是特別巨大的一個機會。
一方面,很多年輕人對家鄉越來越自信,這種自豪感,文化自信、地緣自信,是樹立品牌的有利因素。另一方面,不少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扶持本地品牌,願意給到很多資源支援。
所以,下沉到中國的毛細血管裡去,可能是個非常聰明的戰略打法。這就是:上山下鄉。


或許還有:中餐出海
2024年,出海成了大熱門。
卿永說,如果你想做餐飲,但還沒有開始。那麼比臥底偷師、加盟別人更好的選擇,就是去海外做中餐。
因為,一個初創品牌,在中國的死亡率太高了。如果你本來就是個弱者,想要生存下來,那麼最好的選擇,就是去弱者更多的地方去打仗。
比如,美國。前邊提到,美國的餐廳供給,可能還不到中國的一半,但消費力卻是中國的5-7倍。
此外,美國的大部分中餐水平,還停留在中國的15年前。當地中餐的典型代表,就是一些從福建過去,經營到今天的夫妻店。他們的選單,已經整整十幾年沒有更換過了。
又比如,中東。中東的消費能力極強,但供給又很稀缺。像沙特這些地方,很多人的錢來得簡單,又有大把時間可以消費。但在當地僱傭人工,又可以僱傭來自於像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這樣國家的勞動力,成本不高。
這意味著,你的售價可以按照美元計算,但人力成本,卻可以按照像巴基斯坦這種比較貧窮國家的水平計算。去中東,只要你能把餐館開出來,立住了,就很難賠錢。
卿永說,如果你是大品牌,那麼我建議你出海。如果你還沒開始做,我建議你出海。如果你開始了,但做得很爛,我還是建議你出海。
中餐,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但做好中餐出海,意義遠大於中餐本身。
說的太好了。過去十年,我們見證了一個時代的鉅變,而在未來十年,時代的波浪也絕不會平息。
站在新舊交替的節點,如果投身餐飲行業,機會在哪?
或許,就如同在番茄資本的報告中總結的那樣:沉下去,走出去,遍地是黃金。
期待。


這次直播之後,我有個特別大的感受。
真正的高手看行業,總是能從兩個維度有著深刻的洞察。
一個維度,叫底層邏輯。另一個維度,叫頂層設計。
卿永老師看待餐飲,就是如此。
餐飲的底層邏輯,是:上癮,是:口是心非。餐飲的頂層設計,是:天地人美,上山下鄉,中餐出海。
用底層邏輯和頂層設計一框,你馬上就能迅速地理解一個行業。
那麼,你的行業呢?在你的商業裡,什麼是底層邏輯,頂層設計,又是什麼樣的?歡迎你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看法。
祝你,能夠深刻洞察自己的行業,找到藏在現象下面的本質。
祝你,成為真正的高手。
P.S.
再次感謝卿永老師的分享。
卿永老師的洞察力,真的讓我深深折服。以至於2個多小時聊下來,我還是意猶未盡。尤其,是最後“中餐出海”的部分。
於是,我斗膽問了問卿永老師,是否可以再來一次,再給我們展開講講中餐出海?
沒想到,卿永老師很痛快地答應了。
好。那就老時間,老地點。
今天下午2點,卿永老師,將會再次做客輕訪談,繼續與我們分享“中餐出海”。
歡迎你的預約、分享。也期待你的到來。
今天下午2點,我們,直播間見!

*文章為卿永獨立觀點,僅供參考。
參考資料

觀點 / 卿永主筆 / 景九 編輯 / 二蔓 版面 / 黃靜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2289篇原創文章
推薦閱讀:
品牌推廣 | 培訓合作 | 商業諮詢 | 潤米商城 | 轉載開白
請在公眾號後臺回覆 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