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牙科,傾家蕩產

對許多人來說,牙科診所的恐怖程度,不亞於鬼屋。
滋滋的電鑽聲、衝牙時的嘩嘩水聲在你的耳邊縈繞,鼻子裡聞到的是牙被“鑽糊”的味道,從牙齒處延伸的震顫一陣陣襲來,而你只能躺在床上,盯著牙醫戴著口罩的臉。
但比起面對牙醫時精神上的恐懼,大家更擔心錢包的安危。
稍有不慎,患者在一顆牙上就要花掉無數個日夜的勞動報酬。
隨著治牙頻率的上升,患者嘴裡可能裝著一臺ipad或是一個名牌包包,甚至是一套房子。
這年頭,沒有誰能捂住錢包,笑著從牙科醫院裡走出來。
坊間一直流傳著牙科診所的“吸金”傳說。
或許一開始只是想洗個牙,但到了醫院經過牙醫一通檢查,卻被查出了好幾個齲齒,每個都“急需處理”。
牙齒損傷通常是不可逆的改變,醫生只能透過各種手段進行修復。
根據齲齒壞的程度不同,處理方式不同,患者要花的錢也不同。
牙齒壞的程度比較低,只需要單純補牙,一顆牙一二百元就能搞定,如果需要根管治療,價格就會急速飆升。
根管治療俗稱“抽神經”,是把牙根管內發炎的壞死物質清理乾淨,消毒之後用專用物質進行填充。
在北京一些私立醫院進行根管治療,一個根管需要花費700左右,一個人的磨牙通常有3-4個根管,一顆牙治療下來就要兩千多塊錢,佩戴全瓷牙冠一顆也需要三四千起步。
如果牙齒壞到不再適合根管治療,那就需要拔掉牙齒進行種植牙,種一顆牙可能就要一萬多元。
但牙齒經過治療之後,也並不是一勞永逸。
可能因為患者使用不當、材料使用壽命不足等各種原因,而需要重新“返工”,這就意味著得再花一份錢處理。
牙科治療貴。而為了美觀和調整咬合的正畸,同樣燒錢。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口整齊的牙齒而佩戴牙套,佩戴時間以年為單位,所花費金額則以萬為單位。
一些知名品牌的隱形牙套,具有較高的舒適度和美觀度,想要“拿下”需要三四萬元的價格,更隱蔽和美觀的舌側隱形矯正,所需費用就更高了。
最高階的“炫富”,或許是在聚會的時候輕描淡寫地說,我最近在做正畸,並且展示自己佩戴的器具,只要進過牙科診所的人,準會投來羨慕(同情)的目光。
在一線城市,看牙已經成了許多人的痛點。這種痛,是生理和精神雙重層面的。
很多人的牙齒沒有疼痛到難以忍受,就不會走進牙科診室,大家都抱著能拖就拖的想法。
許多剛畢業或者工作不久的人,只能安慰自己有錢了再治療也不遲。
但看到所有人都在說“牙齒疾病越拖越嚴重,越拖越費錢”,焦慮難免日漸增加。
甚至有人在夢裡,都在為了沒錢看牙而哭泣。
自己囊中羞澀,診療費卻動輒上萬,不看又不行,許多人只能選擇醫院的分期付款服務。
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年輕人的第一筆貸款可能不是“房貸”,而是牙貸。
每個月月初,許多人拿到工資,還沒捂熱乎,轉頭就得還“牙貸”。
這讓年輕人本不富裕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每月都要還款,更是加重了焦慮。
除了經濟壓力之外,還有許多隱形成本,構成打工人看牙科的阻力。
醫生週末檔期都很滿,患者並不是每次都能幸運地約到週末的時間。
但一次根管治療最少要去醫院2-3次,在快節奏的大城市,光請假理由都得打工人斟酌半天。
更何況,請假要扣錢,要協調工作,還可能需要後期加班來彌補工作量。
想到一顆小小的牙牽扯出這麼多的問題,許多人就在心裡默默為自己的牙齒“祈禱”。
但牙齒的問題並不會因為拖延而解決。
為了省錢,以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許多在一線城市打拼的人,選擇回老家看牙,或者利用週末到費用更便宜的周邊城市看牙。
雖然車票錢是筆不小的數目,還要花費許多時間成本,但能省下一大筆醫療費,也是划算的。
這種做法其實在全世界都流行,在國外牙科旅遊的概念一直很熱。
美國人經常前往哥斯大黎加等中美洲國家進行牙科治療,診療花費比在美國便宜一半。
匈牙利也是世界著名的牙科醫療旅遊聖地,雲集來自歐美各個國家的遊客。
為了省下看牙的花費,全世界人民都煞費苦心。
在牙科中最“燒錢”的正畸和種牙專案,主要貴在耗材上。
這兩個專案,所使用的材料和人體口腔要有長時間的接觸,所以要求產品無毒無害無刺激,還要有足夠的強度,能夠支撐人本身的咀嚼功能。
這就造成符合要求的原材料非常昂貴,大多依賴進口,各個環節的成本居高不下。
除了材料成本之外,經銷商的經銷代理、營銷宣傳等費用,最終都被折算進了患者支付的費用之中。
再加上供應商對高利潤的追求,一些隱形牙套品牌的產品,建議零售價格是出廠價的3-4倍。
      隱形牙套     
另一方面,供給和需求的失衡,也進一步抬高了看牙科的費用。
據統計,2023年,中國在冊牙醫數量達到30萬人,但中國全民口腔患病率高達97.6%,牙科醫生嚴重供不應求。
尤其是正畸醫生,2020年,中國的正畸醫生僅有6100名。
這意味著,每10萬人口,只有約0.432個正畸醫生,而美國的這個資料是3.2,日本是6。
供需失衡形成了技術壟斷,患者支付的費用中很大一部分,是給醫生的服務費用。
而這部分費用,有很大的“彈性”。
民營牙科診所,過去在大家心目中被列入“暴利行業”,能開一家牙科診所,基本上就跨過了財富自由的門檻。
坊間甚至流傳著“開牙科診所,一年回本、兩年小康、三年暴富”的說法。
很多人覺得,公立醫院價格透明,定價較低,許多專案還能進行醫保報銷,為什麼不去公立醫院就診?
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有資料統計,我國共有口腔醫院10萬餘家,但其中公立的專科醫院僅僅佔比不到1%。
如北大口腔、北京口腔這些知名的口腔專科醫院,掛號難度是“地獄級別”,即使定好鬧鐘,準時搶號,也常常只能對著“已約滿”的介面嘆息。
這些醫院的黃牛號更是被炒到上千元一個。
專業的口腔醫院之外,那些口碑較好的綜合性公立醫院口腔科,搶號同樣困難。
於是,進入私立醫院,然後“敞開錢包”,就成了很多患者無奈的選擇。
看牙科的價格太貴,成了許多人的一塊心病,不止患者頭疼,相關部門也看在眼裡。
2023年1月,全國所有省份參加的口腔種植體系統集中帶量採購,讓很多人看到了一線希望。
這一舉措是由醫保局出手,對種植牙的原材料進行統一招標,為單顆種植牙的價格劃下一條紅線。
經過一系列綜合治理,一顆種植牙的整體費用已經從平均1.5萬元,降至6000元-7000元左右。
雖說這對許多人來說仍舊是相對高昂的價格,但至少讓一部分人向“看牙自由”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然而,任何一個行業,一旦出現暴利,那麼就要捲了;一卷,就會出現各種亂象。
最近一年以來,許多牙科醫院紛紛關門跑路、甚至一些行業龍頭也開始大量出售旗下門店的訊息屢屢見於網路。
許多患者在繳費之後,卻發現沒過多久,醫療機構人去樓空。
後知後覺的患者這時才發現,一些口腔診療機構有著許多“黑歷史”,包括而不限於材料以次充好、醫療人員專業度不夠、治療失敗案例過多,甚至有人反覆治療三四次,最終卻宣告種植失敗……
而這些“陣痛”,或許是通往看牙自由的必經之路。
面對高昂的診療費用、難以啟齒的牙痛,最重要的,還是照顧好自己的原生牙齒。
一個基本的常識是:要學會正確的刷牙方式,飯後使用牙線、牙縫刷等輔助小工具清潔牙縫的食物嵌塞;儘量不要吸菸,儘量避免吃含有糖分的零食和垃圾食品,定期檢查牙齒……
個人健康的生活習慣,加上平價的牙科醫療,或許可以防患於未然。
如果現在,你的牙齒沒有任何問題,那麼,請珍惜你的福報,一定要保護好牙齒。
千萬不要肆意妄為,不要冷熱酸甜想吃就吃,不要招來追悔莫及的惡果——
一旦牙痛,生無可戀;一進牙科,傾家蕩產……
參考資料:
1. 《告別“種牙貴” !種植牙集採後價格有了哪些變化?》 中國醫療保障

2. 《牙科“跑路”,口腔“控費”:看牙貴後看牙難?》 南方週末

3. 《當代青年的口腔,一顆一臺愛瑪,一口一輛寶馬》 三聯電子廠pro

4. 《看牙,讓00後貸款、90後「破產」》 開菠蘿財經

5. 《在北京,你還房貸,我還牙貸》 三聯生活實驗室

6. 《90後、00後已開始掉牙!這5個保護牙齒的方法一定要記住!》 人民網科普

監製:視覺志

編輯:離蔭
影片號:視覺志
點選閱讀原文,看影片號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