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讀者投稿,來稿請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 | 讀者:雨雨
吃完晚飯,經過一輪漱口,水牙線,卷軸牙線,牙縫刷處理後,我站在鏡子面前,儘量用小而恰當的力量,輕輕搖晃那個上週嚴重發炎鬆動的牙齒。“啊,沒上週那麼鬆了!”我在心裡“喲西”了一聲,天靈靈地靈靈,先保佑這個牙齒吧。另外一個應該救不了,那就先不管。
在上週,節後上班的18天裡,因為牙周炎過分嚴重,我第三次見了牙醫。為了快速解決當務之急,和聽更專業的意見,還掛了一個專家的特需號。看著自助機那長長的明細,和最後超乎我意料的價格,我苦笑。18天裡見牙醫的次數比老闆還多,而且還得繼續走“存錢,花錢治牙”的長久抗爭路線,看來我真的要和牙周病幹一輩子。
《以家人之名》劇照
牙周病,一個堪比口腔治不好的“癌症”,一旦染上,只能定期檢查複診控制。如果牙齒只是單純齲了,那起碼可以補,或者做根管治療戴牙冠。如果牙齒真保不住了,但是沒有牙周病,也可以用種植牙來替代。但可怕的是,牙周病,會讓支援牙齒的牙周組織發炎,如果不加以處理,牙槽骨會吸收,牙齒會鬆動。最後即使掉牙想要種牙,也因為牙槽骨不夠而導致種植困難。而我,就是處在最嚴重,牙槽骨吸收嚴重的那步。
說實話,在20歲左右時,我就已經知道自己有“牙周病”,但當時,由於自己是學生沒工作,從小到大的齲齒,補牙的經費都是爸媽給的,所以當時做完根管治療,牙醫跟我提這一個病時,我並沒太在意,畢竟我還要為下次戴牙冠又要跟父母伸手要錢,實在過意不去。結果,欠下來的,始終要還的。儘管它晚了10多年。
2023年11月,當我興致勃勃準備年末的跨年行程時,右下方的後槽牙開始隱隱作痛,用舌頭一觸控,明顯感覺牙齒根部鼓囊起來。一向對牙齒提心吊膽的我,立即預約了熟悉的診所準備治療。但當拍完片子後,醫生還叫了幾個醫生甚至院長一起進來,圍觀我的片子。我驚了,此事嚴重程度超乎我想象。
“你的口腔狀況很不好,特別是這顆7號後槽牙,是嚴重的牙周病發炎,它的根部一片陰影,牙槽骨也被吸收得差不多了,現在已經是三級鬆動,最好是拔掉種植,否則會影響旁邊的牙齒。”原本只是想緩解陣痛的我,沒想到卻碰上了最壞的結果,我愣住了。

《戀愛醫生》劇照
也許是難以接受,我藉著“想多聽其他醫生建議”的藉口,灰溜溜地離開診所。走出約100米後,我停住,默默開啟銀行app看存款。“種是可以種,但是……這個牙齒,真的救不了嗎?但是它看著是好好的啊!為什麼我的牙齒又壞了啊!”幸好是在路上,否則我真的可以將這份不甘怒吼咆哮出來。
回家後,我開啟網站搜尋“牙周病”的各種帖子看。在我國,牙周病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慢性疾病,而且它還與全身系統性疾病相關。“病從口入”原來在牙周病上也是可以成立的。很多小夥伴的經驗貼說,嚴重的牙周病需要全口齦下刮治,必要時還要做“牙周翻瓣”,順勢我又搜尋了相關的流程,看著無情的文字和泛紅有血的牙齦,我的牙齒在發酸。整個人都不好了。
當天晚上,我又一次夢見了牙齒脫落,半夜驚醒後我迅速用舌頭舔了我的所有牙齒,確認有沒有掉落。這該死的牙周病。
我決定去公立醫院諮詢。但諮詢前,一個尷尬的事必先處理:請假。而且接下來非常有可能會頻繁請假。但為了我可憐的牙齒,硬著頭皮上了。
“領導,週五下午我需要請假,而且之後也有可能頻繁請假……因為我的牙齒又壞了。”“啊,你的牙齒怎麼了?你前幾年不是弄好了嗎?我看你平時也挺注意牙齒衛生,這次又怎麼了?”聽到這話我無語了,讓原本有“請假羞恥”的我,一瞬間就“毫無羞恥”,我也想知道我牙齒為什麼這麼容易壞。“這次需要解決牙周病,可能需要多次處理,麻煩領導諒解。”請假這事,真是說長不如說短,我的情緒越來越低。“請假當天的工作我會按時完成的。”我匆忙地補上一句。

《我準時下班》劇照
假好不容易請了,接下來就要做好心理準備上戰場。可能是看太多帖子了,一種無奈又悲憤的心情彌散著。牙齒單純壞了,可以補牙,甚至可以種牙,但我牙槽骨都快沒了……也許還能種,就是要多花錢給骨粉,又或者……不能種了,此生永失一顆牙。可是我還年輕,牙齒還要天天用,又不能不管。為什麼人家大好時光是旅行,是吃嘛嘛香,享受生活,而我卻是來奔波於診所醫院,和牙齒相愛相殺?
2024年1月,我帶著人生極其苦悶的心情去了公立醫院。如同預期一樣,醫生讓我約時間下次來做全口刮治。第一次刮治是上午,一大早我就抱著“吃了這頓沒下頓的壯烈”吃了個豐盛的早飯。當我躺在熟悉的躺椅上,又被眼前的那盞大黃燈直直照射時,恍惚一瞬間,我回到了小時候補牙的診所。但當時因為小,是爸爸陪著一起去,而現在,只有我一個人。
“對哦!睡不好,情緒不好,也會影響牙周病的,所以不要太緊張,想想其實很多人也會困擾,但儘自己能力做好該做的衛生就好了哦。”刮治前醫生竟然來了這一句,我頓時熱淚盈眶。
說實話,刮治的過程沒想象中痛苦,相反打麻藥比刮治還疼,當舌頭、牙齦失去感覺後,我感受到了醫生當時吃完早飯的力氣,用著長長的彎鉤,使勁地,往我齦下淘金子(結石)。不痛,是異常地酸爽。
半小時不到就結束了,我的嘴麻木到不能說話,照照鏡子,發現嘴角、牙齒都沾有凝固的血跡,好的,那是我生命中和牙周病對抗的第一個功勳的印記。

《少年派2》劇照
等到麻藥退去之後,已經是5個小時後的事了,牙齒的痠軟漸漸有了實感,秉承著再那麼難再那麼咬不動也要吃飯的我,特意把青菜煮得特別軟,但還是咬不動,彷彿被下了咒,失去了它應有的功能。
我看著飯菜,沉默又茫然。這頓軟綿綿的飯,隨後我用了快50分鐘才吃完。
第二天上班,好奇的同事問我牙齒現在怎麼樣,是的,在公司裡我牙齒已經是出了名的“壞”。我只能說“還好還好”便匆匆結束話題。雖然知道他是一片好心,可是被牙周病困住的苦悶,我真的好難跟人家,特別是沒有牙齒問題的同事、友人,甚至是親人述說清楚。
如期到了第二次刮治,雖然有了經驗,但由於不確定上次刮治是否有效果,我還是很忐忑。醫生在我牙齒檢查一番後說道“有了明顯改善”。我在心裡長長地呼了一口氣。但願刮治真的能緩解我的牙周問題,我默默祈禱著。
這次是上口刮治,其中,左上方的6號牙是重點關注物件。醫生一邊刮一邊說“你這個牙齒牙周袋很深啊!我可能要多花時間去刮它。”還沒等我反應過來,便迎來一陣氣勢洶洶的刮治洗禮。
對於牙齒,痛,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澀。鉤子觸碰到牙齒敏感的位置時,我簡直要從躺椅上彈起來。“我不颳了!”我在心裡吼道,根管治療,種植牙我都做過了,但唯獨這次,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如此厭惡牙齒治療,太難受了。
可又有什麼用了?如今我“便成魚肉,任由刀俎”,而且是輪不到我說不,除非我真的想好,這輩子就一口爛牙,老了吃不動喝不動,成一個癟嘴老太太。啊,這可怕的人生!
好不容易結束了,醫生劈里啪啦敲打鍵盤寫病歷,此時我那飛去的魂魄還沒歸來,呆呆地站著。醫生說,3個月後來複診,到時看情況再做後續治療。我口齒不清說著好。

《繼續活下去》劇照
就這樣,我結束了人生第一次又酸又澀的全口刮治。在這之後,我對牙齒的照料程度上升了一個檔次。以前就只有用牙線棒和衝牙器,現在得要認認真真學習用卷軸牙線,把每個牙齒“繞”乾淨。特別是每次吃完飯,生怕沒及時清理牙齒,短短幾小時內細菌會在我口腔裡暴漲,有時得去洗手間張牙咧嘴潔齒。如果是出門在外很久,我寧願不吃,也要讓牙齒起碼是保持刷牙後那般“乾淨”的狀態。
有段時間對於每天的這套護牙流程,我真是累了,除了是要花時間花精力護理,更重要是精神上的疲憊。其實我不知道現在“亡羊補牢”還有沒用,畢竟我已經壞了這麼多年。而且,即使現在我可以憑著自律控制好牙周病,但萬一以後又復發呢?這種時不時衍生出來的自我懷疑,讓我很多時候都很無力。
結果證明,我的疑慮是對的。牙周病,就是一場反反覆覆持久的拉鋸戰。此後我曾3次按時複診,期間,牙周狀態有穩定控制中,曾經腫痛的7號牙和6號牙,已經平息了它們的發炎。醫生也誇獎我最近狀態很好。但當我以為一切真的可以順順利利,可以和牙周病和諧共處時,我又嚐到了它給我的大大大驚喜——2025年2月,6號牙發炎腫了,並且鼓起一個膿包。於是出現了開頭,18天連找3次牙醫處理的窘迫。

《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劇照
經過這次專家的緊急處理,6號牙的膿包已經平復,而且鬆動也是所緩解。但是,再之後,它還會再度發炎嗎?另外好久沒出現問題但已經鬆動三級的7號牙,我要先斬後奏,拔掉它嗎?我又開始猶豫不定。但在猶豫不定時,我得先抓住“主要矛盾”,那就是要調好鬧鐘,搶兩週後這個專家的掛號,還有就是,得要再一次請假。

排版:初初 / 稽核:然寧

三聯生活週刊微信公眾號
徵稿要求
本刊對投稿的真實性有嚴格要求,個人故事必須為本人親身經歷,真實可靠,保證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虛構內容。對於文章內容,作者應提供相應證明材料(圖片、影片均可),且願意接受核實(如職場類話題中將被核實本人真實職業資訊、行業、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動人心,或者具有現實意義,邏輯嚴密,文筆流暢,以第一人稱敘事,字數不低於5000字。
詳細徵稿要求請點選
【三聯生活週刊微信公眾號長期徵稿】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三聯生活週刊》招實習生、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