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圖來源 | 廣汽埃安官方
作者 | 伍文靚
編輯 | 蘇鵬
如果要在新能源汽車產品中選出一個最吸引年輕人的賣點,那一定是用得起、用得好、用得安全的高階智駕功能。
一個月前,廣汽埃安釋出了全球戰略車型AION RT。這是新能源市場同級產品中首搭雷射雷達高階智駕的車型,也是A+級轎車中前所未有的存在。
近日,埃安AION RT的全民公測活動正式展開,未來汽車Daily也受邀參加並試駕體驗了AION RT。
未來汽車Daily本次試駕的總時長約1個小時,路程近19公里,其中智駕NDA路程為18公里,途徑城市主幹道、城中村狹窄道路、鄉道等複雜場景,實現全程0接管。
本次AION RT高階智駕體驗的整體感受是,安全第一,不激進,但也不拖沓。
相比起我們以往試駕的其他同級車,AION RT的智駕體驗更加順滑平穩,起步和剎停甚至比一些主流高階車型還要柔和,即便後排的乘客也並未覺得不適。
與此同時,得益於雷射雷達的超遠探測距離以及360度探測能力,AION RT的行車安全下限也有了保障。
另外,使用者在車機系統上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智駕風格,比如舒適、普通和高效,系統反應距離也可選擇遠、中、近。
此處可以分享幾個偶然之間拍到的複雜場景(高階智駕開啟狀態):
大概在100米開外,AION RT識別到前方有故障大貨車佔道,提前減速並準備借道繞行。當時還有兩個人類指揮員在幫助指揮車輛交通。
有意思的是,由於視野盲區,人類指揮員沒有看到對向的摩托車,便向我們下達了通行的手勢指令。但AION RT並沒有著急變道行駛至對向車道,而是禮貌等待對向車道的兩輛摩托車駛過。
在借道時,迎面駛來一輛泥頭車,AION RT又毫不猶豫地加速變道,回到了自己原本的車道,安全地度過了這一場景。
當時紅燈結束,AION RT正在緩慢起步,右邊車道的大貨車突然強行實線變道,從直行道轉到我們所在的左轉道。而當時,我們的左邊正經過一輛公交車。
也就是說,我們的車輛處於被兩輛大車左右夾擊的狀態,而且後面還有其他車在排隊等待通行。
在這種極端場景下,AION RT智駕系統的策略是,在車道內往左靠對右邊變道的大貨車進行避讓,同時不影響左邊公交車的通行,然後順暢起步、轉彎,沒有造成後面車輛的擁堵。
這一系列的規劃、決策以及動作執行僅在幾秒鐘內實現,反應能力非常敏捷。
當然了,這趟試駕體驗遇到的複雜場景還有很多,比如:突然躥出的行人/車輛、車道線模糊的連續彎路、不規則的城中村狹窄道路等。
根據埃安官方之前的介紹,AION RT無需依賴高精地圖,能夠處理35類主場景,357類子場景,全場景覆蓋率超99%,全球範圍都做到「無圖全球通 有路智慧開」。
至少從本次試駕來講,AION RT的高階智駕能力得到了一定驗證,帶來了安全流暢的智駕體驗。
AION RT作為同級首個搭載雷射雷達高階智駕系統的車型,擁有3R11V1L12U共27個智駕硬體,包括英偉達Orin-X高算力平臺,配備第四代感知端到端深度學習大模型。
換在往年,搭載雷射雷達和英偉達晶片的車型,往往要高居在25-30萬元的價格帶。隨著AION RT的投入市場,廣汽埃安向著「高階智駕第一梯隊」的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
除了體驗高階智駕功能,未來汽車Daily在現場也近距離看到了AION RT的實車。
據瞭解,AION RT設計師從西方雕塑和油畫中獲得啟示,以遞進式黃金比例打造了車身造型,譬如輪胎車身比0.618,車身車尾比1.618。
縱觀市面上已有的車型,實現區域性的黃金比例非常容易,但要實現整車遞進式黃金比例卻是個不小的挑戰。
黃金比例的車身造型,G4曲率設計,再加上百萬級豪車同款奈米級色漿車漆技術,讓AION RT的整車顏值也在同級產品中脫穎而出。
在堅持美學的同時,AION RT在風阻和空間上也並沒有妥協。
經過大量的空氣動力學計算,設計團隊首先採用“先緩後陡”的設計思路,Y0線在保證後排頭部空間後,到C柱才有比較明顯下降。
其次,Y0線以A柱為起點,夾角28°、曲率20°,既能有效減少撞風面積,也能保證造型不突兀,幫助AION RT實現0.208Cd的超低風阻。
而且AION RT的Y0線長3.48米,從頭到尾沒有一個拐點,看上去非常自然流暢。
在上個月的預售釋出會上,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副總經理肖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期待AION RT成為明星爆款,而且它具備這個實力。
作為廣汽埃安的又一重磅全球戰略車型,AION RT正在蓄勢待發。
親愛的讀者們,不設定星標,很容易錯過我們的推送,也無法看到封面圖片。請星標“未來汽車Daily”,及時接收每篇推文,期待為您帶來更多更專業的行業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