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英國對清朝釋出偽史國書進行宣戰(第一次鴉片戰爭)
以下此文是第一次鴉片戰爭時英國致清朝的討伐宣戰檄文。裡面提出的三大侵略理由(三大恨)完全是英國製造的一系列偽歷史。
這是近代以來西方殖民者利用偽造的歷史——即中國公知母知口中所說的西方“先進文明”,作為侵華工具的一件歷史實證物品。
原文全文如下:
統轄西牛賀洲大狼山三十六島大英國主奉書大朝浙督撫大吏麾下:
竊思我國家在赤道中四十八度,亢宿分野,窵雉中國貳萬餘里。自古逮今,雖道途險阻,亦源源航海而來。向化效順,通貢互市,初未嘗侵大朝也。但大朝亦應撫綏懷柔,拱服四夷,恪循分典。
乃己亥我國遣陪臣薩馬尼、啞唎二員前往粵東馬頭,督理商船貨物,不意爾國大吏不體皇仁、不度情理,異端緝釁凌虐,用兵威脅,疊逐我國商船,不安停泊粵,致我國貨船逡巡洋麵,進退兩難,徘徊大強山一弋,幾遭險虞,此一恨也。
爾國浙省定海、舟山等處,原屬我國故地,先朝恃強佔竊,攘為內地,蹙我強威,奪我土地,孕懷迄今,二恨也。
【徹頭徹尾捏造的偽史,稱浙江省諸地原來屬於英國,是被清朝奪走的。】
至於鴉片一端,原系我國藥材物產,間吸食以避海患煙瘴,偶有奸儈夾帶內地,期售漁利,引誘爾國人民沉湎此習,讓其害於我國何辜!
我國雖偏小利究,漁漁畜產珠玉,諸般珍寶,何羨不備,民殷國富,豈亞爾邦?
爾主何得偏聽庸於小臣,妄作起釁。試思嚴禁爾國人民吸食猶可言也,委責獨讓我國興販鴉片引誘,是何言也?況爾國不肖文武官員每日闖墅海泊,搜抄煙土,趁機逞掠,形同倭竊,誠何國體,不禁髮指,大恨三也。
如此不得已,今將出師,飭令水陸二路將帥領兵戰船,直抵浙江洋麵並沿海各口,分兵進追。
貔貅十萬,戰船千艘,旌旗蔽空,金鼓震天,破釜沉舟,直搗中原。干戈昕指,掃戮梨庭,將為明季復仇。爾國軍民人若知向化投誠,即早獻地,迎降我國,亦無庸殺戮。倘執迷抗拒,立轟西洋大炮,弗謂果逆犯順、夷夏之防為口實也。
況爾主亦系遼東海外女貞後裔,乘故明流寇傾覆社稷,甲申之難,爾坐享漁利,襲奪明朝天下貳百年,以華夏之淳風,盡染犬羊之羶俗。
茲當天祿永終,天眷我邦,為故明克復舊業,在此一舉!
爾國水陸將帥果敢交鋒決戰,我三軍依期赴敵,列陣對壘。此通諭知之。
【何新附註】
這份名為"討伐檄文"的重要檔案,是英國致清朝的國書,現藏於英國國家檔案館(F.O.931/1205),實際也是1840年英國為發動鴉片戰爭而精心炮製的一件政治宣傳品。(在此可能是第一次全文發表。)
文中其所謂"三大恨"完全違背基本歷史史實,開創了西方列強用偽造歷史作為侵華藉口的典型惡劣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