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下方👇“阿貓讀書”關注公眾號
和30萬讀者一起讀書、寫作、思考、覺醒…
讓成長不再孤獨!
今天分享一篇覺醒合夥人 @阿鯉阿黎 的文章,關於合夥人可以看這裡:7年同行,一起覺醒!
這篇文章總結了導致90%的普通人賺不到錢的2大卡點,非常乾貨,建議收藏!
正文:
你好,我是阿黎,95後孕媽,是個喜歡用文字記錄思考的人,也在探索著自媒體創作的路上。
奧南朵在《對財富說是》中,借一位扮演“金錢”的學員之口,道破了一個關鍵真相:
“我可以給你錢,但我只是錢,你要的尊重、愛、接納和包容,我給不了你。”
這句話精準地刺中了,我們對金錢的普遍誤讀:
將它賦予了太多本不該由它承擔的情感需求和意義。
我們渴望財富,卻常常陷入困境:努力賺錢卻留不住,想擁有更多卻充滿焦慮,甚至對金錢本身感到羞恥或恐懼。
作為全球深具影響力的身心靈導師,奧南朵的這本經典指出:
阻礙我們與財富連線的,往往不是能力或機會,而是深植於無意識中的、關於金錢的隱蔽信念。
更關鍵的是,這些信念的源頭,常常指向我們的父母。
今天,結合我深耕職場成長與財富心理學的觀察,與你分享書中前兩章的精華解讀,一起看清那些無形中限制我們的金錢模式。
1/識別阻礙:那些關於金錢的無形枷鎖
為什麼“想賺錢”的願望常常落空?
奧南朵指出:意識層面的渴望,常被無意識層面的限制性信念所抵消。
吸引力法則失效,根源在此。
金錢的本質是一種流動的能量。當我們給它貼上過多情感標籤時,連線就變得困難。
書中揭示了普遍存在的 金錢無意識觀念 和 限制性信念,看看你是否遇到過:
1)盲目追逐,無法停歇
總覺得“不夠”,陷入焦慮迴圈,難以享受金錢帶來的生活。
2)為他人花錢容易,為自己花錢艱難
對花錢給自己懷有莫名的羞恥感或罪惡感。
3)恥於開口求助,抗拒一切負債
或因驕傲(只能靠自己),或因自卑(覺得自己不配),結果限制了利用槓桿發展事業的可能性。
4)“有條件”的愛錢
錢在時歡喜,錢少時焦慮恐慌,難以接受金錢自然的流動屬性。
5)留不住錢,到手即光
深層可能是不懂得欣賞和感激金錢,或覺得自己不配長期擁有。
6)習慣性抱怨付出與回報
“我這麼努力,錢呢?” 這種抱怨心態,不僅針對金錢,也毒化了整體生活能量。
更深層的常常是源自家族的影響:
7)堅信“賺錢必須辛苦”
將賺錢與痛苦、疲憊繫結,潛意識抗拒輕鬆獲利的可能性,甚至錯失良機。
8)認同“男人有錢就變壞,女人變壞就有錢”
無形中限制了自己對財富目標的追求,不敢“變壞”(即不敢富有)。
9)認為“有錢是危險的”
因為家族中可能有過因財招禍或不幸福的先例,導致無意識地將金錢與風險等同,主動遠離。
10)對金錢過度控制,恐懼失去
緊抓不放,抗拒必要的投資與風險,也會阻礙財富增長。
2/ 溯源:家庭如何影響一個人的金錢觀
這些阻礙財富的信念,並非與生俱來。
奧南朵明確指出:
它們絕大部分是後天“習得”的,而最主要的源頭,往往是我們的父母或主要撫養者。
為何父母的影響如此深遠且難以擺脫?
核心在於孩子對“歸屬感”的強烈需求。
為了獲得歸屬感,孩子會無意識地對父母表現出“忠誠”——
即使不認同甚至反感父母的某些模式,潛意識裡仍覺得“我要變得像你(們),這樣我才屬於這個家。”
於是,父母的金錢觀、對成功的定義、對辛苦的認知,甚至對幸福的匱乏感,都可能被我們全盤接收,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一個犀利的洞察與練習:
試著想象父母站在你面前,真誠地對他們說出:
“對我來說,賺錢可以比你們更容易。”
“我的人生,可以過得比你們更輕鬆、更豐盛。”
書中提到,在工作坊中,90%以上的人難以坦然說出這兩句話。為什麼呢?
背後是一種深層的愧疚感。
我們潛意識裡認為:比父母更輕鬆、更成功、更幸福,彷彿是一種“背叛”。
父母婚姻不幸?我們可能無意識地“不敢”擁有幸福的關係。
父母未曾享受金錢?我們可能“不敢”讓自己輕鬆享受財富。
父母的人生充滿艱辛?我們可能“不敢”追求一種更輕鬆的成功。
這便形成了財富卡點的“代際傳遞”。
如何打破這個迴圈?關鍵在於第三章的核心:與父母和解,重建與金錢的健康連線。
3/ 破局關鍵:看見恐懼,轉換語言
梳理這些金錢卡點,不難發現,其核心情緒是恐懼——
對未知的恐懼,對失去的恐懼,對改變的恐懼,對“不配得”的恐懼。
適度的恐懼有保護作用,但固化的恐懼則會畫地為牢。
它讓我們蜷縮在自以為安全的“舒適區”,拒絕一切不確定性和可能性,而這恰恰是財富增長和人生拓展所必需的土壤。
奧南朵提供的實用路徑:學會與恐懼共處。
1)具體化你的恐懼:不要停留在“我害怕”。
不斷追問:“我具體害怕/擔心的是什麼?” 例如:害怕投資失敗 → 害怕損失本金 → 害怕證明自己無能 → 害怕讓家人失望……
深挖到底,方能看清真相。
2)轉換你的財富語言系統(簡單有效,強烈推薦)
語言塑造思維,思維影響能量和行動。
嘗試在日常表達中:
將“問題”替換為“情況”→ 移除災難化標籤,迴歸客觀事實。
將“困難”替換為“挑戰”→ 激發應對的勇氣和策略感。
將 “但是”替換為“而且”→ 停止自我設限,轉向可能性與解決方案。
舉例:
舊模式:“我想拓展業務,但是風險太高了,困難很多,萬一失敗就是個大問題。”
新模式:“我想拓展業務,而且現在存在一些需要應對的情況。雖然會面臨不少挑戰,但值得探索和嘗試。如果一種方法行不通,那就調整策略。”
這種語言的轉換,看似微小,實則能潛移默化地改變你的思維模式和能量狀態,為吸引和創造財富開啟新空間。
4/ 環境的力量:獲得支援而非消耗
阻礙我們靠近財富的,有時不僅是內在卡點,還有外部環境的“能量干擾”。
身邊的人是在支援你,還是在無形中消耗你、拖慢你的腳步?
書中的案例引人深思:
一位女性企業家,為了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拼命工作,卻陷入疲憊與目標難以達成的困境。原因在於:
丈夫:擔憂她過於成功會離開(恐懼)。
父母:質疑女性角色定位(傳統觀念)。
孩子:感受不到陪伴和愛(情感需求)。
同事:抱怨工作壓力大,感覺不被尊重(價值感)。
結果:她被周圍人各自的恐懼、擔憂和不理解所包圍、拉扯,能量嚴重耗散。
身邊人無意識中對你“變有錢”的負面預期(如擔心你變壞、家庭失衡等),會透過抱怨、阻撓或消極情緒形成阻力場。
如何應對?
關鍵在於:用理解與尊重,化阻力為助力。
1)看見並理解他們的擔憂:背後往往有關心(即使表達不當)。
2)清晰、真誠地溝通你的目標與願景:賺錢不是為了個人慾望,而是為了共同的福祉(如家庭更安穩、孩子有更好未來)。
3)表達感激與重視:肯定他們在你生命中和實現目標過程中的重要性。
4)明確請求支援: “你們的理解和支援,對我實現這個目標非常重要。”
當身邊人感受到被看見、被尊重、被納入你的願景,他們更可能從“阻力”轉變為寶貴的“支援力量”。
看清上邊說的這些隱蔽模式,是走向財富自由的第一步。
如果你願意,不妨從今天開始做個改變:
1)對照自查
上面列出的10個金錢卡點,哪一個戳中了你的現狀?
2)嘗試語言轉換
有意識地在今天的工作和思考中,用“情況”替代“問題”,用“挑戰”替代“困難”,用“而且”替代“但是”。
感受一下思維和心態的微妙變化。
3)審視你的支援系統
思考如何更好地與你重要的身邊人溝通,爭取理解和支援。
最後,也歡迎大家連結@阿黎
加她備註暗號【覺醒】,她會送你一份【財富卡點突破練習】資料,幫你破除財富卡點。

推薦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