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富爸爸,避開耗盡一生讓他人致富的陷阱

假期舊文回放第五篇:關於窮爸爸富爸爸如何改變人的財商認知,請大家用心閱讀,做好迎接春節後中國資產重估的準備,有刪改。
一個爸爸說:我可付不起,另外一個爸爸說,我怎樣才能付的起。
一個爸爸習慣於逃避,另一個爸爸則總是想辦法解決問題。
一個爸爸勸我:“努力學習吧,那樣你就能去好公司工作。”而另一個爸爸則說:“努力學習吧,那樣你就能發現一家好公司並收購它。”
一個爸爸說:“我不富有,因為我有孩子。”而另一個爸爸則說:“我必須富有,因為我有孩子。”
一個爸爸說:“當涉及錢的時候要小心,別去冒險。”而另一個爸爸則說:“要學會管理風險。”
富爸爸的秘訣
羅伯特清崎的前半生實踐的富爸爸秘訣其實並沒有什麼太高深,重點就在於買入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或者說,錢生錢,羅伯特清崎給資產和負債做了不同的定義,能帶來現金流的才叫資產,把錢從你口袋裡拿走的就是負債。
用這種標準,並不是每種房產都能稱之為資產,因為有的房產居住可以,但租賃不行。同樣車從購買的第一天就開始貶值,但是中產階級還樂此不疲的還著車貸,把現金從口袋裡源源不斷的掏出去。所以租賃不好,漲幅有限,需要支付房地產稅保養費的房地產,和小心呵護的愛車,在羅伯特清崎的定義中都是負債。
如果你嫌棄羅伯特清崎的時代太久遠,我忍不住要分享我的一個美股股票群裡一位在美國波士頓工作的貝蒂黃女士最近的分享,在我們500個人群裡引起不小的轟動。
貝蒂黃同學在波士頓,十幾年前的時候也不懂投資,也沒有錢,她的起步是拿3萬美金首付買了一套30萬美金的可收租的房子,獲得了月淨現金流1000美金。她說當時她和老公沒錢,所以她堅決不存美國的養老金401K計劃,而是把錢拿去買可產生現金流的房地產。
有點像什麼呢?就是在中國過去有些員工會主動跟老闆商量,不要給他那麼高工資基數交社保和公積金,但是把該交的部分直接現金髮給他,然後他拿這個錢去買房子。
十幾年前美國房地產是低谷,所以貝蒂黃同學的房產就在不斷升值,她就可以透過抵押房產獲得新的現金去首付新的房產。之後貝蒂黃開了一個房地產交易公司,幫很多人交易買賣房子,找好的交易標的,她獲得佣金收入。
她經過七八年房地產賺到錢之後才開始拼命存401K和Roth IA的美國兩種養老金賬戶,然後拿養老金賬戶的錢去股票市場上做投資。在今年年初她還是股市小白,她就到處花錢拜師學藝,她很捨得在自己身上投資,今年的股票也做的很好。
問題來了,大家知道貝蒂黃同學的正職工作是什麼?是護士,而且每天上班,一天不落。現在她老公服她服的不得了。
雖然今天房地產限購和很高的首付比例,很低的租售比,賺錢時代過去了,但基本原則是一樣的,即如何尋找到能創造現金流的資產。
貪婪與恐懼
為什麼大多數做不到?富爸爸書中說他9歲的時候為富爸爸打工,富爸爸只給他10美分一個小時,他可生氣了,於是找富爸爸理論,說這不公平。
後來富爸爸問,你想不想成為真正的富人?他說想,富爸爸就說如果你想成為真正的富人,你就免費給我打兩個月工,要不我可以現在給你漲到25美分時薪,但是我就不花時間教你了。之後富爸爸繼續誘惑他要不給你漲到1美元,要不漲到5美元一小時。
好在羅伯特清崎抵抗住了誘惑,這個故事有些過於戲劇化,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羅伯特清崎試圖表達一個簡單的道理,即擺脫恐懼和貪婪。
對於窮人來講,沒錢的恐懼會促使他們努力工作,得到報酬後,貪婪或者慾望又讓他們想擁有所有用錢能買到的好東西。於是,起床,上班,付賬,再起床,再上班,再付賬。所以富爸爸說窮人的感覺永遠被這兩種感覺所控制:恐懼和貪婪。
給他們更多的錢,他們就會以更高的開支重複這種迴圈,這就是富爸爸說的老鼠賽跑的陷阱。
富爸爸認為造成貧困和財務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恐懼和無知,而不是經濟環境,政府和富人。所以最重要的是別讓恐懼和貪婪來支配自己,因為恐懼和貪婪,大多數人一生都在追求工資,加薪和職業保障。
富爸爸這本書寫道:一直生活在恐懼中,從不追求自己的夢想,這是殘酷的。為錢拼命工作,以為錢能買來快樂,這也是殘酷的。
每個人都應該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和貪婪,避免掉入老鼠賽跑的困境。每個人克服自己心魔的路徑不同,我能克服,說好聽點是追求夢想,說不好聽是靠當初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幼稚,歪打正著。每個人應該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徑。
關注自己的事業
羅伯特清崎47歲才財務自由,他財務自由的標準可能今天國內很多人看起來好笑。他能獲得每月1萬美金的淨收入,花銷在3000美金,所以他說自己“退休”了。
其實成功哪有那麼簡單,想做生意都有風險。在他另外一本書中他寫他三次商海沉浮。在他做生意過程中,靈哥覺得頗為有趣的是他寫了失敗不一定是因為找不到訂單,相反突然一夜之間訂單忙不過來發不了貨的時候也會帶來失敗。
這讓我想起我在上海的一位做珠寶飾品的女性創業者,原來是阿里出來的。她就跟我說過類似的故事,她的珠寶飾品在社交媒體的傳播上,要不遇到的問題是沒量,要不遇到就是爆款,工廠來不及生產,於是他們只能退單,但是合作伙伴已經賣掉了,所以被各種罵,被客戶罵,被合作伙伴罵。
這就是他們一直解決不了的困境,最終她是接受了我的建議把團隊縮小到幾個人,精益創業,擺脫了之前拿了幾千萬風投融資團隊幾十個員工,現金流呼啦啦往外流,誰都不滿意的身心疲憊的狀態。
所以這一次當我重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有沒有網際網路商業的本質是一樣的。網際網路時代的風險只是更大,因為使用者的情緒變化更快。這就是為什麼最頂級的資本都是做平臺,為的是有效對沖風險,把風險留給小企業主,而平臺的現金流收入是確定性的。
書中的話說:“生活推著我們所有的人,有些人放棄了,有些人在抗爭。少數人學會了這門課程,取得了進步,他們歡迎生活來推動他們,對他們來說,這種推動意味著他們需要並願意去學習一些東西。
而這種學習是終身的,是實踐的,是一念成魔,一念成佛。謙卑的人一念成佛,在今天的網際網路時代恐怕三五年人生就有很大的改變,如果是一念成魔,沉著於執念的一輩子都會繼續玩老鼠賽跑的遊戲。
要關注自己的事業。自己的事業並不是說一定要開一個公司,而是要經營自己的資產項,而不是僅僅是工作的收入項。
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中產階級購買自以為是的資產的負債。存在財務問題的人經常耗費一生為別人工作,其中許多人在他們不能工作時就變得一無所有。
他對專業人士的警醒是,從事你所學的專業的可怕後果在於,它會讓你忘記關注自己的事業。也就是說人耗盡一生去關注別人的事業並使他人致富。
羅伯特清崎在新加坡幾年前接受了一個女記者的採訪,當時女記者表示有一天我想成為像你這樣的暢銷書作家。羅伯特就問,你文章寫的很好,是什麼妨礙了你實現夢想。女記者說:“我的寫作之路似乎前途渺茫,人們都說我的小說非常好,但是僅此而已。”羅伯特清崎就建議她應該去聽聽課學習下營銷。
沒想到女記者生氣的說:“我擁有英語文學碩士學位,我幹嘛要去學做推銷員?我是一個專業人士,即使我需要接受再教育也是為了進行專業上的深造,絕不是為了去當什麼推銷員。”
清崎的結論就是全世界到處都有聰明,才華橫溢,受過良好教育以及極具天賦的人。我們每天都會碰到這樣的人,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邊。但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他們只有一項技能,所以掙不到大錢。
行動,不怕失敗
羅伯特清崎承認,在平均每10項投資中,他有2~3項盈利,5~6項不賺不賠,2~3項虧本。不過不冒風險就是最大的風險。所以他對於失敗者的描述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虧錢造成的痛苦遠遠大於致富所帶來的樂趣。大部分人都夢想發財,但卻害怕虧錢,所以他們永遠也進不了財富的天堂。”
相反失敗會激勵勝利者,這是勝利者最大的秘密,勝利者不怕失敗。用洛克菲勒的話來說,就是“我志在將每一次災難轉化成機會。”
如何行動呢?羅伯特清崎給的答案也頗為雞湯,頗為成功學,比如要有一個超現實的理由,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比如很小的時候就選擇以後要成為富人。每天都要做出自己的選擇,想獲得,就要先給予。
不過清崎有一個例子我很有感悟,他說他曾經聽過某位投資大師的音訊,裡面有一段話完全不同意。但是他並沒有傲慢的放棄,而是把這段5分鐘的錄音重新聽了至少20遍,忽然之間,他豁然開朗,懂得了他說的意思,這就像變魔術一樣。
靈哥相信很多人都有有類似的體驗,為此羅伯特清崎說:
“傲慢的人很少讀書或者聽從專家的建議,他們何必讀書呢?他們認為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
結語:
富爸爸中摘錄了美國詩人的未選之路:
“林中兩路分,一路人跡稀。我獨選此路,境遇乃相異。”
當我重讀富爸爸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我看到的是羅伯特清崎早年的窘迫,買入能產生現金流資產哪有那麼容易,做生意成功率哪有那麼高?他書中明確的寫了他的各種嘗試,但是最終這些嘗試必然會上升成為一種可抽象可提煉的方法論,成功率就會越來越高,身邊優秀的人也會越聚越多。富爸爸公司到後面也不需要他一個人來貢獻版稅了,相反他的會計師,律師都可以用富爸爸這個品牌來出版書籍,獲得現金流收入。
其實做一個“投資”上的笨人很難嗎?難也不難,只不過媒體不會這麼宣傳,很多人沒有耐心,等待不了,身邊這樣堅持的人太少。而真正堅持走康莊大道,不走歪門邪道,堅持尋找嘗試優質正現金流投資機會的人,會一起抱團,會把投機想法的人篩選掉。
(全文完)
金山雲今天港股暴漲30%,很早星球連續提醒!加入靈哥星球,低位埋伏好機會。
加入靈哥知識星球,365天每天都有靈哥自己的研究和資訊分享。和會員的問答提問,很多標的具體討論分析!
  1. 其他福利:
  2. 1    去年有七場直播,提前說了中特估,黃金等機會。提前說了華為新手機供應鏈的機會,很多會員翻了兩三倍。去年直播幫大家抓了2600和2700兩個底,預判了美聯儲降息等。
  3. 2.    線下有五次聚會,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福州都有聚,幫助大家解惑,併線下會員聯絡感情,拓展社交。
(加入後,加微信bobding7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