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新型詐騙,會控制人寫自曝檢討書呢?

說是前陣子
其實也挺久了
當時我在微信群裡看到一個影片
內容是一位東證期貨的美女,
手持身份證和自白書,
自曝生活不檢點。

她自述在戀愛期間和7名男性發生不正當關係。

“都是金融圈裡的人,其中不乏一些有家室,或是領導職位的男人。”
詭異的是,這個檢討小影片
不是美女去修手機的時候意外流出,
而是美女本人發在自己的小紅書賬號上。
由於態度端正這個影片很快就擴散全網。

本來吧,金融圈出這點破事網友們也不至於大驚小怪
但手持檢討書自曝這個行為確實罕見。
如果我們從常識出發去分析,
就種情況肯定是屬於被脅迫,
有人拿更嚴重的把柄威脅她,
兩害相權取其輕,
美女就只好答應錄製檢討影片。

但出乎意料的是,隔天竟然還出現了反轉的聲音!

一位自稱知情人士稱,
這一切都是因為當事人遭遇了殺豬盤!
是在被騙子精神控制的情況下寫的檢討書。
目前,涉事各方已經報警,
事件的真相仍在調查之中,
大家只能安心等待警方的調查結果了。
不過在此期間,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
“究竟是什麼樣的新型詐騙,
會教人寫檢討書呢?”
其實,詐騙本身就是一種配合型的犯罪
騙子慣於用套路讓受害者配合其行動
這常常不需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而是簡單直接利用人性的貪婪和恐懼就可以。
特別是在行為控制上,恐懼一直很有效果。

運用恐懼心理脅迫受害人配合的詐騙方法,
最典型的就屬“冒充公檢法詐騙”了。
近期,
多地報道了多起“新型詐騙案”
涉及到“學生受害人自己綁架自己”
自己離家出走,坐飛機到國外躲起來,然後自拍綁架影片給騙子,騙子再拿影片要挾家長給贖金)
這種控制術可比讓受害人寫檢討書發影片牛逼多了。
但聽我分析,這裡邊的控制術其實沒有那麼神秘。
簡單來說,依然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我們拿前陣子一個女留學生被騙的真實案例來說明:
小馬,是個留學生,她在上海的家家境優渥
留學期間,小馬接到一個騙子冒充的移民局工作人員電話,
說她有一個違禁包裹從上海寄來,
將會影響到她的出入境。
小馬的情緒受到影響,
但她認為,這是個容易澄清的誤會,

“只要和對方核實好資訊就可以證明自己沒有收違禁包裹”

於是,對方讓小馬接聽另一位騙子扮演的警察電話。
電話中,
扮演警察的騙子
一定會幫小馬查清楚違禁包裹的事,
小馬的心瞬間安了下來。
但沒想到,民警這一查
竟然反而查出小馬涉嫌另一起性質更為嚴重的國際洗錢案!
小馬剛安下的心立馬又慌了!
顫抖的言語間充斥著不可置信,
見她上鉤,假警就繼續撩撥她的恐懼!
假警察說,這個案件涉及200多萬元,
需要付刑事責任,
而且發了一張拘捕令給小馬看。
可憐的小馬,看到拘捕令上自己的資訊和相片,
瞬間就掉進了恐怖的深淵裡。

至此,小馬最大的恐懼就成了騙子虛構的“牢獄之災”
根據“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原理
騙子知道,只要能避免牢獄之災這個最大的禍害,
那麼其它的事情,小馬都是可以配合的。
於是,騙子提出需要簽署向父母、同學、身邊所有人隻字不提的“保密協議”,
小馬立刻簽了。
於是騙子提出需要每天四次向假警察彙報日常動態的任務,
小馬按時完成。
於是騙子提出讓小馬把零用錢全部轉到一個“安全賬號”做擔保,即所謂的“公證監管優先調查”
小馬立刻就轉了18萬元人民幣。
於是騙子提出需再給一份擔保80萬元,
小馬就向父母說要讀博,需要80萬來做一個資產證明。
終於騙子提出,讓小馬用行動力來證明自己不是個罪犯。
小馬疑惑,問應該怎麼做?
騙子說,你坐飛機到泰國來,當我們的一個“反詐騙宣傳大使”,拍攝“反詐騙宣傳影片”。
於是小馬二話不說,5點多就起床去了機場。
好在是,小馬這次在機場被真正的民警截留了下來。
透過分析上面這個案例,
我們可以清晰地感知到騙子是如何利用涉世未深的孩子們的恐懼
利用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尚淺,對人性的複雜理解不足
來進行行為控制和連環詐騙的。
所以說親愛的家長們,你們的責任又重大了,
不僅要為孩子們提供一個溫暖的成長環境,
更要教會他們如何在這個充滿陷阱的世界中保護自己。
事實上,無論年齡大小,個人都應保持警惕。
因為詐騙針對的人性可不止恐懼,
你看前文東證期貨的美女不就也被控制了嗎?
騙術的套路可不止對涉世未深的孩子們有效,
無論年齡大小,每個人都應該提高警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終結詐騙 原創出品
圖片來源於網路 僅用於公益傳播
聯絡、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