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9日,世界首富,特朗普重返總統寶座的頭號功臣,江湖人稱鋼鐵俠的埃隆·馬斯克在至少150名歐盟官員的監聽和兩百萬網友的關注下,與德國選擇黨黨魁、聯邦總理候選人,江湖人稱人間清醒三拳打不倒的鐵娘子愛麗絲·魏德爾連線了一個小時。
兩人用英語大笑江湖、談笑風生。馬斯克一邊吐槽德國政府的官僚主義(比如25000頁紙的申請書)一邊喝了六瓶無糖可樂,可見倆人聊得有多麼嗨皮。
此前,馬斯克對德國政黨發表看法的行為包括但不限於——
1.在他自家的網路平臺X上轉發陰陽德國執政聯盟的難民政策,力挺德國選擇黨的影片。
2.在自家網路平臺X上罵德國現任總理和副總理是傻X,建議他們立即辭職。罵排斥選擇黨的德國現任總統是反民主的暴君。
3.在德國最有影響的大報之一——《世界報》發表特約文章,詳細為選擇黨辯護,稱其為德國唯一的希望之火。
看完這3條,也許會覺得1月9號的這次國際頂流網紅連線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呀。它既沒有把德國現任的一二三號人物罵個遍,也沒有跑到德國紙媒上噁心地頭蛇欺負人。
問題在於,馬斯克和魏德爾的這次連線,涉嫌違反歐盟和德國法律。相當於從罵人到打架的質變。
因為這次連線可以理解為一次變相的廣告,廣告可以理解為一種變相的捐款,而來自歐盟之外的政治捐款,犯法……
如果較真兒起訴的話,對於馬斯克來說最起碼也是一件麻煩事。何況早在2024年7月歐盟就在調查他的X平臺是否違法。現在就看歐盟和德國官員敢不敢或者值不值得為了這些事得罪這位美國權貴。
但即使不起訴,馬斯克這一連串干預歐盟內政的表現也已經招來了德國總理、副總理、最大在野黨領袖、法國總統、外長、西班牙首相、挪威首相的批判。
這裡順便提一句英國首相斯塔默。在馬斯克公開揭露他對英國1200起性虐待犯罪不作為、建議英國重新大選以及表示會贊助英國改革黨鉅款的三重羞辱之下,斯塔默竟然只自證清白,一句都不還嘴。這要麼是斯塔默卑微到了塵埃,要麼是馬斯克對他的指控屬實……
那麼問題來了,馬斯克為什麼寧可得罪歐盟一大批頭面人物,也要給德國選擇黨鳴不平呢?
一、德國選擇黨被嫌棄之謎
2013年2月6日,德國選擇黨成立於柏林。也就是說,該黨至今未滿12歲。
選擇黨這個名字其實就是衝著噁心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去的。因為當時在歐債危機,歐豬五國衝著德國嗷嗷待哺的背景下,默克爾說德國別無選擇。於是幾個經濟學教授發起了這個黨派,就是要告訴世人,德國怎麼就沒有“選擇”了?我就是!
上面這句話隱藏的重點是——德國選擇黨是由幾位經濟學教授們發起的。(而且創始人叫盧克……)雖然選擇黨被貼滿了民粹主義、新納粹、極右翼的標籤,但它的底色其實是精明。
通常我們容易以為,選擇黨能在成立第二年就進入歐洲議會,成立第四年就成為德國聯邦議會最大在野黨,成立十一年時支援率飆升至第二名力壓執政聯盟三黨之和,主要是因為趕上了時代的風口——德國的經濟發展致使中產階級成為主流,左右兩大黨都走中間路線,給了極左和極右出頭的機會。也就是說,即使在中國,我們都很容易受進口資料的影響,把選擇黨想簡單了。
其實仔細想想,走極端挑毛病,迎合情緒喊口號反歐元反難民這一套誰不會?怎麼偏偏就讓選擇黨一飛沖天了,逼得七個建制派政黨聯手才能摁住了呢?
第一、前文說過馬斯克吐槽德國的官僚主義,他辦個特斯拉德國工廠居然要列印25000頁申請書(加上覆印件就是一卡車的紙。)德國的政黨註冊流程更是繁瑣的要命。光是這一道門檻就替選擇黨擋住了一大堆同行。而選擇黨作為一個精英核心的民粹主義政黨,完全不懼這套繁文縟節,材料準備得整整齊齊。
第二、選擇黨的組織能力堪稱逆天。激進派負責喊口號迎合情緒擴大戰果,溫和派負責規避風險壯士斷腕洗腳上岸。(主要是為了防止坐實新納粹的罪名被憲法法院取締。)
經濟學家會武術,流氓攔不住就已經夠狠了,更狠的是這兩派無論怎麼內部鬥爭,都只有大佬淨身出戶,不會對黨派造成撕裂和嚴重影響。
(作為參照物,社民黨主席拉方丹因為與社民黨總理不和,負氣出走與原東德執政黨遺留的人馬合流組成了左翼黨,後來拉方丹的妻子莎拉又從左翼黨出走,成立了現在德國最火的極左翼政黨莎拉聯盟。)
第三、德國不僅是聯邦制國家,而且有前東德和前西德之間的隔閡,再加上老年人和年輕人之間的代溝問題,建制派政黨一般也是顧得了西就顧不了東,顧得了老就顧不了少。而選擇黨對德國的16個聯邦州、各年齡段、各收入水平進行全覆蓋。對任何一個建制派政黨失望的選民都可能投入選擇黨。
那麼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答案是選擇黨不遵守德國政治最大的禁忌——矯枉過正的軍國主義反思。
這種矯枉過正體現為——出於歷史責任對歐豬五國的嗷嗷待哺別無選擇、出於歷史負罪感必須對難民敞開懷抱、出於對納粹的高度警惕說句一切為了德國就屬於嚴重違法。
矯枉是不是必須過正,這從來都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正方認為如果不矯枉過正,今天可以喊一切為了德國,明天就可以喊德意志民族的利益高於一切,後天就可以追憶鐵血德國的光輝(參見德國電影《浪潮——世界離獨裁只有五天)……這還怎麼取信於鄰國?還怎麼融入和領導歐盟?
反方認為,欠誰的還誰的,欠多少總得有個頭吧。敞開懷抱沒完沒了補償壓根就不虧欠什麼的中東難民,把德國人搞成自己國家的二等公民算是怎麼回事?
反方立場使選擇黨獲得了建制派政黨失去的票倉。而且橫豎是佔不上政治正確,那就專心談錢。環保政策費錢,反對。給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群體發高福利、反對。這下子就和建制派政黨從價值觀到政策執行全都槓上了。於是建制派政黨達成共識,從聯邦到地方,一概不和選擇黨組成執政聯盟,即使是客觀的、偶然地聯了一次手都得問責。另外德國內政部下屬的憲法保護局還對選擇党進行合法公開地監視,理由是他們有新納粹嫌疑。
照此發展下去,除非選擇黨單獨獲得50%以上的選票(目前只在一縣一市變成了現實),不然它就只能是在野黨。而建制派政黨哪怕只有個位數的支援率也可以參與執政。
破局的任務交給了選擇黨溫和派的代表人物魏德爾。這位1979年出生的大姐不僅容貌姣好英姿颯爽,而且曾在中國生活和工作了6年,能說一口普通話。她的博士畢業論文之一(雙博士學位)就是研究中國的養老金制度。
她34歲成為選擇黨建黨元老,36歲成為選擇黨高層領導,38歲成為聯邦眾議員,43歲成為選擇黨黨魁。
由於她親近中國的立場和接近當年小鬍子的口才,中國網際網路上有很多她的語錄和影片。但是要打破選擇黨最大的短板——結盟能力差——光靠說話好聽和罵人過癮顯然是不夠的。
主觀上,她或許是學到了中國教員“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指導思想。之前選擇黨總是疲於應對新納粹、威脅德國民主的指控。而到了魏德爾這兒,開始反客為主,以攻為守,指責建制派運用情報機構監視他們,這算哪門子的民主?這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的民主!
客觀上,魏德爾雖然在中國是頂流大網紅,但在德國和歐洲,被主流媒體限流、剪輯、歪曲。比如選擇黨在脫歐的問題上早就從堅決分手變成了如果歐盟不怎麼怎麼樣,那就分手。但是建制派把持的媒體才不管這個。進口資料的威力導致在咱們的網上搜魏德爾語錄,都只能看到她勵志要效仿英國脫歐的言論而不提選擇黨早就在這個問題上讓步的內容。關於選擇黨的大部分情況,我都是在《德國政黨體制的變遷》這本學術專著裡才看到的。
所以對於魏德爾來說,冒著違法的危險連線馬斯克顯然是值得的。她終於有了西方世界的主流平臺給她和選擇黨做宣傳。特朗普在有馬斯克賦能之前好歹還有個福克斯電視臺。以魏德爾那驚才絕豔的口才,這麼多年卻只能在聯邦議會里輪到她發言時才能露一小手兒。
(不過魏德爾在與馬斯克連線時曾說希特勒是共產主義者,這種不負責任歪曲歷史的言論我們是不能認同的。)
二、馬斯克力挺選擇黨之謎
網上看到很多對這一問題的分析。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是產業利益說。
比如說馬斯克在德國勃蘭登州的特斯拉工廠被執政黨的官僚主義和環保政治正確氣得狠了。
說是夏季,小動物要在灌木叢乘涼,不能動工。到了冬天動物保護者又發現這裡有條蛇在冬眠。馬斯克找到德國外長貝爾伯克。過了一個月,貝爾伯克說已經制定好解決方案,為這條蛇安置新居,但目前正在籌集搬遷資金。馬斯克問需要多少錢,貝爾伯克說需要3048.5歐元,馬斯克一聽就急了,立馬甩出10000歐元給貝爾伯克,但卻被貝爾伯克拒絕了。貝爾伯克說,我不能違法收錢,你交給動物保護組織就可以了。馬斯克花了一週時間,總算是把錢交上了,於是就請求動物保護組織趕快為這條蛇安置遷居,但動物保護組織卻說,現在還不行,要等到這條蛇度過冬眠期才能移動它,預計到2025年5月份才能開始為這條蛇落實遷居計劃……
以上這段未經查證,但即使是段子也是個能反映問題的段子。如果用資料來說明德國執政黨的官僚主義就難免太枯燥了。
這種觀點的漏洞在於,德國綠黨確實是環保聖母不假,特斯拉德國工廠龜速進展也不假。但綠黨同時也是在德國推行節能減排支援新能源車的臺柱子呀。而且綠黨雖然支援率大不如前,但因為建制派沒什麼挑選餘地的原因,大機率會在下屆政府中留在執政聯盟裡。
且不談選擇黨會不會反對新能源車的問題,即使選擇黨上臺後完全聽命於馬斯克。那馬斯克要把選擇黨扶上臺的難度也比坐等綠黨慢慢悠悠幹活要大得多。所以這種猜測雖然好看過癮但是說不大通。關於馬斯克需要對抗歐盟《數字服務法案》,而選擇黨也反對這一法案的說法更是如此,選擇黨在歐洲議會比在德國還要孤立。
第二種意見,是馬斯克在美國支援特朗普,在歐洲也支援極右翼,比如義大利的梅洛尼、匈牙利的歐爾班,再加上德國的魏德爾,一脈相承路線統一就是要和白左價值觀幹到底。特朗普1.0的時候,歐洲人不是說自由的燈塔轉移到了德國嗎?那在特朗普2.0即將到來之際,準備把白左那“永遠不滅的聖火”給滅了,豈不快哉?
人活到馬斯克這個份兒上,世俗意義上的一切都有了,也就剩下自我實現了。光在美國參政還不過癮,下一站就是歐洲。
這種意見我認為很有道理,但是結合德國的具體情況,我還打算做一點“過度解讀”——馬斯克可能是一箭四雕。
長遠來看,魏德爾和選擇黨有機會突破封鎖,上臺執政,但2025年2月的這次恐怕還是來不及。今年最有希望成為德國總理的無疑是基民盟主席默茨。
默茨本就在抄襲選擇黨的政策,減稅、限制移民、削減福利。但是憑基民盟這31%的支援率,就算上了臺還是得拉左派的政黨組團兒。所以馬斯克打擊德國白左的最現實途徑,就是幫助基民盟提高得票率。
德國人或許會反感馬斯克對德國內政的干預,但是德國老百姓對左派執政的不滿是實打實的。馬斯克和選擇黨的互動,等於設定議題,讓他們聚焦於對馬斯克魏德爾和左派現政權的不滿,不知不覺就便宜了基民盟。
我這樣說的根據是,馬斯克噴的德國總統(社民黨)、總理(社民黨)、副總理(綠黨)全是左派。基民盟主席默茨象徵性批評了馬斯克傲慢和越界。而基民盟的另一位大佬——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乾脆就借養病的機會對馬斯克的所作所為裝聾作啞……
如此,馬斯克既放大了性情中人人設,成為古往今來活的最瀟灑的世界首富,又勾連了德國下屆總理,還押寶了潛力股選擇黨,更為自己在美國的政治舞臺提供了攜洋自重,避免被特朗普拋棄的資本。
這便是馬斯克的一箭四雕。
(僅供參考)
三、入行以來最好的一次總結
從德國政治的視角解讀了魏德爾和馬斯克,還是那個必須要回歸的問題——這些關我們中國人什麼事呢?
首先,我個人認為,我們這些關心國際關係的同道中人,往往太關注中美俄這安理會上三常,習慣從大國視角觀察世界。然而世界這麼大,我們從各個國家的具體情況出發去觀察,或許更全面,也更容易超越情緒,挖到新的猛料。
其次,魏德爾和馬斯克的共同點在於,他們都是聯合右翼去對抗左翼,同時又引導右翼脫離極端。既敢賭下一個風口,順勢而為,又不滿足於躺在風口上去做容易的事。同樣,中國的理性愛國者們在對抗恨國黨時也有必要團結那些情緒上頭,立場壓倒實事求是的感性愛國者,用關心和實幹換取他們的信任,讓他們心悅誠服地認識到理性愛國的好。
最後,魏德爾和馬斯克證明,歐美仍然有既願意與中國展開務實合作,又有辦法對抗意識形態掛帥的統治精英。而且這類人正在集結,避免他們的國家從白左的極端走向白右的極端。
利可共而不可獨,獨利則敗。我們這個全產業鏈國家,既有機會也有必要與他國合資共贏。
謀可寡而不可眾,眾謀則洩。看起來迎合民粹的,本質上未必民粹。純民粹必然反智,而反智的政治集團,根本沒有機會走上當今世界的舞臺。
——————————————-
↓往年精選文章合集,點選選購↓
——————————————–

從19年至今,我們的知識星球已經累計2500+篇優質文章,累計輸出文字400萬+,花一年的錢看五六年的全部文章,而且好評也是源源不斷。
現在加入我的星球,工作日幾乎每天更新一篇時政深度點評,瞭解我們對各類新聞熱點的見解,和我們一起進步。
如今,已有40000+讀者加入我的星球,和我們一起重新開始認識世界的底層邏輯和本質規律。
有任何問題或者看更多文章可以聯絡助理:lukewen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