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圖林根州和薩克森州選舉,德國選項黨在圖林根州獲得32.8%的支援率,排名第一。薩克森州議會選舉中,基民盟(默克爾政黨)雖然以31.9%的得票率領先,但德國選項黨則緊隨其後,得票率為30.6%。
社民黨得票率約為6%,綠黨約為3%,自民黨約為1%,三黨得票率總計約10%。在薩克森州,初步選舉結果顯示,社民黨、綠黨的得票率分別為7.3%和5.1%,自民黨得票率僅為0.9%。按照德國的選舉法,得票率低於5%的政黨將無緣進入州議會。
其實新聞還沒有提的一點是:還有勃蘭登堡州將會在9月22日選舉,屆時選項黨可能會獲勝,至少會佔據相當多的票數。
選項黨作為極右翼,當然和標題無關,但是由於目前的德國政黨的“選項黨封鎖令”,即所有的政黨都不會和選項黨聯合,導致選項黨找不到政黨和它組閣。
在薩克森州,由於社民黨和綠黨票數實在太少,而基民盟又無法和選項黨組閣,基民盟將會被迫和莎拉·瓦根克內希特聯盟進行組閣。
同樣的,在圖林根州,基民盟只能被迫和莎拉·瓦根克內希特聯盟以及社民黨或者左翼黨搞聯合政府。
這次雖然選項黨獲得了最大的票數,但是實際上最大的贏家是莎拉·瓦根克內希特聯盟。
莎拉·瓦根克內希特聯盟的“莎拉·瓦根克內希特”是個人,長這樣:

以下簡稱瓦根克內希特。
瓦根克內希特的主張並沒有什麼稀奇,要求社會正義,收入平等,,強調財富再分配,支援對富人徵收更多的稅,對壟斷企業採取更嚴格的措施,支援強大的福利國家,免費教育醫療和社會救助,支援環保,強調國家獨立自主之類的。
並不稀奇的歐洲左翼政策,媒體對其長篇累牘的報道,就只集中在移民問題上,僅僅一個移民政策,怎麼就成了瓦根克內希特“極端民粹”了?
大眾都關廠子了,媒體還在問為什麼極右翼和極左翼會獲勝
歐美媒體都在問:為什麼現在的人們都不相信主流媒體了,這個問題很好回答,這幾天德國最大的新聞,就是大眾汽車要在德國關廠子了。
大眾汽車正在考慮關閉德國工廠以進一步削減開支,該公司表示計劃在德國關閉至少一家較大的汽車製造廠和一家零部件工廠。根據9月2日釋出的宣告,這些潛在措施針對的是大眾主要乘用車品牌以及其他集團實體。具體措施還包括試圖終止公司與工會達成的、確保到2029年就業穩定的協議。如果關閉工廠,則將標誌著大眾汽車87年曆史上首次在德國關廠,該公司料將與實力強勁的工會發生衝突。
這個所謂的衝突,是1994年大眾和工會簽訂的協議,即:2029年之前不裁員。
“經濟環境變得更加艱難,新的參與者正在進入歐洲,”大眾汽車執行長奧博穆在一份宣告中表示,“作為一個企業所在地,德國在競爭力方面正在進一步落後。”根據另一份宣告,工務委員會主席Daniela Cavallo稱管理層行事不力,此前該公司召開會議詳細討論生產高爾夫和途觀車型的核心品牌恐面臨虧損。
大眾關廠不一定是實際關廠,更多的是一種表態,表達了對這屆德國政府的否定,而德國國會贊助的媒體DW破防了,連續做了好幾期關於大眾關廠的新聞,請了多位專家“論證大眾在德國關廠都怪中國”。
而實際情況是:中國汽車壓根就沒在德國賣幾臺。
更讓DW破防的是:大眾在德國關廠,但是在華增加了投資。
這麼多年來所謂德國經濟的秘密其實並不複雜:中國市場+俄羅斯能源,俄烏衝突後,德國失去了俄羅斯廉價能源,還關閉了核電站,只能以非常高昂的成本購買美國的液化氣,而中國這邊電動汽車異軍突起,一頓猛擊讓大眾猝不及防。
歐盟定下了2025年碳排放的目標,要求車企必須控制自身碳排放,不然就罰款,標準為:2025年在售的新車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將為每公里93.6克,每輛車每超出一克二氧化碳罰款95歐元,除了極少數電動汽車外,油車基本上不滿足這一要求,而且罰款非常重。
如果想不要罰款,就得賣電車。而目前電車價格太高,擴大銷售只能靠政府給購車人補貼。
政府要給購車人補貼的前提是政府有錢,德國本來已經提供每輛電車6000歐元的補貼,結果俄烏戰爭後財政處問題,且德國最高法院裁定2024年預算的600億歐元擅自挪用,德國政府取消了環保資金,從去年開始不給補貼了。
都不給補貼了,歐洲的電車本來就很貴,大眾活不下去,只能用這種辦法,希望補貼重開。
對於歐洲企業來說:外有中國電動汽車虎視眈眈,內有歐盟這座大佛,國內還有各式各樣的NGO組織搗亂,歐洲資本家也不容易。
既然按照媒體所說的,選項黨是極右,瓦根克內希特聯盟是極左,那麼建制派在幹什麼呢?

這位女士叫裡卡達·朗,綠黨黨魁。別誤會,她1994年生的,歲數並不大。
三月份的時候,一個德國企業家邁克爾·馬奇在自己家的圍欄上掛了海報,嘲笑了幾個人:綠黨一把手裡卡達·朗、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伯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和農業部長傑姆·厄茲德米爾。圖如下。

綠黨很崩潰,說這海報太侮辱人了。是時候讓你嚐嚐鐵拳的力量了。
然後一群警察衝進了邁克爾·馬奇的家,搜了個底朝天,移除並沒收了這些海報。檢察官以 “侮辱 ”為由處以 6,000 歐元的罰款。
於是檢察官起訴了這位企業家,說這位企業家:沒有禮貌而且誹謗,甚至是非人性,,在競選期間,這種嘲笑將使領導更難開展他們的公共工作和勝任他們的職位。
檢察官特別說,這位企業家說朗女士太胖了,不能搞好政治,這太過分了。
為什麼這算是侮辱呢?德國新聞解釋說,這個海報裡面的朗女士,很難辨別“她是坐在壓路機上,還是被描繪成壓路機”。
辯護律師很無奈表示:“裡卡達·朗很胖,你不能把她描繪成瘦。”
這名叫
馬奇的企業家的公司有35名員工,主要業務是一家計程車公司,屬於家族企業,已經經營了四代,
他說:“你完全被成本壓得喘不過氣,先是電力,然後柴油和備件成本,供應鏈斷裂,非常的不順”。
8月份,又有德國人在社交平臺Gab上說
裡卡達·朗很胖,德國警察重拳出擊,懷疑這名使用者就在德國,要求Gab交出這名使用者的資料,不過這次還好,Gab沒交出去。
3月份的時候還發生了一件事,一名16歲的德國女學生洛雷塔 B. (Loretta B.)在TIKTOK上發了一句話:“德國和藍精靈有什麼共同特點:他們都是藍色的。”
藍色,指的是德國選項黨。
此後她又分享了一個帖子,帖子說,德國不僅僅是地圖上的一個地方,也是她的家。
此後女學生在同學的面前被帶出課堂,並且接受了警察的審問。
不但審問,勃蘭登堡警方還發布了假訊息,聲稱“這名學生表現出對警方措施及其背後的預防措施的理解,因為這對她來說很重要,可以防止他們在社交網路上的活動可能引起的敵對行動”。
然而女孩的母親說,“我完全被嚇壞了,影片沒有任何犯罪行為,但是我的女兒卻被當做罪犯看待”。
那麼警方是以什麼理由審問這名女孩的?
根據當地的法律,“一個人將在可預見的時間內破壞公共安全”,這就被視為危害公共安全。
有點小幽默,愛國真有罪。
如果你認為主流政黨真的很左,由於左所以才做這些事情,那麼再看這個案例:
奧拉夫·朔爾茨在歐洲大選前做了最後一次社民黨的機會演說,結果現場就被親巴勒斯坦的德國人嘲笑了,加沙都成那樣了,而自2022年後,德國對以色列的武器出口就增加了十倍。
夢迴1932
說德國,就繞不開希特勒,希特勒是怎麼上臺的?
翻翻我們的歷史教科書,除了慣有的“經濟危機”的因素—–經濟危機這玩意在當年是全世界的問題,也不單獨就是德國的問題,很多教科書還給了兩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魏瑪法律的漏洞問題,第二個理由是“德國缺乏民主的傳統”云云。
從1945德國戰敗到2024,79年了,幾代人都過去了,德國教科書每年都在教育德國人的公民意識,總不能說沒傳統了吧。
如果按照主流媒體所說的,選項黨就是納粹再生,而
莎拉·瓦根克內希特聯盟就是希望東德迴歸,這不又回到了當年德國內部左右互斗的情況了麼?
翻查過去的德國和今天的德國,又有多少的相似之處?
當年的德國中央黨,就是現在的基民盟/基社盟,就是默克爾領導的那個黨派,當年的社民黨就是今天的社民黨,當年由大蕭條導致了德國的嚴重通貨膨脹,今天是由於疫情+俄烏戰爭,德國通脹不小且經濟衰退。
中央黨當年和納粹勾勾搭搭,投票支援了《授權法案》,而今天的基民盟也有意和選項黨妥協,前段時間都有新聞了。
當年的社民黨軟弱不堪,今天的社民黨依然軟弱不堪。
1932年之前的德國人民生存的很痛苦,2024年的德國好歹還是發達國家,德國再差也是高度發達國家,而即便是高度發達國家,選項黨和瓦根克內希特聯盟依然受到了支援。
如果說魏瑪共和國的法律是有漏洞,那今天的德國法律還有漏洞嗎?德國憲法保衛局把選項黨當敵人看待,幾乎所有的德國媒體都用最惡毒的語言攻擊選項黨。
如果說當年的德國缺乏民主傳統,快一個世紀過去了,還缺乏民主傳統嗎?
當然,好訊息是:小鬍子的問題能被討論到現在,不是小鬍子本人有多種族主義,那個年代白人普遍種族主義,而是當時德國實力很強,是真的能發起世界大戰,是真的能把整個世界攪成一鍋粥的。
現在的德國大概只能起到一點喜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