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材來源:債市邦/債市研究,投行圈子有補充
先看下這個資料:


阿邦之前每年有個習慣,就是登陸證券業協會官網(https://www.sac.net.cn/hysj/jysj/),瞭解證券公司年度經營資料。
資料不會騙人,行業資料的分析可以很清晰地反應投行、資管、自營等賽道的冷暖(可惜機構明細資料近年來不披露了,可能也是行業太慘淡的原因……)
2024年的資料像一把冰冷的手術刀,剖開了投行業務的殘酷現實:
證券承銷與保薦收入從2021年1h的267.81億元(佔營收11.5%)驟降至2024年1h的135.74億元(佔營收6.7%),三年縮水49.3%,跌幅遠超其他業務。
這不僅是數字的滑坡,更是行業生存邏輯的顛覆。
記得在不久前的2021和2022,朋友圈常看到的是投行朋友們的各種“最低”發行喜報
“恭喜XX城投3年期中票發行利率創造可比同業最低記錄”
“祝賀XX城建創下5年期公司債全國發行最低記錄”



2025年的今天,還是同一撥人,但朋友圈再難覓喜報的蹤跡。
一位頭部券商投行負責人直言:“以前我們笑稱‘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現在連‘開張’的機會都少了。”
更殘酷的是,特殊再融資債置換正在加速城投債存量收縮。一位固收首席預判:“未來三年,城投債市場規模可能繼續縮減30%,半數債券團隊將失業。”
其實相較於發行量的縮減,承銷費率的斷崖式下跌才是動搖了行業的根基,過去區縣城投難發,主承銷商在與發行人在承銷費上有較大的bargain空間,allin百一承銷費的區縣城投並不鮮見。
現在隨著城投“打破剛兌”預期消散,3%的票面仍然大把投資人搶,主承憑啥去要高承銷費?

這場寒冬的殺傷力,早已穿透數字,直擊從業者的生存底線:阿邦一位在某大型券商債券承攬的朋友曬出工資:2024年收入同比減少65%,base砍半,bonus全無。一位從業十餘年年的MD感慨:“以前陪客戶吃喝、熬夜寫材料時總安慰自己‘專案成了就財務自由’,現在只求‘專案黃了別讓我賠盡調差旅費’。”
投行的冬天之所以漫長,是因為它不僅是週期性的寒冷,更是行業模式的顛覆。
當35號文斬斷城投債的狂歡,當熊市戳破IPO註冊制的面紗,這個行業終於被迫直面一個真相:過去靠政策紅利和牌照壁壘堆砌的繁榮,本質上是一場集體幻覺。
未來何去何從?
only time can tell.
最後,願每一個投行人,不管遇到什麼難題,都能心中有火,眼裡有光。
苦難是花開的序曲,冬天總要為春天作序。
春天,總會來臨。
對此,您怎麼看?
期待您在留言區文明理性釋出高見,留言點贊最高的朋友,掃碼文末投行君微信,可以獲得投行圈子精美商務揹包一個。
感謝耐心閱讀,歡迎順手點個“在看”
投行圈子私密交流圈將打造投行圈最靠譜的人脈拓展平臺,並組建多個私域社群,根據會員職業及愛好,進入(投行業務交流、專業學習、股權投資、資管、業務推廣、上市公司高管、銀行、海外資產配置、單身脫單、摜蛋等等)相關社群。目前已超過5000位精英會員,各位老鐵速來掃碼集合。
要想每天都能看到我們的文章,記得點亮“星標”


↓點選關注投行精英對話視窗回覆“乾貨”,獲得投行乾貨大禮包↓


我正在「投行圈子」和朋友們討論有趣的話題,你⼀起來吧?點選閱讀原文,加入投行圈子知識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