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忽略了大S死因!

作者 | 燕大

事實證明大部分人是不長記性的,包括全球頂尖的日本醫療系統。
我記得疫情期間有人說“新冠是大號流感”,這話一度引起群嘲和謾罵,越無知越罵的最大聲。直到放開之後,這兩年多地接連爆發數次甲流乙流,症狀、傷害程度等常識被動普及,就再也沒人敢嘲笑“新冠是大號流感”這種說法。
看一下症狀:常見高熱(38度及以上)、明顯頭痛肌肉痠痛嚴重、常見明顯乏力、偶見鼻塞流涕、常見嚴重咳嗽咽痛,且恢復較慢,通常需要1到2周,肺炎是其最常見的併發症,此外還能引發心肌炎、腦炎甚至多器官衰竭。
我要是不說,你肯定上面以為這些症狀是新冠,但我告訴你,這些都是典型的流感症狀。
回想起來,最開始致死率比較高的新冠病毒,用大號流感來形容確實很貼切,因為中標流感就跟陽了一模一樣。
但新冠毒株經過三年進化,到了新冠放開之時,到了“養蠱”之“奧密克戎系列”,這一系列亞變種最牛逼的地方在於它能夠讓“新冠家族”長期存在下去,“代價”就是,雖然奧密克戎系列有的成員的毒性還有點烈,但已經遠比最開始的新冠毒性要弱得多。
此時,奧密克戎的致死率在一些國家已經下降到0.03%甚至更低,遠低於流感的致死率,換句話說,從“新冠是大號流感”,已經轉變為“流感是大號新冠”,雙方掉了個個兒。
根據世衛的估算1999年到2015年33個國家的流感死亡率,65歲以下的,死亡率在0.01%-0.64%;65-74歲,0.29%-4.4%;75歲以上,1.79%-22.3%。
就算近年來醫療水平上升,發達國家很多人打過流感疫苗,但資料依然不甚樂觀,畢竟醫療強、病毒也在變強。
這幾年新冠家族幾乎再無“表現”,但是流感幾乎定時在每年秋冬季席捲全球,殺傷力強勁,醫院人滿為患。
很多人還在把流感當感冒,可感冒是啥症狀?一般就是咳嗽鼻塞流涕,不發燒或者低燒,嚴重時也多是引起扁桃體發炎,往往幾包板藍根就能解決。
流感甚至變成大號新冠,跟感冒能是一碼事?流感是真的會死人的。
我記得在三年“新冠”期間,對付這種全球災難,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治療辦法版本不斷更新。
在這個過程中,呼吸機的珍貴就體現出來了,因為這東西能透過機械通氣幫助呼吸衰竭或者沒有呼吸意識的病人自主通氣,在急救復甦和呼吸治療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後面是血氧儀,因為病毒引發病人肺部炎症,繼而導致低氧血癥,而且低氧血癥一般沒啥症狀,屬於“沉默殺手”,血氧儀有指夾的也有綁在腕部的,如果陽了之後發現血氧含量低於93,那就要重視起來,防止肺部出現炎症。
能救小命的東西,那自然是有市無價,原本平凡且無人問津的呼吸機,在新冠初期,倒賣價格一小時漲幾萬都不稀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玩意都相當稀缺,因為平時產量就不高,生產線就那麼多,變也變不出來。
除了這些“救命神器”被爆炒,毫不誇張的說,新冠高峰時期,氧氣罐、氧氣瓶都是一瓶難求。
兩年前,剛放開那會,有些謊話被戳破,南邊某城通報的“無症狀感染者約9成”,不知道這個數字是怎麼統計的,很多人私下的感受,高燒、小刀拉嗓子、腰痠背痛等症狀可不像所謂的“無症狀”。
當然,這些還是次要的,畢竟,一般來說只要身體稍微抗造一點,搶幾片藥或者找隔壁鄰居要兩片藥,吃下之後一般都能扛過去。
但是,還是得說但是,龐大的人口基數擺在那裡。
一朝開放,迎面而來的,除了“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愉快心情和對重啟之後的樂觀,還有各大城市醫院迎來第一波感染高峰衝擊。
醫療資源承載能力被擊穿,醫生累倒病倒,有的家庭為找床位、找醫療裝置資源、找氧氣罐、找呼吸機……,開著車從一個醫院到另一個醫院,但無奈,醫院接診量翻著翻,別說樓道了,就是搶救室都無處落腳。
隨之而來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殯葬服務出現“供不應求”,有些地方為了插隊還鬧上全網熱搜。
新冠過去兩年,再看這次大S因流感引發肺炎最終身亡。
大S死了,但網上的聲音幾乎一面倒的挖大s的私生活、光頭強的私生活,還有這幾家之間的狗血劇情,並預判財產爭奪戰劇情。
的確,扒開別人的隱私著實能夠吸引眼球,畢竟大家都吃得太飽。但個人覺得,這種瓜還是不吃的好。
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哪怕大S這種不差錢的主兒都因流感嗝屁了,咱們普通人是不是應該更重視感染流感尤其是甲流相關的常識。
新冠剛過去兩年,很多人包括大S的家人就已經忘的不知所謂,現在流感已經變成“大號的新冠”,包括全球頂尖的日本醫療系統,給我的感覺,也是不長記性。
綜合資訊來看,29日大年初一晚上,大S一家到的日本廂根,廂根距離東京僅90公里,是溫泉之鄉,彼時她就已經有咳嗽、哮喘等症狀。30、31日大S沒出屋,31日晚上估計是撐不住了,叫了救護車,後半夜又給送回來了,估計是開了藥。
第二天上午也就是2月1號上午,一幫人坐車回東京,大S情況更嚴重了,半道上導遊給送去了小醫院,小醫院說是甲流,小醫院看不了,但開了藥,還給他們介紹大醫院,讓他們去。但是回到東京市區,這家人也沒再去大醫院看。
結果就是半夜發現大S情況危急,又叫救護車送醫,幾個小時之後,2月2日早上7點左右,大S去世,流感併發肺炎死亡。
我看到這些之後不是震驚,而是感覺非常扯蛋。
併發肺炎去世,主要包括呼吸衰竭和心功能不全,之前新冠大面積感染之後,重症患者多了去了,本身有基礎病的患者也非常多,但只要氧氣罐、呼吸機跟上,可爭取救治的時長還是比較樂觀的。
流感的症狀類似,但從大S那幾天行程能看出來,首先,他們去過醫院,可是日本的醫院應該沒給她拍肺部片子,甚至連血氧檢測都沒做過,如果做了這兩樣,不可能沒發現她肺炎嚴重,否則不會不讓她住院觀察或吸氧;
其次,這家人也很奇怪,都咳嗽成那樣了,甚至一度危急到要去醫院,到了東京市區,最後的救命機會,他們竟然不去大醫院,我真想問問他們是不是都不長腦子的嗎?!
這個過程中,但凡他們家有個人站出來逼著去大醫院,都不會這麼快人就沒了。
最後再多說兩句。
明星、有錢人的選擇未必都是對的,腦子也未必真好使,別跟風,更別迷信,區別只是他們犯了錯,損失點錢,能兜得住。
但碰到這種要命的事情,就不是錢不錢的問題了,哪怕擱全球首富家裡,也不是錢能解決的,要不然老馬的好大兒也不會變成“女兒身”。
還有就是,真的要把流感跟新冠同等對待,現在流感尤其是甲流,更像超大號奧密克戎。
兩者症狀相似,同樣能用試紙檢測,預防都可以打疫苗,同樣會攻擊肺部,嚴重了同樣需要呼吸機和氧氣瓶。
但甲流甚至比新冠更難纏,就好比有些人好了但發現小腿疼,殊不知這也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很要命卻又容易被忽視。
所以,甲流橫行的季節,一定要尤其重視,不要硬抗,更別覺得自己身體好就報僥倖心理。
大S死於流感併發肺炎,但與一家人對流感的無知也脫不開關系。

– End – 
   位卑未敢忘憂國!
@關注和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援@
對話作者請新增微信:
ydx2021202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