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微星黑刃/白刃機箱全家桶裝機活動——byluo

CHH ID:luo
前言

首先要感謝Chiphell和MSI聯合舉辦的“雙刃出擊 SHOW出戰力——微星黑刃/白刃機箱全家桶裝機活動”,感謝輪大和廠家的信任,很榮幸能入選參加本次裝機活動。本次裝機使用了微星的主機板、顯示卡、電源和機箱,打造了一臺微星全家桶主機,整個裝機體驗不錯。微星 MAG PANO 100L PZ 黑刃 為一款270°側透海景房機箱,相較其他競品,在前面板和側面板之間加入一塊斜向的45°玻璃,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能更好的展示內部硬體,機箱的頂部也並不是一塊平面,而是採用了類似三角形屋頂的設計,機箱的底座和內部也有不少類似多邊形折角的設計,平臺方面為i5-14600K + Z790 + RTX 4070 SUPER,主機板為此次活動提供的微星 MPG Z790 CARBON MAX WIFI II 暗黑,採用19(105A)+1+1路直連供電設計,配備第三代鈦金電感,帶有5個M.2 SSD插槽,支援Wi-Fi 7、藍牙5.4、5G有線網路,並帶有一塊支援USB 4的PD 100W PCIe 擴充套件卡,顯示卡方面使用了微星 GeForce RTX 4070 SUPER 12G GAMING X SLIM 魔龍,採用全新的TRI-FROZR 3散熱系統,3風扇配置,2槽厚度,執行主流2K遊戲無壓力,電源為微星 MAG A850GL PCIE5 金牌全模組電源,支援ATX3.0標準,帶有原生PCI-E 5.0 16Pin 12VHPWR供電介面,80 Plus 金牌認證,提供7年質保。整機效能滿足日常辦公、影像後期、影片剪輯和2K解析度下游戲執行的需求。

配置清單:
處理器:英特爾 i5-14600K
主機板:微星 MPG Z790 CARBON MAX WIFI II 暗黑
記憶體:ZADAK SPARK RGB DDR5 6400 16GB × 2
顯示卡:微星 GeForce RTX 4070 SUPER 12G GAMING X SLIM 魔龍
固態硬碟:宇瞻 AS2280Q4X 1TB
散熱器:九州風神 冰暴 360 黑
風扇:追風者 T30-120 × 7
電源:微星 MAG A850GL PCIE5
機箱:微星 MAG PANO 100L PZ

整機展示

整機以黑色為主題,燈效方面統一成青色,裝機使用了定製模組線,整體效果低調奢華。





45°視角,可以看到微星 MAG PANO 100L PZ 黑刃機箱獨特的造型設計。




側面視角。










機箱前部。






機箱尾部。




機箱側面,開有大面積的散熱開孔。




主機板側一覽,內部佈局規整,風道為下進、側出、上出、後出。




側板採用免工具設計,拆掉左側板後,能更好的看清內部硬體細節。




未通電時主機板側一覽。






背線側,大面積的散熱開孔保證了氣流透過性。




拆掉左側板後,背線側一覽,帶有兩個多功能儲存支架,採用帶鉸鏈式開合門設計,不僅可以安裝硬碟,還可以用於覆蓋背面的線纜,保持背面整體美觀。




多功能支架開啟後,可以看到背線細節。






機箱前部下方帶有RGB燈效的微星龍盾logo和燈帶。






MAG logo 銘牌。




機箱背部,上方為電源位、主機板介面區域和後置12cm排風風扇。




下方為顯示卡介面區域。




內部主要部件展示。










九州風神 冰暴 360,能展示各種硬體資訊。




全新2.8英寸真彩LCD數顯屏,解析度高達640×480,畫面清晰。




冷頭上方和下方均有一條RGB燈帶,設計感十足。






記憶體燈效,光效柔和,質感極佳。






定製模組線,走線效果不錯。




主機板介面保護罩上的大面積RGB燈板,支援幻彩燈效。






CPU供電走線。




顯示卡部分,使用了顯示卡支架,顯得更為飽滿。






合金顯示卡背板。






顯示卡頂部的龍紋 RGB logo燈。




GEFORCE RTX 字樣。




顯示卡供電線走線。




顯示卡背板上的龍盾logo。




顯示卡前部的貫穿開孔設計,提升顯示卡散熱效能。






免工具M.2冰霜鎧甲。




主機板跳線區域。




360冷排安裝在機箱頂部。




側面的3把排風風扇。




後置12cm排風風扇。




底部的3把12cm進風風扇。








底部前方的帶RGB燈效微星龍盾logo和燈帶。




背線部分細節。




電源部分,使用了定製模組線。




電源側面的型號MAG A850GL PCIE5。




供電模組線細節。




開啟多功能儲存支架,下方的背線細節,都經過仔細梳理。




側面風扇。




背線一覽。




理線細節展示。
















配件展示

微星 MPG Z790 CARBON MAX WIFI II 暗黑,包裝方面,背景為紫色,左上角是龍盾logo,中間有MPG系列logo和主機板型號MPG Z790 CARBON MAX WIFI II,右上角是支援英特爾14、13、12代酷睿處理器和Z790晶片組,左下角是LIGHTNING GEN 5標識、Wi-Fi 7方案,右下角為MPG系列logo。



包裝背面,左側有主機板正面照片,中間有主要特點介紹,包括19路直連供電、高效散熱元件、免工具M.2冰霜鎧甲、SMART按鈕、LIGHTNING GEN 5/M.2 GEN5、第五代電競音效元件、Wi-Fi 7 / 藍牙5.4、5G有線網路,下方是主機板引數和介面介紹。




主機板正面,覆蓋了大面積的黑色散熱裝甲,介面保護罩上有一塊麵積很大的燈板,帶有龍紋,非常有辨識性。




主機板背面,黑色PCB,表面處理非常乾淨,焊點飽滿。




黑色的拓展型VRM散熱裝甲,採用一塊大面積的ARGB燈板,帶有龍紋圖案,下方是微星logo和裝飾紋理,內部採用了一條導熱熱管和7W/mK 導熱墊。




LGA 1700 CPU插座。




供電部分,採用19(105A)+1+1路直連供電,使用了第三代鈦金電感,並配備了高效散熱元件,能發揮出處理器效能潛力,用料非常紮實。




供電另一側的散熱裝甲,非常厚實,有格柵設計,增大散熱面積,表面印有MPG標識。




8pin+8pin CPU供電。




4條DDR5記憶體插槽,使用雙向卡扣設計,支援雙通道和XMP,標稱超頻支援達到DDR5 7800MHz+ (OC)。




前置的USB 3.2介面,包含一組USB 5Gbps 19Pin介面 (橫置介面設計)和一個USB 20Gbps Type-C介面,右側為主機板24Pin供電介面和一組四LED自檢燈。




6個橫置的SATA 6Gbps介面。




主機板下方部分覆蓋了大面積的散熱裝甲,帶有一條為PCIe 5.0 x16插槽,理論頻寬可達128GB/s,採用SMT工藝和PCI-E鋼鐵裝甲加固,為新一代裝置做好準備。M.2 SSD插槽方面包括1條M.2 Gen5和4條M.2 Gen4,擴充套件性不錯。




帶有MPG logo的晶片組散熱模組。




第一條M.2插槽採用了免工具M.2冰霜鎧甲,無需使用工具和螺絲即可拆裝M.2冰霜鎧甲。




拆掉散熱裝甲後,可以看到5個M.2 SSD插槽。




M.2冰霜鎧甲,非常厚實。




內側貼有導熱墊。




主機板為8層伺服器級PCB,採用2oz加厚銅。




主機板後方I/O擋板的顏色為黑色,與正面裝甲保持一致。包括BIOS清除鍵、BIOS回寫鍵、自定義智慧按鍵、2個USB 3.2 Gen 1 5Gbps (Type-A)、1個HDMI介面、5個USB 3.2 Gen 2 10Gbps (Type-A)、1個5G有線介面、1個USB 3.2 Gen 2 10Gbps (Type-C)、1個USB 3.2 Gen 2 10Gbps (Type-A)、1個USB 3.2 Gen 2×2 20Gbps (Type-C) 、Wi-Fi 7天線介面、 5個3.5mm音訊輸出和1個S/PDIF光纖輸出。




附件部分,包括說明書、環保手冊、功能型彩印貼紙、宣傳卡。




一塊PD 100W PCIe 擴充套件卡、Wi-Fi 7 直插式鯊魚鰭天線、驅動隨身碟、2條SATA線材、1條5V ARGB 延長線、1條12V RGB 延長線 (1轉2)、1條風扇/燈光二合一線材 (Y型線纜)、1條簡易開關跳線、4個M.2卡扣。




PD 100W PCIe 擴充套件卡,支援USB 4。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SUPER 12G GAMING X SLIM 魔龍,標準的微星顯示卡包裝風格,正面中間有顯示卡照片,下方是產品型號。




包裝背面,詳細介紹了顯示卡的特性。




附件部分,包括一條供電轉接線和一個顯示卡防彎支架。




微星 GeForce RTX 4070 SUPER 12G GAMING X SLIM 魔龍 顯示卡本體,尺寸為307 × 125 × 46 mm,厚度很薄,僅為2槽寬度。顯示卡採用全新的TRI-FROZR 3散熱系統,配備了3把9cm刀鋒7帶風扇,三組傾斜22°的扇葉連成環形,慢轉速下能保持高壓氣流,新增特殊構造風扇罩,大幅提高氣流穩定性並能降低噪音。




顯示卡背面一覽,採用合金顯示卡背板,前部採用貫穿設計,可以提高氣流透過性,從而提升散熱效能。




顯示卡立起來的效果。






顯示卡頂部一覽。




左側帶有一個龍紋 RGB logo燈,設計較為簡約。




右側為GEFORCE RTX字樣。




顯示卡採用16pin 12VHPWR供電介面。




風扇細節,下方為鍍鎳散熱鰭片,顯示卡採用鍍鎳純銅底座,協同熱管進行散熱。




風扇罩邊緣的設計元素。








金手指帶有保護套,保護到位。




顯示卡背部細節,左下角有龍盾logo。




右側為貫穿開孔設計,露出鍍鎳撒熱鰭片,採用波浪形鰭片2.0,升級後的導流板等設計優化了散熱和安靜之間的平衡。




顯示卡立起來俯視角度,可以看到顯示卡很薄,僅為2槽厚度。




顯示卡側面一覽。






顯示卡介面,包括3個DP 1.4和1個HDMI 2.1。




顯示卡前部。




微星MAG A850GL PCIE5全模組金牌電源,包裝正面採用黑色搭配淺綠色,中間靠右是電源的照片,左上角是微星龍盾logo,右上角標註了支援ATX 3.0標準,支援PCIe 5.0,左下角有80 Plus 金牌認證logo,下方為電源型號MAG A850GL PCIE5,右下角是MAG系列logo。




包裝背面標註了產品特性,包括支援ATX3.0標準,支援PCIe 5.0供電,全模組設計,中間是是附帶的線纜規格、長度和數量,下方是規格引數表。




電源頂部是銘牌貼紙,除了產品型號、AC直流輸入、DC直流輸出、額定功率等引數外,下方還有透過的各項指標認證。MAG A850GL PCIE5採用DC TO DC電路&全橋LLC諧振,能實現更高的轉換率,輸出電壓穩定,能滿足不同用途的快速電壓調節場景。電源帶有多重保護機制,包括OCP 過流保護、OTP 過熱保護、OVP 過壓保護、OPP 過功率保護、UVP 低壓保護、SCP 短路保護,能確保電源始終安全穩定執行,讓玩家無需有任何顧慮。






風扇側,風扇罩中間有微星logo,採用120mm FDB動態液壓軸承風扇,使電源在冷卻效能和噪音水平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






電源側面,貼有型號貼紙,左側為微星龍盾logo,右側是電源型號MAG A850GL PCIE5。




電源尾部,包括電源開關和電源輸入介面。






全模組介面側,左上角有MAG系列logo,對各類介面進行了種類劃分,採用防呆設計,方便使用者插接也避免誤接。




微星 MAG PANO 100L PZ 機箱,採用左右分倉設計,機箱尺寸為518.7 × 290 × 482 mm,中塔規格,最大支援E-ATX規格主機板,支援ATX/M-ATX背插,機箱配備了270°全景玻璃,採用不規則設計,在眾多海景房機箱中有較高的識別度。機箱正面,採用兩塊玻璃拼接而成。




機箱背部,採用左右分倉設計。




側面視角。






機箱頂部,採用了一塊不規則的頂蓋,開有較多開孔,保證了通風性,內部裝有可拆卸的防塵網,方便清潔。




散熱開孔細節。




邊緣細節。




機箱前部下方,有一個帶有RGB燈效的龍紋logo。




主機板前置介面及按鈕位於底部左側,從左至右依次是1個USB 3.2 Gen 2×2 Type-C、2個USB 3.2 Gen 1 Type-A、音訊麥克風二合一介面、重啟按鈕、電源按鈕。




機箱背部的MAG logo銘牌。




機箱背部也開有不少散熱網孔。




左側為電源位,中間為主機板介面區域,右側為12cm風扇位。




PCI插槽區域,預設採用了豎裝方式,機箱不帶PCIe轉接線,需要自行購買,有4個PCI槽位。




機箱左側板,做了大量開孔處理,內側有可拆卸防塵網。




機箱底部一覽。




機箱腳墊,採用橡膠墊,防滑性不錯。




機箱底部的磁吸防塵網。




機箱側面一覽。






拆除側板後,機箱內部一覽。






側面視角。






機箱背線側設計有兩個多功能儲存支架,採用帶鉸鏈式開合門設計,不僅可以安裝硬碟,還可以用於覆蓋背面的線纜,保持背面整體美觀。背倉包括3個2.5寸硬碟位,2個3.5/2.5寸共用硬碟位。




主機板安裝區域,最大支援E-ATX規格主機板,並支援ATX/M-ATX背插主機板。




側面的風扇位,支援安裝360冷排/3把12cm風扇/14cm風扇。




矽膠走線孔設計,細節到位。




機箱尾部風扇位,支援安裝12cm風扇。




PCI槽位,預設為豎裝方式。




附件盒中的常規直插支架,提供8個PCI槽位,支架的拆卸非常方便。




機箱頂蓋拆除後,可以看到頂部的冷排/風扇安裝位,支援360/280冷排,支援安裝3把12cm風扇或2把14cm風扇。




機箱底部一覽,支援安裝3把12cm風扇/2把14cm風扇/2把16cm風扇,支援360/280冷排。




機箱背部一覽。




電源安裝位位於中間位置,方便走線。




底部為硬碟安裝空間及藏線空間。




多功能儲存支架。




機箱頂蓋和右側板,內側均有可拆卸防塵網。




英特爾 i5-14600K。






ZADAK SPARK RGB DDR5 6400 16GB × 2,記憶體本體,採用銀白色設計,上方採用了鋁合金罩包裹,下方為白色散熱裝甲。




白色散熱裝甲部分有凹凸的科技圖案設計。




頂部的銀色部分印有黃色的ZADAK logo。




記憶體背面與正面設計一致,在左下角貼有引數貼紙。




記憶體頂部的RGB燈帶。




宇瞻 AS2280Q4X 1TB。




九州風神 冰暴 360,標準的九州風神包裝風格,正面有產品型號及照片,右下角有九州風神logo。




產品本體。




水冷頭,包括全新2.8英寸真彩LCD數顯屏,解析度高達640×480,內建陀螺儀,可識別安裝朝向,並自動旋轉。水冷內部採用全棧自研第5代高能水泵,全新高效能3相6槽4極馬達,水泵轉速3400 RPM±10%,執行噪音僅為21 dB(A),全新最佳化水道,精確定位至CPU核心熱源,熱解功耗高達300W。




純銅底座,並預塗了矽脂。




冷頭連線線纜。





預裝了風扇的冷排,採用高密度低水阻冷排。




風扇採用串接方式,減少連線。




水冷配備了新型FT12SE高效能黑化風扇,搭載3相6槽4極電機,最佳化扇葉,採用PBT材質,動態PWM調速 500~2150 RPM±10%,最大風量72.45 CFM,最大風壓4.32 mmAq,滿載執行噪音≤36.49 dB(A)。




水冷管連線處採用了加固處理,冷排右側還有Anti-Leak動態平衡洩壓囊。




水冷管上的魔術帶,能實現水冷管走線美觀。




冷排細節。




追風者T30-120 12cm風扇,工業風格的包裝。




風扇被很好的固定在防震泡沫中。




附件包括4PIN延長線和固定螺絲。




風扇正面。




風扇背面。




扇框到扇葉均採用LCP複合玻纖材料製成。




背面位於軸處的3種轉速模式的切換開關。




效能測試

CPU-Z截圖。



主機板資訊。




記憶體資訊。








顯示卡資訊。




CPU-Z跑分測試。




GPU-Z截圖。






Cinebench 2024 測試結果,GPU為19898 pts。




Cinebench 2024 測試結果,CPU多核為1410 pts。




Cinebench 2024 測試結果,CPU單核為123 pts。




Cinebench R23 測試結果,CPU多核為24741 pts。




Cinebench R23 測試結果,CPU單核為2050 pts。




AIDA64 記憶體效能測試。




SSD效能測試。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得分24178,顯示卡得分25186。




3DMark Time Spy 得分21010,顯示卡得分21437。




3DMark Port Royal 得分為13306。




3DMark CPU Profile 跑分。




3DMark Steel Nomad 跑分。




魯大師硬體引數。




魯大師娛樂跑分,2325139分。




AIDA64 FPU 拷機測試,i5-14600K P核 5.3Hz,E核4.0GHz,測試10分鐘。
CPU P核 核心平均溫度:73℃ 69℃ 72℃ 71℃ 70℃ 75℃。
CPU E核 核心平均溫度:64℃ 64℃ 64℃ 64℃ 65℃ 65℃ 65℃ 65℃。



使用Furmark顯示卡進行測試,滿載下測試10分鐘,溫度最高為67℃。




以上就是此次裝機活動的全部內容。



最後再次感謝Chiphell和MSI聯合舉辦的“雙刃出擊 SHOW出戰力——微星黑刃/白刃機箱全家桶裝機活動”。

相關文章